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及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杜福亮 赵秀姻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9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及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3年6月在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SLE组,另选取同期8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组。对两组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及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19年1月—2023年6月在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SLE组,另选取同期8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组。对两组血清补体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LE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危险因素对SLE的预测价值。结果:SLE组IL-4、IgG、IgM、IgA水平高于健康组,C3、C4、血清总补体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升高是SLE的危险因素(P<0.05),补体成分3(C3)水平升高是SLE的保护因素(P<0.05);IgG、IgM、IgA、C3预测SL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0.678、0.719、0.688,四者联合预测SLE的AUC为0.857。结论:IgG、IgM、IgA、C3表达水平在SLE的辅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球蛋白 血清补体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8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福 林晖 +1 位作者 黄丽华 杜福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率、病死率、临床特征、病原菌及治疗,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8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H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脑卒中患者HAP的发病率为44.6%,病死率为52.4%,合并慢...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率、病死率、临床特征、病原菌及治疗,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8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H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脑卒中患者HAP的发病率为44.6%,病死率为52.4%,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者占78.0%,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交叉感染等为最主要的诱因,临床表现不典型,痰培养阳性率为73.5%,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4.6%,其次为真菌占21.5%,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敏感。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HAP发病率、病死率高,保护易感人群,减少诱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重症脑卒中患者HAP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医院获得性肺炎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福 黄丽华 +1 位作者 林晖 杜福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67-1968,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组)32例,在CT定位下应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进行血肿清除和脑室外引流;外科手术(手术组)32例,从神经外科随机筛选出和微创组临床...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组)32例,在CT定位下应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进行血肿清除和脑室外引流;外科手术(手术组)32例,从神经外科随机筛选出和微创组临床资料相匹配的手术病例与微创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术后7d残余血肿量、术后再出血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28d的临床疗效和术后3个月的病残情况。结果:微创组术后7d残余血肿量为(6.2±3.8)mL,术后28d有效率为78.1%,病死率为9.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9%,术后3个月重残率为21.9%,与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9.4%,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杜福 林晖 +1 位作者 黄丽华 杜福亮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610-611,共2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4组:奥扎格雷钠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阿斯匹林组给予拜阿斯匹林200 mg,每日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4组:奥扎格雷钠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阿斯匹林组给予拜阿斯匹林200 mg,每日1次;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各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从治疗开始到病情进展终止的时间明显缩短,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增高,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出现不良反应相似,未发现严重的药物安全性问题。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能明显缩短病情进展时间,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进展性 氯吡格雷 奥扎格雷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老年性谵妄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杜福 黄丽华 杜福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41-2342,共2页
国内文献报道综合医院住院的老年性谵妄患者发病率为3.5%~19.0%,但多数医生对它往往认识不足,国外报告高达85%的病人没有被正确甄别。为此本文就综合医院对老年性谵妄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
关键词 谵妄 临床特征 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合并慢性胃炎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杜福 谭启文 +3 位作者 梁振家 林晖 黄丽华 杜福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4-35,共2页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ASA)对缺血性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50例缺血性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肠溶ASA75~100 mg、1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 100 mg、1次/d,连续随访... 目的研究长期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ASA)对缺血性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50例缺血性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肠溶ASA75~100 mg、1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 100 mg、1次/d,连续随访3 a,观察缺血性卒中、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和胃炎症状活动发生情况,有上消化道出血和胃炎症状活动的患者进行胃镜复查。结果观察组缺血性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胃炎症状活动发生率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胃镜复查显示胃黏膜病损程度相似。结论合并慢性胃炎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口服小剂量肠溶ASA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再发率,且并发脑出血和胃黏膜损伤的风险性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脑血管意外 胃炎 慢性 胃黏膜损伤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无定法 教无定方——探究初中数学激活学生思维策略
7
作者 杜福亮 《基础教育课程》 2015年第4期38-39,共2页
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不过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是学生智力与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在该阶段如何挖掘学生潜力、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探究、强化学生合作是初中数学教学阶段的关键目标。数学是一门重视思维能力的学科,基于此,结... 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不过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是学生智力与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在该阶段如何挖掘学生潜力、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探究、强化学生合作是初中数学教学阶段的关键目标。数学是一门重视思维能力的学科,基于此,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展开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策略。遵循新课改教学思想,站在学生角度,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交流合作,勇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初中学生 思维策略 激活 无定 学生思维 实践探究 交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治疗新进展
8
