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河航道助航信息可视化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保岑 徐硕 +3 位作者 周冠男 徐乐 吕霖 杨燕华 《水道港口》 2021年第4期550-555,共6页
针对内河航行规则、航道通告、航道尺度及锚地、停泊区、横驶区等重要区域位置描述等助航信息非结构化、阅读不直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全开放式的内河航道助航信息可视化模式。以长江航道为例,结合长江电子航道图,开展内河航道助航信息... 针对内河航行规则、航道通告、航道尺度及锚地、停泊区、横驶区等重要区域位置描述等助航信息非结构化、阅读不直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全开放式的内河航道助航信息可视化模式。以长江航道为例,结合长江电子航道图,开展内河航道助航信息可视化模型的应用研究。通过参考电子航道图制作的相关标准规范,对比各类航道信息矢量化方法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及实施效果,总结归纳了标准符号库、地理围栏和虚拟航标三种模型的优缺点,解决了不同类型助航信息的图示表达问题。研究证明,该模式灵活、开放,适用于多种业务场景,可为助航信息及其他航道信息图示表达机制的升级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航信息 可视化 标准符号库 地理围栏 虚拟航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电子航道图可航水域动态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保岑 吴溪 +1 位作者 李伟凡 贺敏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8,共6页
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研究可航水域动态计算的数学模型及算法,使其能够根据用户指定的船舶吃水需求,结合实时或预测水位,计算并更新可航水深范围,以辅助船舶驾驶员确定可航水域并选择合理航线。该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基于航道水深数... 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研究可航水域动态计算的数学模型及算法,使其能够根据用户指定的船舶吃水需求,结合实时或预测水位,计算并更新可航水深范围,以辅助船舶驾驶员确定可航水域并选择合理航线。该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基于航道水深数据特征选取合适的水深数据动态插值算法、TIN模型生成算法、等深线追踪算法、等深线光滑算法等。最后,依托Arc GIS的二次开发功能和空间分析工具,完成电子航道图可航水域动态计算工具集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电子航道图 可航水域 T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动态监测中多路径效应的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67
3
作者 黄声享 李沛鸿 +1 位作者 杨保岑 向东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77-880,共4页
在分析GPS多路径效应特性的基础上,结合GPS动态变形监测的特点,对连续多天的观测数据解算结果采用滤波与周日位置求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多路径误差具有较强的周日重复性,在有效地削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后,GPS动态... 在分析GPS多路径效应特性的基础上,结合GPS动态变形监测的特点,对连续多天的观测数据解算结果采用滤波与周日位置求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多路径误差具有较强的周日重复性,在有效地削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后,GPS动态监测的三维位置精度可以达到mm级,尤其是垂直方向的精度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动态定位 变形监测 多路径效应 规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坝下游近坝段沙质河床形态调整及洲滩联动演变关系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维阳 杨云平 +3 位作者 张华庆 张明进 袁晶 杨保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2-874,共13页
大型水库运行改变了坝下游水沙条件,引起河床冲淤、洲滩形态等适应性调整,尤其是近坝段沙质河床的响应最为敏感。以三峡大坝下游近坝段沙质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1955—2018年水沙数据与1975—2018年地形资料,研究了河床冲淤量及河床形态... 大型水库运行改变了坝下游水沙条件,引起河床冲淤、洲滩形态等适应性调整,尤其是近坝段沙质河床的响应最为敏感。以三峡大坝下游近坝段沙质河段为研究对象,采用1955—2018年水沙数据与1975—2018年地形资料,研究了河床冲淤量及河床形态、洲滩形态演变及联动关系等。研究表明:伴随流域来沙量减少,1975—2018年河床为累积冲刷态势,枯水河槽冲刷量占总冲刷量的93.1%,同步发生洲滩面积减少、深泓下切;以2009年分界,滩槽冲淤逐渐由"低滩冲刷,高滩淤积"逐渐向"低滩、高滩均冲"转变;受来沙量锐减、河道采砂活动等影响,2013年以来河床冲刷强度显著增大,疏浚抛泥对滩槽冲淤的影响较小;航道工程实施前滩群演变关联性强,太平口心滩发育与头部下移引起腊林洲边滩上段面积减小并后退,对应腊林洲边滩尾部面积增大且淤宽,使得三八滩面积减小且右缘蚀退,金城洲逐渐由边滩演变为心滩;航道工程实施后太平口心滩与腊林洲边滩上段关联性减弱,受航道工程及疏浚抛泥等影响腊林洲边滩下段淤宽,引起三八滩维持面积持续减小、右缘后退及左移态势,促使金城洲萎缩且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形态 洲滩演变 人类活动 三峡工程 长江中游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通大桥施工期几何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声享 杨保岑 +1 位作者 张鸿 梅文胜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2,共7页
