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改变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祖进 王心禾 +7 位作者 罗端德 曾令兰 李淑莉 刘薇 吴新星 李友志 杨业翔 李召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7-30,共4页
对17例急性、14例慢性和25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进行了检测,同时测定所有急血、慢血患者和15例晚血患者的T细胞亚群。急血患者的OKT_3+(全T细胞)、OKT_4+(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和OKT+_8(抑制性/细... 对17例急性、14例慢性和25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进行了检测,同时测定所有急血、慢血患者和15例晚血患者的T细胞亚群。急血患者的OKT_3+(全T细胞)、OKT_4+(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和OKT+_8(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STs功能正常;慢血和晚血患者OKT_8+细胞百分比增高,OKT_3+细胞和OKT_4+/OKT_8+比值明显降低,STs功能显著增强。急血患者的OKT_8+细胞百分比与STs功能呈负相关,慢血和晚血患者的OKT_8+细胞百分比和OKT_4+/OKT_8+比值分别与STs功能呈正相关和负相关。提示急血患者细胞免疫反应增强,慢血和晚血患者的细胞免疫呈降低调节,抑制性T细胞和T细胞亚群在血吸虫病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血吸虫病患者 晚期血吸虫病 血吸虫感染 免疫调控 虫卵肉芽肿 负相关 日本血吸虫病 抑制性 曼氏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临床表现与肝脏病理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祖进 顾寄真 +2 位作者 刘绍春 宋光放 杨业翔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7-21,共5页
本文对88例肝内乙肝抗原阳性的晚期血吸虫病手术患者进行肝脏病理和临床分析,发现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有四种肝脏病理类型:单纯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13.6%);肝纤维化合并慢性肝炎(18.2%);肝纤维化合并静止性肝硬化(29.6%)和... 本文对88例肝内乙肝抗原阳性的晚期血吸虫病手术患者进行肝脏病理和临床分析,发现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患者有四种肝脏病理类型:单纯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13.6%);肝纤维化合并慢性肝炎(18.2%);肝纤维化合并静止性肝硬化(29.6%)和肝纤维化合并活动性肝硬化(38.6%).88例患者中,43例(48.9%)无肝功能损害的临床指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与肝脏病理变化程度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病理 晚期血吸虫病 HBV感染 静止性肝硬化 肝纤维化 活动性肝硬化 HBcAg 切片显示 慢性肝炎 疫水接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细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的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祖进 宋光放 +3 位作者 刘绍春 顾寄真 杨业翔 肖国旗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6-169,共4页
对155例晚期血吸虫病病例肝脏活检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并检测肝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核心抗原(HBcAg)。结果,88例(56.8%)乙肝抗原(HBAg)阳性;30例(19.4%)肝细胞核内存在嗜酸性包涵体,其中18例(60%)HBAg也阳性。这些包涵体可能... 对155例晚期血吸虫病病例肝脏活检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并检测肝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核心抗原(HBcAg)。结果,88例(56.8%)乙肝抗原(HBAg)阳性;30例(19.4%)肝细胞核内存在嗜酸性包涵体,其中18例(60%)HBAg也阳性。这些包涵体可能是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肝内感染的标志。肝内HBAg或包涵体阳性患者的肝实质病变显著加重。表明合并其它病毒的肝内感染也可加重晚期血吸虫病的肝脏病变,并可能是发生门脉性肝硬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肝细胞核 包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血吸虫感染患者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功能和T细胞亚群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祖进 王心禾 +7 位作者 罗端德 杨业翔 刘薇 曾令兰 李淑莉 吴新星 李友志 王厚成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05-308,共4页
检测了14例慢性血吸虫病(下称慢血)和25例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对所有慢血患者和15例晚血患者同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慢血和晚血患者STs功能均显著增高,CD^+_3(全T细胞)百分比和CD^+_4(... 检测了14例慢性血吸虫病(下称慢血)和25例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外周血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对所有慢血患者和15例晚血患者同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慢血和晚血患者STs功能均显著增高,CD^+_3(全T细胞)百分比和CD^+_4(辅助性T细胞)/CD^+_8(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比值明显降低,CD^+_8细胞百分比升高,CD^+_8细胞百分比和CD^+_4/CD^+_8比值分别与STs功能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对STs功能和T细胞亚群在慢性血吸虫感染免疫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T细胞功能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IL—1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祖进 杨青 +6 位作者 杨业翔 曾令兰 李淑莉 戴家珠 王厚成 罗瑞德 王心禾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2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研究表明,T细胞亚群的改变在血吸虫病宿主的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血吸虫病感染过程中T细胞亚群变化的机理了解甚少,尤其是至今尚无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报道。