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惠兰教授对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鲁琴 杜惠兰 +1 位作者 陈景伟 谭曦然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1期61-64,共4页
杜惠兰教授是第二届全国名中医,杜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从“精血亏虚为本,血虚风燥、脉络瘀阻为病理机转,湿热为标”论治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以“养阴润燥、祛风活血、清热祛湿”为法,标本兼顾、内外合治、补泻兼施为原则,临床上... 杜惠兰教授是第二届全国名中医,杜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从“精血亏虚为本,血虚风燥、脉络瘀阻为病理机转,湿热为标”论治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以“养阴润燥、祛风活血、清热祛湿”为法,标本兼顾、内外合治、补泻兼施为原则,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并对杜教授治疗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临床精髓予以研究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 外阴白斑 阴蚀 阴痛 白癣 阴门痒 杜惠兰 补益阴血 祛风活血祛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惠兰论治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经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莹 张拴成 +1 位作者 管凤丽 杜惠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4-1016,F0004,共4页
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是影响胚胎植入及发育的主要因素,可导致自然受孕及辅助生殖能力下降。杜惠兰教授基于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病位在胞宫,病机以肾气亏虚、阴阳失和、冲任胞宫失养为本,气郁血瘀、冲任胞宫阻滞为标,辨... 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是影响胚胎植入及发育的主要因素,可导致自然受孕及辅助生殖能力下降。杜惠兰教授基于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病位在胞宫,病机以肾气亏虚、阴阳失和、冲任胞宫失养为本,气郁血瘀、冲任胞宫阻滞为标,辨证属肾气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肝郁证、血瘀证。治疗应谨守病机,审因论治,以"肾主生殖"理论为指导,分别采用补益肾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疏肝解郁、活血调经之法,以使冲任气血充盛,胞脉通畅,以助受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 不孕 经验 杜惠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惠兰教授治疗异位妊娠验案举隅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真真 蒋敏 +1 位作者 吕竞芳 杜惠兰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2期50-53,共4页
文章总结杜惠兰教授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的经验。杜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中医药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的优势,认为异位妊娠的病位在胞络,基本病机是冲任不畅,少腹血瘀,病机关键在“血瘀”,强调“血瘀”贯穿于异位妊娠始终;临床上予... 文章总结杜惠兰教授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的经验。杜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中医药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的优势,认为异位妊娠的病位在胞络,基本病机是冲任不畅,少腹血瘀,病机关键在“血瘀”,强调“血瘀”贯穿于异位妊娠始终;临床上予辨证施治,以活血祛瘀、消癥杀胚、祛瘀扶正分期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面探讨杜教授治疗异位妊娠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血瘀 癥瘕 杜惠兰 胎阻胞络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惠兰小方治疗月经病经验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管凤丽 孙莹 +1 位作者 刘杨杰 杜惠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47-1350,共4页
杜惠兰教授以中医“经水出诸肾”“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为指导,认为月经不调或先或后、或通或塞皆与肝肾密切相关。因肾藏精主生殖,肝藏血主疏泄,二者精血互生,藏泻互用,共同调节胞宫的定期藏泻节律,使经行如常,信而有期。治疗则禀虚... 杜惠兰教授以中医“经水出诸肾”“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为指导,认为月经不调或先或后、或通或塞皆与肝肾密切相关。因肾藏精主生殖,肝藏血主疏泄,二者精血互生,藏泻互用,共同调节胞宫的定期藏泻节律,使经行如常,信而有期。治疗则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涩者濡之,滞者行之,对症施治,以平为期。临证多选用佛手散、二至丸、金铃子散等小方治疗。小方即药物组方简单、药味少、用药精当的处方,一般以两位药组成为多见,认为处方虽小、但君臣有序、化裁灵活,临证只要辨证准确、用之得当,可执简驭繁且多有画龙点睛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方 月经病 临证经验 杜惠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惠兰治疗青春期月经病血证经验浅析
5
作者 刘艳芹 张拴成 杜惠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7期1253-1256,共4页
