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青桑叶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杜贤明 黎小萍 +8 位作者 俞燕芳 彭晓虹 郭金 游艳红 邓真华 徐宁 匡英秋 胡丽春 林蕾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第5期1-3,共3页
以强桑1号的春季桑叶在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茶样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加工阶段桑叶茶的含水量和主要品质成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桑叶茶中的黄酮在从鲜叶到揉捻叶的加工过程中含量一直减少。桑叶茶中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加工过... 以强桑1号的春季桑叶在加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茶样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加工阶段桑叶茶的含水量和主要品质成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桑叶茶中的黄酮在从鲜叶到揉捻叶的加工过程中含量一直减少。桑叶茶中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加工过程先增加后降低,杀青叶中含量最高,干茶中含量最低。桑叶中的多酚含量比较低,桑叶茶加工过程中的不同工序阶段多酚变化无规律,变化幅度甚微,加工过程对茶多酚含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茶 加工工序 品质成分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及其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杜贤明 邓真华 +4 位作者 叶武光 彭晓虹 胡丽春 杨艳 俞燕芳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交替防治及不同比例混合防治桑椹菌核病,试验表明,70%甲基托布津和50%腐霉利交替和混合使用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95.00%以上,且各药剂处理区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70%甲基托布津...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交替防治及不同比例混合防治桑椹菌核病,试验表明,70%甲基托布津和50%腐霉利交替和混合使用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95.00%以上,且各药剂处理区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中70%甲基托布津和50%腐霉利按1:3比例混合使用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菌核病 甲基托布津 腐霉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桑地布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3
3
作者 杜贤明 邓真华 +5 位作者 王军文 胡丽春 黄金枝 曹红妹 胡桂萍 郑蜀云 《蚕桑茶叶通讯》 2019年第4期9-11,共3页
介绍了果桑地布覆盖栽培技术规程,包括地布的选择、地布铺设技术及要求、果桑施肥技术、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桑葚采收技术。
关键词 果桑 地布覆盖 栽培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桑果的不同消毒保鲜方法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杜贤明 杨普香 王冬生 《广西蚕业》 2000年第3期38-40,共3页
本试验进行了几种方式的消毒、保存鲜桑果比较 ,结果是 :用 0 .0 3%高锰酸钾处理消毒鲜桑果后 ,再用 0 .0 1%的保鲜剂苯钾酸钠溶液浸泡 ,凉干后低温冷藏 ,是一种相对实用的桑果保鲜方法。
关键词 桑果 保鲜方法 保鲜剂 高锰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对桑树的药害及其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杜贤明 王冬生 管帮富 《蚕桑茶叶通讯》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桑树 除草剂 药害 家蚕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蚕区就地制种便捷式雄蛾冷藏器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杜贤明 王军文 +4 位作者 胡丽春 王冬生 肖茂龙 曾平芳 詹水龙 《中国蚕业》 2010年第3期13-16,共4页
研发了适合原蚕区就地制种使用的雄蛾冷藏器,经2008—2009年2年的全面推广使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冷藏库相比,直接成本降低75.73%~78.22%,使用成本降低83.49%~85.18%,生产的一代杂交种的质量与制种成绩良好。便捷式雄蛾冷藏器有投... 研发了适合原蚕区就地制种使用的雄蛾冷藏器,经2008—2009年2年的全面推广使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冷藏库相比,直接成本降低75.73%~78.22%,使用成本降低83.49%~85.18%,生产的一代杂交种的质量与制种成绩良好。便捷式雄蛾冷藏器有投资小、使用便捷、冷藏雄蛾性能好等优点;有效地解决了原蚕户分散、雄蛾冷藏设备投资大、雄蛾冷藏存取不便等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蚕区 就地制种 雄蛾冷藏器 筛选与改进 使用效果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桑品种桑椹烘干过程中水分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杜贤明 邓真华 +3 位作者 钟志宏 吴福明 毛平生 张贱根 《蚕桑茶叶通讯》 2014年第6期1-2,共2页
探讨4个果桑品种桑椹在65℃恒温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及不同品种干物含量的差异性,并采用SPSS分析其总失水率和干物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4个果桑品种桑椹含水率为88%~92%,桑椹失水率在烘干过程中一直呈上升趋势直至恒定,且不同... 探讨4个果桑品种桑椹在65℃恒温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及不同品种干物含量的差异性,并采用SPSS分析其总失水率和干物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4个果桑品种桑椹含水率为88%~92%,桑椹失水率在烘干过程中一直呈上升趋势直至恒定,且不同果桑品种烘干过程中其失水率和干物率存在差异,大10和红果2号的总失水率极显著低于46C019和72C002,大10和红果2号的干物含量极显著高于46C019和72C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烘干 失水率 干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桑园土壤养分现状及丰缺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杜贤明 叶武光 +2 位作者 邓真华 匡英秋 钟利军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第6期4-7,共4页
