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当归多糖对LPS介导的SD大鼠骨性关节炎作用研究
1
作者 武艳芝 姚远 +3 位作者 杨五小 吴宁 周敏 黄振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140,I0026-I0030,共10页
目的探究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s,ASP)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软骨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来构建关节炎软骨细胞,使用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 assay,CCK-8)筛选出实验... 目的探究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s,ASP)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软骨保护和治疗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来构建关节炎软骨细胞,使用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 assay,CCK-8)筛选出实验组当归多糖的剂量,通过活死细胞染色、DNA和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检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荧光染色、番红O固绿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来探究当归多糖对关节炎性软骨细胞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CCK-8成功筛选出25μg/mL的当归多糖作为实验组。活死细胞染色中实验组细胞活力较模型组好,且实验组DNA含量和GAG分泌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CR中实验组的炎症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而软骨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Elisa显示实验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分泌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体内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验证了当归多糖实验组的P65(NF-κB P65)、iNOS及MMP13免疫组化中实验组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当归多糖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对LPS诱导的骨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脂多糖 当归多糖 软骨细胞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onoclot技术分析PCI术前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对ACS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五小 来春林 +1 位作者 陈福恒 王继荣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应用Sonoclot技术分析冠状介入治疗(PCI)术前分别使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5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ACS病人21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应用Sonoclot技术分析冠状介入治疗(PCI)术前分别使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5月山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ACS病人21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病人均行PCI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5例,A组为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B组为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组,分别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或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次日起改为维持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或替格瑞洛180 mg/d。用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检测凝血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及经二磷酸腺苷(ADP)途径、经花生四烯酸(AA)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发生情况,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用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凝血速率和血小板功能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经ADP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65.08±16.74)%、(65.36±14.63)%、(65.83±15.24)%;B组用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经ADP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78.59±21.25)%、(78.78±21.36)%、(79.05±2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经AA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80.14±18.25)%、(80.56±20.13)%、(81.42±21.02)%。B组用药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经AA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81.25±20.31)%、(82.36±20.27)%、(81.02±20.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对两组病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两组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呼吸困难病人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PCI术前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对ACS病人PCI术后血小板的抑制作用优于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Sonoclot技术 血小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51-整合素α3/α6复合体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五小 林敬阳 +4 位作者 刘正湘 秦瑾 左后娟 费宇杰 彭丹 《微循环学杂志》 2009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CD151-整合素α3/α6复合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CD151基因(rAAV-CD151)和整合素α3/α6结合缺陷的突变CD151基因(rAAV-CD151-AAA194-196)转染HUVEC。免疫共沉淀检测CD151-... 目的:研究CD151-整合素α3/α6复合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CD151基因(rAAV-CD151)和整合素α3/α6结合缺陷的突变CD151基因(rAAV-CD151-AAA194-196)转染HUVEC。免疫共沉淀检测CD151-整合素α3/α6复合体;Western blot检测CD15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MTT法检测CD151对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CD151组和CD151突变组的CD151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绿色萤光蛋白组(GFP组)明显增加(P<0.05)。CD151组的CD151-整合素α3/α6复合体、PI3K和p-Ak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GFP组(P<0.05);CD151突变组的CD151-整合素α3/α6复合体、PI3K和p-Akt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GFP组(P<0.05)。CD151组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和GFP组,CD151突变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最低。结论:过度表达CD151蛋白可以促进HUVEC的增殖,其机制是过度表达的CD151分子与整合素形成复合体增加,使PI3K和p-Akt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3 内皮细胞增殖 复合体 分子机制 人脐静脉 促血管形成 四跨膜蛋白超家族 CD1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AP-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PI3K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五小 刘正湘 +1 位作者 林敬阳 张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研究整合素胞浆结构域关联蛋白-1(ICAP-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PI3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构建PCDNA3.1-ICAP-1质粒并转染HUVEC,采用MTT法测定HUVEC增殖化,W... 目的研究整合素胞浆结构域关联蛋白-1(ICAP-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PI3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构建PCDNA3.1-ICAP-1质粒并转染HUVEC,采用MTT法测定HUVEC增殖化,WesternBlot检测ICAP-1及PI3K表达。结果PCDNA3.1-ICAP-1转染组ICAP-1和PI3K表达明显增加,PCDNA3.1-ICAP-1转染组与正常对照组、PCDNA3.1-GFP转染组比较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1-ICAP-1转染组较PCDNA3.1-GFP转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AP-1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ICAP-1可能通过上调PI3K表达,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达到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胞浆结构域关联蛋白-1 脐静脉内皮细胞 PI3K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SARS病人心肌的影响
5