月经病血证在妇科临床发病率较高,包括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等,其多发生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女性。全国名中老医杜惠兰教授治疗月经病血证临床经验丰富,尤其重视青春期少女血证,强调青春期脏器清灵,肾气方盛... 月经病血证在妇科临床发病率较高,包括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等,其多发生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女性。全国名中老医杜惠兰教授治疗月经病血证临床经验丰富,尤其重视青春期少女血证,强调青春期脏器清灵,肾气方盛,天癸初至,冲任未实,月经病血证治疗用药宜轻剂灵活,依证疏、清、调治之,忌见血止血,忌过用苦寒,忌大剂壅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惠兰 老中医药专家 青春期月经病血证 依证疏、清、调治之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惠兰教授治疗产后病经验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拴成 耿静然 +1 位作者 马玉聪 杜惠兰(指导)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第2期51-54,共4页
杜惠兰教授长期从事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从产后痛证、产后缺乳、产后抑郁及其他常见病证4个方面,对杜教授治疗产后病的见解和思路加以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 杜惠兰 产后病 产后痛证 产后缺乳 产后抑郁 经验解析 中医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惠兰教授对卵巢功能减退性疾病治疗经验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惠荣 陈景伟 杜惠兰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第1期41-43,48,共4页
研究杜惠兰教授对《黄帝内经》“七七”理论揭示卵巢功能减退性疾病发病机制的领悟,将其精准地应用于临床卵巢功能减退性疾病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程的发展,形成有重点地分期调补脾胃之气血、肝肾之阴精,较多选择甘温之药,因人制宜... 研究杜惠兰教授对《黄帝内经》“七七”理论揭示卵巢功能减退性疾病发病机制的领悟,将其精准地应用于临床卵巢功能减退性疾病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程的发展,形成有重点地分期调补脾胃之气血、肝肾之阴精,较多选择甘温之药,因人制宜,兼顾预防和善后的治疗经验且疗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惠兰 卵巢功能减退性疾病 月经失调 闭经 不孕 分期调补脾胃肝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惠兰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经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段梅 煜晗 杜惠兰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2年第3期53-56,共4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妇科常见疑难病、慢性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和不孕,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EMT形态多样,病变广泛,极具侵袭和复发性,是具有恶性行为的良性疾病。中医属“痛经、癥瘕、不孕”范畴。杜惠兰教授根据多年临...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妇科常见疑难病、慢性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和不孕,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EMT形态多样,病变广泛,极具侵袭和复发性,是具有恶性行为的良性疾病。中医属“痛经、癥瘕、不孕”范畴。杜惠兰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EMT的基本病机是肝肾脾功能失调,瘀血阻于冲任胞宫,并且瘀血贯穿本病始终,临床予以辨证分期施治、内外同治,补肾益精与温经活血并用,故收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杜惠兰 痛经 癥瘕 补肾益精 温经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惠兰教授补肾法辅助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证经验
9
作者 陈景伟 马艺鸣 +3 位作者 孟鑫 刘慧敏 鲁琴 杜惠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3期3273-3276,3280,共5页
杜惠兰教授以“肾主生殖”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肾精亏损、冲任失调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基本病机,采用中医药介入IVF-ET技术,以补肾填精、调补冲任为治疗法则,分期论治,可有效改善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IVF-E... 杜惠兰教授以“肾主生殖”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肾精亏损、冲任失调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基本病机,采用中医药介入IVF-ET技术,以补肾填精、调补冲任为治疗法则,分期论治,可有效改善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IVF-ET患者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主生殖 补肾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杜惠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惠兰辨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经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静 管凤丽 +1 位作者 张拴成 杜惠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8-231,共4页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疾病。文章介绍杜惠兰教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认识,早期诊治、清补结合的诊治思路;总结了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及血瘀肾虚证的辨证用药规律,论述了内外同治、...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疾病。文章介绍杜惠兰教授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认识,早期诊治、清补结合的诊治思路;总结了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及血瘀肾虚证的辨证用药规律,论述了内外同治、攻补兼施、调畅情志、保证疗程、随时监控的治疗经验。并附验案1则,以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妇人腹痛 带下病 癥瘕 不孕 杜惠兰 经验 清补结合
原文传递
杜惠兰辨治薄型子宫内膜经验 被引量:13
11
作者 管凤丽 耿静然 杜惠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93-5195,共3页
