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料类型对黄芪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陆国弟 侯嘉 +1 位作者 杜弢 杨扶德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52-260,共9页
中药材黄芪不规范施肥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其质量。本研究总结了不同肥料类型(氮肥、微肥、有机肥、菌肥、专用肥、控释肥)对黄芪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发现合理的施入不同类型肥料均可不同程度促进黄芪植株的生长,增加黄芪地上地下鲜干重... 中药材黄芪不规范施肥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其质量。本研究总结了不同肥料类型(氮肥、微肥、有机肥、菌肥、专用肥、控释肥)对黄芪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发现合理的施入不同类型肥料均可不同程度促进黄芪植株的生长,增加黄芪地上地下鲜干重,刺激有效成分黄酮、皂苷等的累积。进而提高黄芪产量及质量。但不同产地对肥料的需求量有较大差别,其中氮肥为30.00~546.90 kg/hm^(2);微肥:2.25~75.00 kg/hm^(2);有机肥为1 500~7 500 kg/hm^(2);菌肥:1.20~606.00 kg/hm^(2);有机-无机配施为8 kg/hm^(2)+0.4 kg/hm^(2)-2400 kg/hm^(2)+600 kg/hm^(2);专用肥:1 050~4 500 kg/hm^(2);控释肥:300~500 kg/hm^(2)。分析原因主要与产地土壤肥力程度、区域生态环境、肥料配方、生产目标等有关。建议制定科学有效的施肥方案,需综合考虑黄芪产地土壤质地、生产目标等因素。为黄芪规范化栽培,保证其品质提供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施肥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地红花绿绒蒿果实及种子性状分析
2
作者 陈红刚 赵文龙 +3 位作者 晋玲 刘东 久西加 杜弢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究种源地对红花绿绒蒿果实及种子性状的影响。【方法】测量不同种源地红花绿绒蒿果实大小、种子大小及千粒重,测定不同种源地红花绿绒蒿根际土成分含量,进行果实及种子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果实长与土壤pH呈... 【目的】探究种源地对红花绿绒蒿果实及种子性状的影响。【方法】测量不同种源地红花绿绒蒿果实大小、种子大小及千粒重,测定不同种源地红花绿绒蒿根际土成分含量,进行果实及种子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果实长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种子长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年均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种子千粒重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土壤因子显著影响红花绿绒蒿果实性状,气候因子显著影响红花绿绒蒿种子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绿绒蒿 种源地 环境因子 果实性状 种子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金银花生态种植模式比较
3
作者 崔同霞 姚友旭 +4 位作者 李怀德 张妍 罗宝平 王伟伟 杜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59-64,共6页
为提高甘肃省金银花的种植效益,探索金银花的生态种植模式,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套种不同经济作物,分别是金银花+葱(T1)、金银花+花椰菜(T2)、金银花+大豆(T3)、金银花+上海青(T4)、金银花+马铃薯(T5)和金银花+不套种(T6)。研究通过评估金... 为提高甘肃省金银花的种植效益,探索金银花的生态种植模式,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套种不同经济作物,分别是金银花+葱(T1)、金银花+花椰菜(T2)、金银花+大豆(T3)、金银花+上海青(T4)、金银花+马铃薯(T5)和金银花+不套种(T6)。研究通过评估金银花的生长指标、土壤水热情况及金银花和套种作物的产量,对比分析了甘肃省金银花生态种植模式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北花一号’在甘肃省种植成活率较高,平均在94.44%以上,当年新生枝芽(条)数为7.81~9.19个,新生枝芽(条)长度为3.39~5.83 cm,生长良好;金银花种植前期效益低,当年无产量,第2年平均产量仅为0.81 kg/10.8 m^(2),平均产值为16.21元/10.8 m^(2);T3处理下金银花产量显著提高,为1.45 kg/10.8 m^(2),较不套种提高158.93%;T4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其中套种作物2年总产量达38.36kg/10.8m^(2),总产值为153.44元/10.8m^(2)。综上所述,金银花前期套种不同经济作物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金银花+上海青”是一种适合甘肃省金银花栽培的生态种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生态种植 套种 甘肃省 产量 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还田对蒙古黄芪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陆国弟 侯嘉 +1 位作者 杨扶德 杜弢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9-732,共14页
沼液为厌氧发酵的优质有机肥,可替代化肥或配施化肥施用于农田,提高中草药产量及其品质。为探究沼液还田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生长及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清水和化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施用方式下(B1:喷... 沼液为厌氧发酵的优质有机肥,可替代化肥或配施化肥施用于农田,提高中草药产量及其品质。为探究沼液还田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生长及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清水和化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施用方式下(B1:喷洒,B2:追肥,B3:喷洒+追肥)沼液浓度(A1:100%浓度沼液;A2:80%浓度沼液;A3:50%浓度沼液)对整个生长期蒙古黄芪生理、生物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整个生长期11个处理的各指标基本呈先升后降趋势。2)沼液单独喷洒,以80%浓度沼液处理的各指标效果较佳,且显著优于化肥处理(P<0.05)。3)追肥后,相比其他10个处理,80%浓度沼液追肥处理可显著增加成药期蒙古黄芪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地上和地下根的产量(P<0.05)。且蒙古黄芪根中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黄芪甲苷含量,在80%浓度沼液追肥处理下分别显著高于化肥处理87.09%、60.65%、52.17%和24.21%。综合评价得出80%浓度沼液追肥处理的效果较佳。上述研究表明:适宜的沼液浓度及施用方式可增强黄芪抗逆性,提高药材生物量,改善黄芪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蒙古黄芪 生理指标 生物量 黄酮类成分 皂苷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干物质及矿质元素动态积累研究
