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手术并发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行前房注气术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杨剑玲 陈镔瑶 +1 位作者 刘昕宇 王耿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573-580,共8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escemet’s membrane detachment, DMD)患者接受前房注气术的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诊断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escemet’s membrane detachment, DMD)患者接受前房注气术的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诊断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并接受了前房注气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角膜后弹力层是否重新附着以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70.16 ± 9.99岁,男女比例为9:16。在首次前房注气术后,25例患者中有18例(72%)角膜后弹力层成功复位。常见并发症包括持续性DMD (24%)、气体相关性瞳孔阻滞(8%)、接触式房角关闭(4%)、角膜内皮失代偿(4%)和葡萄膜炎(4%)。复位成功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干预时间无显著相关性。6例患者因持续性DMD接受了二次的前房注气术,6名(100%)均成功重新附着。在解剖上成功复位的患者,72%在术后一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优于0.5。结论:前房注气术是治疗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即便面对脱离时间长的病例。Purpose: To evaluate the anatomical reattachment and visual recovery outcomes of Descemet’s membrane detachment (DMD)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surgery treated with anterior chamber air injection.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ost-cataract surgery DMD who underwent anterior chamber air injection at Joint Shantou International Eye Center of Shantou University an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9. The primary outcomes included the rate of anatomical reattachment of Descemet’s membrane and the postoperative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patients was 70.16 ± 9.99 years, with a male-to-female ratio of 9:16. After the first anterior chamber air injection, 18 of 25 patients (72%) achieved successful Descemet’s membrane reattachment. Common complications included persistent DMD (24%), gas-induced pupillary block (8%),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4%), corneal endothelial decompensation (4%), and uveitis (4%). The success rate of reattachme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ge, gender, or timing of intervention. Six patients underwent a second anterior chamber air injection for persistent DMD and all of them (100%) achieved successful reattachment. Among patients with successful anatomical reattachment, 72% achieved BCVA better than 0.5 one month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 Anterior chamber air injectio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DMD, even in cases with prolonged detach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前房注气术 白内障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性囊膜剥脱综合征合并白内障一例
2
作者 杨剑玲 王耿 《眼科学》 2024年第4期128-133,共6页
真性囊膜剥脱综合征(True Exfoliation Syndrome, TEX)是一种罕见的全身性细胞外基质疾病,在眼部则累及眼前节组织,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典型表现为晶状体前囊膜发生板层剥离,游离端在前房水中飘动,常合并晶状体混浊,部分合并晶状体... 真性囊膜剥脱综合征(True Exfoliation Syndrome, TEX)是一种罕见的全身性细胞外基质疾病,在眼部则累及眼前节组织,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典型表现为晶状体前囊膜发生板层剥离,游离端在前房水中飘动,常合并晶状体混浊,部分合并晶状体前悬韧带的断裂。由于眼部表现有相似性,常易于与假性囊膜剥脱综合征混淆。TEX确切的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长期高温环境下工作、暴露于热辐射、红外线、眼外伤、年龄相关性退行性变化、炎症等因素有关,也有相当一部分为特发性。文章报道一例真性囊膜剥脱综合征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病例,旨在提高对本病诊断和治疗的认知。True Exfoliation Syndrome (TEX) is a rare systemic extracellular matrix disorder that primarily affects anterior segment structures in the eye. As the disease progresse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lamellar delamination of the anterior lens capsule, with free-floating edges visible in the aqueous humor. TEX often coexists with lens opacities and, in some cases, is accompanied by a break of the anterior zonular fibers. Due to similar ocular presentations, TEX is frequently mistaken for Pseudo-Exfoliation Syndrome. The exact pathogenesis of TEX remains unclear but is belie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gh temperatures, thermal radiation, infrared light, ocular trauma, age-related degenerative changes, and inflammation, while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cases are idiopathic. This report presents a case of True Exfoliation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age-related cataracts, aiming to improve awarenes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rare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性囊膜剥脱综合征 前节光谱域光相干断层扫描 白内障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对不同区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光反射信号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陈适蓉 杨剑玲 陈镔瑶 《眼科学》 2024年第4期142-150,共9页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研究不同区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光反射信号值在青光眼中的变化情况。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49名健康受试者的49只眼及47名青光眼患者的47只眼进行以视盘为中心的三维OCT扫描。在半径为1.7 mm...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研究不同区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光反射信号值在青光眼中的变化情况。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49名健康受试者的49只眼及47名青光眼患者的47只眼进行以视盘为中心的三维OCT扫描。在半径为1.7 mm、1.95 mm和2.2 mm的3个分析环下,导出视盘周围环形截面图像,然后通过Image J软件进行分析。对比两组间不同半径,分析环下不同象限RNFL厚度及光反射信号的改变。结果:青光眼组RNFL在不同分析半径不同象限下的厚度值及光反射信号值基本较对照组低(p t检验),其中在下方象限中两组厚度差别最大;在颞侧象限中光反射信号值差别最大。大部分区域RNFL厚度与视野MD呈中至高度正相关(p p p均 p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 and light reflectivity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eyes with glaucoma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Methods: A case-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including 49 eyes from 49 healthy subjects and 47 eyes from 47 glaucoma patients for three-dimensional OCT scans centered on the optic disc. Circular peripapillary sections were extracted at radii of 1.7 mm, 1.95 mm, and 2.2 mm and then analyzed using Image J software. The changes in RNFL thickness and light reflectivity in different quadrants under different radii of analysis ring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hickness and light reflectivity of the RNFL in the glaucoma group were general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analysis radii and in different quadrants (p t-test), with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in