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宣城地区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1
作者 魏国辉 蔡晓兵 +4 位作者 杜玉雕 李加好 杨金龙 郭泳杰 徐波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8期28-35,共8页
宣城地区是赣北—皖南—浙西北萤石矿集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萤石矿资源丰富,累计查明资源量占全省约76%(矿物量),是安徽省重要的萤石成矿区带和开采基地。在系统地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近期萤石矿调查、勘查进展和成果,对该... 宣城地区是赣北—皖南—浙西北萤石矿集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萤石矿资源丰富,累计查明资源量占全省约76%(矿物量),是安徽省重要的萤石成矿区带和开采基地。在系统地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近期萤石矿调查、勘查进展和成果,对该区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表明:区内萤石矿成矿对沉积建造并没有明显的选择性;萤石矿成矿与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绝大多数萤石矿床(点)分布在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体及其外围2 km范围内;区域性断裂构造是萤石矿成矿的必要条件,一般性断裂是萤石矿成矿赋矿的必要条件,在每个成矿区内控矿赋矿构造有1~2个优势方向;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与萤石矿成矿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划分了7个萤石矿成矿区,分析了区内萤石矿找矿潜力,并指出了萤石矿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潜力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东源钨钼矿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20
2
作者 杜玉雕 余心起 +2 位作者 刘家军 周翔 傅建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34-1346,共13页
皖南东源钨钼矿位于安徽省祁门东源境内,是该地区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钨钼矿床。钨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附近,以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矿化类型为主。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含少量C2H4、N... 皖南东源钨钼矿位于安徽省祁门东源境内,是该地区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钨钼矿床。钨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附近,以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矿化类型为主。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含少量C2H4、N2、CH4等,液相成分以Ca2+、Na+、SO24-、Cl-为主,K+、F-次之,并含少量Mg2+、NO3-、Br-。矿床氢、氧、硫、铅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中水的δ18O水的含量范围为-0.498‰~3.102‰,δD水的含量范围为-85‰~-66‰,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黄铁矿的δ34SV-CDT值介于2.6‰~5.8‰,硫可能是由成矿流体从东源花岗闪长岩体中淋滤而来;铅同位素变化范围小,其来源具有明显的混合特征。成矿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经历了不混溶或沸腾作用及其与被加热的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改变了成矿流体系统的物理化学条件,引起体系含W和Mo络合物的不稳定,从而造成大量的成矿物质析出、沉淀,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源钨钼矿床 流体包裹体 不混溶 同位素 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逍遥钨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碳、硫和铅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9
3
作者 杜玉雕 刘家军 +4 位作者 余心起 周翔 杨赫鸣 杨隆勃 黄永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6-579,共14页