5
作者 杨福红 刘向锋 +3 位作者 邢鹏 鲍国军 张岩竹 杜弢 《北方园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4,共7页
以独活为试材,自4月4日至10月1日,采用每隔20 d对二年生独活各形态指标和根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定期测定方法,研究了独活生长及根中矿质营养元素动态变化规律,以期通过平衡施肥生产优质高产药材,为独活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 以独活为试材,自4月4日至10月1日,采用每隔20 d对二年生独活各形态指标和根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定期测定方法,研究了独活生长及根中矿质营养元素动态变化规律,以期通过平衡施肥生产优质高产药材,为独活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独活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各形态指标变化较大,株高、叶长、叶宽、叶质量、主根长、主根粗、侧根数和根质量整体上均呈现“S”型生长变化趋势,各指标出现转折变化时间点差异较大,表现为地上部各指标早于地下部各指标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质量与地上部各指标呈显著正相关顺序为叶质量(0.89)>叶长(0.83)>株高(0.76),与地下部各性状顺序为侧根数(0.93)>主根粗(0.92)>主根长(0.91)。根中9种矿质元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同一时期的含量差异较大,且各元素峰值不同期。N、P、K的2次吸收高峰期在5月14日至6月23日和8月2日至8月22日,Fe、Mn、Zn、B在4月24日至5月14日和6月23日至8月2日,整体上微量元素吸收高峰期早于大量元素。建议在筛选独活优良材料时,可将叶质量,叶长和株高作为间接选择的首选指标;在矿质元素吸收高峰期间,择机合理施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更有利于独活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 干物质 矿质营养元素 动态积累
原文传递
中药材百合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杜弢 陈红刚 +4 位作者 连中学 王惠珍 王艳 张延红 朱田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通过检索文献和实际调查,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的药用百合栽培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安徽霍山、湖南龙山等新兴产区后来者居上,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已初具产业化规模。但同时也存在病虫害严重、种性退化、加工水平落后等问题。提出... 通过检索文献和实际调查,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的药用百合栽培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安徽霍山、湖南龙山等新兴产区后来者居上,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已初具产业化规模。但同时也存在病虫害严重、种性退化、加工水平落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标准、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百合 栽培 现状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黄芩D20引种实验报告 被引量:17
7
作者 杜弢 林丽 +1 位作者 雍思龙 连中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考察四倍体黄芩D20在西部干旱地区的表现。方法: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生长势旺,抗逆性强,产量超过对照52.5%,黄芩苷含量达13.1%,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结论:综合产量、化学成分含量、抗病... 目的:考察四倍体黄芩D20在西部干旱地区的表现。方法: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生长势旺,抗逆性强,产量超过对照52.5%,黄芩苷含量达13.1%,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结论:综合产量、化学成分含量、抗病性、适应性、商品性等农艺性状,四倍体黄芩D20均优于当地主栽品系,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黄芩 引种 产量 黄芩苷含量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I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杜弢 周智广 廖岚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9-492,共4页
探讨湖南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 I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研究对象为853例,其中T2DM组473例和正常对照组38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PCR-RFLP)法检测VDR基因Fok I位点基因型。比较两组VDR... 探讨湖南地区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 I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研究对象为853例,其中T2DM组473例和正常对照组38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PCR-RFLP)法检测VDR基因Fok I位点基因型。比较两组VDR基因Fok I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VDR基因Fok I位点多态性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T2DM组f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Ff和ff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FBG、PBG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组ff基因型组的口服葡萄糖耐量后2 h胰岛素低于FF基因型组(P<0.05)。VDR基因Fok I多态性与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发病相关,VDR基因ff基因型和Ff基因型可能是T2DM的发病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维生素D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 D3调节T2DM单核细胞对LPS的高反应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杜弢 周智广 +1 位作者 黄干 游硕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1-255,共5页
