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插杂交中籼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霞红 孙如银 李福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7期81-82,共2页
该文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机插杂交中籼稻的品种选择、培育壮秧及大田管理中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机插 杂交中籼稻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霞红 水莉 孙如银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0期46-47,共2页
介绍了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的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及育秧方式、育秧技术、苗床管理、移栽及大田管理技术等内容,以期为中籼稻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标准化 高产 栽培技术 江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长市水直播麦茬杂交中籼稻品种筛选试验
3
作者 李霞红 王树俊 +3 位作者 李福军 王玉军 孙如银 陈学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9期114-115,共2页
通过直播麦茬杂交中籼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两优培九、丰两优4号、丰两优1号、两优6326、皖稻153可以作为在天长市的直播杂交中籼稻主推品种,其余组合可进一步试验再决定取舍。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品种筛选 安徽天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李霞红 孙如银 李福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8期110-110,共1页
2007年天长市通过多项高产适用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形成了江淮地区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播后及越冬期管理、返青至孕穗期管理、抽穗至成熟期管理等方面,从而充分挖掘出小麦单产潜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 稻茬麦 栽培 江淮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秧基质和水分管理对机插稻秧苗素质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5
作者 吴文革 周永进 +4 位作者 陈刚 蔡海涛 吴然然 李霞红 孙如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7-1063,共7页
为探明适宜机插秧苗的培育方式,本文以杂交中灿稻‘徽两优6号’为材料,研究了营养土旱育、营养土湿润育秧和淤泥水育秧等3种方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育秧方式对秧龄弹性、机插活棵及分蘖成穗的效应。结果表明... 为探明适宜机插秧苗的培育方式,本文以杂交中灿稻‘徽两优6号’为材料,研究了营养土旱育、营养土湿润育秧和淤泥水育秧等3种方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育秧方式对秧龄弹性、机插活棵及分蘖成穗的效应。结果表明:播后21 d,营养土旱育秧苗综合素质最好,营养土湿润育秧次之,淤泥水育秧的最差;与淤泥水育秧相比,营养土旱育秧及湿润育秧的秧苗发根力强,根冠比高,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其中旱育秧适栽秧龄为18-30 d,秧龄弹性最大。营养土旱育方式育秧能在稳定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和群体颖花量,增加库容量,从而使产量显著增加。旱育秧栽后缓苗期短、活棵快、发根力强、分蘖起步早,能较好破除本田生育前、中、后期的生长不平衡,有利于优良群体构建和高产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秧基质 水分管理 秧苗素质 产量 平衡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直播和机插水稻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培江 付强 +6 位作者 李霞红 孙如银 李福军 占新春 郑乐娅 王玉军 陈学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5820-5823,5826,共5页
根据安徽水稻生产情况,分析直播水稻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建议加强适宜地区直播水稻的生产技术研究、直播稻生产技术培训和服务、推广轮耕(作)栽培技术等措施,解决直播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安徽机插秧水稻生产发展缓慢的原... 根据安徽水稻生产情况,分析直播水稻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建议加强适宜地区直播水稻的生产技术研究、直播稻生产技术培训和服务、推广轮耕(作)栽培技术等措施,解决直播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安徽机插秧水稻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通过适度增加生产规模、大力建设和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强化技术指导和项目示范带动、筛选和选育适宜机械化制种和机械化插秧的水稻新品种、不断改进和完善机插秧技术,以适应安徽省机插秧水稻生产的需求,推动安徽省机插秧水稻生产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稻 机插秧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微量元素肥在水稻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周前 李霞红 +2 位作者 陈学英 潘学锋 郭永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4期57-58,共2页
用三可牌中微量元素基喷肥在水稻上试验,结果表明,该中微肥可使水稻分蘖增长速度减缓,高峰苗降低且提前,之后分蘖下降也减缓,最终成穗率提高、有效穗增多而增产。以促蘖期和抽穗前18d,各施中微肥4kg/667m2效果较好。