大型斜拉桥施工过程复杂、控制要求严格,施工期各种不利条件均可能对成桥内力、线型造成潜在的影响。为准确评价结构的阶段线形、受力与安全,有必要在施工期进行几何、物理监测。结合苏通大桥施工期动态几何监测需要,介绍自主研发的基于... 大型斜拉桥施工过程复杂、控制要求严格,施工期各种不利条件均可能对成桥内力、线型造成潜在的影响。为准确评价结构的阶段线形、受力与安全,有必要在施工期进行几何、物理监测。结合苏通大桥施工期动态几何监测需要,介绍自主研发的基于GPS和测量机器人的远程实时动态几何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法及其观测方案,并列举本系统的部分应用成果。依托工程的长期运行情况表明,系统稳定、可靠,与常规测量方法相比较体现出独特的优越性,保障工程建设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通大桥 几何监测 GPS 测量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参数估计 被引量:10
6
作者 曾怀恩 黄声享 +1 位作者 杨保岑 陈志兰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7年第3期31-33,共3页
在加权残差平方和最小的拟合标准下,建立了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参数优化问题,针对其非连续可导特点,提出了一种遗传算法和模式搜索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求解参数的最优解。
关键词 变异函数 理论模型 拟合标准 遗传算法 模式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标准及其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桑百川 彭文 +3 位作者 杨保岑 沈继青 甘建国 翁玉 《海洋测绘》 CSCD 2015年第5期56-59,共4页
内河航行船舶需要比电子海图更大比例尺和更详细的导航信息,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协调组(IEHG)基于电子海图标准发布了内河电子航道图标准,将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标准与IHO ENC标准间的差异,在产品规范与要素目录、编码指南等方面进行详细... 内河航行船舶需要比电子海图更大比例尺和更详细的导航信息,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协调组(IEHG)基于电子海图标准发布了内河电子航道图标准,将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标准与IHO ENC标准间的差异,在产品规范与要素目录、编码指南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并归纳分析其生产与应用情况,展望其标准在我国应用前景,指出我国规范的缺失和需要改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DIS 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 IHO ENC标准 产品规范 要素目录 编码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 RTK技术在城镇地籍二调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强 黄声享 杨保岑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5-77,共3页
针对GPS RTK精度能否满足二调城镇地籍控制测量要求的问题,本文结合某镇二调地籍控制测量项目,利用以GPS RTK技术为主、全站仪技术为辅的方法来加密图根控制点,通过对RTK测量成果的内符合与外符合精度分析,实践证明GPS RTK技术应用于二... 针对GPS RTK精度能否满足二调城镇地籍控制测量要求的问题,本文结合某镇二调地籍控制测量项目,利用以GPS RTK技术为主、全站仪技术为辅的方法来加密图根控制点,通过对RTK测量成果的内符合与外符合精度分析,实践证明GPS RTK技术应用于二调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调 GPS RTK 图根控制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斜拉桥施工期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明宪 杨保岑 +2 位作者 黄声享 游新鹏 田唯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1年第3期516-519,共4页
动力特性是结构的重要参数,能有效反映结构线形和内力的变化.文中设计一套软件程序对桥梁结构施工期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利用监测数据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并进行初步物理解释.