我们同时检测了各期血吸虫病... 研究表明,T细胞亚群的改变在血吸虫病宿主的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血吸虫病感染过程中T细胞亚群变化的机理了解甚少,尤其是至今尚无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报道。我们同时检测了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单核细胞体外诱生IL-1的水平,探讨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IL-1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T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术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浆纤维连接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业翔 王厚成 +2 位作者 李祖进 李淑莉 王心禾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5-96,共2页
血浆纤维连接素(palsma fibronectin,PFN)是体内一种重要的吞噬调理素,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有害颗粒性物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PFN可以作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指标。另外,PFN还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研究表明,晚血患者... 血浆纤维连接素(palsma fibronectin,PFN)是体内一种重要的吞噬调理素,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有害颗粒性物质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PFN可以作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指标。另外,PFN还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研究表明,晚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这在血吸虫病的免疫发病机理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有关血吸虫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研究,目前尚无报道。本文通过检测晚血患者PFN水平,对照观察晚血患者脾切除术前后的PFN浓度,探讨晚血患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晚期血吸虫病 纤维连接素 FIBRONECTIN 免疫调节 免疫发病机理 调理素 颗粒性 细胞免疫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生IL—2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祖进 戴家珠 +6 位作者 杨业翔 杨青 肖祖荫 曾令兰 李淑莉 罗端德 王心禾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2年第1期25-28,共4页
检测了17例急性血吸虫病、14例慢性血吸虫病和25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经 PHA 和血吸虫抗原诱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急性组和慢性组经 PHA 诱生的 IL-2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而晚期组明显降低;急性组由血吸虫抗... 检测了17例急性血吸虫病、14例慢性血吸虫病和25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经 PHA 和血吸虫抗原诱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急性组和慢性组经 PHA 诱生的 IL-2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而晚期组明显降低;急性组由血吸虫抗原诱生出较高水平的 IL-2,慢性组和晚期组由血吸虫抗原刺激产生的 IL-2水平虽然显著低于急性组,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急性和慢性患者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分别呈增高和降低调节,晚期患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均显著降低。IL-2在血吸虫病的免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控 血吸虫病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水直接回输体内浓缩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77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业翔 陈佳 +3 位作者 陈华盛 景维新 刘冲英 钱燕喃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68-169,共2页
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顽固性腹水的治疗采取了腹水浓缩后再回输体内。如超滤浓缩、透析浓缩、冰冻浓缩等,这些方法均需一定的设备。我们采取直接回输、体内浓缩,曾获满意效果,为进一步证实,再观察77例,效果亦佳,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顽固性腹水的治疗采取了腹水浓缩后再回输体内。如超滤浓缩、透析浓缩、冰冻浓缩等,这些方法均需一定的设备。我们采取直接回输、体内浓缩,曾获满意效果,为进一步证实,再观察77例,效果亦佳,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7例中男50例、女27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5岁,平均45岁,共回输322人次,最多1例达19次,最少仅1次。其中血吸虫病肝纤维化4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直接回输 顽固性腹水 超滤浓缩 肝炎后肝硬化 肝纤维化 腹水回输 有效血容量 中男 临床资料 上消化道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脏内γ干扰素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9
作者 李祖进 刘绍春 +6 位作者 杨青 杨业翔 曾令兰 李淑莉 罗端德 戴家珠 王心禾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64-366,共3页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22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脏内γ干扰素(IFN-γ)的分布。发现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内IFN-γ主要分布于汇管区虫卵肉芽肿内、肉芽肿外层和虫卵周围。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汇管区基本无或有很少量的IFN-γ存在.提...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22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脏内γ干扰素(IFN-γ)的分布。发现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内IFN-γ主要分布于汇管区虫卵肉芽肿内、肉芽肿外层和虫卵周围。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汇管区基本无或有很少量的IFN-γ存在.提示IFN-γ可能在血吸虫病的肝脏免疫病理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血吸虫感染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生IL-1水平的检测
