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氏体化温度对空冷条件下40CrMnSi2Mo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于林然 刘赓 +3 位作者 杨卓越 苏杰 宁静 丁雅莉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共8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研究了不同奥氏体化温度(875~975℃)对新型Cr-Mn-Si系高强度中碳低合金40CrMnSi2Mo钢在空冷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奥氏体... 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研究了不同奥氏体化温度(875~975℃)对新型Cr-Mn-Si系高强度中碳低合金40CrMnSi2Mo钢在空冷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为875℃和900℃时,空冷条件下基体以马氏体组织为主,基体中存在少量未溶相(NbC),原奥氏体晶粒细小稳定性高,抗拉强度分别为1997 MPa和2003 MPa,断后伸长率分别为11.0%和12.0%,断裂韧度分别为70.3 MPa·m^(1/2)和73.6 MPa·m^(1/2)。奥氏体化温度为975℃时,NbC溶解度增加,钉扎晶界作用减弱,奥氏体晶粒长大稳定性降低,空冷条件下获得粗大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抗拉强度为1980 MPa,断后伸长率为10.5%,断裂韧度仅为77.6 MPa·m^(1/2)。奥氏体晶粒细化对40CrMnSi2Mo钢的强韧性改善效果不明显。试验钢在950℃奥氏体化处理后获得超细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匹配,抗拉强度为最大值2040 MPa,断后伸长率为12%,同时具有较高的断裂韧度值(86.6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GPa级40CrMnSi2Mo钢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抗拉强度 断裂韧度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2 GPa级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及热处理工艺
2
作者 于林然 杨卓越 +2 位作者 苏杰 丁雅莉 刘赓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4-168,共5页
在35CrMnSiA钢基础上适当增加Si含量,并添加少量Mo开发出新的2 GPa级40CrMnSi2Mo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并系统地研究淬火温度(875~950℃)、回火温度200~300℃对40CrMnSi2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会降低马氏... 在35CrMnSiA钢基础上适当增加Si含量,并添加少量Mo开发出新的2 GPa级40CrMnSi2Mo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并系统地研究淬火温度(875~950℃)、回火温度200~300℃对40CrMnSi2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会降低马氏体内形成孪晶亚结构的倾向,是40CrMnSi2Mo钢韧性较高的主要原因。添加少量Mo能有效抑制回火脆性,300℃回火冲击吸收能量仅降低7.7%。但是,275℃和300℃回火降低残留奥氏体量使断裂韧性下降。新型40CrMnSi2Mo低合金钢于950℃淬火后,在200℃和225℃回火得到的试样强度高于2 GPa,断裂韧性在85 MPa·m^(1/2)以上,其强韧性配合明显优于AISI 4340钢和300M钢,而且低成本的优势使其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GPa级超高强度钢 40CrMnSi2Mo钢 热处理 抗拉强度 断裂韧性
原文传递
C、Cr、Ni和Mn含量对304不锈钢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卓越 苏杰 +1 位作者 陈嘉砚 熊建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4,78,共5页
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倾向对成分的敏感性。在液氮内的拉伸结果表明:C、Mn、Cr和Ni的含量从标准范围的上限降到下限,显著增大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倾向和形变强化能力,尤其是C、Mn、Cr和Ni的含量接近... 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倾向对成分的敏感性。在液氮内的拉伸结果表明:C、Mn、Cr和Ni的含量从标准范围的上限降到下限,显著增大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倾向和形变强化能力,尤其是C、Mn、Cr和Ni的含量接近下限的钢在室温下拉伸形成ε马氏体和α′马氏体,其中α′马氏体快速形成使流变应力迅速上升;此外发现,在液氮温度下,变形早期ε马氏体与α′马氏体同时存在,α′马氏体的体积分数累积到约70%后,ε马氏体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形变诱发 马氏体相变 形变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奥氏体不锈钢热诱发马氏体相变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杨卓越 王建 陈嘉砚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8-101,共4页