对江西省蚕桑主产区修水、永新、乐安、东乡和南昌5个县市的桑园土壤养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桑园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丰缺分级诊断,以全面掌握江西省桑园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2014年全省桑园土壤肥力水平不高,p H以酸性为主,有机质... 对江西省蚕桑主产区修水、永新、乐安、东乡和南昌5个县市的桑园土壤养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桑园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丰缺分级诊断,以全面掌握江西省桑园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2014年全省桑园土壤肥力水平不高,p H以酸性为主,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缺乏,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钙和有效镁缺乏,有效硼极缺,有效硫偏高,氮、钙、镁和锌少数地区存在过量现象,且不同种植区域桑园的土壤养分存在较大差异。建议重视有机质、氮、钙、镁肥的合理施用,补充磷、钾、硼肥,尤其要重施硼肥,减少或不施硫肥,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土壤p H,使土壤由极酸性向中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 土壤肥力 丰缺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桑种质资源栽培保存与研究现状
9
作者 杜贤明 邓真华 +2 位作者 彭晓虹 叶武光 匡英秋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第2期6-7,共2页
1江西省桑品种资源栽培与保存现状1.1江西省桑树栽培现状江西蚕桑在1990~1995年实施"蚕桑工程"时期有过辉煌的发展阶段,为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全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国内茧丝绸市场的频繁波动,江西省蚕桑产业的发展与全... 1江西省桑品种资源栽培与保存现状1.1江西省桑树栽培现状江西蚕桑在1990~1995年实施"蚕桑工程"时期有过辉煌的发展阶段,为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全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国内茧丝绸市场的频繁波动,江西省蚕桑产业的发展与全国大多数蚕区一样,经历了几起几落[1]。目前全省桑园面积在22.5万亩,主要分布在修水、永新、南昌、东乡、乐安、遂川、宁都等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栽培 桑园面积 茧丝绸 农业产业结构 果桑 宁都 乐安 蚕区 发展阶段 杂交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捷式雄蛾冷藏器的配套使用技术要点
10
作者 杜贤明 王军文 +4 位作者 胡丽春 王冬生 曾平芳 詹水龙 曾兵 《蚕桑茶叶通讯》 2011年第1期12-12,14,共2页
针对原蚕区就地制种原蚕户分散、雄蛾冷藏设备投资大、雄蛾冷藏存取不便等难题,我们研发了适合原蚕区就地制种使用的雄蛾冷藏器具,定名为“便捷式雄蛾冷藏器”,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18974.4)。便捷式雄蛾冷藏器具有投资小... 针对原蚕区就地制种原蚕户分散、雄蛾冷藏设备投资大、雄蛾冷藏存取不便等难题,我们研发了适合原蚕区就地制种使用的雄蛾冷藏器具,定名为“便捷式雄蛾冷藏器”,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18974.4)。便捷式雄蛾冷藏器具有投资小、使用便捷、冷藏性能好、适宜在村多户散的原蚕区使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套使用技术 冷藏 雄蛾 实用新型专利 就地制种 设备投资 原蚕区 器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九江综合试验站十年工作总结
11
作者 杜贤明 邓真华 +1 位作者 叶武光 王军文 《蚕桑茶叶通讯》 2019年第2期7-9,共3页
概述了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九江综合试验站十年来在桑蚕新品种引进推广、养蚕新技术模式创新利用、蚕桑资源利用及产品开发、蚕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展示,以及蚕桑产业助力精准脱贫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蚕桑品种 养蚕技术 资源利用 蚕桑文化 精准脱贫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桑高效生产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简介
12
作者 杜贤明 叶武光 《蚕桑茶叶通讯》 2019年第3期22-22,共1页
技术背景:蚕桑生产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2016年占世界蚕丝产量的80%以上。种桑养蚕仍然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80%左右。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蚕桑产业的比较效益急剧下滑,研究蚕桑省力高效生产的技术及设备... 技术背景:蚕桑生产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2016年占世界蚕丝产量的80%以上。种桑养蚕仍然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80%左右。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蚕桑产业的比较效益急剧下滑,研究蚕桑省力高效生产的技术及设备已成为蚕农的迫切需求,是实现蚕桑专业化、规模化、家庭农场化的关键所在。同时,蚕桑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生产 技术 劳动力成本 优势产业 多元化利用 种桑养蚕 蚕桑产业 家庭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烹饪方式对桑叶生物碱类和酚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俞燕芳 石旭平 +5 位作者 黄金枝 夏裕辉 彭晓虹 杜贤明 王军文 邓泽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43-248,共6页
