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理农村群体性事件与规范基层政府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默海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59,共3页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给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严重挑战。如何治理群体性事件以便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摆在基层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多数群体性事件起因于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冲突,农民抗议和上访是为了自身的... 当前,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给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严重挑战。如何治理群体性事件以便更好地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摆在基层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多数群体性事件起因于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冲突,农民抗议和上访是为了自身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免受基层政府不规范行为的侵犯。因此,治理群体性事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必须规范基层政府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行为 政府权力 群体性事件 农村社会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俄罗斯激进经济改革的特点与后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默海 《天府新论》 CSSCI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20世纪最后十年间发生在俄罗斯的激进式经济改革,从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来说可谓是一场大革命,对俄罗斯社会经济的破坏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很多。完全照搬拉美国家模式,完全依赖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无疑使改... 20世纪最后十年间发生在俄罗斯的激进式经济改革,从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来说可谓是一场大革命,对俄罗斯社会经济的破坏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很多。完全照搬拉美国家模式,完全依赖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无疑使改革在一开始便走上了歧途;脱离本国国情实施私有化加速战略为极少数人和集团瓜分国有资产提供了绝佳的契机。私有化改革的策略与方法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如税制不合理,并由此滋生出了大量社会恶果。这一切都决定了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建设之路还会很长很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激进经济改革 私有化 自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的政治认同:以社会主义为对象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默海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9-71,共3页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农民在历史和现实中形成了以生存伦理为认同的逻辑起点、以公正平等为最大的心理诉求、以自身的弱势地位为认同的主要障碍等内容。农民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对社会...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农民在历史和现实中形成了以生存伦理为认同的逻辑起点、以公正平等为最大的心理诉求、以自身的弱势地位为认同的主要障碍等内容。农民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状况,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认清农民政治认同的逻辑和内容,并在制度和政策上提高农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才能增进农民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政治认同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民主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默海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57,共3页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发展民主政治上,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党情和民情,而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发展模式。在当代中国,发展民主政治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发展民主政治上,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党情和民情,而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发展模式。在当代中国,发展民主政治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人民民主 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 党内民主 基层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西周政治制度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默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103,共5页
西周政治、经济、文化在夏、商两代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加灿烂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归因于其合理、有效的国家治理。在经济生活治理方面,西周贯彻"敬德保民"的政治方针,使民耕者有其田,注意减轻佃农经济和劳役负担,重视农业生产... 西周政治、经济、文化在夏、商两代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加灿烂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归因于其合理、有效的国家治理。在经济生活治理方面,西周贯彻"敬德保民"的政治方针,使民耕者有其田,注意减轻佃农经济和劳役负担,重视农业生产和繁荣商业活动;在政治生活治理上,宗法分封制不但构筑了一个幅员辽阔、统一的封建制国家,而且维持了政权稳定与社会和谐;在社会生活治理上,西周综合运用法治和德治两种手段,建构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社会治理机制;在宗教意识形态治理上,周人发展了殷人对"天"的信仰,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新的天命思想,为周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找到了新的合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封建制 礼刑 以德配天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在延安时期获得农民政治认同的经验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默海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分析了党在延安时期获得农民政治认同的经验,指出,政治参与是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获得广大农民政治认同的主渠道、关注民生是获得农民政治认同的有效性基础、社会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是获得农民政治认同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 政治认同 政治参与 民生 民主 陕甘宁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党“以党治国”实践失败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默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9-63,共5页
