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火灸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钟群华 杜兰翔 +1 位作者 李世佳 王志相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35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雷火灸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赣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每组35例。西医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 目的分析雷火灸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赣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每组35例。西医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联合组在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基础上进行雷火灸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腰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评分(JOA)、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凋亡相关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血清Apaf-1、Caspase-3及TFAR19水平低于西医组,JOA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确切,可减轻腰部疼痛感,减少椎间盘细胞凋亡,促进腰椎功能和患肢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加味身痛逐瘀汤 气滞血瘀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庆真 施明祥 +2 位作者 刘盛飞 杜兰翔 厉江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3期5356-5360,共5页
背景: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用药方式的作用尚有争议。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7例局部... 背景: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有促进作用,但目前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用药方式的作用尚有争议。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7例局部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25例全身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1次/d,一个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及疗效。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优良率85%(23例),有效率93%(25例);对照组的优良率72%(18例),有效率84%(21例),两组优良率与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13例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痛,其中1例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缓解;对照组中12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一过性疼痛,未做处理。结果提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安全有效,局部注射疗效优于全身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神经生长因子 局部注射 周围神经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关节液中NO及SOD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庆真 赖春柏 +4 位作者 杜兰翔 刘盛飞 厉江群 李世梁 钟良钰 《陕西中医》 2017年第6期802-803,共2页
目的: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中NO及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78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灸量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热敏灸,3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 目的:探讨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关节液中NO及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78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灸量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热敏灸,3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晨僵及畏寒肢冷等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后患者关节炎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升高,观察组SOD治疗后水平为(126.49±31.46)nU/ml,对照组则为(93.65±12.89)nU/ml,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治疗后患者关节炎中一氧化氮(NO)均降低,观察组NO治疗后水平为(7.71±1.28)μmol/L,对照组则为(11.86±3.34)μmol/L,观察组改善更显著。治疗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升高,X线评分则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28/38),观察组95.00%(38/40)。结论: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关节液中NO及SOD水平,促进膝关节炎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中医药疗法 @热敏灸 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或无背侧粉碎的AO-C1型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杜兰翔 李世梁 +5 位作者 钟良钰 谢赣平 厉江群 刘盛飞 吴秋敏 肖嵘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12期911-914,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或无背侧粉碎的AO-C1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11月AO-C1型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末次随访X线片桡骨高度、掌... 目的:探讨伴有或无背侧粉碎的AO-C1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9月—2017年11月AO-C1型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末次随访X线片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G-W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依据是否有桡骨远端背侧粉碎骨折分为2组,比较2组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及G-W评分。结果: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3个月,末次随访复查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末次随访发现桡骨远端均存在不同程度短缩移位,无背侧粉碎组在桡骨高度、尺偏角及G-W评分方面均优于有背侧粉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间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O-C1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抗轴向应力较弱,伴有背侧粉碎者桡骨高度丢失较为严重,可能是影响腕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背侧骨折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20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兰翔 肖嵘 +1 位作者 卢红梅 张晓吉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4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例锁骨中段骨折采用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0个月(平均5.5个月),愈合时间6-8周(平均6.8周),无畸形或延期愈合,并无并发症发生,肩部...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例锁骨中段骨折采用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0个月(平均5.5个月),愈合时间6-8周(平均6.8周),无畸形或延期愈合,并无并发症发生,肩部外观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是一种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优良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中空加压螺钉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中远期疗效观察
6
作者 杜兰翔 李世梁 +3 位作者 肖嵘 李世佳 王志相 刘盛飞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改良髋关节前外侧(S-P)入路切开复位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术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38例,根据术中是否植骨分为植骨组和非植骨组。植... 目的:观察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改良髋关节前外侧(S-P)入路切开复位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术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38例,根据术中是否植骨分为植骨组和非植骨组。植骨组18例,行改良S-P入路切开复位双头加压空心钉+同种异体腓骨棒植入术;非植骨组20例,行切开复位普通空心拉力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口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随访(46.32±5.28)个月。植骨组骨性愈合16例,出现股骨头坏死2例;非植骨组骨性愈合12例,股骨头坏死8例。植骨组骨折愈合率、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哈里斯(Harris)评分均优于非植骨组,股骨头坏死率低于非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无内固定并发症发生,非植骨组5例内固定松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P入路切开复位同种异体腓骨植入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可明显提升骨折愈合率,显著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同种异体腓骨 双头加压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锚定式椎间孔一次成形技术在腰椎间孔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世梁 杜兰翔 +3 位作者 钟锐 李世佳 刘盛飞 王志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8-961,共4页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正广泛开展[1],其关键步骤是关节突扩大成形,精确置管[2]。传统的椎间孔成形工具环锯或螺旋骨钻[3]均需要通过三级环锯或多级切割/打磨关节突,操作较为繁琐困难,反复更换... 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正广泛开展[1],其关键步骤是关节突扩大成形,精确置管[2]。传统的椎间孔成形工具环锯或螺旋骨钻[3]均需要通过三级环锯或多级切割/打磨关节突,操作较为繁琐困难,反复更换工具易发生漂移,学习曲线较长,手术步骤多,术中透视的次数也较多,术者及患者受到了较多的射线暴露[4];患者疼痛多次,术者体验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突 椎间孔镜 环锯 脊柱微创 骨钻 一次成形 学习曲线 术中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头置换术与T形钢板联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Mason-Johnst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钟良钰 杜兰翔 +3 位作者 王志相 厉江群 刘盛飞 吴秋敏 《中医正骨》 2018年第8期21-25,共5页