安徽逍遥钨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隆起带的一个W-Ag-Zn-Pb-Cu-Mo矿床,钨多金属矿化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产于岩体接触带附近。该矿床的方解石δ13C特征表明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同时少量碳可能是具有大气降水来源的地下水从地层中淋... 安徽逍遥钨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隆起带的一个W-Ag-Zn-Pb-Cu-Mo矿床,钨多金属矿化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产于岩体接触带附近。该矿床的方解石δ13C特征表明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同时少量碳可能是具有大气降水来源的地下水从地层中淋取而来。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磁黄铁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之间硫同位素分馏未达到平衡,其硫源来自岩浆,在成矿过程中受到了部分围岩地层硫的混染。根据铅构造模式图解和其参数综合分析,表明铅源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整体上显示下地壳来源特征,具有壳幔混源特点。碳硫铅同位素数据表明,燕山期逍遥地区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成矿物质,而且使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并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富集,从而形成钨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矿床 同位素 成矿物质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东源钨钼矿床西源和江家矿段硫、铅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杜玉雕 余心起 +1 位作者 周翔 傅建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1-868,共8页
皖南东源钨钼矿位于安徽省祁门东源境内,是该地区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钨钼矿床。它由东源、江家和西源3个矿段组成。江家和西源矿段的钨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附近,以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矿化类型为主。测试结果表明:... 皖南东源钨钼矿位于安徽省祁门东源境内,是该地区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钨钼矿床。它由东源、江家和西源3个矿段组成。江家和西源矿段的钨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附近,以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矿化类型为主。测试结果表明:江家矿床δ34SV-CDT值介于2.6‰~4.9‰之间,西源矿床δ34SV-CDT值介于4.0‰~4.7‰之间,组成稳定;钨钼矿体的形成与岩浆作用相关,硫可能是从花岗闪长岩体中淋滤而来。江家矿床矿石样品208Pb/204Pb值介于38.264~38.400之间,207Pb/204Pb值介于15.579~15.618之间,206Pb/204Pb值介于18.222~18.369之间;西源矿床矿石样品208Pb/204Pb值介于38.360~38.442之间,207Pb/204Pb值介于15.604~15.618之间,206Pb/204Pb值介于18.240~18.251之间;根据铅构造模式图解和其参数综合分析,表明成矿物质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整体上显示下地壳来源特征,具有壳幔混合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 同位素 钨钼矿床 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庐枞盆地铁矿含矿建造构造特征与成矿 被引量:9
5
作者 杜玉雕 魏国辉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8年第4期270-279,共10页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盆地内发育众多铁矿床(点)。本文以玢岩型铁矿和沉积-热液叠改型铁矿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钻探等工作,对含矿建造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盆地内发育众多铁矿床(点)。本文以玢岩型铁矿和沉积-热液叠改型铁矿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钻探等工作,对含矿建造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玢岩型铁矿的含矿建造包括粗安岩-凝灰岩建造、与膏辉岩化有关的变质建造和闪长玢岩建造;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的含矿建造包括灰岩建造或钙质粉砂岩建造及粗安斑岩建造,与矽卡岩化有关的变质建造和正长岩建造关系密切;铁矿化与基底断裂、基底隆起带和岩侵型穹窿息息相关。初步认为庐枞火山岩盆地铁矿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沉积作用成矿期和岩浆热液成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枞盆地 铁矿床 含矿建造 构造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庐枞盆地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杜玉雕 魏国辉 《华东地质》 2019年第3期188-198,共11页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位于庐枞盆地中部。