探讨1,25(OH)2D3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单核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体外培养的外周单核细胞分别从23例正常对照和22例T2DM患者中获得。观察1,25(OH)2D3预干预后,单核细胞对TLR4配体(脂多糖,LPS)的反应性变化以及单核细胞表面CD14和TLR4表... 探讨1,25(OH)2D3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单核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体外培养的外周单核细胞分别从23例正常对照和22例T2DM患者中获得。观察1,25(OH)2D3预干预后,单核细胞对TLR4配体(脂多糖,LPS)的反应性变化以及单核细胞表面CD14和TLR4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单核细胞CD14和TLR4表达以及NF-κB-p65磷酸化水平,IL-1β和TNF-α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2DM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PS使正常对照组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T2DM组(P<0.05)。LPS干预后T2DM单核细胞的NF-κB-p65磷酸化水平和IL-1β和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1,25(OH)2D3预干预后,LPS对单核细胞表面CD14和TLR4表达、NF-κB-p65磷酸化水平和IL-1β、TNF-α浓度的影响在T2DM和对照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1,25(OH)2D3对T2DM患者单核细胞的高反应性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这有助于我们近一步地认识和探讨1,25(OH)2D3对T2DM的固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单核细胞 TOLL样受体4 脂多糖 1 25(OH)2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棒锤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弢 陈红刚 +3 位作者 高素芳 张延红 王惠珍 林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以铁棒锤越冬芽为外植体,在添加抗褐化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活性碳(AC)的MS培养上,附加不同浓度组合的NAA和6-BA,进行了芽增殖和试管苗生根培养.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添加1.5 g·L-1AC+1.0 g·L-1PVP可抑制培养物褐化;在MS... 以铁棒锤越冬芽为外植体,在添加抗褐化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活性碳(AC)的MS培养上,附加不同浓度组合的NAA和6-BA,进行了芽增殖和试管苗生根培养.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上添加1.5 g·L-1AC+1.0 g·L-1PVP可抑制培养物褐化;在MS培养基上添加2.5 mg·L-16-BA+0.1 mg·L-1NAA有利于芽的诱导增殖;在1/2 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2 mg·L-1NAA有利于试管苗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棒锤 越冬芽 组织培养 抗褐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诊断学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弢 叶子冠 +2 位作者 陶怡 徐米清 李万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2期1708-1710,共3页
临床思维的培养贯穿于诊断学教学的全过程,应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利用批判性思维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临床思维培养,可提高学生分析、鉴别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已知知识的批判性再认识,同时充分发挥信... 临床思维的培养贯穿于诊断学教学的全过程,应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利用批判性思维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临床思维培养,可提高学生分析、鉴别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已知知识的批判性再认识,同时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学 循证医学 批判性思维 创新思维 信息网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与Roux-en-Y胃肠短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Met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弢 李小维 +1 位作者 王国强 李万根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2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外科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于血糖控制有良好效果,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LSG)与腹腔镜Roux-en-Y胃肠短路术(LRYGB)是常采用的两种术式,本次研究将系统评价该两种术式对T2DM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Pubmed、Embase、Springe... 