关键词 水稻 中微量元素 肥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水稻分蘖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周前 李霞红 +4 位作者 陈翻身 潘学锋 陈学英 胡仁健 吴建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6期87-89,125,共4页
多年多点对水稻施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蘖肥施氮量的增加,分蘖增长加大,增速加快,有效穗增多,但过量施氮有效穗反而降低而减产。杂交中稻在施一定基蘖肥时,再于抽穗前45d施一次接力肥,同时配合施促花肥和保花肥,能明显获得更多的... 多年多点对水稻施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蘖肥施氮量的增加,分蘖增长加大,增速加快,有效穗增多,但过量施氮有效穗反而降低而减产。杂交中稻在施一定基蘖肥时,再于抽穗前45d施一次接力肥,同时配合施促花肥和保花肥,能明显获得更多的有效穗和总颖花量,又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收获更高的产量。施氮研究初步结果为,每667m^2基蘖肥各施4.6kg氮素,接力肥和促花肥各施1.61kg氮素,保花肥施3.45kg氮素时增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水稻分蘖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机插杂交中籼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吴文革 张玉海 +6 位作者 张健美 许有尊 何超波 李霞红 徐长斌 李福军 陈学英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在实地机插田间小区试验(非人工模拟)条件下,比较研究了3种施氮水平组合2种穗肥比例共6种氮肥运筹对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群体主要群体质量指标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10 kg.hm-2的施氮量,配合基蘖肥∶穗肥为6∶4的运筹方式有利于... 在实地机插田间小区试验(非人工模拟)条件下,比较研究了3种施氮水平组合2种穗肥比例共6种氮肥运筹对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群体主要群体质量指标以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10 kg.hm-2的施氮量,配合基蘖肥∶穗肥为6∶4的运筹方式有利于群体茎蘖平缓消长,减小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协调群个体矛盾,提高中、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优化群体质量;同时有利于培育大穗,并稳定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协调产量构成因素而高产;是安徽江淮杂交中籼水稻机插丰产高效栽培的推荐施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水稻 机插栽培 氮肥 群体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地区稻田基础土壤肥力与水稻合理施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祥明 郭熙盛 +3 位作者 武际 王允青 李霞红 陈景道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31-135,共5页
针对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生产中由于重氮轻磷钾,养分运筹不合理等现象,在江淮地区5个不同地点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江淮地区稻田的基础地力、农民习惯施肥以及专家推荐施肥与产量的关系,为提高稻农的施肥水平,为安徽省江淮地区稻... 针对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生产中由于重氮轻磷钾,养分运筹不合理等现象,在江淮地区5个不同地点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江淮地区稻田的基础地力、农民习惯施肥以及专家推荐施肥与产量的关系,为提高稻农的施肥水平,为安徽省江淮地区稻区制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江淮地区稻田基础地力、施肥增产幅度、肥料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江淮地区农民习惯施肥肥料结构水稻生产具有氮磷钾数量不足、比例不适、不同区域差异较大的特点。专家推荐施肥在减少氮用量,采用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增加磷钾肥用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能协调养分平衡,适时满足水稻高产对养分的需求,提高肥料的效益和利用率,达到以对高产高效的目的。根据此田间试验结果,安徽省江淮地区推荐水稻9000~9750kg/hm^2产量水平的氮磷钾用量:氮肥(N)150~180kg/hm^2,磷肥(P2O5)60~90kg/hm^2,钾肥(K2O)75~105kg/hm^2。在氮肥运筹上氮肥总量的40%~50%作基肥,20%~30%作分蘖肥,20%~30%作穗肥施用,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60%作基肥,40%作拔节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农民习惯施肥 氮肥管理 地力贡献率 肥料贡献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氮肥运筹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玉海 吴文革 +6 位作者 张健美 黄义德 郑乐娅 李霞红 徐长斌 李福军 陈学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372-7374,共3页