目的:比较桡骨头置换术与T形钢板联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Mason-Johnst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Mason-Johnst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23例,采用T形钢板联合Herbert螺钉内固... 目的:比较桡骨头置换术与T形钢板联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Mason-Johnst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Mason-Johnst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采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23例,采用T形钢板联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23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18~63岁,中位数46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左侧16例、右侧3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中位数4 d。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末次随访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3个月,中位数12个月。桡骨头置换组的手术时间短于钢板联合螺钉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钢板联合螺钉组[(49.48±6.17)min,(58.57±12.79)min,t=-3.069,P=0.004;(50.49±9.63)m L,(64.26±12.94)m L,t=-4.096,P=0.000]。桡骨头置换组1例出现肘关节僵硬,采用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钢板联合螺钉组3例出现肘关节僵硬,采用肘关节松解术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1例出现内固定失效,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采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后效果满意。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末次随访时,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桡骨头置换组的疼痛评分及运动评分高于钢板联合螺钉组[(42.39±5.81)分,(37.17±9.98)分,t=2.166,P=0.037;(19.78±1.04)分,(18.48±2.79)分,t=2.098,P=0.045];两组的稳定性评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及总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7±1.44)分,(8.69±2.24)分,t=1.563,P=0.126;(24.13±1.94)分,(21.96±4.94)分,t=1.965,P=0.059;(95.87±7.33)分,(88.91±16.85)分,t=1.815,P=0.079]。桡骨头置换组优14例、良8例、差1例,钢板联合螺钉组优8例、良8例、可4例、差3例,桡骨头置换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钢板联合螺钉组(Z=-2.171,P=0.030)。结论:桡骨头置换术与T形钢板联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Mason-Johnst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运动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综合疗效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肘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折固定术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斯氏针撬拨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85例体会
9
作者 杜兰翔 谢赣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3年第5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撬拨固定术 斯氏针 经皮 骨折 跟骨关节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关节内骨折
10
作者 杜兰翔 肖嵘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9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严重粉碎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桡骨远端严重粉碎关节内骨折(C2型12例、C3型3例)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优良率93.3%。结论: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严重粉碎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桡骨远端严重粉碎关节内骨折(C2型12例、C3型3例)采用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优良率93.3%。结论: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关节内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骨折再移位、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型骨折 切开复位 外固定架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清热解毒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志相 邱祖财 +2 位作者 杜兰翔 刘盛飞 李世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活血清热解毒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接诊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分析活血清热解毒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接诊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基础治疗和活血清热解毒法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溃疡面积、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溃疡面积及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RP、PCT及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清热解毒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的疮面感染程度、加速愈合,改善血液流变,降低血液黏滞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活血清热解毒法 足背动脉血流速度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秋敏 廖拥军 +1 位作者 刘盛飞 杜兰翔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1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试验组接受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复位后水肿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尺偏角平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天、第2周以及第4周患侧桡骨高度、尺偏角以及掌倾角,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结果 试验组水肿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尺偏角平均变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第4周桡骨高度、尺偏角以及掌倾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试验组腕关节功能评估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更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石膏外固定 小夹板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拥军 杜兰翔 +4 位作者 厉江群 刘盛飞 钟良钰 王志相 吴秋敏 《当代医学》 2018年第7期146-147,共2页
目的了解观察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的治疗效果。方法挑选本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研究组患者采取损伤控骨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了解观察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的治疗效果。方法挑选本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研究组患者采取损伤控骨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95%,出现患者死亡事件1例,为重度颅脑损伤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70%,死亡6例,2例失血性休克,3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症,1例重创后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p H、体温及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研究组患者凝血功能明显比对照组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时采取损伤控骨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治疗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损伤控制骨科 骨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骨创伤感染应用中医益气活血方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的效果 被引量:8