研究微波、蒸、煮和油炸等烹饪方式对桑叶酚类物质组成变化和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的影响。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桑叶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桑叶DNJ和酚类单体含量。结果表明:除了蒸3 min的桑叶总酚... 研究微波、蒸、煮和油炸等烹饪方式对桑叶酚类物质组成变化和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的影响。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桑叶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桑叶DNJ和酚类单体含量。结果表明:除了蒸3 min的桑叶总酚含量增加,所有烹饪处理后的桑叶DNJ和总酚含量均显著降低。蒸制处理后桑叶的总酚和DNJ含量最高,油炸处理DNJ含量最低,而微波(70 W)5 min桑叶酚类物质含量最低。不同烹饪方式对酚类组成影响显著,蒸3 min和微波(700 W)3 min的桑叶异槲皮素和紫云英苷含量增加,油炸的桑叶增加了山柰酚-乙酰基-葡萄糖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等成分。综上,蒸制处理能保留桑叶中较多的活性成分,是适宜桑叶的烹饪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烹饪 DNJ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植被对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胡桂萍 曹红妹 +8 位作者 石旭平 邓真华 杜贤明 王礼献 俞燕芳 黄金枝 郑蜀云 胡丽春 符昌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0-307,共8页
探讨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分别间作茶园对土壤养分、茶园生物多样性以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分别为20.27,21.57,22.81 mg/kg,与对照相比无差异;土壤全氮含量均... 探讨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分别间作茶园对土壤养分、茶园生物多样性以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分别为20.27,21.57,22.81 mg/kg,与对照相比无差异;土壤全氮含量均值分别为1.15,2.02,1.58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土壤全P含量均值分别为83.27,71.98,109.63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土壤全K含量均值分别为:101.89,72.21,80.16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和樱花后茶园内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显著提高,分别为1.584和1.815,2.2∶1和3.1∶1;茶园间作圆叶决明后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指数降低,为0.799,1.6∶1。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248和0.108,低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为0.279,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与对照茶园的昆虫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95。圆叶决明间作茶园茶叶产量最高,为1 753.08 g/m^2,显著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茶叶产量分别为:1 280 g/m^2和1 097.16 g/m^2,均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为正相关性,与茶园生物多样性存在负相关。可以得出: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可以显著提升茶园土壤全氮含量,樱花间作茶园可以提高土壤中全磷含量,油菜间作茶园可提高土壤中全钾含量;茶园间作樱花可提高茶园益害比;茶园间作圆叶决明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茶园 生物多样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徐宁 俞燕芳 +3 位作者 毛平生 杜贤明 彭晓虹 石旭平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重金属污染修复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桑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也是一种有效的植物修复技术。笔者简单介绍了土壤重金属与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并阐述了桑树的生长特性,桑树生长与土壤中镉、铅、锌、砷等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污染修复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桑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也是一种有效的植物修复技术。笔者简单介绍了土壤重金属与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并阐述了桑树的生长特性,桑树生长与土壤中镉、铅、锌、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关系,并结合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探讨了桑树作为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树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土壤重金属 污染 植物修复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陶引种栽培的5个果桑品种桑葚氨基酸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邓真华 郑蜀云 +5 位作者 黄金枝 杜贤明 王军文 范德卿 胡桂萍 俞燕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97-301,307,共6页
对新疆阿克陶县玉麦乡引种栽植的5个果桑品种的成熟桑葚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不同品种间的氨基酸组成、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及支链氨基酸含量的差异,采用RAA、RC、SRC等氨基酸评价指标进行了营养评... 对新疆阿克陶县玉麦乡引种栽植的5个果桑品种的成熟桑葚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不同品种间的氨基酸组成、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及支链氨基酸含量的差异,采用RAA、RC、SRC等氨基酸评价指标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5个果桑品种的成熟桑葚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0.802~1.323 g/100 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最低,不同品种之间EAA/TAA差异不显著(P>0.05);8632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红果2号次之;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比较得出,除蛋氨酸+胱氨酸之外,其它必需氨基酸接近或符合FAO/WHO氨基酸模式要求;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定可知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不同品种的SRC评分依次为红果2号>8632>台果>大10>果选2号,红果2号和8632的SRC分别为84.863和82.859。说明5个果桑品种中8632和红果2号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作为新疆地区推广的果桑品种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陶 果桑 桑葚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桑品种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3