作者 杜福亮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6期165-167,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多系统多脏器受损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是临床医学公认的难治病。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物等西医治疗SLE效果良好,但长期应用会出现不良反应。辨证论治法是中医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多系统多脏器受损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是临床医学公认的难治病。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物等西医治疗SLE效果良好,但长期应用会出现不良反应。辨证论治法是中医辨治SLE的主流治疗方法,将其主要证型分为热毒炽盛、阴虚内热、脾肾阳虚、脾肾阴虚四型,多使用清热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及补中益气汤等传统成方。目前临床治疗常在西医基础上加入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减轻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SLE的中医、西医治疗及两者联合治疗均已得到一定的发展,该文分别对上述3种疗法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 西医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4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杜福 黄丽华 +1 位作者 林晖 杜福亮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用适当长度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4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血肿抽吸、粉碎、液化、引流,观察术后28d的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的病残情况和术后再...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用适当长度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4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血肿抽吸、粉碎、液化、引流,观察术后28d的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的病残情况和术后再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80.7%,病死率为12.1%,术后3个月ADL1~3级占70.2%,ADL4~5级占17.6%,术后再出血率为13.8%,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率为17.6%,上消化道出血率为13.1%,急性肾功能衰竭率5.2%。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干预缺血性卒中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损伤的风险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福 谭启文 +3 位作者 梁振家 林晖 黄丽华 杜福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7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干预缺血性卒中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损伤的情况。方法随机把长期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的慢性胃炎患者6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100mg,1次/d;对...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干预缺血性卒中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损伤的情况。方法随机把长期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的慢性胃炎患者65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75~100mg,1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100mg,1次/d,连续随访3年,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和胃炎症状活动情况,有上消化道出血和胃炎症状活动的患者进行胃镜复查。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分别为3.4%和2.8%,胃炎症状活动发生率分别13.1%和15.8%,2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胃镜复查显示胃黏膜病损程度基本相似。结论慢性胃炎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损伤的风险性不增加,可以常规应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干预缺血性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溶阿司匹林 缺血性卒中 慢性胃炎 胃黏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急性脑梗塞42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福 林晖 +1 位作者 黄丽华 杜福亮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91-192,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重型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随机将入选84例重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8.0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天...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重型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随机将入选84例重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8.0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天。两组分别于治疗后第7、14天复查CT观察脑水肿体积变化,治疗后第14、28天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第7、14天脑水肿体积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第14、28天显效率、有效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减轻脑水肿,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重型急性脑梗塞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梗塞 自由基清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脑梗塞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福 林晖 +1 位作者 黄丽华 杜福亮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959-960,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134例重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134例重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8.0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天。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第14天检测血清hs-CRP水平,并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7、第14天重症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降低,ESS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抑制重症急性脑梗塞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清hs-CR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治疗 依达拉奉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福 林晖 +1 位作者 黄丽华 杜福亮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98-59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8例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均有明确病因和持续急性低灌注状态,15例合并有侧支循环不良危险因素占83.3%,临床表现和头颅CT... 目的探讨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8例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均有明确病因和持续急性低灌注状态,15例合并有侧支循环不良危险因素占83.3%,临床表现和头颅CT或MRI的特点与其他脑梗塞相似;治愈6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例,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持续急性低灌注合并有侧支循环不良危险因素的患者容易发生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该病临床表现和头颅CT或MRI的特点与其他脑梗塞比较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好,重视该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诊断 脑梗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杜福 黄丽华 杜福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8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23例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AIDS临床资料。结果23例中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病最常见(18例),其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7例,结核性... 目的探讨23例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AIDS临床资料。结果23例中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病最常见(18例),其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7例,结核性脑膜炎4例,化脓性脑膜炎4例,病毒性脑炎3例;其次为HIV相关性痴呆综合征和急性脑梗死(各2例);罕见为HIV相关性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1例。临床表现颇具多样性,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首诊误诊率为100%。结论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AIDS临床并非少见,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而延误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首发表现 神经精神症状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