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侯琳琳 李雪翔 +8 位作者 周江荣 罗春苗 高玉 李超 陈东 努热曼古丽 张瑞琪 冯俊 张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7-1541,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AMI患者18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前检测血浆AIP水平,随访患者近远期预后[随访6、1... 目的 探究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AMI患者18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前检测血浆AIP水平,随访患者近远期预后[随访6、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分析AIP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近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180例患者,单支病变31例、多支病变149例,随访6、12个月MACE发生率分别为9.44%(17/180)、20.00%(36/180)。多支病变组年龄≥60岁、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高脂血症史占比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AIP水平和远期MACE发生率较单支病变组明显高(P<0.05)。校正混杂因素提示血浆AIP水平是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近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AI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近远期预后密切相关,血浆AIP水平在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初步筛查和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致动脉硬化指数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AX积分联合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付春生 张浩 +2 位作者 周姝 张庆龙 李雪翔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1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探讨SYNTAX积分联合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cTnI)水平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我院85例行PCI术的AMI患者... 目的探讨SYNTAX积分联合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 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cTnI)水平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我院85例行PCI术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存在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分为预后良好组(n=63)和预后不良组(n=22),术前均行冠脉造影,采用SYNTAX积分评估患者冠脉变程度,住院期间常规测定患者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SYNTAX积分及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AMI患者PCI术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SYNTAX积分联合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对AMI患者PCI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BMI、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清TC、TG、HDL-C、LDL-C、Scr、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llip分级、病变支数分布、支架置入数、介入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SYNTAX积分、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支数、支架置入数、SYNTAX积分、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是影响AMI患者PCI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YNTAX积分、NT-pro BNP、CK-MB、cTnI单独及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预后的AUC分别为0.747、0.754、0.752、0.881、0.952。结论SYNTAX积分、血清NT-pro BNP、CK-MB、cTnI水平单独或联合检测均可有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MACCE的发生,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YNTAX积分 血清N末端钠尿肽原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钙蛋白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院时24 h心率变异性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低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付春生 胡小龙 李雪翔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835-1840,共6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24 h心率变异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日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测定病人心率变异性,根据住院期间病人低血压发生情况将病... 目的:探讨入院时24 h心率变异性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CHF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日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测定病人心率变异性,根据住院期间病人低血压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心脏超声指标及入院时24 h心率变异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发生组病人24 h心率变异性与血压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4 h心率变异性与CHF病人发生低血压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4 h心率变异性对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12例CHF病人,其中男61例,女51例;年龄57~79(68.17±2.98)岁;病人住院期间低血压发生率为14.29%。发生组入院时24 h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正常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低频(LF)、LF/高频(HF)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发生组入院时24 h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LF、LF/HF与发生低血压时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rMSSD、pNN50、LF/HF是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SDNN、rMSSD、pNN50、LF、LF/HF预测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预测的AUC>0.90,预测价值高。结论:24 h心率变异性是CHF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可预测CHF病人住院期间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低血压 24 h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YNTAX-Ⅱ评分与心电图QRS碎裂波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雪翔 周姝 +3 位作者 程景林 程自平 张浩 刘泽岩 《安徽医学》 2019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YNTAX-II评分与心电图QRS碎裂波(fQR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的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其SYNTAX-Ⅱ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YNTAX-II评分与心电图QRS碎裂波(fQR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的1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其SYNTAX-Ⅱ评分,分析其心电图记录有无fQRS波。