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热诱发马氏体相变倾向。结果表明:C、Mn、Cr和Ni接近标准规范下限,304不锈钢的稳定性急剧下降,致使液氮内冷却后接近1/3的奥氏体转变为α′或ε马氏体,室温拉伸即形成应变诱发ε和α′马氏体,... 借助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热诱发马氏体相变倾向。结果表明:C、Mn、Cr和Ni接近标准规范下限,304不锈钢的稳定性急剧下降,致使液氮内冷却后接近1/3的奥氏体转变为α′或ε马氏体,室温拉伸即形成应变诱发ε和α′马氏体,而且较小的室温变形显著增大随后液氮内冷却的热诱发α′马氏体相变倾向,但随室温预应变增大快速形成应变诱发α′马氏体,致使随后在液氮内发生热诱发α′马氏体倾向下降。此外,研究表明ε马氏体的形成及消失与α′马氏体的累积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热诱发 马氏体相变 预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板条马氏体间位向关系的TEM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卓越 陈嘉砚 +1 位作者 苏杰 张永权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39,共5页
研究了 1Cr2 1Ni5Ti双相不锈钢γ相在 0℃以下的马氏体相变 ,着重测试和分析了相邻板条马氏体间位向关系。结果表明 :马氏体与母相奥氏体之间的位向关系 (K S或N W关系 )决定了相邻板条马氏体间的位向关系 ,K S或N W关系条件下板条马氏... 研究了 1Cr2 1Ni5Ti双相不锈钢γ相在 0℃以下的马氏体相变 ,着重测试和分析了相邻板条马氏体间位向关系。结果表明 :马氏体与母相奥氏体之间的位向关系 (K S或N W关系 )决定了相邻板条马氏体间的位向关系 ,K S或N W关系条件下板条马氏体变态使得相邻板条马氏体间呈多种位向关系。交替排列的互为孪晶的马氏体板条间不存在残留奥氏体 ,这是马氏体自协调形成的结果 ,这一孪晶位向关系与K S关系马氏体变态的孪晶关系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马氏体相变 位向关系 K-S关系 N-W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拉伸载荷下93W合金缺口效应和断裂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卓越 王富耻 李树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4-27,39,共5页
研究了93W-4.5Ni-2.5Fe合金在静拉伸载荷下的缺口效应,并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其变形和断裂特征。研究表明,93W合金具有较小的缺口敏感性;缺口试样的变形和断裂与试样的形状有关,而光滑试样的变形和... 研究了93W-4.5Ni-2.5Fe合金在静拉伸载荷下的缺口效应,并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其变形和断裂特征。研究表明,93W合金具有较小的缺口敏感性;缺口试样的变形和断裂与试样的形状有关,而光滑试样的变形和断裂则主要取决于合金微观组织的分布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缺口效应 断裂特性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爆炸加载条件下钢管变形与破碎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卓越 道明 王富耻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2-46,共5页
用高速摄影研究了钢管膨胀历程 ,并对破碎机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材料动态塑性是决定破片最终速度的主要因素 ;圆管膨胀时外表面形成以剪切为主的裂纹 ,并向内扩展 ,接近内表面的绝热剪切带伴随着圆管的膨胀而扩展 ,并未出现失稳现... 用高速摄影研究了钢管膨胀历程 ,并对破碎机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材料动态塑性是决定破片最终速度的主要因素 ;圆管膨胀时外表面形成以剪切为主的裂纹 ,并向内扩展 ,接近内表面的绝热剪切带伴随着圆管的膨胀而扩展 ,并未出现失稳现象 ,但在正应力的作用下成为优先的断裂通道、决定破片的尺寸和形态 ;中碳Si-Mn贝氏体钢与 5 0SiMnVB钢的破碎性能相近 ,但贝氏体钢动态塑性很更好 ,破碎前的膨胀量较大、更有利于提高破片初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 内部爆炸载荷 变形 膨胀 动态塑性 绝热剪切 破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爆炸条件下绝热剪切带的作用和精细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卓越 王富耻 +1 位作者 王鲁 李树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428,共5页
研究钢管在爆炸加载条件下绝热剪切带的作用 .结果表明绝热剪切带是在钢管动态膨胀过程中形成的 ,并在钢管破碎时成为断裂的通道 ,充当“预制”的作用 .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破片内绝热剪切带的精细结构 ,绝热剪切带中心是等轴晶组织 ,这... 研究钢管在爆炸加载条件下绝热剪切带的作用 .结果表明绝热剪切带是在钢管动态膨胀过程中形成的 ,并在钢管破碎时成为断裂的通道 ,充当“预制”的作用 .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破片内绝热剪切带的精细结构 ,绝热剪切带中心是等轴晶组织 ,这是动态再结晶的结果 .带内发生动态再结晶表明绝热温升已经很高 ,它的软化作用使其成为钢管破碎时的断裂通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剪切带 精细结构 钢管 动态膨胀 爆炸加载作用 动态再结晶 失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纯铁爆炸冲击波增塑效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卓越 丁雅莉 陈嘉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5-17,49,共4页
用透射电镜对冲击波加载的工业纯铁塑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变形机制不同于准静态加载 ,塑性变形过程中冲击波绝热温升和亚结构的不稳定性使位错不断进行重新排列 ,应变较大时塑性变形功也会引起绝热温升 ,致使其亚结构已接近热... 用透射电镜对冲击波加载的工业纯铁塑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变形机制不同于准静态加载 ,塑性变形过程中冲击波绝热温升和亚结构的不稳定性使位错不断进行重新排列 ,应变较大时塑性变形功也会引起绝热温升 ,致使其亚结构已接近热加工动态回复组织 ,这种复杂的效应使塑性变形能力增强 ,结果使工业纯铁宏观塑性变形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铁 爆炸冲击波 增塑效应 动态回复 位错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锰装甲钢破甲弹坑损伤与微观结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卓越 赵家萍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32,共4页
