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菌和纤维素酶对花棒微贮营养价值的影响
1
作者 杨双鸣 田梅 +6 位作者 沈艳 赵晓清 王笠年 王文倩 赵晓莹 徐晓锋 张力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37-3846,共10页
【目的】研究添加植物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纤维素酶对花棒微贮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以花棒为原料,设置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微贮添加剂)、J组(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M组(纤维素酶)和JM组(地... 【目的】研究添加植物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纤维素酶对花棒微贮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试验以花棒为原料,设置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微贮添加剂)、J组(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M组(纤维素酶)和JM组(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混匀后装入透明聚乙烯袋中,密封后于室温避光发酵。在发酵第7、14、30、60天取样,测定花棒微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微贮发酵品质及酚类物质含量。【结果】植物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纤维素酶协同发酵能够减少花棒的干物质损失,并保存营养成分,在花棒微贮发酵第60天时,3个处理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J和JM组(P<0.05)。在花棒微贮发酵第30、60天时,J和JM组乳酸、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微贮pH均在4.2以下,发酵品质优良。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各处理组中单宁含量呈递减趋势,在花棒微贮发酵第60天时,JM组单宁、植物原花青素、植物总酚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各微贮添加剂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花棒微贮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添加植物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纤维素酶协同发酵60天对花棒微贮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 微贮 植物乳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化处理对花棒营养价值的影响
2
作者 沈延骏 梁晓伟 +3 位作者 王睿 杨双鸣 沈艳 徐晓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155,共6页
为探究碱化处理对于全株花棒营养价值的影响,选取五月份开花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区的两年生花棒,柔丝铡短到2~3 cm后均分为四组,前三组为试验组,分别按花棒干物质含量的4%、6%、8%依次添加氢氧化钙,最后一组为对照组,碱化30 d后进... 为探究碱化处理对于全株花棒营养价值的影响,选取五月份开花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区的两年生花棒,柔丝铡短到2~3 cm后均分为四组,前三组为试验组,分别按花棒干物质含量的4%、6%、8%依次添加氢氧化钙,最后一组为对照组,碱化30 d后进行常规养分分析并运用体外产气法评估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1)三个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随氢氧化钙添加量的增多呈减少的趋势。(2)发酵开始后9 h之前试验组与对照组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开始后的12 h和24 h,6%添加组的花棒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添加组(P<0.05),但与8%添加组比较差异不显著。36 h及以后均以6%添加组花棒产气量最高,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3)快速产气部分(a)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慢速产气部分(b)6%添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添加组(P<0.05),但与4%添加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产气速率(c)各组之间差异不明显,仅8%添加组显著高于6%添加组(P<0.05)。潜在产气量(a+b)6%添加水平显著高于8%添加组(P<0.05),但与对照组和4%添加组比较差异不显著。(4)总可消化养分(TDN)、有机物质消化率(OMD)、代谢能(ME)和消化能(DE),6%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添加组(P<0.05),但与8%添加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总的来说,对全株花棒进行碱化处理可以有效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体外发酵评价反映出添加干物质重量6%的氢氧化钙效果最好,可以提高其有机物质消化率、代谢能,改善饲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 碱化处理 体外产气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价菌酶协同发酵对花棒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双鸣 马煜斌 +6 位作者 田梅 沈艳 赵晓清 王笠年 王文倩 苟妍 徐晓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72-7480,共9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估菌酶协同发酵对花棒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以花棒为原料,设置4组,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菌酶剂)、J组(添加1×10^(6)U/g地衣芽孢杆菌+5×10^(6)U/g植物乳杆菌)、M组(添加50 U/g纤维素酶)和JM...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估菌酶协同发酵对花棒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以花棒为原料,设置4组,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菌酶剂)、J组(添加1×10^(6)U/g地衣芽孢杆菌+5×10^(6)U/g植物乳杆菌)、M组(添加50 U/g纤维素酶)和JM组(添加1×10^(6)U/g地衣芽孢杆菌+5×10^(6)U/g植物乳杆菌+50 U/g纤维素酶),在发酵第7、14、30、60天取样开展体外产气试验,记录累积产气量和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发酵第14天时,J组、M组和JM组快速产气量都存在产气滞后效应。J组和JM组快速产气量随发酵时间增长而增加,J组、M组和JM组在发酵第60天的快速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发酵第7、14天(P<0.05)。在发酵第30和60天,J组和JM组慢速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各组pH为为6.66~6.83。在发酵第60天,各组之间氨态氮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J组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J组、M组和JM组乙酸、丙酸和总挥发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植物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纤维素酶在花棒微贮发酵第60天时,对体外发酵效率有协同作用,对花棒的营养价值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 体外产气 瘤胃发酵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类脑计算系统BiCoSS:架构、实现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双鸣 郝新宇 +4 位作者 王江 李会艳 魏熙乐 于海涛 邓斌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43-2158,共16页
