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邓中坤 邓忠跃 +1 位作者 杨再前 冯小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9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150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CT复查中...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150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CT复查中线移位恢复情况、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CT复查中线移位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OS评分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急性重型颅脑创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秀山县颅脑损伤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忠跃 邓中坤 +3 位作者 杨再前 易青龙 冯晓鹏 张建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秀山县颅脑损伤发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秀山县2011-03—2013-03所有颅脑外伤病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颅脑损伤发生的概况、发生原因及临床特征。结果 2a中收治颅脑损伤1 434例。男∶女=2.2∶1,其中小儿(≤14岁)... 目的分析重庆市秀山县颅脑损伤发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集秀山县2011-03—2013-03所有颅脑外伤病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颅脑损伤发生的概况、发生原因及临床特征。结果 2a中收治颅脑损伤1 434例。男∶女=2.2∶1,其中小儿(≤14岁)261例(18.2%),成年(15~59岁)835例(58.2%),老年(≥60岁)338例(23.6%)。轻型颅脑损伤1 132例(78.9%),中型颅脑损伤187例(13.0%),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115例(8.1%)。交通伤616例(43.0%),跌伤520例(36.3%),其他原因受伤298例(20.7%)。结论秀山县颅脑损伤发病率及病死率高,需改进抢救设备及措施,培养相关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 病因 基层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在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中的相关争议问题研究
3
作者 冯晓鹏 罗燕 +5 位作者 邓中坤 杨再前 易青龙 刘鹏 张建文 邹飞 《药品评价》 CAS 2016年第B12期173-174,共2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尿激酶在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中的相关争议问题。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尿激酶剂量不同再分为5万U/5mL组,10万U/5mL组,20万U/5mL小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引流... 目的:观察和分析尿激酶在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中的相关争议问题。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尿激酶剂量不同再分为5万U/5mL组,10万U/5mL组,20万U/5mL小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引流效果及再出血及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各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血肿清除时间3-7天,无死亡病例,20万U/5mL组和10万U/5mL小组的疗效均优于尿激酶5万U/5mL组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延长在患者各耐受的情况下延长夹管时间,可增加血肿清除率,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发生无发生在出血病例,10万U/5mL组与20万U/5mL组均未见再出血,缩短引流时间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结论:增加尿激酶使用剂量及注药后夹管时间,增加血肿清除效果,减少引流时间,有效减少感染及脑积水的发生几率,而并未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脑室外 引流 脑室出血 争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山县城镇化过程中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邓中坤 邓忠跃 +4 位作者 杨再前 冯晓鹏 易青龙 张建文 刘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2期2-4,共3页
目的分析秀山县城镇化过程中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及其原因。方法运用我院创伤数据库系统V3.0平台,对采集2015年1月—2017年3月秀山县颅脑损伤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600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2~12岁及60~80岁为主,... 目的分析秀山县城镇化过程中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及其原因。方法运用我院创伤数据库系统V3.0平台,对采集2015年1月—2017年3月秀山县颅脑损伤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600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2~12岁及60~80岁为主,学历以小学、初中为主,职业以农民和学生为主,致伤原因以高处坠落为主,发生时间在7月份较多,轻型颅脑损伤所占的比例最多,治疗方式以非手术保守治疗为主,存活率达98.31%。结论高处坠落是秀山县城镇化过程中颅脑损伤的主要致伤原因,通过积极、有效的社会干预,可减少颅脑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山县 颅脑损伤 流行病学特征 致伤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忠跃 邓中坤 +3 位作者 冯晓鹏 杨再前 张建文 刘鹏 《大医生》 2021年第17期62-64,共3页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患者采取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并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秀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HCH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患者采取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并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秀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HCH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采取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近期并发症率、神经因子及炎症因子指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近期并发症率为5.88%,对照组为23.53%,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HCH患者采取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可减轻手术创伤及疼痛程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近期并发症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经侧裂显微手术 小骨窗开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邓中坤 蒋永祥 +5 位作者 邓忠跃 冯小鹏 杨再前 易青龙 张建文 刘鹏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国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对颅脑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n=98)和死亡组(n=22)。... 目的探讨国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对颅脑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n=98)和死亡组(n=22)。对存活患者进行随访,根据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4分,n=59)及预后不良组(≤3分,n=39)。比较各组的性别、年龄、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国际DIC评分及各凝血功能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对患者院内生存状况和预后的预测效果。结果 GCS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国际DIC评分等均能较好地预测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其中国际DIC评分的AUC为0.715(0.618~0.808),仅次于GCS评分。GCS评分、INR、D-D、国际DIC评分等能较好地预测患者是否发生预后不良,其中国际DIC评分的AUC为0.610(0.534~0.685),仅次于GCS评分。结论国际DIC评分对颅脑损伤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能力强于单一凝血功能指标,仅次于GCS评分,可作为参考来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液凝固 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