子宫内膜过薄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杜惠兰教授以"肾主生殖""经水出诸肾"的理论为指导,认为薄型子宫内膜为精血亏虚,冲任胞宫失养为本,痰瘀气滞,阻滞胞宫脉络为标,采用通(调胞脉)... 子宫内膜过薄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降低。杜惠兰教授以"肾主生殖""经水出诸肾"的理论为指导,认为薄型子宫内膜为精血亏虚,冲任胞宫失养为本,痰瘀气滞,阻滞胞宫脉络为标,采用通(调胞脉)补(益肾气)结合之法辨治薄型子宫内膜,临床辨证为肾虚证、气血亏虚证、肝郁气滞证、寒凝胞宫证等,治疗以补肾养血,通调胞脉为大法,兼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型子宫内膜 经验 杜惠兰
原文传递
杜惠兰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管凤丽 陈静 +1 位作者 宋亚静 杜惠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3-865,共3页
经方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其组方严谨,选药精简,效如桴鼓,备受后世医家推崇。杜惠兰教授从医三十余载,学验俱丰,临证善用经方治疗妇科诸疾,疗效显著。文章介绍杜惠兰教授秉承辨证论治基本原则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 经方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其组方严谨,选药精简,效如桴鼓,备受后世医家推崇。杜惠兰教授从医三十余载,学验俱丰,临证善用经方治疗妇科诸疾,疗效显著。文章介绍杜惠兰教授秉承辨证论治基本原则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灵活化裁运用经方治疗痛经、卵巢囊肿、盆腔炎性疾病以及妇人脏躁验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杜惠兰 验案 痛经 卵巢囊肿 盆腔炎性疾病
原文传递
杜惠兰辨治卵巢功能障碍型不孕经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莹 杜惠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40-2243,共4页
卵巢功能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杜惠兰教授基于丰富的临证经验认为,卵巢功能障碍型不孕的病机以肾、肝、脾功能失调,冲任气血失养为本,气滞痰湿、瘀阻冲任气血为标,提出了辨证和辨周期治疗的诊治思路,总结了肾气虚证、肾阳虚... 卵巢功能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杜惠兰教授基于丰富的临证经验认为,卵巢功能障碍型不孕的病机以肾、肝、脾功能失调,冲任气血失养为本,气滞痰湿、瘀阻冲任气血为标,提出了辨证和辨周期治疗的诊治思路,总结了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肝郁证、血瘀证、痰湿证的辨证用药规律,治疗以补、调为主,以使脏腑调和,冲任气血充盈、畅达,卵巢功能得以改善而成功受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障碍型不孕 经验 杜惠兰 辨证治疗 辨周期治疗 不孕 卵巢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杜惠兰产后病治验撷菁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拴成 刘艳芹 +1 位作者 耿静然 杜惠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572-5575,共4页
文章选取杜惠兰教授治疗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抑郁、人工流产术后经前小鱼际作痒、产后膝凉及产后外阴瘙痒5个疗效显著的产后病案例,对其临证治疗思路、处方用药加以整理分析,阐述其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内服和外用... 文章选取杜惠兰教授治疗产后恶露不下、产后抑郁、人工流产术后经前小鱼际作痒、产后膝凉及产后外阴瘙痒5个疗效显著的产后病案例,对其临证治疗思路、处方用药加以整理分析,阐述其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内服和外用相结合、中药性味归经和现代药理作用相结合的产后病辨治特点,以开拓妇科临床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病 辨证论治 恶露 产后抑郁 外阴硬化性苔藓
原文传递
杜惠兰基于“通法”理论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经验 被引量:16
15
作者 宋亚静 高星 +1 位作者 管凤丽 杜惠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04-1807,共4页
输卵管性不孕作为影响女性生育的重要因素,目前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杜惠兰教授基于多年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的病位在胞络,病性多虚实夹杂,病机的关键在于瘀阻胞脉胞络,病理因素为气滞、血瘀、湿阻或寒凝,辨证为气滞血瘀证、... 输卵管性不孕作为影响女性生育的重要因素,目前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杜惠兰教授基于多年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的病位在胞络,病性多虚实夹杂,病机的关键在于瘀阻胞脉胞络,病理因素为气滞、血瘀、湿阻或寒凝,辨证为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证、肾虚血瘀证、寒湿凝滞证。治疗以“通法”理论为指导,以通畅胞脉胞络,恢复输卵管功能为要,治以行气活血、清热利湿、补肾活血或温经散寒。在整体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口服配合中医外治法,同时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最终使胞脉通利,成功受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性不孕 通法理论 临证经验 杜惠兰
原文传递
杜惠兰论治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经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莹 范丽洁 +2 位作者 马玉聪 张拴成 杜惠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11-5314,共4页
杜惠兰教授认为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以五脏失调为发病基础,冲任受损为病理结局。通过运用五脏与月经相关性理论,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炼出核心病机:脾虚失摄,肾气亏虚、阴阳失衡、封藏失司,肝郁化火,心血不足,肺气虚弱、气阴两伤... 杜惠兰教授认为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以五脏失调为发病基础,冲任受损为病理结局。通过运用五脏与月经相关性理论,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炼出核心病机:脾虚失摄,肾气亏虚、阴阳失衡、封藏失司,肝郁化火,心血不足,肺气虚弱、气阴两伤,均导致冲任损伤,子宫失于藏泻,发生本病。治疗应谨守病机,采用健脾益气、固冲摄血,滋肾益阴、固冲止血,温肾助阳、固冲止血,清肝泻火、凉血止血,益气补血、健脾养心,补肺益气、养阴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五脏 经验 杜惠兰 崩漏
