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加氢精制己内酰胺水溶液新工艺的开发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克勇 汪颖 +1 位作者 赵成军 朱泽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1-24,共4页
针对SNIA工艺合成的粗己内酰胺精制的需要 ,开发了一种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循环加氢精制新工艺。小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该工艺可将原料的RIC值由 8.46降至 4以下 ,满足SNIA工艺对粗己内酰胺精制的要求 ,是一种有效的精制方法 。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己内酰胺 加氢精制 水溶液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燃料低压临氢脱硫醇工艺的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克勇 庞桂赐 +1 位作者 李燕秋 夏国富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8-32,共5页
简要介绍了直馏喷气燃料临氢脱硫醇 (RHSS)工艺 ,在原料适应性和产品质量、设备购置费、加工费和能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与近年开发的无苛性碱氧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RHSS工艺与无苛性碱氧化法工艺相比 ,... 简要介绍了直馏喷气燃料临氢脱硫醇 (RHSS)工艺 ,在原料适应性和产品质量、设备购置费、加工费和能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几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与近年开发的无苛性碱氧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RHSS工艺与无苛性碱氧化法工艺相比 ,投资大致相当 ,RHSS工艺的加工费和能耗则较高 ,但原料适应性强 ,产品质量好。在原料品种多 ,性质变化大的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加氢精制 技术经济评价 低压临氢脱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醇氨化合成异丙胺新工艺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克勇 吴巍 +1 位作者 孙斌 杨胜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1-14,共4页
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的以铜、镍为活性组元的催化剂 ,在实验室进行了异丙醇氨化合成异丙胺工艺条件的考察和优化 ,并在吴江科达石油化工厂改建的 5 0 0t/a工业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工业运转结果表明 ,该工艺具有操作条件... 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的以铜、镍为活性组元的催化剂 ,在实验室进行了异丙醇氨化合成异丙胺工艺条件的考察和优化 ,并在吴江科达石油化工厂改建的 5 0 0t/a工业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工业运转结果表明 ,该工艺具有操作条件缓和、产品选择性好、物耗低、催化剂寿命长等特点 ,在压力 1.8MPa、温度 170~ 2 15℃、氨醇摩尔比 5~ 7、异丙醇空速不大于 0 .7h-1的条件下 ,异丙胺摩尔选择性不小于 97% ,异丙醇单耗不大于 1.0 6t/t,液氨单耗不大于 0 .31t/t,催化剂寿命可达 5个月以上 ,产品纯度 98%~ 9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胺 异丙醇 氨化 工业规模 合成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苯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永强 杨克勇 +1 位作者 杜泽学 闵恩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96-799,共4页
ZHANG Yong-qiang,YANG Ke-y*$ong,DU Ze-xue,MIN En-ze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Beijing 100083,China)
关键词 乙烯 乙苯 合成 烷基化 催化剂 反应器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过程强化对未来化学工业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永强 闵恩泽 +1 位作者 杨克勇 杜泽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共6页
介绍近年来新兴的能显著减小工厂和设备体积、高效节能、清洁、可持续发展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 ,重点报道了过程强化设备 (包括新型反应器、新型单元操作设备 )及过程强化方法 (包括多功能反应器、组合分离和替代能源、超临界流体、离子... 介绍近年来新兴的能显著减小工厂和设备体积、高效节能、清洁、可持续发展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 ,重点报道了过程强化设备 (包括新型反应器、新型单元操作设备 )及过程强化方法 (包括多功能反应器、组合分离和替代能源、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和非定态操作 )等技术。并对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化工装置 化学反应 化工过程 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分析蒽醌系列工作液的组成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月琴 高国华 +2 位作者 杨克勇 宗保宁 徐广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2-437,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双氧水生产用乙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组成进行分析,结合蒽醌工作液制备双氧水的反应原理,形成了乙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的组成信息表。同样采用GC-MS对戊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的组成进行分析,结合乙基蒽醌工作...