关键词 动力特性 桥梁结构 频谱 边际谱 H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通大桥主梁施工期GPS实时监测系统的坐标转换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声享 杨保岑 郑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79,83,共4页
根据苏通大桥主梁施工期GPS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要求,为解决GPS实时、全自动监测的坐标成果至工程施工坐标系的转换问题,介绍了2种常用坐标转换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采用三维空间转换模型的应用效果较好,据此设计并编程实现... 根据苏通大桥主梁施工期GPS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要求,为解决GPS实时、全自动监测的坐标成果至工程施工坐标系的转换问题,介绍了2种常用坐标转换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采用三维空间转换模型的应用效果较好,据此设计并编程实现了该系统的坐标转换过程,运行状况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GPS实时监测 坐标转换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昕 杨保岑 +1 位作者 彭文 张典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6-199,共4页
长江电子航道图作为数字航道建设的核心内容,在长江航道现代化现设中将起到数据基础和系统支撑的关键作用。介绍了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和系统的总体架构,对空间数据库、生产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的逻辑结构、功能模块... 长江电子航道图作为数字航道建设的核心内容,在长江航道现代化现设中将起到数据基础和系统支撑的关键作用。介绍了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和系统的总体架构,对空间数据库、生产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的逻辑结构、功能模块等进行设计,重点对生产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了阐述,为数字航道、智能航运的早日实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电子航道图 建设方案 数字航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电子航道图航道要素动态更新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文 徐硕 +2 位作者 杨保岑 周冠男 吴溪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1,共5页
随着电子航道图在内河航运中的广泛运用,航道要素数据更新的时效性问题日显突出。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电子海图数据更新技术的基础上,研究长江电子航道图水深要素、航标要素和其他要素的更新方法,以及更新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处理算法,构建... 随着电子航道图在内河航运中的广泛运用,航道要素数据更新的时效性问题日显突出。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电子海图数据更新技术的基础上,研究长江电子航道图水深要素、航标要素和其他要素的更新方法,以及更新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处理算法,构建各类航道要素的更新模型,最后形成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编辑系统平台的动态更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航道图 动态更新 水深要素 航标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系统的特点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明宪 李莉 +3 位作者 杨保岑 徐乐 周璐 翁玉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6,77,共4页
基于Arc GIS平台搭建、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系统是整个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相关标准规范、定制开发多种辅助工具及质检功能模块,实现数据模型扩展、多源数据入库、物标自动编辑、多版本产品... 基于Arc GIS平台搭建、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系统是整个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相关标准规范、定制开发多种辅助工具及质检功能模块,实现数据模型扩展、多源数据入库、物标自动编辑、多版本产品定制等功能,从而保障电子航道图的快速生产和更新,为电子航道图应用服务提供数据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系统 特点 长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河电子航道图制作和应用的内河航道要素分类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曦 杨保岑 +1 位作者 叶劲松 段成民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年第8期41-43,共3页
内河航道要素分类体系的统一是内河电子航道图生产制作标准规范的核心,也是方便航道信息应用和共享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内河航道管理和电子航道图生产制作需要,在现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内河航道管理和电子航道图生产与应用需... 内河航道要素分类体系的统一是内河电子航道图生产制作标准规范的核心,也是方便航道信息应用和共享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内河航道管理和电子航道图生产制作需要,在现有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符合内河航道管理和电子航道图生产与应用需要的航道要素分类体系与编码规范,为内河电子航道图规范制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航道图 航道要素 线分类法 分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GIS平台下对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接边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璐 彭文 +2 位作者 徐硕 杨保岑 李伟凡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4年第7期94-96,共3页