原文传递
杜惠兰调和五脏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经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耿静然 吕金梦 +3 位作者 张拴成 孙莹 马玉聪 杜惠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142-7145,共4页
绝经前后诸证是多发生于绝经过渡期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杜惠兰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病基础非独肾虚,而是脏腑功能的逐渐衰退;治疗方面以“平衡”“调和”为法,调和五脏使气血阴阳平... 绝经前后诸证是多发生于绝经过渡期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杜惠兰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病基础非独肾虚,而是脏腑功能的逐渐衰退;治疗方面以“平衡”“调和”为法,调和五脏使气血阴阳平衡,以缓解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调整机体使脏腑功能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而收佳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前后诸证 绝经综合征 调和五脏 名医经验 杜惠兰
原文传递
补肾调经系列方周期给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杜惠兰 闫华 +3 位作者 白凤楼 宋翠淼 李惜芳 张俊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调经系列方周期给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16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补肾调经系列方(治疗组174例)及西药(对照组142例)治疗。对两组止血及调整月经周期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 目的:探讨补肾调经系列方周期给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16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补肾调经系列方(治疗组174例)及西药(对照组142例)治疗。对两组止血及调整月经周期效果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浆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及血浆、子宫内膜、经血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b值均上升(P<0.01);两组血浆E_2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经血6-keto-PGF_(1α)及FD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肾调经系列方有调节卵巢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局部纤维溶解和止血功能及补益精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经系列方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血红蛋白 生殖激素 前列环素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经系列方周期给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7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杜惠兰 闫华 +4 位作者 白凤楼 宋翠淼 张俊芬 马惠荣 魏影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调经系列方周期给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将患者分为补肾调经系列方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对两组止血及调经效果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疗效与辨证分型的关系,并测定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 目的:探讨补肾调经系列方周期给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将患者分为补肾调经系列方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对两组止血及调经效果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疗效与辨证分型的关系,并测定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虚证、瘀证患者占功血患者的93.35%,虚证主要为脾肾虚损及气血两虚。治疗组治疗后虚证、瘀证患者止血显效率高于血热组,同时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增加,外周血CD_3、CD_4/CD_8明显增高,CD_8显著降低。结论:提示补肾调经系列方有补虚祛瘀的作用,适用于脾肾虚损夹瘀的功血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经系列方 周期给药 药物治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医药疗法 辨证分型 补肾固冲I号口服液 补肾调经Ⅱ号颗粒剂 补肾调经Ⅲ号颗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经病寒凝血瘀证的病理机制初探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杜惠兰 柴丽娜 +3 位作者 哈荔田 吴高媛 沙明荣 金季玲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428-430,共3页
普查石家庄地区1122名经龄女性,属月经病寒凝血瘀者411例,发病率36.6%。天津市种水稻区226名经龄妇女,下水田者发病率62.1%,不下水田者发病率45.5%;经期下水田者发病率68.8%,非经期下水田者发病率39.0%。并检测了月经病寒凝血瘀证患者... 普查石家庄地区1122名经龄女性,属月经病寒凝血瘀者411例,发病率36.6%。天津市种水稻区226名经龄妇女,下水田者发病率62.1%,不下水田者发病率45.5%;经期下水田者发病率68.8%,非经期下水田者发病率39.0%。并检测了月经病寒凝血瘀证患者经后期、经前期、行经期的盆腔深部温度及穴位皮肤温度变化,盆腔血流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普查结果证实寒邪是月经病血瘀证的主要原因,冲任阻滞是主要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病 寒证 病理生理学 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