通过对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源区性质及玄武质岩浆的演化过程。该区玄武质火山岩贫硅、富碱、低钛、低Mg#值,属于...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位于庐枞盆地中部。通过对枞阳地区玄武质火山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源区性质及玄武质岩浆的演化过程。该区玄武质火山岩贫硅、富碱、低钛、低Mg#值,属于钾玄质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具有LREE富集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有较弱的负Eu异常;岩石富集Rb、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Nb、Ta负异常。在岩石圈拉张作用下,枞阳地区富集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原始岩浆经历了地壳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沿区域深大断裂上侵,快速上升至地表,形成玄武质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枞盆地 地球化学 玄武质火山岩 源区特征 安徽枞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障公山地区大丘田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杜玉雕 郑光文 魏国辉 《中国地质调查》 2021年第1期43-50,共8页
大丘田金矿位于江南造山带北缘障公山地区,在收集、整理大量前人研究资料和勘查项目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矿产调查和钻探等地质工作方法,对矿床控矿因素和成矿机制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金矿主要赋存于木坑岩组碎裂石英脉中... 大丘田金矿位于江南造山带北缘障公山地区,在收集、整理大量前人研究资料和勘查项目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矿产调查和钻探等地质工作方法,对矿床控矿因素和成矿机制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金矿主要赋存于木坑岩组碎裂石英脉中;金矿化受构造带构造控制,构造为成矿提供了热液活动条件和成矿空间;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成矿与构造作用密切相关,金矿化有岩浆活动参与,矿床类型为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丘田金矿 控矿因素 构造作用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查汗萨拉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8
作者 杜玉雕 吕鹏瑞 张东阳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查汗萨拉岩体位于西天山地区博罗科努山北坡查汗萨拉一带,处于伊连哈比尔尕金成矿带内,与金矿化关系较为密切,主要由闪长岩和辉长岩组成。研究表明:岩石属于准铝质钙碱性系列,总体上MgO,CaO,TFeO和TiO2随着SiO2的增高而有轻微的降低,Na... 查汗萨拉岩体位于西天山地区博罗科努山北坡查汗萨拉一带,处于伊连哈比尔尕金成矿带内,与金矿化关系较为密切,主要由闪长岩和辉长岩组成。研究表明:岩石属于准铝质钙碱性系列,总体上MgO,CaO,TFeO和TiO2随着SiO2的增高而有轻微的降低,Na2O,K2O,Al2O3和P2O5与SiO2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微量元素配分中显示Th,Nb,Ta和Zr相对亏损,而U,Ba和Pb富集,显示负的Nb异常和高的正Pb异常;REE总量偏低,属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具有微弱的负铕异常。一部分角闪石是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结晶的,另一部分可能是岩浆定位以后结晶的;岩体形成温度介于650760℃之间。成岩物质来源于地壳物质,并且有大量地幔物质加入。海西中晚期大量地幔物质侵入到深部地壳环境,形成壳幔混合型岩浆;由于构造活动强烈,形成区域性深大断裂带,混合型岩浆沿着深大断裂从大约20 km深处快速上侵到深度约为6 km处并经过平衡部分熔融作用结晶成岩,形成深成侵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成因 演化 地幔 查汗萨拉岩体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绩溪县靠背尖高Ba-Sr花岗闪长斑岩年代学及其成因 被引量:48
9
作者 周翔 余心起 +3 位作者 杨赫鸣 王德恩 杜玉雕 柯宏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403-3417,共15页