人脑具有协同多种认知功能的能力与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脑与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亟需计算结构模拟人脑的、性能更强大的计算平台进行人脑智能与认知行为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受人脑神经机制的启发,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认知计算架构的众... 人脑具有协同多种认知功能的能力与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脑与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亟需计算结构模拟人脑的、性能更强大的计算平台进行人脑智能与认知行为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受人脑神经机制的启发,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认知计算架构的众核类脑计算系统BiCoSS,该系统以并行计算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为核心处理器,以地址事件表达的神经放电作为信息传递载体,以具有认知计算功能的神经元作为信息处理单元,实现了四百万神经元数量级大规模神经元网络认知行为的实时计算,填补了从细胞动力学层面理解人脑认知功能的鸿沟.实验结果从计算能力、计算效率、功耗、通信效率、可扩展性等方面显示了BiCoSS系统的优越性能.BiCoSS通过人脑信息处理的计算架构以更贴近神经科学本质的模式实现了类脑智能;同时,BiCoSS为神经认知和类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脑计算 脉冲神经网络 神经形态硬件 类脑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处理花棒营养价值变化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晓伟 沈严俊 +5 位作者 杨双鸣 孙斌 唐培峰 杨平 沈艳 徐晓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61-747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化学处理对花棒营养价值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为对照组(花棒中不添加任何物质)、氨化组(添加花棒干物质重量4%的尿素)、碱化组(添加花棒干物质重量6%的氢氧化钙),每组6个重复,室温下贮...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化学处理对花棒营养价值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为对照组(花棒中不添加任何物质)、氨化组(添加花棒干物质重量4%的尿素)、碱化组(添加花棒干物质重量6%的氢氧化钙),每组6个重复,室温下贮存30 d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电镜图显示,对照组花棒呈现出了完整的纤维结构,细胞壁纤维结构基本没有被破坏,氨化组和碱化组花棒细胞壁纤维结构己经被破坏;花棒细胞壁纤维结构破坏程度为碱化组>氨化组>对照组。在干物质含量方面,氨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碱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粗蛋白质含量方面,氨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碱化组(P<0.05);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方面,氨化组和碱化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方面,碱化组显著低于氨化组和对照组(P<0.05);在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方面,碱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氨化组(P<0.05);在钙和粗灰分含量方面,碱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氨化组(P<0.05)。2)在单宁含量方面,氨化组和碱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碱化组显著低于氨化组(P<0.05);在原花青素、总酚含量方面,氨化组和碱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氨化组和碱化组还原糖产量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3)体外培养3、6、9、12 h时,产气量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培养24、36、48、72 h时,碱化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氨化组(P<0.05)。体外培养72 h时,碱化组和氨化组发酵液pH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碱化组发酵液中氨态氮(NH3-N)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氨化组则显著升高(P<0.05);氨化组和碱化组发酵液中微生物蛋白(MCP)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碱化组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氨化组(P<0.05)。综上所述,氨化和碱化处理均可以提高花棒的营养价值,降低酚类物质含量,改善体外瘤胃发酵状态,其中碱化处理效果优于氨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 碱化 氨化 营养价值 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对奶牛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及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任文义 冶文兴 +3 位作者 田梅 杨双鸣 张力莉 徐晓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177-718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稻草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奶牛瘤胃菌群组成、差异表达基因、代谢通路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影响。试验选取8头健康、体重接近的泌乳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CS组(粗饲料由苜蓿、苜蓿青贮与全株玉米青贮组成)和RS组(由... 本试验旨在研究稻草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对奶牛瘤胃菌群组成、差异表达基因、代谢通路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影响。试验选取8头健康、体重接近的泌乳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CS组(粗饲料由苜蓿、苜蓿青贮与全株玉米青贮组成)和RS组(由稻草替代CS组粗饲料中1/3的全株玉米青贮,其他成分不变),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试期14 d,正试期7 d。结果显示:1)在门水平上,CS组瘤胃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RS组(P<0.05)。在属水平上,CS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丝状杆菌属(Fib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RS组(P<0.05)。2)在2组奶牛瘤胃液中共筛选到6 63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 777个上调表达,3 861个下调表达;通过GO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生物合成过程、有机物质的生物合成过程、细胞生物合成过程和细胞代谢过程;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柠檬酸代谢、丙酮酸代谢、甲烷代谢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3)通过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分析,CS组纤维素降解酶GH48和半纤维素降解酶GH8、GH11、GH16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的丰度显著低于RS组(P<0.05),寡糖降解酶GH43、GH3、GH2、GH31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的丰度均高于RS组(P>0.05)。