目的外科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于血糖控制有良好效果,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LSG)与腹腔镜Roux-en-Y胃肠短路术(LRYGB)是常采用的两种术式,本次研究将系统评价该两种术式对T2DM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Pubmed、Embase、Springerlink、万方和CNKI数据库文献搜索LSG与LRYGB两种术式治疗肥胖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12年4月。采用RevMan5.1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前瞻性研究文献,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两术式对术后血糖缓解率、HbA1c、血糖下降幅度、体重指数和体重下降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10);LSG术后额外体重丢失低于LRYGB(P=0.04),并效应值-14.17(95%CI:-27.44,-0.90)。结论 LSG与LRYGB在对T2DM的体重和血糖的控制效果相当,提示LSG可作为外科治疗T2DM的优先考虑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腹腔镜胃袖套状切除术 腹腔镜Roux-en-Y胃肠短路术 随机对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及其法律防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弢 张东 张晓亮 《中国商贸》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2X期112-113,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物流外包已成为获得竞争优势和节约物流成本的源泉,成为发达国家物流运作的主要形式。然而,物流外包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有相当程度的风险。本文基于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性,探析外包过程中的法律防范。
关键词 企业物流 物流外包 外包风险 法律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产研结合推动中药材种业快速发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弢 杨福红 +4 位作者 蔺海明 王国祥 王富胜 贠文俊 周海 《中国种业》 2020年第12期14-17,共4页
通过综合分析当前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提出开展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和繁育技术规程的制定、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和构建市场流通体系等产业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 政产研结合 中药材 种子种苗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I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杜弢 廖岚 +1 位作者 李万根 周智广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T1DM)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T1DM患者241例和正常对照组380例。VDR基因FokI位点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PCR-RFLP)法检测。结果 T1DM组VDR基因FokI基因型分布...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T1DM)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T1DM患者241例和正常对照组380例。VDR基因FokI位点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PCR-RFLP)法检测。结果 T1DM组VDR基因FokI基因型分布和F/f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DM组中,Ff基因型组与ff基因型组的空腹-C肽(FCP)和餐后C-肽(PCP)均低于FF基因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R基因FokI多态性与T1DM遗传易感性不相关。T1DM患者中ff基因型与Ff基因型组FCP和PCP呈低水平,提示VDR基因FokI基因型可能与胰岛细胞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维生素D受体基因 多态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流企业的刑事风险防范
16
作者 杜弢 《中国市场》 2015年第50期19-19,23,共2页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后,物流企业如何做好刑事风险防范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对物流企业刑事犯罪案的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推进物流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物流企业 刑事风险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7
作者 陆国弟 杨扶德 +1 位作者 陈红刚 杜弢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9-345,共7页
沼液是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在密闭条件下,经多种发酵微生物作用形成的厌氧发酵液。含多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养分、生长激素及丰富的氨基酸等。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生态农业的大力倡导,沼液的用途也被大力开发。从沼液施用对土壤理... 沼液是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在密闭条件下,经多种发酵微生物作用形成的厌氧发酵液。含多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养分、生长激素及丰富的氨基酸等。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生态农业的大力倡导,沼液的用途也被大力开发。从沼液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肥料效应(粮油作物、蔬菜水果、药用植物)、其他功效(浸种、抗病虫害、饲料)以及对重金属影响做一综述,以期为沼液资源的合理使用及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肥料 浸种 抗病虫害 土壤理化性质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对小鼠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泽军 王志旺 +4 位作者 郭玫 杜弢 师霞 邵晶 文喜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0,64,共5页