14
作者 廖拥军 王志相 +4 位作者 钟良钰 刘盛飞 吴秋敏 杜兰翔 厉江群 《光明中医》 2018年第22期3381-3383,共3页
目的探析在骨创伤感染应用益气活血方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骨创伤感染患者30例(均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将选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 目的探析在骨创伤感染应用益气活血方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骨创伤感染患者30例(均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将选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选用益气活血方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的1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疗效与WBC与hs-CRP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93. 33%> 60. 00%),2组数据差异显著(P <0. 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与hs-CRP水平降低趋势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数据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应用益气活血方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骨创伤感染患者,在改善患者创面感染症状上可取得佳效,临床应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方 封闭负压引流术 骨创伤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乐郭氏正骨手法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8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钟良钰 王志相 +5 位作者 杜兰翔 谢赣平 厉江群 刘盛飞 廖拥军 吴秋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平乐郭氏正骨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平乐郭氏正骨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对... 目的:观察平乐郭氏正骨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平乐郭氏正骨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观察两组术前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76例患者获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9~12月,平均(10.5±0.6)月,两组术前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乐郭氏正骨手法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减少了透视次数,缩短了手术时间,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平乐郭氏正骨手法 PFNA 闭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配合肾着汤加减治疗寒湿型腰痛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小波 谢赣平 +2 位作者 邱崇慧 杜兰翔 高雪花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840-841,共2页
关键词 寒湿型腰痛 加减治疗 肾着汤 临床疗效 《金匮要略》 艾条温和灸 甘姜苓术汤 寒湿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汤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干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良钰 王志相 +3 位作者 杜兰翔 朱小明 钟钿 钟飞 《江西中医药》 2021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四物汤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干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4组,每组30例。观察组:四物汤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干预组... 目的:研究四物汤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干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4组,每组30例。观察组:四物汤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干预组。对照1组:单纯四物汤组。对照2组:单纯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组。对照3组:空白对照组。观察术前,术后第1、3、5、7d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应用Gross方程计算出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其他对照组在第3天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隐性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在第5天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隐性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血栓性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汤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干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疗效肯定,能够有效减少术后隐性失血,同时较快促进贫血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隐性失血 氨甲环酸 四物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型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钟良钰 王志相 +4 位作者 杜兰翔 谢赣平 吴秋敏 厉江群 刘盛飞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58-62,共5页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型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8月本院采用跗骨窦入路(跗骨窦组,31例)与外侧L型入路(外侧L型组,30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受伤至...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型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8月本院采用跗骨窦入路(跗骨窦组,31例)与外侧L型入路(外侧L型组,30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受伤至手术前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影像学指标及术后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61例患者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 3±3. 5)月。跗骨窦组手术前天数、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外侧L型组(P <0. 05),且无早晚期并发症;外侧L型组发生局部皮肤坏死5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腓肠神经损伤1例。随访两组功能、末次随访影像学表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微创治疗跟骨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及固定效果,其相关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远低于经外侧L型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跗骨窦入路 外侧L型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PLIF术后持续负压与间断负压引流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嵘 李世梁 +3 位作者 杜兰翔 连育才 孙海东 朱小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患者术口采用持续负压引流与间断负压引流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科腰椎行PLIF手术治疗患者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术口引流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持续负压组(n=31...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患者术口采用持续负压引流与间断负压引流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科腰椎行PLIF手术治疗患者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术口引流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持续负压组(n=31)和间断负压组(n=30),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术后拔管时血红蛋白量及术后术口并发症(包括术口再渗血、皮下积血、感染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间断负压组术后总引流量小于持续负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间断负压组术后拔管时血红蛋白量高于持续负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拔除引流管后均未出现明显术口再渗血、皮下积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腰椎PLIF术后采用间断负压引流方式可明显减少术后引流血量,降低术后术口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引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术后引流 持续负压 间断负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盛飞 王志相 +2 位作者 杜兰翔 厉江群 钟良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23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手法按摩、中药熏洗治疗...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手法按摩、中药熏洗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采用踝关节Kofoed评分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踝关节Kofoed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踝关节骨折 手法按摩 手法按摩 中药熏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