根据SYNATAX-Ⅱ评分高低将病例分为低危、中危及高危组,比较3组SYNTAX-II评分、fQRS阳性率的差异。再根据有无fQRS将病例分为无fQRS组和有fQRS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差异,同时分析fQRS与SYNTAX-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低危组[(27.91±11.08)分]、中危组[(37.79±9.84)分]、高危组[(43.62±10.14)分]之间的SYNTAX-I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11.6%)、中危组(36.3%)、高危组(33.3%)之间fQRS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fQRS组SYNTAX-II评分[(39.54±8.24)分]高于无fQRS组[(33.62±9.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SYNTAX-II评分、肌酐清除率均与fQRS有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YNTAX-II评分与fQRS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YNTAX-II评分 QRS碎裂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nT、NT-proBNP、Lac及APACHEⅡ评分与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雪翔 程景林 戚金威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4期1192-1194,12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肌钙蛋白T(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乳酸(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102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73例和死亡... 目的探讨血浆肌钙蛋白T(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乳酸(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102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73例和死亡组29例,比较两组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与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的cTnT、NT-proBNP、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T、NT-proBNP、Lac水平和APACHE II评分是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NT-proBNP与cTnT呈正相关(P<0.01)。结论 cTnT、NT-proB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T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乳酸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形态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雪翔 程景林 +1 位作者 史学功 戚金威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7期1193-1194,共2页
目的对接受法舒地尔治疗的肺心病患者进行测量及随访。方法 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盐酸法舒地尔30 mg,每日1次,均治疗14 d,同时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 目的对接受法舒地尔治疗的肺心病患者进行测量及随访。方法 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盐酸法舒地尔30 mg,每日1次,均治疗14 d,同时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随诊,两组右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减少,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两组右室收缩末期容积无显著改变,组间比较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肺动脉压力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减少,治疗组右室Tei指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法舒地尔对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形态及功能,短期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法舒地尔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加强接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雪翔 肖亮明 +6 位作者 邬嘉生 徐建兴 廖秋萍 王佐沂 刘德堂 谢广钟 赵世立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2年第11期484-486,共3页
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制造的乙型肝炎血源疫苗5、10、20μg 对学龄儿童进行免疫。首针后36个月Anti-HBs S/N≥2.1者5、10和20μg 组各为90.0、91.3和85.6%;S/N≥10者则为81.4、83.7和83.3%。S/N 值GMT 分别为82.4。99.3和66.5。首针后2... 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制造的乙型肝炎血源疫苗5、10、20μg 对学龄儿童进行免疫。首针后36个月Anti-HBs S/N≥2.1者5、10和20μg 组各为90.0、91.3和85.6%;S/N≥10者则为81.4、83.7和83.3%。S/N 值GMT 分别为82.4。99.3和66.5。首针后24个月时,44例Anti-HBs 不同S/N 给予10μg 乙肝疫苗加强,加强前Anti-HBs-S/N 越低,加强后Anti-HBs 反跳越高;加强后1年Anti-HBs 下降幅度与升高倍数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后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雪翔 汪太平 +4 位作者 徐岩 史学功 朱红军 程自平 许邦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后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1例Ⅱ孔型房缺患者术后2d、3个月和6个月行TTE检查。应用AQ技术测量右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每搏量,射血分数,峰值充盈率和峰值排空率;同时测...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后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1例Ⅱ孔型房缺患者术后2d、3个月和6个月行TTE检查。应用AQ技术测量右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每搏量,射血分数,峰值充盈率和峰值排空率;同时测量右房面积和面积变化率;利用多普勒频谱分析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结果术后2d,除峰值排空率外右室各指标均减小,右房指标未见显著变化。3个月随访上述指标除射血分数外均进一步减小,右房面积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3个月相比,6个月时右心房室各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动脉频谱指标也提示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减弱。结论封堵后右心的形态及功能较术前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治疗 心脏导管插入术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起乙型脑炎疫苗异常反应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雪翔 谢广中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9年第1期55-57,共3页