文中通过研究ArcGIS平台下长江电子航道图接边的关键技术,从接边的源数据、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质检等方面进行经验分析和总结,提出长江电子航道图接边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接边的效率和质量,使之满足长江电子航道图更新频率高的要求,... 文中通过研究ArcGIS平台下长江电子航道图接边的关键技术,从接边的源数据、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质检等方面进行经验分析和总结,提出长江电子航道图接边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接边的效率和质量,使之满足长江电子航道图更新频率高的要求,为长江电子航道图的生产、应用提供有力支撑,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航道图 接边 ARCGIS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思航 李晓雨 +2 位作者 周冠男 袁渊 杨保岑 《中国水运》 2016年第6期32-33,共2页
近年来,电子航道图在内河航运中开始广泛运用。本文通过对制作规范的深入研究,结合电子航道图数据预处理实践,研究了数据预处理软件改进和数据转换入库的技术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这些技术方法可有效提高数据预处理效率... 近年来,电子航道图在内河航运中开始广泛运用。本文通过对制作规范的深入研究,结合电子航道图数据预处理实践,研究了数据预处理软件改进和数据转换入库的技术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这些技术方法可有效提高数据预处理效率,保证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电子航道图 数据预处理 CJ-57 S-57 物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平台的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璐 李伟凡 +2 位作者 杨保岑 彭文 徐乐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2年第11期39-41,共3页
针对目前长江干线主要以纸质"航行参考图"为船舶提供航行参考的现状,在ArcGIS平台上,构建基于数据库的《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系统》,实现了符合长江电子航道图相关标准体系的电子航道图的显示、编辑、检验和审核,搭建电子航道... 针对目前长江干线主要以纸质"航行参考图"为船舶提供航行参考的现状,在ArcGIS平台上,构建基于数据库的《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系统》,实现了符合长江电子航道图相关标准体系的电子航道图的显示、编辑、检验和审核,搭建电子航道图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相关的数据管理功能,支持局域网环境下的协同生产工作,从而为"数字航道"及"智能航道"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电子航道图 数据库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平台的电子航道图生产编辑子系统的CJ-58快速质量控制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璐 沈思 +2 位作者 杨保岑 李伟凡 张秋实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年第2期61-63,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基于ArcGIS平台电子航道图生产编辑子系统CJ-58的质量检验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NIS库的质量控制的解决方案。从数据质检模型、物标空间关系、数据结构一致性、关联要素的空间一致性、物标去重5个方面研究了源数据生产编辑子... 本文通过研究基于ArcGIS平台电子航道图生产编辑子系统CJ-58的质量检验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NIS库的质量控制的解决方案。从数据质检模型、物标空间关系、数据结构一致性、关联要素的空间一致性、物标去重5个方面研究了源数据生产编辑子系统质量检验方法,并结合长江航道水深、地形的数据进行实际质量控制,提升了数据更新与质检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使之满足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的高质量要求,为"数字航道"及"智能航道"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58 质量控制 电子航道图 智能航道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河航道综合信息服务中助航数据获取的方法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周璐 杨保岑 +1 位作者 李伟凡 张秋实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1年第2期10-12,共3页
本文通过研究内河航道综合信息服务中多源助航数据获取的关键技术,从数据源分析、API及web数据聚焦抓取应用等方面,阐明航道助航信息获取对象、获取方式、存储数据库等要素关系,并以长江航道图APP为例提出航标、水位、航道通告、天气、... 本文通过研究内河航道综合信息服务中多源助航数据获取的关键技术,从数据源分析、API及web数据聚焦抓取应用等方面,阐明航道助航信息获取对象、获取方式、存储数据库等要素关系,并以长江航道图APP为例提出航标、水位、航道通告、天气、AIS等助航数据的动态集成与应用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多源数据的融合叠加与实时动态更新,为船舶航行提供有效决策参考,以更好满足船舶辅助航多元化的需求,提升船舶航行安全保障。同时,为航运各业务环节提供智能化、一体化航道信息服务,实现了航道多源数据融合、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航道综合信息服务 电子航道图 聚焦爬虫 助航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单波束精密测深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梁武南 杨保岑 舒晓明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年第3期27-29,33,共4页
在系统分析现有测深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GPS RTK、单波束测深仪、姿态传感器和罗经的一体化单波束精密测深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一套精密测深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对该系统和方法开展了实验验证,取得了理... 在系统分析现有测深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GPS RTK、单波束测深仪、姿态传感器和罗经的一体化单波束精密测深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一套精密测深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对该系统和方法开展了实验验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测深 GPSRTK 综合改正 水下地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