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双氧水生产用乙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组成进行分析,结合蒽醌工作液制备双氧水的反应原理,形成了乙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的组成信息表。同样采用GC-MS对戊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的组成进行分析,结合乙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的组成信息,推测戊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中组成的可能结构信息,形成了戊基蒽醌工作液/氢化液组成信息表。该法可以为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企业提供降解物的相关信息,为脱除无效降解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定性分析 乙基蒽醌 戊基蒽醌 工作液 氢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磷钨酸催化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永强 杜泽学 +2 位作者 杨克勇 于文友 闵恩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69,共5页
以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 ,考察催化剂预处理温度、反应温度、原料苯中溶解水量、苯烯摩尔比和苯进料质量空速对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 ,负载磷钨酸的催化活性和预处理温度密切相关 ,在 2 10℃预处理时 ,催化活性最高 ;... 以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 ,考察催化剂预处理温度、反应温度、原料苯中溶解水量、苯烯摩尔比和苯进料质量空速对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 ,负载磷钨酸的催化活性和预处理温度密切相关 ,在 2 10℃预处理时 ,催化活性最高 ;负载磷钨酸在 14 0℃以上 ,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很好的乙苯选择性。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乙烯的转化率为 10 0 % ,乙苯的选择性大于 90 % ,乙基化的选择性大于 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磷钨酸 催化 乙烯 液相烷基化 乙苯 烷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催化苯与多乙苯的烷基转移反应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永强 杜泽学 +2 位作者 杨克勇 于文友 闵恩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70,共5页
采用搅拌高压釜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 ,研究了苯与多乙苯的烷基转移反应 ,多乙苯主要是二乙苯和三乙苯。结果表明 ,磷钨酸的预处理温度、反应温度、苯与多乙苯中乙基的摩尔比、反应原料中的水分及磷钨酸与反应原料的质量比 ,都显著地影响... 采用搅拌高压釜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 ,研究了苯与多乙苯的烷基转移反应 ,多乙苯主要是二乙苯和三乙苯。结果表明 ,磷钨酸的预处理温度、反应温度、苯与多乙苯中乙基的摩尔比、反应原料中的水分及磷钨酸与反应原料的质量比 ,都显著地影响二乙苯和三乙苯的转化率以及乙苯的选择性。磷钨酸的催化活性和其酸强度密切相关 ,磷钨酸的酸强度越高 ,其催化活性也越高。磷钨酸的酸强度同时受预处理温度和反应原料中水分的影响。较好的烷基转移反应条件为 :磷钨酸预处理温度 2 10~ 2 30℃、反应温度 16 0~ 2 0 0℃、反应原料中的水分含量≤ 5 0mg/kg、苯与多乙苯中乙基的摩尔比 >6 6、磷钨酸与反应原料的质量比 >0 0 4 5 6。在上述反应条件下 ,二乙苯的转化率 >86 % ,三乙苯的转化率 >79% ,生成乙苯的选择性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高压釜 催化剂 催化 磷钨酸 乙苯 二乙苯 三乙苯 烷基转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G生产过程模拟及能耗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湘波 杨克勇 +1 位作者 王瑾 宗保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共5页
使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采用RKS-BM和NRTL相结合的物性模拟方法,对200 kt/a甲醇制汽油过程进行全流程模拟.模型计算中C6+馏分采用68~201℃虚拟组分表示,考察了将甲醇转化为汽油(MTG)过程的最终产物分布、汽油收率、汽油性质以... 使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采用RKS-BM和NRTL相结合的物性模拟方法,对200 kt/a甲醇制汽油过程进行全流程模拟.模型计算中C6+馏分采用68~201℃虚拟组分表示,考察了将甲醇转化为汽油(MTG)过程的最终产物分布、汽油收率、汽油性质以及装置能耗.计算结果表明,MTG最终的汽油收率不仅与反应器出口C5~C10组分收率有关,也和汽油的雷氏蒸气压(RVP)密切相关,与汽油组分中C4组分含量成正比.MTG过程的能耗主要是蒸汽和电的消耗,其中循环气压缩机的电耗占全装置能耗的40.2%.MTG工艺过程中可利用反应热产生中压蒸汽,不仅可回收MTG装置多余的热量,而且使整个装置的能耗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汽油 MTG 模拟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烃异构化新工艺的开发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志海 金欣 杨克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9,共4页