17
作者 邓真华 杜贤明 +3 位作者 彭晓虹 俞燕芳 黎小萍 叶武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144,共4页
为筛选出优质的果桑品种,对现有的5个果桑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测定了5个果桑品种的基本营养成分,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桑果的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果桑品种在营养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用隶... 为筛选出优质的果桑品种,对现有的5个果桑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测定了5个果桑品种的基本营养成分,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桑果的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果桑品种在营养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用隶属函数分析其营养品质优劣顺序为"白玉王">"大十">"红果2号">"46C019">"72C002"。白玉王虽然营养品质最好,但产果量低,极易落果,不含花青素,叶质易老化;72C002和46C019虽然营养品质不佳,但产果量最高;大十营养品质佳,发芽早,成熟早,产果量高,成熟期长,但易感菌核病。综合认为,在有效防控菌核病前提下,5个果桑品种中以大十的优势最佳,产量高,品质优,值得加大推广,尤其适用于果桑旅游体验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桑 大十 品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与“桑椹”源流辨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蜀云 胡帅 +2 位作者 杜贤明 王军文 石旭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2-347,共6页
桑树的果实被写作"桑葚"或"桑椹",究竟是"桑葚"还是"桑椹"?在语言文学及科学研究、中医药典籍、食品名称的术语中均没有统一的记载。本文尝试依据史上有关文字记录探讨"葚"、"椹"两种写法的流变,通过查阅各代字典、词典,... 桑树的果实被写作"桑葚"或"桑椹",究竟是"桑葚"还是"桑椹"?在语言文学及科学研究、中医药典籍、食品名称的术语中均没有统一的记载。本文尝试依据史上有关文字记录探讨"葚"、"椹"两种写法的流变,通过查阅各代字典、词典,文学诗词作品,中医药书籍和农书中的有关记载,追根溯源,认为"葚"为本字,"椹"为"葚"的借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桑椹 溯源 本字 借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修复农田镉和铅的土壤微环境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宁 胡桂萍 +5 位作者 石旭平 王礼献 曹红妹 王军文 杜贤明 叶武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4期66-72,共7页
在江西某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上栽植桑树,栽植3年后,分析桑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各形态含量分布、土壤微生物分布、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栽植桑树3年后,农田土壤Cd和Pb的修复指数达到96.87%和81.93%,含量分别为0.38 mg/kg... 在江西某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农田上栽植桑树,栽植3年后,分析桑园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各形态含量分布、土壤微生物分布、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栽植桑树3年后,农田土壤Cd和Pb的修复指数达到96.87%和81.93%,含量分别为0.38 mg/kg和107.63 mg/kg。且重金属Cd和Pb均主要是富集在桑树根部。桑树不同部位中的Cd和Pb含量分布都表现为夏季含量最高,其次为春季,随后为秋季,最低为冬季。土壤中的Cd和Pb均存在金属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金属残渣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分别以可交换态Cd和残渣态Pb作为主要形态分布。同时土壤中Pb和Cd各化学形态含量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分布、土壤理化特征以及酶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桑树修复矿区重金属过程中土壤微环境同步变化和改善,桑树栽植3年后,该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达到三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土壤重金属 植物修复 微环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10’果桑高效栽培模式研究初报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真华 杜贤明 +4 位作者 彭晓虹 胡丽春 俞燕芳 曹红妹 黄金枝 《中国果树》 2017年第5期55-57,共3页
为提高果桑产量,增加效益,筛选出果桑高产高效栽培模式,2年来对‘大10’果桑不同栽植密度和不同剪伐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10’果桑以每667 m2栽植150株+二级支干整形的产果量最高,每667 m2产果量在2 000 kg以上,且大棚比露地高... 为提高果桑产量,增加效益,筛选出果桑高产高效栽培模式,2年来对‘大10’果桑不同栽植密度和不同剪伐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10’果桑以每667 m2栽植150株+二级支干整形的产果量最高,每667 m2产果量在2 000 kg以上,且大棚比露地高12.35%;以每667 m2栽植300株+二级支干整形的产叶量最高,产果量次之。如果开展桑果采摘旅游,则以每667 m2栽植150株+二级支干整形为宜,便于游客采摘;如果开展果叶兼用,则以每667 m2栽植300株+二级支干整形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桑 '大10’ 高效 栽培模式 栽植密度 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