10
作者 李祖进 罗端德 +7 位作者 李友志 曾令兰 李淑莉 杨青 杨业翔 王厚成 戴家珠 王心禾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96-398,共3页
本文检测了14例慢性血吸虫病(下称慢血)和19例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经脂多糖诱生白细胞介1(IL-l)的活性。结果慢血和晚血患者的IL-1水平分别为75.63±13.80U和57.18±14.33U,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8.58... 本文检测了14例慢性血吸虫病(下称慢血)和19例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经脂多糖诱生白细胞介1(IL-l)的活性。结果慢血和晚血患者的IL-1水平分别为75.63±13.80U和57.18±14.33U,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8.58±22.13U),经消炎痛处理,可提高两组患者的IL-1诱生水平。提示IL-1水平降低可能是慢性血吸虫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白细胞介素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IL-2水平、T细胞亚群和抑制性T细胞功能的改变
11
作者 李祖进 戴家珠 +6 位作者 李淑莉 杨业翔 王厚成 杨青 曾令兰 罗端德 王心禾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0-23,共4页
检测了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生IL-2的水平、T细胞亚群和抑制性T细胞(Ts)功能。急性组由血吸虫抗原诱生出高水平的IL-2,CD_3^+、CD_4^+和CD_8^+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其中IL-2水平与CD_4^+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慢性... 检测了各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生IL-2的水平、T细胞亚群和抑制性T细胞(Ts)功能。急性组由血吸虫抗原诱生出高水平的IL-2,CD_3^+、CD_4^+和CD_8^+T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其中IL-2水平与CD_4^+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慢性和晚期组由血吸虫抗原诱生的IL-2水平显著低于急性组,但明显比对照组高,CD_3^+T细胞百分比和CD_4^+/CD_8^+比值降低,CD_8^+T细胞百分比和Ts功能升高,IL-2水平与CD_8^+T细胞百分比和Ts功能呈负相关,其中晚期组由PHA诱生的IL-2水平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白细胞介素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内γ干扰素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祖进 罗端德 +6 位作者 杨青 曾令兰 李淑莉 戴家珠 王心禾 刘绍春 杨业翔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06-208,共3页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19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内7干扰素(IFN)分布和含量的变化。发现正常人脾内IFN—γ呈弥漫性分布,可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间质,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内IFN—γ仅呈零星散在分布,并且多位于细胞内。经半定量分析...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19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内7干扰素(IFN)分布和含量的变化。发现正常人脾内IFN—γ呈弥漫性分布,可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间质,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内IFN—γ仅呈零星散在分布,并且多位于细胞内。经半定量分析,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内IFN—γ含量显著减少,提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内IFN—γ的变化可能在晚期血吸虫病的免疫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患者 晚期血吸虫病 Γ干扰素 免疫发病机理 间接免疫荧光 细胞外间质 血吸虫感染 乙型肝炎 弥漫性分布 免疫功能
全文增补中
血吸虫病患者血浆纤维连接素水平的变化
13
作者 李祖进 李淑莉 +7 位作者 杨业翔 罗端德 戴家珠 曾令兰 杨青 吴新星 王厚成 王心禾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检测了95例各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浆纤维连接素(FN),水平,并对22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脾切除两周后的血浆 FN 水平进行对照观察,同时测定了17例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生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急血患者血浆 ... 检测了95例各期血吸虫病患者血浆纤维连接素(FN),水平,并对22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脾切除两周后的血浆 FN 水平进行对照观察,同时测定了17例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生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急血患者血浆 FN 浓度显著升高并与 IL—1诱生水平明显呈正相关;慢性血吸虫病(慢血)患者血浆 FN 水平正常;晚血组的血浆 FN 浓度明显降低,脾切除后两周血浆 FN 水平显著升高,但仍然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提示急血和晚血患者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分别被激活和受到损害,急血患者血浆 FN 水平的变化可能与 IL—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免疫调控 纤维连接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生IL—1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祖进 罗端德 +7 位作者 吴新星 杨青 曾令兰 李淑莉 杨业翔 王厚成 戴家珠 王心禾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8-11,共0页