孙中山主张在训政时期实行"以党治国"。1928年,中国国民党开始做"以党治国"方面的工作。国民党在大陆的"以党治国"实践是失败的,它没有使中国经过党治走上宪治之路。国民党"以党治国"实践的失... 孙中山主张在训政时期实行"以党治国"。1928年,中国国民党开始做"以党治国"方面的工作。国民党在大陆的"以党治国"实践是失败的,它没有使中国经过党治走上宪治之路。国民党"以党治国"实践的失败,既有军政时期的任务没有完成的客观原因,也有国民党政权制度化水平低、国民党本身和孙中山"以党治国"理论预设方面的主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党治国 失败 原因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国家到公民国家——农民革命与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默海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35-38,共4页
民族国家的本质在于国家的统一性和国民文化的同质性 ,公民国家的本质在于法制国家的民主参与和公民资格。农民革命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使国家主权获得了独立和统一。可以说 ,没有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 民族国家的本质在于国家的统一性和国民文化的同质性 ,公民国家的本质在于法制国家的民主参与和公民资格。农民革命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使国家主权获得了独立和统一。可以说 ,没有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就没有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从建设民族国家转向建设公民国家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由于中国的农民革命在初期是一种政治动员型革命 ,容易导致权力高度集中 ,难以形成公民社会 ,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只有在宪法精神下 ,营造强社会、强法制的国家政治架构 ,努力建立和谐的公民社会 ,才能发挥人民对政府监督和制约作用 ,最终实现现代公民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革命 民族国家 政治动员 公民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保障公民权利、遏制行政权力无序扩张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默海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21,30,共3页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既有民众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利益表达渠道不通畅、协商民主发扬不充分的原因,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即行政权力的膨胀、运行失范,侵害了公民权利。所以,解决因公民权利受到侵犯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还应在遏制行政权力膨...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既有民众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利益表达渠道不通畅、协商民主发扬不充分的原因,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即行政权力的膨胀、运行失范,侵害了公民权利。所以,解决因公民权利受到侵犯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还应在遏制行政权力膨胀上多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行政权力 公民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权力异化的原因与防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默海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4-39,共6页
政府权力异化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政府权力异化的结果是公共政策偏离公共行政的目标以及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腐败。政府权力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原因,也有制度的缺失、无效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原因。防... 政府权力异化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政府权力异化的结果是公共政策偏离公共行政的目标以及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腐败。政府权力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原因,也有制度的缺失、无效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原因。防范政府权力异化,重要的是避免利益冲突。为此,首先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其次要规范政府行为,最后要提高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民主 政府行为 政府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党政治到以党建国:孙中山政党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默海 《兰州学刊》 2007年第8期131-134,共4页
民国建元之初,孙中山信奉自由主义政治,主张在宪政框架下开展政党政治活动。后来,孙中山放弃了自由主义的政党政治观念,主张"以党建国"或者"以党治国"。孙中山政党观念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的原因在于近代中... 民国建元之初,孙中山信奉自由主义政治,主张在宪政框架下开展政党政治活动。后来,孙中山放弃了自由主义的政党政治观念,主张"以党建国"或者"以党治国"。孙中山政党观念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的原因在于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决定了这个时期中国不宜开展政党政治活动;直接的原因是民元之初的议会政党政治试验的失败使孙中山对自由主义政治产生的怀疑;而苏俄的影响则是孙中山政党观念变化的外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政党观 变化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建设视野下的社会稳定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默海 《岭南学刊》 201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国家建设和社会稳定成正相关的关系。正是由于大规模国家建设的开展,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所以,研究社会的稳定问题,必须从国家建设的视角着手。当前,导致我国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从根本上来说正是国家建设的渗透性危... 国家建设和社会稳定成正相关的关系。正是由于大规模国家建设的开展,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所以,研究社会的稳定问题,必须从国家建设的视角着手。当前,导致我国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从根本上来说正是国家建设的渗透性危机、国家建设的分配性危机、国家建设的合法性危机和国家建设的参与性危机造成的。因此,解决社会稳定问题,也必须从国家建设上寻找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设 社会稳定 渗透性危机 分配性危机 合法性危机 参与性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建设的历史、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默海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3-46,88,共5页
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历史经过了晚清新政、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在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特点是学习与自我创新相结合、政党在中国国家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制度形式与制度的实际运作之间存在... 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历史经过了晚清新政、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在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特点是学习与自我创新相结合、政党在中国国家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制度形式与制度的实际运作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回顾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历史,总结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特点,是为当代中国的国家建设提供经验和鉴戒。为构建和谐社会,当代中国应着力强化和健全国家对社会监管和控制的力度和机制,提高国家政治权力运作的制度化水平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三个方面来抓好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建设 历史 现代国家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公务员行政中立制度之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默海 《行政科学论坛》 2018年第3期52-57,共6页