在分析轻烃异构化反应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轻烃异构化新工艺,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将异构化反应系统分成前后两部分,可以根据C_5与C_6烷烃的异构化反应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操作条件。将新工艺与一次通过工艺和脱异己烷工艺进行了比较,... 在分析轻烃异构化反应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轻烃异构化新工艺,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将异构化反应系统分成前后两部分,可以根据C_5与C_6烷烃的异构化反应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操作条件。将新工艺与一次通过工艺和脱异己烷工艺进行了比较,正构烷烃的异构化率及异构化产品的辛烷值均有明显提高。新工艺在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30kt/a轻烃异构化装置上成功应用,装置运行两年来,异构化产品的研究法辛烷值一直稳定在81以上,促进了企业清洁油品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烃 异构化 技术开发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纳米晶的界面热力学及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凌梅 宋晓艳 +1 位作者 张久兴 杨克勇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16-1320,共5页
以六方相Co为例,采用界面膨胀模型和普适状态方程,引用固体比热的Debye函数,模拟计算了金属纳米多晶体界面的热力学性质,描述了纳米晶界面过剩焓、过剩熵和过剩Gibbs自由能随过剩体积的变化规律.利用界面过剩体积和过剩自由能的非单调关... 以六方相Co为例,采用界面膨胀模型和普适状态方程,引用固体比热的Debye函数,模拟计算了金属纳米多晶体界面的热力学性质,描述了纳米晶界面过剩焓、过剩熵和过剩Gibbs自由能随过剩体积的变化规律.利用界面过剩体积和过剩自由能的非单调关系,预测了发生失稳快速晶粒长大的临界过剩体积和临界温度.实验研究中发现的α-Co纳米晶在宽温度范围内退火时,在较低温区内晶粒长大非常缓慢、而在773—873K温区内纳米晶突发快速晶粒长大的结果与理论预测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界面 过剩体积 热力学函数 纳米晶粒长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纳米晶粉体材料中的不连续晶粒长大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晓艳 张久兴 杨克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33-1737,共5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Co纳米晶粉体,平均晶粒尺寸为(17±3)nm。设计了一系列宽温度范围的退火实验,考察纯Co纳米晶粉体的晶粒长大行为。实验发现,低温区和高温区的晶粒长大动力学有明显差异,而在中温区出现不连续晶粒长大特征。高...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Co纳米晶粉体,平均晶粒尺寸为(17±3)nm。设计了一系列宽温度范围的退火实验,考察纯Co纳米晶粉体的晶粒长大行为。实验发现,低温区和高温区的晶粒长大动力学有明显差异,而在中温区出现不连续晶粒长大特征。高分辨透射电镜观测表明:在低温区,纳米晶中存在较大比例的小角度纳米晶界,而在高温区则基本为典型的大角度晶界。结合纳米晶热力学计算和DSC分析,认为纳米晶粒在中温区的突发迅速长大是由残余储存能作为附加驱动力激发的动力学过程,其主导机制是通过相邻小角度位向差的纳米晶粒的转动而实现晶粒快速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晶 不连续晶粒长大 纳米晶界 储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急冷混合器的试验研究与应用分析(Ⅲ)——新型急冷混合器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志海 杨克勇 +1 位作者 师峰 金欣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1,共4页
介绍了新型急冷混合器的适用范围及其对混合效果的改善情况、对内构件结构简化的贡献、工业应用实例。新型急冷混合器与常规的急冷混合器相比,在混合性能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由于结构简单,其制造及其在反应器内的安装比较方便;由于具有... 介绍了新型急冷混合器的适用范围及其对混合效果的改善情况、对内构件结构简化的贡献、工业应用实例。新型急冷混合器与常规的急冷混合器相比,在混合性能上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由于结构简单,其制造及其在反应器内的安装比较方便;由于具有较好的混合性能,与之配套的其它内构件的结构可以适当简化;新型急冷混合器在两套工业装置的反应器内得到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下段催化剂床层顶部的最大径向温差均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冷混合器 混合效果 安装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急冷混合器的试验研究与应用分析(Ⅱ)——新型急冷混合器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志海 杨克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0-22,共3页
以加氢反应器内的混氢过程为例,对新型急冷混合器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建立了加氢反应器内混氢过程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浓度与温度表征混合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冷氢混入比例对催化剂床层上部径向温差的影响。
关键词 急冷混合器 加氢反应器 混氢过程 数学模型 催化剂 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战大陆行掀起档案热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克勇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共1页
关键词 大陆 档案 连战 2005年 中国国民党 历史性 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滤-反应耦合的高效浆态床反应器的开发
16
作者 高国华 李红波 +3 位作者 田雅楠 彭敏娟 杨克勇 宗保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4-49,共6页