皖南绩溪县靠背尖花岗闪长斑岩侵位于新元古代南华系、震旦系和下古生界海相沉积盖层中,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I型斑岩体,稀土、微量元素及Sm-Nd、Rd-Sr同位素数据指示其主要来自地壳重熔,并有幔源物质的加... 皖南绩溪县靠背尖花岗闪长斑岩侵位于新元古代南华系、震旦系和下古生界海相沉积盖层中,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I型斑岩体,稀土、微量元素及Sm-Nd、Rd-Sr同位素数据指示其主要来自地壳重熔,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异常高的Ba-Sr含量源于对区域早期富Ba-Sr岩浆岩物质的继承,幔源物质的加入使岩浆由S型转为I型。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指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三件样品锆石SHRIMPU-Pb测年得出的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51.9±1.1Ma、147.7±1.3Ma和152.7±1.1Ma,表明岩体侵位于晚侏罗世。靠背尖岩体受后期热液影响广泛发育钾化、硅化等高温蚀变,并可能有高温条件的韧性变形,因此前人报道的黑云母40Ar/39Ar年龄134.3±1.4Ma可能代表构造热事件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斑岩 高Ba-Sr 年代学及成因 靠背尖 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板块东南缘蚌埠隆起带东段安徽凤阳地区晶质石墨矿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小东 杜玉雕 +5 位作者 徐波 潘宇观 田晶 张宜勇 徐刚 汪欢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0-273,共14页
为查明安徽凤阳地区晶质石墨的矿物学特征,运用岩石矿物学、X射线粉晶衍射、能谱分析、扫描电镜及拉曼光谱等多种手段对凤阳地区晶质石墨样品进行成分、结构及性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石墨已基本结晶成形,多呈鳞片状集合体;具典型... 为查明安徽凤阳地区晶质石墨的矿物学特征,运用岩石矿物学、X射线粉晶衍射、能谱分析、扫描电镜及拉曼光谱等多种手段对凤阳地区晶质石墨样品进行成分、结构及性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石墨已基本结晶成形,多呈鳞片状集合体;具典型的2H型石墨特征,轴长a为0.24599~0.24604 nm,c为0.67183~0.67202 nm,晶胞体积为0.03521~0.03522 nm^(3),晶胞体积随晶体结构中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石墨晶片厚度26.6~28.8 nm,石墨化度0.74~0.80,3R多型含量14.81%~16.69%,C原子含量69%~81%;石墨峰值变质温度估算成矿变质温度为410~430℃,属区域变质成因;δ;C值为-15.23‰~-24.90‰,均值为-19.91‰±0.2‰(n=6),与我国的柳毛、南墅、兴和等典型区域变质型石墨矿相当,表明石墨碳质主要来源为地层中同源沉积的生物有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凤阳 晶质石墨 矿物学特征 晶胞参数
原文传递
安徽凤阳地区浅钻地球化学方法的找矿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小东 王明卫 +3 位作者 写熹 孔广林 杜玉雕 李延月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8年第3期217-223,共7页
本文通过在安徽凤阳浅覆盖地区应用浅钻取样方法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土壤光谱样品的取样介质、取样深度等样品采集方面的问题;根据浅钻土壤样品分析结果,编制浅覆盖区元素地球化学图。浅钻取样的同时,又完成了对浅覆盖区下伏地质情况的揭... 本文通过在安徽凤阳浅覆盖地区应用浅钻取样方法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土壤光谱样品的取样介质、取样深度等样品采集方面的问题;根据浅钻土壤样品分析结果,编制浅覆盖区元素地球化学图。浅钻取样的同时,又完成了对浅覆盖区下伏地质情况的揭露,辅助编制浅覆盖区基岩地质图。为浅覆盖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及找矿线索,特别是在凤阳江山多金属矿外围找矿的应用效果显著,表明浅钻方法技术是解决覆盖区地质调查难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阳地区 浅覆盖区 浅钻取样 地球化学图 基岩地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庐枞盆地井边地区脉状铜矿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国辉 杜玉雕 +1 位作者 赵文广 张赞赞 《华东地质》 2018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盆地内发育众多脉状铜矿床(点)。文章以井边地区的张家店铜矿、井边铜矿、周洼铜矿和虎栈铜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井边地区脉状铜矿成矿流体特征,探讨脉状铜矿的成矿机制。研究表明:该区流体包... 庐枞盆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的矿集区之一,盆地内发育众多脉状铜矿床(点)。文章以井边地区的张家店铜矿、井边铜矿、周洼铜矿和虎栈铜矿为研究对象,分析井边地区脉状铜矿成矿流体特征,探讨脉状铜矿的成矿机制。研究表明:该区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偶见纯液相包裹体和纯气相包裹体,流体系统为H2O-NaCl型。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具有中温(220~240℃)、中低盐度(8wt%~20wt%)、低密度(0.86~1.16g/cm^3)的特征,流体体系沸腾作用不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使成矿物质在岩体及围岩裂隙中析出、沉淀并富集成矿,形成受断裂控制的脉状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枞盆地 井边地区 流体包裹体 脉状铜矿床 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休宁县大丘田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光文 张宜勇 杜玉雕 《矿产与地质》 2022年第1期79-85,101,共8页