thickness in the inferior quadrant and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in light reflectivity in the temporal quadrant. The RNFL thickness in most areas showed a moderate to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visual field mean deviation (MD) (p p p p < 0.05). Conclusion: The light reflectivity of the RNFL in different regions reflects the degree and regional changes of RNFL damage in glaucoma to some extent and 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auxiliary diagnostic indicators for glaucoma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反射信号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外伤性癫痫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开颜 李沐 +5 位作者 谢泽宇 杨剑玲 周文 黄钦国 许梓壁 王英博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HBOT)对外伤性癫痫(PTE)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4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模型组(12只)及HBOT组(18只),通过注射氯化亚铁制作PTE模型,HBOT组予HBOT 3个疗程,观察各组癫痫发作的行为及脑电图表现,RT-...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HBOT)对外伤性癫痫(PTE)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4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模型组(12只)及HBOT组(18只),通过注射氯化亚铁制作PTE模型,HBOT组予HBOT 3个疗程,观察各组癫痫发作的行为及脑电图表现,RT-PCR检测c-myc mRNA的表达。结果:HBOT组的癫痫发作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脑电图上痫样放电潜伏期延长,频率减慢和波幅降低;模型组中c-myc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BOT组中c-myc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HBOT对PTE具有积极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RF-MDM2-p53通路及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癫痫 高压氧 动物模型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OCT光学特征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吉利 陈镔瑶 +2 位作者 周兰 杨剑玲 郑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1-465,共5页
背景 Cirr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已广泛用于眼科临床,基于OCT的光学特征,其在某些眼科疾病的检测中可以弥补空间测量的不足,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观察正常人RNFL的OCT光学特征,研究其与年龄的关... 背景 Cirr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已广泛用于眼科临床,基于OCT的光学特征,其在某些眼科疾病的检测中可以弥补空间测量的不足,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观察正常人RNFL的OCT光学特征,研究其与年龄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上海市北医院体检的健康者406人,年龄40 ~ 83岁,平均58.6岁,均纳入一侧眼统计.采用Cirrus OCT的5线扫描模式测量黄斑区RNFL,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RNFL的光学特征,包括吸光度(A)值和吸光系数,比较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间的测量结果,对RNFL的A值和吸光系数与受试者年龄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353名受试者,受试者RNFL厚度、A值和吸光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35.1±4.4) μm、121.6±5.3和2.06±0.25.RNFL厚度、A值与受试者年龄均呈线性负相关(r=-0.487、-0.571,均P<0.01),回归方程分别为Y=-0.17 X+45.23、Y=-0.24 X+135.82,而RNFL吸光系数则与受试者年龄呈正相关(rs=0.368,P<0.01),一元回归方程为Y=0.01 X+1.63.受检眼RNFL厚度和RNFL A值与OCT信号强度间均呈微弱正相关(rs=0.128,P=0.016;rs=0.284,P<0.01),而RNFL吸光系数与OCT信号强度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s=-0.053,P=0.319).结论 正常人RNFL的OCT光学特征参数受年龄的影响,在研究RNFL的光学特征变化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神经纤维层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性/方法 年龄 吸光度 吸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修复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晓露 杨剑玲 +2 位作者 王宇航 朱俊峰 黄惠春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比较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修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 目的:比较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修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31眼)。试验组术后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促角膜修复,对照组术后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角膜修复。所有患者术前1 d进行裸眼视力检查,术后1 d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和裸眼视力检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和裸眼视力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逐渐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间点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719.096,P<0.001)。术后1周,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4.83±2.28)、(3.89±1.87)s;术后1个月分别为(5.86±2.48)、(4.60±1.97)s,术后3个月分别为(8.33±2.03)、(5.88±1.47)s,试验组泪膜破裂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均逐渐提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缺损的效果相当。在提高泪膜稳定性方面,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优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修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剑玲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第7期239-239,共1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走进我们的课堂。多媒体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常客,为现代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血液,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一扇新的窗口,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很大的方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走进我们的课堂。多媒体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常客,为现代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血液,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一扇新的窗口,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很大的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把声、像、图、文、情境与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杨剑玲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37期0017-0017,共1页
“过程写作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70 年代末,西方语言学家就已经提出了process approach,过程写作教学法批判了传统的成果写作教学法,并逐渐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延伸。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基于听、说、读基础之上的教学板块,教师通过... “过程写作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70 年代末,西方语言学家就已经提出了process approach,过程写作教学法批判了传统的成果写作教学法,并逐渐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延伸。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基于听、说、读基础之上的教学板块,教师通过调整教学计划,能够阐述写作过程不同的进度,文章通过细致剖析过程写作法涵盖的细致要点,提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三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写作法 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密度分析在眼科研究及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9
作者 杨剑玲 张铭志 《国际眼科纵览》 2014年第6期370-374,共5页
计算机图像分析中的光密度参数可反映组织结构内部的变化.目前光密度分析在眼科学多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如在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定量分级、视网膜相关疾病等,特别是在青光眼诊断中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光密度分析有许多进展.
关键词 光密度 图像分析 计算机辅助 青光眼/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