[目的]明确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技术模式。[方法]2007和2008年,分别以两优6326和丰两优3号为试材,在机插和相同磷钾肥(底肥)条件下,设置3种施氮量(165、210和255 kg/hm2)和2种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6.0∶4.0和7.5∶2.5)... [目的]明确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技术模式。[方法]2007和2008年,分别以两优6326和丰两优3号为试材,在机插和相同磷钾肥(底肥)条件下,设置3种施氮量(165、210和255 kg/hm2)和2种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6.0∶4.0和7.5∶2.5),进行田间裂区试验。[结果]在中小苗机插条件下,杂交中籼水稻丰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10 kg/hm2;减少基蘖肥施氮比例、相应适当增加穗肥施氮量,并在倒2叶期追施40%的穗肥,更有利于机插杂交中籼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并对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稻谷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蘖肥∶穗肥比例以6.0∶4.0为佳。[结论]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的氮肥运筹不同于常规粳稻机插栽培;在9750 kg/hm2目标产量水平下,推荐的施氮方案是大田总用氮21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水稻 机插栽培 施氮量 氮运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运筹对中籼稻产量·钾素积累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祥明 郭熙盛 +3 位作者 李霞红 王玉军 孙如银 李福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207-15209,共3页
[目的]为杂交中稻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钾肥运筹对中籼稻产量和钾素积累利用的影响。[结果]施钾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在120 kg/hm2施钾量下,钾肥一次性基施或钾肥后移产量差异不明显;而在150 kg/hm2施钾量... [目的]为杂交中稻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钾肥运筹对中籼稻产量和钾素积累利用的影响。[结果]施钾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在120 kg/hm2施钾量下,钾肥一次性基施或钾肥后移产量差异不明显;而在150 kg/hm2施钾量下,钾肥后移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比全作基肥处理增产9.56%。钾肥的穗肥追施比一次性基施明显增加拔节至抽穗的吸钾量和比例,提高实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并显著提高钾素利用效率。[结论]杂交中稻施用钾肥应掌握施中低量钾肥时作基肥的效果较好,而高量钾肥分次施用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钾肥运筹 吸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米巴经营体系在港口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霞红 《科技风》 2016年第20期36-36,共1页
稻盛和夫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圣、人生之师",亲手缔造了两个世界500强,他所独创的阿米巴经营体系对优化港口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对阿米巴经营的基本理念及管理方法在港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希对港... 稻盛和夫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圣、人生之师",亲手缔造了两个世界500强,他所独创的阿米巴经营体系对优化港口企业经营管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对阿米巴经营的基本理念及管理方法在港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希对港口企业管理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巴经营 港口企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秧龄和二次化控对机插水稻毯状育苗综合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斌 吴文革 +5 位作者 周永进 陈刚 许有尊 李霞红 孙如银 李福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为了研究烯效唑对移栽水稻影响机制,以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为材料,培育毯秧苗,设置4种秧龄,并于一叶一心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进行二次化控处理,考察秧苗素质并跟踪考察栽插质量和产量。结果表明:1随着秧龄的延长,秧苗综合... 为了研究烯效唑对移栽水稻影响机制,以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6号为材料,培育毯秧苗,设置4种秧龄,并于一叶一心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进行二次化控处理,考察秧苗素质并跟踪考察栽插质量和产量。结果表明:1随着秧龄的延长,秧苗综合素质下降,与对照20 d秧龄的秧苗素质相比,超秧龄秧苗尤其是严重超秧龄,秧苗素质和秧块状态迅速恶化,表现为株高增加,叶片丙二醛含量增加,发根力和根系活力降低,栽插质量下降,移栽后活棵慢;和20 d秧龄相比,25 d、30 d和35 d秧龄栽插水稻最终产量分别减产1 403.55 kg/hm^2、1 995.75 kg/hm^2和2 920.95 kg/hm^2;21叶1心期叶面喷施烯效唑二次化控处理可明显提高秧苗素质,与不喷施的对照相比,化控处理的秧苗株高、叶片丙二醛、漏插率、伤秧率、全漂率和翻倒率均明显降低,而百株干重、茎基宽、绿叶数、根数、发根力、根系活力、出苗率、株高整齐度、根系盘结力等则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水稻产量增加9%-32%;3不同秧龄对化控强度要求不同,适栽秧龄期,各浓度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而超秧龄初期和中期阶段时烯效唑作用效果随喷施浓度的增加而越发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效唑 机插稻 秧苗素质 栽插质量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