行政中立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指导原则。基于此,我们应从政治与行政两个方面定义公务员行政中立概念的含义,应从历史上回顾公务员行政中立制度的形成,也应从实践上梳理西方主要国家现行的行政中立制度。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 行政中立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指导原则。基于此,我们应从政治与行政两个方面定义公务员行政中立概念的含义,应从历史上回顾公务员行政中立制度的形成,也应从实践上梳理西方主要国家现行的行政中立制度。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西方公务员行政中立制度,以及这一制度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 政务官与事务官 行政中立 公务员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党训政失败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默海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1-95,共5页
国民党在大陆的训政是失败的,没有使中国走上宪政之路。国民党训政失败,既有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和国民党政权制度化水平低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国民党本身和孙中山训政理论预设方面的主观原因。
关键词 国民党 训政 中华民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权力监督到权利监督——基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默海 《党政干部论坛》 2009年第3期4-5,共2页
2008年5月28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纪委、监察局和预防腐败办公室联合出台《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规定(试行)》,要求“与领导干部职权密切相关的收入,都将通过阿勒泰廉政网及当地主流媒体及时全面公开,以接受社会有效监督”。... 2008年5月28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纪委、监察局和预防腐败办公室联合出台《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规定(试行)》,要求“与领导干部职权密切相关的收入,都将通过阿勒泰廉政网及当地主流媒体及时全面公开,以接受社会有效监督”。这个规定的出台受到媒体的格外关注。香港《文汇报》对此事件作出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申报制度 权利监督 权力监督 阿勒泰地区 官员 领导干部 主流媒体 《文汇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更好地实现民主执政——基于人民、政党、政府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默海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0年第4期81-85,共5页
实现民主执政首先要树立民主执政的科学观念,实行观念的突破。在当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的认识有两个方面需要强调:一个是通过改进选举工作来加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另一个就是规范党政关系,执政党运行政府权力必须符合民主法治的要求... 实现民主执政首先要树立民主执政的科学观念,实行观念的突破。在当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的认识有两个方面需要强调:一个是通过改进选举工作来加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另一个就是规范党政关系,执政党运行政府权力必须符合民主法治的要求。在人民、政党、政府三者之间关系上,民主执政要求执政党坚持"政府台前,政党幕后"的管理原则,要求执政党与人民、社会的关系是互动、相互信任与支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执政 政府 人民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熊彼特“民主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几点思考
18
作者 李默海 陈冬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1-24,共4页
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如何,是熊彼特在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分析的一个重要问题。熊彼特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民主可以和社会主义相容。熊彼特把民主的定义界定为民主的精英主义,把社会主义界定为一种中央权威控制生产体... 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如何,是熊彼特在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分析的一个重要问题。熊彼特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民主可以和社会主义相容。熊彼特把民主的定义界定为民主的精英主义,把社会主义界定为一种中央权威控制生产体系的制度模式,认为在适当的社会环境状况下,社会主义可以按照民主原则运行。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熊彼特所论"民主与社会主义关系"的理论仍能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彼特 民主 社会主义 官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扫除“四风”及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默海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3-18,共6页
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真正建立起长效机群制,用制度保证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在党内蔓延,不仅损害党的形象,更严重... 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真正建立起长效机群制,用制度保证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在党内蔓延,不仅损害党的形象,更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要贯彻群众路线,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必须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对"四风"来一次大扫除,并建立长效机制杜绝其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群众路线 “四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衣入仕与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变迁
20
作者 李默海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3-100,共8页
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与发展,与布衣入仕制度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官僚体制上。作为一种精英录用制度,布衣入仕制度是官僚体制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从外部为官僚体制提供人员支持,保证官僚体制的"新陈代谢"。官僚... 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与发展,与布衣入仕制度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官僚体制上。作为一种精英录用制度,布衣入仕制度是官僚体制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从外部为官僚体制提供人员支持,保证官僚体制的"新陈代谢"。官僚体制基本上从两个方面影响君主专制政体:一是抗衡贵族政治势力对君权的分割,进而实现君主集权专制;二是通过建立"士人政府"实施"文治"政策,以达到统治长久。这两个方面均离不开布衣入仕。在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发展过程中,布衣入仕制度也会发生异化,导致官僚的贵族化,而这又会给君主专制政体造成动荡或变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衣入仕制度 君主专制政体 官僚组织 封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