大丘田金矿是迄今发现的安徽境内唯一一个处于障公山地体核部受韧性剪切构造带控制的贫硫化物石英岩(脉)型小型矿床。在矿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子显微镜背散射观察(BSE)、能谱分析(EDS)和电子探针(EPMA)测试,以期查明大丘田金矿床... 大丘田金矿是迄今发现的安徽境内唯一一个处于障公山地体核部受韧性剪切构造带控制的贫硫化物石英岩(脉)型小型矿床。在矿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子显微镜背散射观察(BSE)、能谱分析(EDS)和电子探针(EPMA)测试,以期查明大丘田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丘田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有两种,一是“可见金”形式,主要以显微中细粒自然金或银金矿不均匀分布于黄铁矿、毒砂矿物的裂隙间、颗粒中、颗粒间;另一种是“不可见金”形式,以超显微微粒赋存于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黄铜矿等硫化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的赋存状态 石英脉型金矿 大丘田金矿床 安徽休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羊拉铜矿床里农花岗闪长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其与成矿关系研究
14
作者 杨喜安 刘家军 +4 位作者 韩思宇 汪欢 翟德高 杨隆勃 杜玉雕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57-658,共2页
羊拉铜矿床位于金沙江构造带中部,赋存在一系列逆断层中,是三江地区的一个十分典型的大型铜矿床。大多数学者认为羊拉铜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与羊拉花岗闪长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前人的研究表明羊拉花岗闪长岩为印支期金沙江洋盆向西... 羊拉铜矿床位于金沙江构造带中部,赋存在一系列逆断层中,是三江地区的一个十分典型的大型铜矿床。大多数学者认为羊拉铜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与羊拉花岗闪长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前人的研究表明羊拉花岗闪长岩为印支期金沙江洋盆向西俯冲时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同碰撞花岗闪长岩,但是羊拉铜矿床的S、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拉铜矿床 花岗闪长岩体 地球化学研究 金沙江构造带 下地壳 部分熔融 锆石 逆断层 成矿热液 三江地区
原文传递
皖南大丘田金矿韧性剪切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光文 杜玉雕 张宜勇 《安徽地质》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皖南大丘田金矿与江西大背坞金矿同处障公山地体一条北东东向含金韧性剪切构造带上。大丘田金矿的金矿化与该构造带硅化(石英岩)脉的密度密切相关,且与脉的硅化及其伴生的黄铁矿化、毒砂矿化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对比大背坞金矿,研究大丘... 皖南大丘田金矿与江西大背坞金矿同处障公山地体一条北东东向含金韧性剪切构造带上。大丘田金矿的金矿化与该构造带硅化(石英岩)脉的密度密切相关,且与脉的硅化及其伴生的黄铁矿化、毒砂矿化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对比大背坞金矿,研究大丘田金矿的控矿构造对于皖南南部金矿找矿突破具有较大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 控矿构造 金矿 大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祁门地区东源钨钼矿区花岗闪长斑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51
16
作者 王德恩 周翔 +4 位作者 余心起 杜玉雕 杨赫鸣 傅建真 董会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14-1529,共16页
江家等系列花岗闪长斑岩是皖南祁门县东源钨钼矿区含矿岩体的组成部分,位于东源花岗闪长岩的西侧。对江家和方村花岗闪长斑岩进行的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江家、方村花岗闪长斑岩的结晶年龄为149~152Ma,与富钨的东源花岗闪长岩相... 江家等系列花岗闪长斑岩是皖南祁门县东源钨钼矿区含矿岩体的组成部分,位于东源花岗闪长岩的西侧。对江家和方村花岗闪长斑岩进行的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江家、方村花岗闪长斑岩的结晶年龄为149~152Ma,与富钨的东源花岗闪长岩相近。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江家等系列花岗闪长斑岩源区具有复杂的多成分端元,其中老锆石核的正εHf值反映了成岩岩浆对晋宁期岩浆岩的继承,震荡岩浆环带的负εHf值(-39.5^-2.86)指示源区的主要成分为古老的地壳物质,有少量地幔物质的混染。全岩锆石饱和温度(737~913°C)显示岩浆组成中有幔源物质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斑岩 SHRIMP锆石U-PB测年 锆石HF同位素 皖南东源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枞地区下白垩统罗河组的建立及其特征