利用SEM和光学金相研究了43лCM钢破甲弹坑内损伤与材料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损伤主要发生在:(1)绝热剪切带上,损伤的形式多为孔洞和微裂纹,孔洞的分布和形貌表明,它是在绝热剪切的“高温”状态下,通过快速形核、... 利用SEM和光学金相研究了43лCM钢破甲弹坑内损伤与材料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损伤主要发生在:(1)绝热剪切带上,损伤的形式多为孔洞和微裂纹,孔洞的分布和形貌表明,它是在绝热剪切的“高温”状态下,通过快速形核、长大而形成的;(2)靶板的轧制偏析带和夹杂物处,损伤的形式以微裂纹为主,这些微裂纹常通过剪切带聚合成梯形波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甲弹 损伤 材料 微观结构 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加载下金属塑性变形及超细晶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卓越 李保成 赵家萍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59,共4页
研究了工业纯铁爆炸成形弹丸内微观组织变化 ,结果表明 :由于绝热温升和特有的塑性变形机制 ,弹丸在成形过程中内部组织发生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动态回复形成亚晶 ,因变形量不均匀使亚晶粒直径分布在 0 3~ 1 5 μm之间 ,动态再结... 研究了工业纯铁爆炸成形弹丸内微观组织变化 ,结果表明 :由于绝热温升和特有的塑性变形机制 ,弹丸在成形过程中内部组织发生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动态回复形成亚晶 ,因变形量不均匀使亚晶粒直径分布在 0 3~ 1 5 μm之间 ,动态再结晶使弹丸内形成均匀的小于 5 μm的超细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成形弹丸 超细晶 亚晶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卓越 王建 +1 位作者 苏杰 熊建新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0,共3页
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法研究了0.45%~1.44%Cu对(%):0.068~0.072C、18.72~19.06Cr、9.40~9.46Ni的304不锈钢-196℃低温拉伸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Cu对304不锈钢-196℃应变诱发8马氏体相变有明显的抑制作... 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法研究了0.45%~1.44%Cu对(%):0.068~0.072C、18.72~19.06Cr、9.40~9.46Ni的304不锈钢-196℃低温拉伸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Cu对304不锈钢-196℃应变诱发8马氏体相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Cu含量增至1.44%时,在经低温变形的钢中未检测到8马氏体相变。随钢中Cu含量增加,-196℃应变诱发α'马氏体相变倾向降低,致使应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流变应力低于低Cu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应变诱发 马氏体相变 流变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卓越 刘国柱 《华北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文详细总结了钨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结果,其内容主要包括:(1)钨合金在高应变率载荷下的宏观响应以及不同应变率下力学性能的差异;(2)影响钨合金性能和应变率敏感性因素。
关键词 钨合金 力学性能 合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固溶处理改善马氏体时效钢韧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卓越 高齐 +1 位作者 丁雅莉 巴士侠 《新技术新工艺》 2018年第5期1-3,共3页
对比研究了Cr-Mo-Ti马氏体时效钢800和1 000℃固溶处理试样不同温度时效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50~540℃时效后,800和1 000℃固溶处理的试样强度相近,但800℃低温固溶处理的试样冲击韧性优势较大。微观组织观察表明,800℃低温固溶处理... 对比研究了Cr-Mo-Ti马氏体时效钢800和1 000℃固溶处理试样不同温度时效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50~540℃时效后,800和1 000℃固溶处理的试样强度相近,但800℃低温固溶处理的试样冲击韧性优势较大。微观组织观察表明,800℃低温固溶处理以非扩散α′→γ形成奥氏体,致使最终形成的马氏体内缺陷密度较高,有利于增强时效强化效应,从而提高强度,而且更多的残余/逆转变奥氏体能显著改善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Mo-Ti马氏体时效钢 低温 固溶处理 强度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中绝热剪切带微观结构综述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卓越 赵家萍 《华北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327-333,共7页