综上所述,稻草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改变了奶牛瘤胃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降解纤维能力的瘤胃球菌属、丝状杆菌属以及与甲烷排放有关的甲烷短杆菌属的丰度均增加;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柠檬酸代谢、丙酮酸代谢、甲烷代谢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等途径;在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变化上,稻草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提高了奶牛瘤胃微生物中参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的GH家族基因的丰度,降低了参与寡糖降解的GH家族基因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转录组 稻草 瘤胃微生物 基因表达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与地衣芽孢杆菌复合微贮稻草发酵早期菌群结构变化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文义 李娅楠 +2 位作者 杨双鸣 张力莉 徐晓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83,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地衣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复合微贮稻草发酵对稻草营养成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稻草不添加菌剂进行微贮,植物乳杆菌组、复合菌组Ⅰ、复合菌组Ⅱ和复合菌组Ⅲ微贮稻草... 试验旨在研究地衣芽孢杆菌与植物乳杆菌复合微贮稻草发酵对稻草营养成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稻草不添加菌剂进行微贮,植物乳杆菌组、复合菌组Ⅰ、复合菌组Ⅱ和复合菌组Ⅲ微贮稻草的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分别为0、8×10^(5)、1×10^(6)、1.2×10^(6) CFU/g DM,植物乳杆菌添加量均为5×10^(6) CFU/g DM。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发酵第30 d,复合菌组Ⅰ、复合菌组Ⅱ和复合菌组Ⅲ稻草微贮的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菌组Ⅲ的隶属函数平均值结果综合表现最优。发酵7 d时稻草微贮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丰度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第7 d时最高。溶酶体、鞘脂类代谢、其他多糖降解、糖胺聚糖降解、磷酸盐和磷酸盐代谢等途径在稻草发酵过程具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植物乳杆菌复合地衣芽孢杆菌微贮稻草发酵优于单独添加植物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植物乳杆菌 稻草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手法量化机器手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邓斌 马明宇 +1 位作者 王江 杨双鸣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8年第9期57-59,共3页
为了能够推动针刺手法的传承以及促进针刺作用机理的研究,使机器手实现针刺手法量化,设计了能够模拟中医针刺手法中提插和捻转操作的机器针刺手:以TMS320F28335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旋转,带动针刺手完成针刺... 为了能够推动针刺手法的传承以及促进针刺作用机理的研究,使机器手实现针刺手法量化,设计了能够模拟中医针刺手法中提插和捻转操作的机器针刺手:以TMS320F28335型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旋转,带动针刺手完成针刺动作;采用Lab VIEW上位机开发软件,量化针刺操作过程的主要参数,并通过上位机软件进行设定。针刺手能够根据上位机所设定动作模式和动作参数准确完成针刺动作,并实现对针刺捻转补法、捻转泻法和提插手法等基本针刺手法的模拟及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手法量化 机器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神经元仿生CPG系统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匡载波 王江 杨双鸣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69-171,共3页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在控制动物运动部分起着重要作用,仿生CPG可被用于多种机器人的控制应用中。基于多巴胺神经元模型设计并硬件实现了仿生的CPG系统。多巴胺神经元模型基于无乘法器与分段线性优化高效实现,四个相互耦合连接多巴胺神... 中枢模式发生器(CPG)在控制动物运动部分起着重要作用,仿生CPG可被用于多种机器人的控制应用中。基于多巴胺神经元模型设计并硬件实现了仿生的CPG系统。多巴胺神经元模型基于无乘法器与分段线性优化高效实现,四个相互耦合连接多巴胺神经元组成的CPG模型产生不同的节律模式来模拟二足动物的初级步态。该CPG硬件系统基于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开发,并在FPGA平台上综合实现。硬件结果与软件结果对比成功验证了所设计的CPG系统能够重现二足动物的不同步态模式,为以后基于该CPG系统具体控制二足机器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模式发生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多巴胺神经元 生物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春季奶牛场牛舍土壤细菌群落特征
10
作者 杨双鸣 任文义 +2 位作者 苟妍 张力莉 徐晓锋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686-4698,共13页
【背景】现代规模化生产模式下,牛舍环境管理是影响奶牛高效健康生产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牛场不同牛舍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为奶牛健康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宁夏某规模化奶牛场的哺乳犊牛岛、断奶犊牛舍、育成牛舍、低产泌... 【背景】现代规模化生产模式下,牛舍环境管理是影响奶牛高效健康生产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牛场不同牛舍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为奶牛健康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宁夏某规模化奶牛场的哺乳犊牛岛、断奶犊牛舍、育成牛舍、低产泌乳牛舍、高产头胎泌乳牛舍、高产经产泌乳牛舍、干奶牛舍和病牛舍这8个不同牛舍的土样,每个牛舍6个重复,共48份土样。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并对细菌群落的功能进行预测。【结果】不同牛舍土样细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并且8个牛舍中高产头胎泌乳牛舍土样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哺乳犊牛岛土壤与其他牛舍土壤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差异较大;泌乳期牛舍土样之间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在门的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这8个牛舍土样共有的优势菌门。在属的水平上,嗜盐碱的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具有潜在降解特性的Fermentimonas和栖海面菌属(Aequorivita)及致病菌的鸟杆菌属(Ornithobacterium)是犊牛期牛舍土样的优势菌属;嗜盐碱的Truepera是育成牛舍土样的优势菌属;致病菌的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Parapedobacter、耐药菌的Pedobacter是泌乳期牛舍土样的优势菌属。【结论】致病菌和参与硝酸盐呼吸的细菌主要分布在哺乳犊牛岛,嗜盐碱菌主要分布在断奶犊牛舍和育成牛舍,产甲烷的细菌主要分布在高产头胎泌乳牛舍。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牛舍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为奶牛健康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牛舍土壤 细菌群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