检测了17例急性血吸虫病(急血)、14例慢性血吸虫病(慢血)和19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经脂多糖(LPS)诱生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结果急血组明显升高,且与体温呈正相关;慢血组和晚血组均显著下降,以晚血组尤为显... 检测了17例急性血吸虫病(急血)、14例慢性血吸虫病(慢血)和19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经脂多糖(LPS)诱生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结果急血组明显升高,且与体温呈正相关;慢血组和晚血组均显著下降,以晚血组尤为显著。经消炎痛阻断前列腺素合成,3组患者的IL-1水平均显著提高,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表明IL-1在介导急血患者发热和炎症反应以及慢血感染阶段的免疫调节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吸虫病中IL-1活性的改变可能与前列腺素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患者 IL 外周血单核细胞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前列腺素 血吸虫感染 体外诱生 免疫调节 白细胞介素
全文增补中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内T细胞亚群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15
作者 韩春荣 李祖进 +5 位作者 罗端德 曾令兰 杨业翔 李淑莉 戴家珠 杨青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23-425,共3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22例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肝内T细胞亚群。发现晚血患者肝内T细胞可集中分布于虫卵肉芽肿外层或者散在分布于非肉芽肿部位的虫卵附近,广泛纤维化的区域无T细胞浸润。肉芽肿和非肉芽肿部位的T细胞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22例晚期血吸虫病(下称晚血)患者肝内T细胞亚群。发现晚血患者肝内T细胞可集中分布于虫卵肉芽肿外层或者散在分布于非肉芽肿部位的虫卵附近,广泛纤维化的区域无T细胞浸润。肉芽肿和非肉芽肿部位的T细胞均以CD8+T细胞(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为主。晚血患者肝脏病变以汇管区纤维化为主,浸润细胞不多,仅27.27%(6/22)患者肝内存在已被免疫调节了的慢性虫卵肉芽肿。提示晚血患者肝内细胞免疫反应很弱,肝内的CD+8T细胞可能主要是抑制性T细胞(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T细胞亚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活检对晚期血吸虫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华盛 陈佳 +1 位作者 杨业翔 孔明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6期377-377,共1页
晚期血吸虫病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常见,近年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率也颇为多见。两者预后和治疗措施各不相同,因此,其鉴别诊断已成为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江陵血防所自1982~1985年对临床诊断为晚期血吸虫病而行脾切除术、断流... 晚期血吸虫病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常见,近年来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率也颇为多见。两者预后和治疗措施各不相同,因此,其鉴别诊断已成为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江陵血防所自1982~1985年对临床诊断为晚期血吸虫病而行脾切除术、断流术或分流术患者的肝组织作了病理检查,结果如下: 一、临床资料及术中所见: (一)97例中男性52例、女性45例,年龄11~63岁。有消化道大出血者18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5例;术前经病原检查证实为血吸虫病患者78人(80.4%),均经多次病原治疗。从未查到血吸虫卵、毛蚴者19人。 (二)术时肝脏肉眼观察: 肝左叶肿大者46例(47.42%);右叶肿大2例(2.06%);左右叶均肿大44例(4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肝活检 血吸虫病患者 肝左叶肿大 病原治疗 肝炎后肝硬化 流行区 病原检查 肝纤维化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脾切除术后综合症53例
17
作者 向德生 杨业翔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6-17,共2页
本站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多年。由于晚血患者体质差、病程民常并发肝硬化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加之外科手术复杂,手术后合并症较多,体力恢复缓慢,尤其胃肠道功能恢复更慢,严重影响术后健康。以往采用... 本站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多年。由于晚血患者体质差、病程民常并发肝硬化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加之外科手术复杂,手术后合并症较多,体力恢复缓慢,尤其胃肠道功能恢复更慢,严重影响术后健康。以往采用单纯静脉输液,疗程长,效果差。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3例晚血外科手术后患者,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53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5岁,均为晚血巨脾,门静脉高压,食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脾切除术 外科手术 巨脾 肝硬化腹水 静脉输液 胃底 患者体质 门静脉高压 程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 被引量:12
18
作者 戴植本 杨业翔 《普外临床》 CSCD 1990年第3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胃粘膜病变 门脉高压
原文传递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脏T细胞亚群和γ干扰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端德 杨业翔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428-429,T025,共3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T细胞亚群 干扰素
原文传递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内胶原,纤维连接素与层粘素的观察
20
作者 李祖进 杨业翔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705-705,共1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胶原 纤维连接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