本文总结了金属材料中绝热剪切带微观结构的透射电子显微(TEM)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绝热剪切带微观组织特征;钢中白亮带形成原因的讨论;绝热剪切带演化机制和相对应的争论。综述结果表明:绝热剪切带中心主要... 本文总结了金属材料中绝热剪切带微观结构的透射电子显微(TEM)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绝热剪切带微观组织特征;钢中白亮带形成原因的讨论;绝热剪切带演化机制和相对应的争论。综述结果表明:绝热剪切带中心主要由细小的等轴晶(直径在0.5μm以下)组织组成;钢中白亮带组织中很少有淬火马氏体。与此同时,过去依据绝热剪切带形貌把它分类成“形变带”或“转变带”也显得过分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 剪切带 微机组织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变率压缩载荷下钨合金变形与失效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卓越 王富耻 李树奎 《华北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83-288,共6页
本文借助于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93W-Ni-Fe合金圆柱试样在高应变率压缩载荷下的变形与失效特征.研究表明,圆柱试样的变形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①均匀变形阶段;②对称不均匀变形阶段;③非对称不均匀变形阶段.其中... 本文借助于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93W-Ni-Fe合金圆柱试样在高应变率压缩载荷下的变形与失效特征.研究表明,圆柱试样的变形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①均匀变形阶段;②对称不均匀变形阶段;③非对称不均匀变形阶段.其中不均匀变形是区域性的.绝热剪切带协调了上述不均匀变形区域的界面.失效时在拉应力最大的区域首先形成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应变率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强度逆晶粒尺寸现象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卓越 高齐 丁雅莉 《新技术新工艺》 2018年第12期8-10,共3页
研究了Cr-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固溶处理锻态粗大晶粒遗传,以及通过再结晶显著细化奥氏体晶粒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较低的温度固溶处理以非扩散α′→γ逆转变形成奥氏体,遗传锻态粗大晶粒形态和尺寸,提高固溶处理温度发生再结... 研究了Cr-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固溶处理锻态粗大晶粒遗传,以及通过再结晶显著细化奥氏体晶粒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较低的温度固溶处理以非扩散α′→γ逆转变形成奥氏体,遗传锻态粗大晶粒形态和尺寸,提高固溶处理温度发生再结晶,使奥氏体晶粒显著细化。由于非扩散α′→γ逆转变形成奥氏体内高密度缺陷会遗传到固溶处理后的马氏体内,马氏体内高密度缺陷具有增强时效析出和析出强化相的弥散分布的作用,因此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高于通过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的试样,即出现强度的逆晶粒尺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时效不锈钢 固溶处理 粗大晶粒遗传 再结晶 强度 晶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加载条件下工业纯铁的冶金效应
18
作者 杨卓越 王富耻 +1 位作者 李树奎 王鲁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71-374,共4页
针对内部爆炸加载的工业纯铁圆管和爆炸成形弹丸非常高的宏观塑性变形 ,对相应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塑性变形时纯铁内发生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 ,这与冲击波引起的绝热温升和塑性变形功产生的绝热温升有关 ;
关键词 爆炸加载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塑性变形 工业纯铁圆管 爆炸成形弹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卓越 张志明 《新技术新工艺》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3,共1页
用计算机对工具钢和结构钢的选材和热处理工艺进行初步设计,是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热处理工艺、降低成本的比较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热处理 优化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和引进的 12.7mm 穿、燃、爆弹材料测试与分析
20
作者 杨卓越 张星 赵家萍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2-64,共3页
借助于冶金分析方法,对穿甲后的引进和国产两种12.7mm穿、燃、爆弹的钢壳和弹芯进行了综合材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引进弹钢壳为热轧退火态的硫脆化易削钢,但比一般国内产品组织要细;国产弹钢壳为B2钢,由于挤压成型时钢壳... 借助于冶金分析方法,对穿甲后的引进和国产两种12.7mm穿、燃、爆弹的钢壳和弹芯进行了综合材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引进弹钢壳为热轧退火态的硫脆化易削钢,但比一般国内产品组织要细;国产弹钢壳为B2钢,由于挤压成型时钢壳组织变形量不一致,所以再结晶退火后组织不均匀;引进弹弹芯与国产弹弹芯成分相近,但工艺(包括制粉、烧结、热处理等)有差异,故组织、性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壳 弹芯 弹药 材料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