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敏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测对老年肺炎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曾丽明 韩鹏飞 杨亚池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1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对老年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3年1—6月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肺炎患者为疾病组,同时选取同期11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对老年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3年1—6月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肺炎患者为疾病组,同时选取同期11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hs-CRP及血常规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hs-CRP及血常规指标水平,对比hs-CRP、血常规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疾病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1%(116/118)、97.46%(115/118)、97.88%(231/236)、97.48%(116/119)、98.29%(115/117),均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73、9.495、14.990、21.872、10.808,P均<0.05)。结论 老年肺炎诊断中,hs-CRP联合血常规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肺炎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 联合检测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周围脓肿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亚池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4期531-532,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费用、...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费用、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疗效 保守治疗 阑尾周围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痔疮套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轻中度痔疮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亚池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2期31-32,共2页
目的:研究轻中度痔疮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轻中度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RPH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轻中度痔疮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轻中度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RP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症状积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便血、痔核脱出及回纳、肛门不适程度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PH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轻中度痔疮,可较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痔疮 消痔灵 自动痔疮套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消化道手术不实施胃肠减压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亚池 陈堪锐 李亚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6期22-23,共2页
目的:研究下消化道手术不实施胃肠减压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下消化道手术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待肛... 目的:研究下消化道手术不实施胃肠减压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下消化道手术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待肛门排气后恢复进食;观察组则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不实施胃肠减压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及排粪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消化道手术不实施胃肠减压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治疗方案是有效可行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术后机体功能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手术 不实施胃肠减压 早期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痔洗消炎散治疗混合痔术后止痛促愈合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亚池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5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痔洗消炎散(痔洗I号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止痛促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就诊的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 目的:探讨痔洗消炎散(痔洗I号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止痛促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就诊的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痔洗消炎散(痔洗I号方)进行先熏后坐浴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高锰酸钾先熏后坐浴治疗,经2周治疗后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2.01±2.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6.1±2.9)d,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熏洗后14 d、换药后14 d的无痛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痔洗消炎散(痔洗I号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止痛促愈效果显著,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洗消炎散 混合痔 高锰酸钾溶液 坐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标准b值DWI信号及ADC值与脑膜瘤病理分级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庞伟明 覃孟怡 杨亚池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标准b值DWI信号及ADC值与脑膜瘤病理分级分型的关系。方法对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10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的术前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DWI信号与测量所得ADC值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 目的探讨术前标准b值DWI信号及ADC值与脑膜瘤病理分级分型的关系。方法对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10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的术前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将DWI信号与测量所得ADC值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7例脑膜瘤患者最终确诊良性98例(91.59%),恶性9例(8.41%);主要亚型包括纤维型40例(37.38%),上皮型33例(30.84%),过渡型14例(13.08%),血管瘤型8例(7.48%),微囊型3例(2.80%),非典型9例(8.41%);良恶性患者的DWI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亚型DWI信号强度平均秩次为微囊型>纤维型>上皮型>过度型=血管瘤型>非典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脑膜瘤的ADC_(min)、ADC_(max)、ADC_(avg)值均高于恶性脑膜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亚型中,血管瘤型的ADCmin、ADCmax、ADCavg值均显著大于其他亚型,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标准b值DWI信号与ADC值无法对脑膜瘤病理分级做出有效区分,但DWI信号联合ADC值仍可对部分特殊脑膜瘤亚型做出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脑膜瘤 病理分级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论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7
作者 余志威 徐金枝 杨亚池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2期1438-1438,共1页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用辨证论治。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用辨证论治。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辨证论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及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