作者 杨五小 来春林 +2 位作者 刘晓红 王继荣 王俊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10期613-613,共1页
关键词 缺氧 SARS 心肌 影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的预防和生活方式干预
6
作者 杨五小 《健康向导》 2022年第5期24-25,共2页
血压是指血液在人的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高血压是指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毫米汞柱,亦应... 血压是指血液在人的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高血压是指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毫米汞柱,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 毫米汞柱 生活方式干预 高血压 血管壁 收缩压 舒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右侧旁路1例分析
7
作者 来春林 刘晓红 +2 位作者 杨五小 梁法禹 梁智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10期619-619,共1页
关键词 心内直视 射频消融 右侧旁路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心脏并发症的分析
8
作者 来春林 杨五小 +5 位作者 刘晓红 冀友瑞 王继荣 李丽琪 乔爱春 王东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9期757-75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CAG)和治疗(PCI)的非心脏并发症和心脏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6年5月山西省人民医院行CAG和PCI的病人443例,其中经股动脉CAG126例,其中PCI78例。经桡动脉CAG317例...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断(CAG)和治疗(PCI)的非心脏并发症和心脏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3年9月—2006年5月山西省人民医院行CAG和PCI的病人443例,其中经股动脉CAG126例,其中PCI78例。经桡动脉CAG317例,其中PCI131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途径CAG和PCI并发症发生率及处理分析。结果发生各种并发症18例,其中心脏并发症8例(经股动脉7例,经桡动脉1例)。心脏并发症10例(经股动脉4例,经桡动脉6例)。结论经桡动脉非心脏并发症显著减少,而两途径心脏相关并发症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位心并预激综合征行射频消融术1例报道
9
作者 刘晓红 来春林 +1 位作者 杨五小 王继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8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右位心 预激综合征 射频消融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嘉欣 杨五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437-1441,共5页
综述RNA结合蛋白的生物学意义,重点介绍其在心房颤动、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特殊类型心脏病方面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展望RNA结合蛋白转导蛋白β样蛋白2在心肌梗死疾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RNA结合蛋白 转导蛋白β样蛋白2 心肌梗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筛选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艳芝 杨五小 +4 位作者 吴宁 王乐 吴慧 任录辉 宋建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8期1395-1396,共2页
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目的是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科学、规范的临床试验是保障人类新药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否能够快... 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目的是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科学、规范的临床试验是保障人类新药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否能够快速筛选到足够符合方案要求的受试者,是影响临床试验进展的关键原因之一[1,2],也是影响试验质量高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受程度 临床试验 试验质量 给药方案 临床药理学 评价试验 快速筛选 受试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恶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晨媛 李福 杨五小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93-196,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经过积极的治疗,其临床症状会处于稳定状态。心衰恶化是心衰病情进展中的特殊阶段,常伴有症状和体征的进展,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治疗。目前,心衰恶化并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且这一阶段标志着...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经过积极的治疗,其临床症状会处于稳定状态。心衰恶化是心衰病情进展中的特殊阶段,常伴有症状和体征的进展,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治疗。目前,心衰恶化并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且这一阶段标志着患者的预后欠佳且住院次数增加。积极干预此过程,可以显著延缓心衰的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该文介绍心衰恶化的定义、早期预测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恶化 慢性心衰 维立西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分析TBL2基因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郭晨媛 韩昭迪 +2 位作者 刘嘉欣 张逸飞 杨五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88-1294,共7页
目的 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转导蛋白β样蛋白2(TBL2)基因在大鼠心肌H9c2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H/R诱导H9c2细胞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体外模拟心肌缺血。采用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 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转导蛋白β样蛋白2(TBL2)基因在大鼠心肌H9c2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H/R诱导H9c2细胞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体外模拟心肌缺血。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R心肌细胞与正常H9c2细胞中TBL2表达水平。H9c2心肌细胞分为si-TBL2组和si-NC组,分别转染TBL2-siRNA、NC-siRNA后,再进行H/R处理,每组分别取3个样本进行RNA-seq。采用DESeq2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采用ClusterProfiler对数据进行差异基因的GO和KEGG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联合Cytoscape软件建立DEGs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基因。结果 与正常H9c2细胞相比,TBL2在H/R心肌细胞中显著升高(P=0.002 2)。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si-TBL2组和si-NC组DEGs共905个,其中566个下调基因,309个上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调节全身动脉血压、钾离子运输等生物过程,以及细胞外基质、细胞外间隙、参与细胞黏附的蛋白质复合物等细胞组分,跨膜受体活性、信号受体活性、无机阳离子跨膜转运蛋白活性、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分布在40条信号通路中,主要包括:细胞黏附分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ECM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等。通过构建PPI网络图共筛选出7个核心基因,包括:IL-6、LEP、IL-1α、FGF9、GFAP、CD68、AGT。结论 TBL2在心肌梗死细胞模型中显著高表达,抑制TBL2基因在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中有明显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和信号通路调节,影响心肌细胞的增殖、凋亡、炎症反应的过程,可能是心肌梗死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L2 急性心肌梗死 转录组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H9C2心肌细胞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51 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PC3 Cells via the Formation of CD151-integrin α3/α6 Complex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五小 李鹏程 +4 位作者 林敬阳 左后娟 左萍 邹远林 刘正湘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3期383-388,共6页
