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烛泪样骨病11例综合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宪慎 李云田 +12 位作者 刘文明 杨兆风 郁工 林喜荣 仇德升 赵忠德 景健 马保臣 张帆 刘汝真 杜青木 韩卫华 甄彦利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23-324,共2页
烛泪样骨病(melorheostosis)为罕见的体质性骨病,本文综合1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7例,女4例。年龄为23~53岁,其中23~40岁占9例。2.病程:最短10天,最长14年,其中3年以内者占6例,2例为偶然发现。3.症状与体征:患肢间歇... 烛泪样骨病(melorheostosis)为罕见的体质性骨病,本文综合1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7例,女4例。年龄为23~53岁,其中23~40岁占9例。2.病程:最短10天,最长14年,其中3年以内者占6例,2例为偶然发现。3.症状与体征:患肢间歇性隐痛、麻木和针刺感并关节疼痛8例,关节伸屈受限2例,腘窝和足底扪到肿物3例,患骨表面凹凸不平3例,肢体弯曲畸形、皮肤感觉障碍、肌肉萎缩各1例,4例有外伤史。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烛泪样骨病 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的腮腺CT检查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德安 杜青木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评价干燥综合征中腮腺CT检查的价值。方法:对2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和22例对照者行CT扫描。受检者年龄为35-68岁。在环齿关节水平对腮腺的密度和大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CT的典型表现为腮腺实质内多发结节状密... 目的:评价干燥综合征中腮腺CT检查的价值。方法:对2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和22例对照者行CT扫描。受检者年龄为35-68岁。在环齿关节水平对腮腺的密度和大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干燥综合征患者腮腺CT的典型表现为腮腺实质内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患者环齿关节水平腮腺内CT值高于15HU面积/同层腮腺总面积比值,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腮腺CT扫描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腮腺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水平与全因死亡关系的队列研究
3
作者 刘晓宇 胡泊 +4 位作者 兰璇 刘运秋 刘伟存 李倩 杜青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2008--2010年在开滦医院入选了4158例50岁以上的健康个体,男性占38%。该队列的平均随访期为3.7年,共收集了122例死亡信息。D-二聚体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依据D-二聚体水平的四分位数进...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2008--2010年在开滦医院入选了4158例50岁以上的健康个体,男性占38%。该队列的平均随访期为3.7年,共收集了122例死亡信息。D-二聚体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依据D-二聚体水平的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风险比。结果4组(≤194、195~235、236~310和≥311ng/m1)的死亡率分别为2.44%、2.67%、2.53%和4.07%。与低水平组(≤194ng/ml)相比,高水平组(≥311ng/m1)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升高,风险比及95%可信区间为1.53(1.08,2.13)。高水平组(≥311ng/ml)人群的累计生存率低于其他3组(Log-rank检验,P=O.010)。结论高水平D-二聚体可增加健康人群全因死亡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全因死亡 生存分析 COX回归模型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腰椎MR评价后纵韧带弹性在经皮髓核摘除术的应用
4
作者 杜青木 纪寒翔 +4 位作者 吴宝生 艾丽娟 董山 虞红 李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383-1384,共2页
经皮髓核摘除术(PLD),是一种介入微创性手术,包括臭氧、等离子和射频消融等微创椎间盘减压术,方法简单,经济,但如何选择手术适应症,提高手术疗效,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完整、弹性良好的后纵韧带,作为椎间盘的第二动力源可防止椎... 经皮髓核摘除术(PLD),是一种介入微创性手术,包括臭氧、等离子和射频消融等微创椎间盘减压术,方法简单,经济,但如何选择手术适应症,提高手术疗效,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完整、弹性良好的后纵韧带,作为椎间盘的第二动力源可防止椎间盘髓核进一步向后突出,并在椎间盘减压后对脱出的髓核有向前还纳的作用,也是微创椎间盘减压术的关键.腰MR可直接清晰显示椎间盘纤维环、髓核和后纵韧带.现将我院2012年以来采用腰椎MR评价后纵韧带弹性及完整性,后行经皮髓核摘除术的102例患者,结合疗效观察与腰椎MR评价后纵韧带弹性及完整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 疗效判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肿瘤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纪寒翔 杜青木 +1 位作者 于秀艳 吴建锋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38-1740,共3页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肿瘤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对乳腺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45例,患者均先进行常规MRI平扫,再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观察两组患者MRI平扫和动...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肿瘤检查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对乳腺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45例,患者均先进行常规MRI平扫,再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扫描。观察两组患者MRI平扫和动态增强MRI征象,测定并比较动态增强MRI扫描良、恶性肿瘤的Emax、Tmax以及Slopemax等值。结果:常规MRI平扫良、恶性肿瘤显示率(22.37%、34.87%)均明显低于动态增强MRI显示率(40.13%、5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动态参数Emax(76.84±50.55)%和Slopemax(2.75±2.87)%/s均低于恶性肿瘤〔(115.70±28.01)%/s和(6.39±2.03)%/s〕,有统计学意义(P<0.05),Tmax(422.03±119.45)s明显高于恶性肿瘤(157.5±490.91)s,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肿瘤的检出率和准确率极高,并且可以很好地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所以是诊断方法中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动态增强MRI MRI平扫 准确性 良、恶性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