浆态床反应器因传质性能优异而应用广泛,但因采用细粉微球催化剂,高效固液分离是保障其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技术关键,这对大处理量的浆态床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技术开发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冷模试验,对催化剂平均粒径、过滤材料孔径、搅拌桨... 浆态床反应器因传质性能优异而应用广泛,但因采用细粉微球催化剂,高效固液分离是保障其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技术关键,这对大处理量的浆态床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技术开发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冷模试验,对催化剂平均粒径、过滤材料孔径、搅拌桨叶端线速度、过滤压差等因素影响过滤通量的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集反应、过滤、气液分离于一体的高效浆态床反应器。将该浆态床反应器应用到烷基蒽醌加氢过程中,开展热模评价试验,连续稳定运转1000 h,无需反冲操作仍可保持高通量过滤,验证了所开发的高效浆态床反应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床 加氢反应器 高通量 过滤 双氧水 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急冷混合器的开发与工业应用
17
作者 赵志海 杨克勇 +1 位作者 师峰 王少兵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0-63,共4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急冷混合器,对其压降及混合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气体流量与压降的关联式,并在5种气体流量条件下,测得示踪剂浓度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5%~1.5%。建立了冷热两种物流混合过程的数学模型,找到了混合物流中冷介... 开发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急冷混合器,对其压降及混合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气体流量与压降的关联式,并在5种气体流量条件下,测得示踪剂浓度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5%~1.5%。建立了冷热两种物流混合过程的数学模型,找到了混合物流中冷介质的摩尔分数与热物流温降的函数关系。新型急冷混合器在某汽油改质反应器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当急冷混合器置于两催化剂床层之间时,在不同的测试工况下,下部床层顶部的最大径向温差均小于1℃,说明新型急冷混合器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冷 混合器 开发 压力 混合工业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益堂——陕西党史上一位传奇人物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克勇 《陕西档案》 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
  在中共陕西党史上,有一位人生经历复杂、命运曲折坎坷的传奇人物,他就是陕西早期中共党员,在陕西党内曾担任重要职务,后又失掉组织关系的梁益堂先生.……
关键词 地下党组织 师范学院 党委 国民党 陕西省委 西安 陕西 党史 陕西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急冷混合器的试验研究与应用分析(Ⅰ)——新型急冷混合器的试验研究
19
作者 赵志海 杨克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5,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急冷混合器,介绍了其结构及主要特点;在冷模试验装置上,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得了急冷混合器的压力降数据,并回归了经验关联式;通过对各测点处示踪剂浓度的分析,讨论了急冷混合器混合效果随气体流量的变化;...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急冷混合器,介绍了其结构及主要特点;在冷模试验装置上,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得了急冷混合器的压力降数据,并回归了经验关联式;通过对各测点处示踪剂浓度的分析,讨论了急冷混合器混合效果随气体流量的变化;在所研究的气体流量范围内,示踪剂浓度的平均相对偏差均较小,说明新型急冷混合器具有较好的混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混合器 急冷 应用分析 混合效果 新型结构 主要特点 试验装置 气体流量 流量范围 相对偏差 示踪剂 压力降 关联式 浓度 冷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克勇 《科教文汇》 2012年第17期158-158,173,共2页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促使更多的人关注教育问题。在人们不断深入理解课程改革新理念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掌握在广大教师的手中。而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拥有一支专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更要求我们在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促使更多的人关注教育问题。在人们不断深入理解课程改革新理念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掌握在广大教师的手中。而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拥有一支专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更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探索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不仅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而且与国民素质的提高紧密相关。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看到,在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很有必要在新的课程观下探索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文初步探索了在新的课程观下对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的要求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音乐教师 专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