17
作者 魏国辉 赵文广 +1 位作者 吴明安 杜玉雕 《安徽地质》 2017年第4期247-251,269,共6页
庐枞火山岩盆地北西侧的断陷盆地内沉积了大量以杨湾组、赤山组等为代表的红色岩纪地层。在找矿勘查过程中发现,罗河地区深部杨湾组地层之下存在一套普遍含有纹层状硬石膏的深灰色薄层泥质粉砂岩、含硬石膏粉砂质页岩地层,局部形成了膏... 庐枞火山岩盆地北西侧的断陷盆地内沉积了大量以杨湾组、赤山组等为代表的红色岩纪地层。在找矿勘查过程中发现,罗河地区深部杨湾组地层之下存在一套普遍含有纹层状硬石膏的深灰色薄层泥质粉砂岩、含硬石膏粉砂质页岩地层,局部形成了膏盐矿层,其与杨湾组地层的岩性、岩相等特征差异较大,并不整合覆盖在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之上。鉴于其与上下地层的差异性,以及其本身的独特性,建议单独建立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命名为"罗河组"。该组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完善了区域下白垩统地层系统,对断陷盆内层序地层、岩相分析、构造演化的研究以及指导找矿都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枞地区 下白垩统 岩石地层单位 罗河组 膏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宁国诸佛堂石英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泳杰 李斌 +3 位作者 蔡晓兵 王克友 张嵩松 杜玉雕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2年第2期52-55,共4页
宁国诸佛堂地区石英矿主要分布在兰田组及皮园村组地层之中,受北东向构造及特殊的层间构造、岩性特征控制,矿石类型包括石英脉型和次生石英岩型。本文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对该区成矿远景进行了探讨。总体上诸佛堂地区石英矿... 宁国诸佛堂地区石英矿主要分布在兰田组及皮园村组地层之中,受北东向构造及特殊的层间构造、岩性特征控制,矿石类型包括石英脉型和次生石英岩型。本文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对该区成矿远景进行了探讨。总体上诸佛堂地区石英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且石英矿石成分较为单一,SiO_(2)含量普遍较高,部分可用做高纯石英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佛堂 石英矿 地质特征 找矿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青罗山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泳杰 魏国辉 +1 位作者 王克友 杜玉雕 《矿产勘查》 2022年第2期220-228,共9页
青罗山钨矿位于江南隆起带北东端,是最近新发现的一处中型矽卡岩型钨矿床。其矿体主要产于休宁组上段上部与侵入岩体花岗闪长岩的外接触带内,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形态简单,矿体形态受地层界线限制。主要的矿石类型为矽卡岩... 青罗山钨矿位于江南隆起带北东端,是最近新发现的一处中型矽卡岩型钨矿床。其矿体主要产于休宁组上段上部与侵入岩体花岗闪长岩的外接触带内,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体形态简单,矿体形态受地层界线限制。主要的矿石类型为矽卡岩型钨矿石、矽卡岩化砂岩-粉砂岩型钨矿石,矿化分布相对稳定。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系统的总结了青罗山钨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白钨矿床。通过与其邻近的上金山钨钼矿床对比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分带性差异。研究可为皖南地区寻找该类型矿床提供启发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罗山 旌德岩体 休宁组上段 矽卡岩型白钨矿床 地质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探综合异常的圈定——以安徽绩溪青罗山地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写熹 魏国辉 +2 位作者 郭泳杰 王克友 杜玉雕 《矿产与地质》 2021年第4期763-769,共7页
青罗山地区位于安徽绩溪巧川-宁国大坞尖钨(锡)钼多金属成矿区,在1∶5万区域矿产调查的基础上,对青罗山地区进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异常查证,发现了多个钨钼矿体。文章总结了青罗山地区的地质特征,利用常规方法和平均衬度法... 青罗山地区位于安徽绩溪巧川-宁国大坞尖钨(锡)钼多金属成矿区,在1∶5万区域矿产调查的基础上,对青罗山地区进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通过异常查证,发现了多个钨钼矿体。文章总结了青罗山地区的地质特征,利用常规方法和平均衬度法分别圈定综合化探异常,对区内重要的两个综合异常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平均衬度法圈定的综合异常,其优势比较明显,能缩小找矿靶区,节约找矿成本,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平均衬度法 综合异常图 安徽绩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