Over-expression of CD151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metastasis and poor prognosis of prostatic carcinoma.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CD151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 Over-expression of CD151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metastasis and poor prognosis of prostatic carcinoma.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CD151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prostatic cancer cells. The pAAV-CD151, pAAV-GFP and pAAV-CD151-AAA mutant plasmids were constructed and used to transiently transfect PC3 cells (a prostatic carcinoma 3 cell line) by the mediation of Fugene HD. Then, the cells were assigned to control group, pAAV-GFP group, pAAV-CD151 group, and pAAV-CD151-AAA group respectively. Cell proliferation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3-[4,5-dimet-hylthiazol-2-yl]-2,5, 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 method. Cell migration assay was performed by using Boyden chambers. The formation of CD151-integrin a3/a6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of co-immunoprecipitatio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CD151 an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 were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ansfection of pAAV-CD151 or pAAV-CD151-AAA mutant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CD151 protein in PC3 cells. Co-immunoprecipitation showed that more CD151-integrin a3/a6 complex was formed in the pAAV-CD151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AV-GFP group and the pAAV-CD151-AAA mutant group. Furthermore, the proliferative and migrating capacity of PC3 cells was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in the pAAV-CD151 group but inhibited in the pAAV-CD151-AAA mutant group. CD151 transfection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ERK. Taken together, it was concluded that CD151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PC3 cells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CD151-integrin complex and the activation of phosphorylated E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1 INTEGRIN ERK CD151-A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微血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艳华 来春林 杨五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530-534,共5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策略不断取得进展,但死亡率仍很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外膜冠状动脉循环恢复通畅,但部分患者仍存在心肌组织灌注不足,这种现象被称为无再流,其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微血管功能障碍(MVD)。MVD是S...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策略不断取得进展,但死亡率仍很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外膜冠状动脉循环恢复通畅,但部分患者仍存在心肌组织灌注不足,这种现象被称为无再流,其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微血管功能障碍(MVD)。MVD是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的一种重要病理改变,且总是与不良预后相关。因此对MVD的研究显得相当重要,现对STEMI患者MVD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血管功能障碍 微血管损伤 微循环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调控微RNA-153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存活和凋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五小 来春林 陈福恒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存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H9c2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利拉鲁肽(0 nmol/L、25 nmol/L、50 nmol/L、100 nmol/L、200 nmol/L)对缺氧复氧心...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存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H9c2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利拉鲁肽(0 nmol/L、25 nmol/L、50 nmol/L、100 nmol/L、200 nmol/L)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存活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利拉鲁肽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检测利拉鲁肽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中miR-153表达的影响,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上调或下调微RNA(miR)-153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及利拉鲁肽处理心肌细胞的影响。结果MTT检测结果利拉鲁肽呈浓度依赖性促进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存活,当利拉鲁肽浓度为100 nmol/L时细胞存活率最大;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利拉鲁肽处理后,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凋亡率明显减少(P<0.05),细胞中miR-153表达明显降低(P<0.05);下调miR-153可以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其存活;上调miR-153可以明显促进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其存活,并可逆转利拉鲁肽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利拉鲁肽可以抑制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其存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iR-15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利拉鲁肽 微RNA-153 细胞存活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交感神经张力与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
17
作者 来春林 杨五小 +3 位作者 刘晓红 王继荣 王东霞 李丽琪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交感神经张力、QT间期和QT离散度(QTd)与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关系。方法:选择永久起搏器治疗的Ⅲ度AVB患者93例,以术前是否发生晕厥和(或)Tdp史分为Tdp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置入起搏器前1... 目的:探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交感神经张力、QT间期和QT离散度(QTd)与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Tdp)的关系。方法:选择永久起搏器治疗的Ⅲ度AVB患者93例,以术前是否发生晕厥和(或)Tdp史分为Tdp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置入起搏器前1周内的R-R间期、P-P间期、QRS间期、QT间期和QTd以及置入起搏器后第1、2天与第5、6天的P-P间期、QT间期和QTd。结果:2组在术前R-R间期和QRS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dp组P-P间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分别为(601±72)与(720±68)ms,P<0.01,QT间期和QT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QT间期分别为(617±62)与(519±53)ms,P<0.01,QTd分别为(98±27)与(56±15)ms,P<0.01。在置入起搏器后第1、2天2组间QT间期和Q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5、6天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Ⅲ度AVB伴晕厥史患者P-P间期明显缩短,QT间期和QTd明显延长,置入起搏器后这种差异逐渐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传导阻滞 交感神经张力 室性心动过速 多形性
原文传递
脑氨基肽酶A可能是治疗高血压的新靶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艳华 来春林 杨五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全球约15%的高血压人群符合明显耐药高血压的标准[1],这表明确定新的降压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高血压药物,作用于新的治疗靶点,更好地改善血压控制。1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与脑氨... 全球约15%的高血压人群符合明显耐药高血压的标准[1],这表明确定新的降压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抗高血压药物,作用于新的治疗靶点,更好地改善血压控制。1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与脑氨基肽酶A(aminopeptidase A,APA,EC3.4.11.7)的作用全身RAS的所有成分,包括产生和代谢血管紧张素肽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inⅡtype1receptor,AT1R)和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2re-ceptor,AT2R)所需的前体和酶,都已在大脑中确定[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氨基肽酶 AT1R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高血压人群 新靶点 ANGIOTENSIN 治疗高血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