目的:研究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对小鼠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66只KM小鼠随机分6组(n=11),采用耳廓肿胀法、足肿胀法观察板蓝根的抗炎作用;77只KM小鼠随机分7组(n=11),通过复制气囊滑膜炎动物模型来观测板蓝根的抗炎作用;66只KM... 目的:研究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对小鼠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66只KM小鼠随机分6组(n=11),采用耳廓肿胀法、足肿胀法观察板蓝根的抗炎作用;77只KM小鼠随机分7组(n=11),通过复制气囊滑膜炎动物模型来观测板蓝根的抗炎作用;66只KM小鼠随机分6组(n=11),通过环磷酰胺复制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研究板蓝根对动物胸脾指数、血常规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可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足肿胀度以及气囊滑膜炎总蛋白、白三烯B4(LTB4)及丙二醛(MDA)的水平,提高气囊滑膜炎动物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环磷酰胺模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提高胸脾指数、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以及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P<0.05,P<0.01);在上述抗炎、调节免疫的研究中,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及四倍体板蓝根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差异。结论: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对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及四倍体板蓝根之间上述作用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生态型 四倍体 抗炎 免疫调节作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浸种对蒙古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陆国弟 杨扶德 +3 位作者 王惠珍 杜弢 郑健 邢豪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5-162,共8页
通过培养皿发芽试验,设计5个沼液浓度水平(0%,10%,25%,50%,75%)和3个浸种时间水平(4,5,6 h),探讨沼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蒙古黄芪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根重、叶绿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CAT... 通过培养皿发芽试验,设计5个沼液浓度水平(0%,10%,25%,50%,75%)和3个浸种时间水平(4,5,6 h),探讨沼液浓度和浸种时间对蒙古黄芪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高、根重、叶绿素(Chl)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CAT、POD、SOD)及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寻求最佳沼液浸种浓度和时间组合,为黄芪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5%沼液浸种5 h黄芪种子发芽势最高,显著高于清水浸种4、5 h处理(P<0.05);25%沼液浸种5 h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根重,Chla、Chlb、Chla+Chlb含量,根系活力、POD活性、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14个浸种处理(P<0.05);25%沼液浸种4、6 h苗高均显著高于其余13个处理(P<0.05);丙二醛含量与CAT活性测定结果一致,均以25%沼液浸种5 h最低(P<0.05)。说明适宜的沼液浸种有利于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25%沼液浸种5 h对黄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浓度 浸种时间 蒙古黄芪 种子萌发 幼苗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成药期党参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惠珍 陆国弟 +3 位作者 陈红刚 崔治家 杜弢 王亚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72-76,共5页
目的研究成药期党参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变化,揭示党参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4个水分处理,通过测定党参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 目的研究成药期党参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变化,揭示党参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供水、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4个水分处理,通过测定党参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研究干旱胁迫对党参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党参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叶绿素b无明显变化;电导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无明显变化;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逐渐增加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无明显变化;脯氨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呈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无明显变化。结论干旱胁迫下,党参通过增加脯氨酸含量调控细胞渗透势,同时提高抗氧化酶POD和CAT活性,减轻膜脂过氧化产物对细胞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干旱胁迫 膜透性 保护酶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