对1993~1997年间因接种乙脑疫苗引起的7起异常反应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是Ⅰ型变态反应(0.33%~1.6%)和心因性反应(11.7%~24.2%)。反应一般发生在第3针以后,有些发生在第6针。症状表现为过敏性... 对1993~1997年间因接种乙脑疫苗引起的7起异常反应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是Ⅰ型变态反应(0.33%~1.6%)和心因性反应(11.7%~24.2%)。反应一般发生在第3针以后,有些发生在第6针。症状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紫癜、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气喘等。对变态反应的发生频率、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疫苗 异常反应 接种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肝炎疫苗应用现况及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雪翔 《肝脏》 1996年第3期169-172,185,共5页
病毒性肝炎虽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诸型之分,迄今可用疫苗免疫预防者仅甲、乙两型。现就国内对此两型肝炎疫苗应用的近况概述如下:
关键词 肝炎疫苗 应用现况 近况 病毒性肝炎 国内 预防 疫苗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疫苗远期免疫效果研究近况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雪翔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1994年第3期97-101,共5页
本文综述了关于乙型肝炎疫苗远期免疫效果的文献报道。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血源疫苗还是酵母重组疫苗,都能产生长期免疫保护作用。儿童在基础免疫后5、8和9年分别有86%~95.8%、74%和67%具有保护性抗-HBs水平,因此,对免疫状... 本文综述了关于乙型肝炎疫苗远期免疫效果的文献报道。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血源疫苗还是酵母重组疫苗,都能产生长期免疫保护作用。儿童在基础免疫后5、8和9年分别有86%~95.8%、74%和67%具有保护性抗-HBs水平,因此,对免疫状况正常者,在基础免疫后7年内无需加强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和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雪翔 史久华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1993年第2期49-52,共4页
乙型肝炎疫苗因价格昂贵,推广使用受到限制,为克服这一因素,不少学者在减少接种剂量,改变接种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叙述小剂量乙型肝炎疫苗肌肉注射和皮内接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疫苗 小剂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研究近况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雪翔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1996年第1期4-8,共5页
重组乙型肝炎(HB)疫苗问世已近十年,许多学者对这种疫苗的研制、免疫效果、免疫程序、免疫剂量、副作用、持久性以及与其他儿童常用疫苗的联合免疫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近况进行了回顾性概述.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免疫 乙型肝炎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型肝炎疫苗的无应答和低应答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雪翔 郭盛淇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1992年第3期97-99,共3页
本文对乙型肝炎(HB)疫苗全程免疫后无应答和低应答的发生率、原因和防止对策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疫苗 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和美国产乙型肝炎血源疫苗五年效果比较
15
作者 李雪翔 谢广中 +6 位作者 张谋鸿 孙景明 肖亮明 姚福宝 叶和清 杜玉霞 张绍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5年第1期31-33,共3页
母亲HBsAg和HBeAg均阳性者所生之婴儿,随机接种国产和美国产乙肝疫苗,免疫后5年婴儿HBsAg携带率分别为15.4%和18.2%;抗-HBs,阳性率各为76.9%和77.3%,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别。
关键词 随访 五年随访 免疫应答 乙型肝炎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脑炎疫苗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雪翔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1998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系由鼠脑培养的病毒灭活制成,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由使用初期的 少量、轻微,逐渐趋向增多、严重。现就近年来报道的有关新的不良反应——变态反应、神经系统和 心血管反应予以归纳,并提出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乙型脑炎疫苗 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联合抗狂犬病血清对接触后处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雪翔 肖亮明 +4 位作者 张玲娣 贺适民 王关富 岳千海 何素勤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8-20,共3页
凡被狂犬病疯动物咬伤者,通常认为应尽早接受自动和被动免疫,才可收到满意的保护效果。我国自70年代后期研制成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以来(以下简称肾苗),国内一般认为对轻度咬伤者,及时使用肾苗即有一定护保效果;但对严重咬伤者,则主张... 凡被狂犬病疯动物咬伤者,通常认为应尽早接受自动和被动免疫,才可收到满意的保护效果。我国自70年代后期研制成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以来(以下简称肾苗),国内一般认为对轻度咬伤者,及时使用肾苗即有一定护保效果;但对严重咬伤者,则主张肾苗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以下简称为抗血清)。有关两者联合使用后的抗体动态变化国内尚未见报道。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于1983年在安徽阜阳地区进行了一些观察,现报告如下。 材科和方法 二、观察对象 凡被具有典型狂犬病症状(乱跑、乱咬、乱吠,短时间内连续咬伤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抗血清 狂犬病
全文增补中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皮内接种4年效果观察
18
作者 李雪翔 谢广中 +4 位作者 黄宏发 蔡光辉 邬嘉生 郁建渊 朱金娟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8年第2期57-60,共4页
为了解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皮内接种的持久效果,选HBsAg、抗-HBs和抗-HBc均(-)的9~11岁儿童103名,随机分成4组,分别皮内接种1μg×4和3μg×4(均按0,1,2,5月程序)和肌肉接种10μg... 为了解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皮内接种的持久效果,选HBsAg、抗-HBs和抗-HBc均(-)的9~11岁儿童103名,随机分成4组,分别皮内接种1μg×4和3μg×4(均按0,1,2,5月程序)和肌肉接种10μg×3和30μg×3(各按0,1,2月程序)。首针后48月时,1μg、3μg、10μg和30μg组抗-HBs≥10mIU/mI者各为69.2%,80.0%、92.3%和81.8%;GMT则为14.5,79.0,44.8和70.9mIU/ml,3μg×4皮内免疫的近期和远期效果与肌肉组30μg×3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皮内接种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灭活甲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反应原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19
作者 李雪翔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115-115,共1页
近二十年来,由于各方面卫生水平的提高,西欧甲型肝炎的流行已趋下降。因此,到甲型肝炎地方性流行的国家去旅行,冒有感染本病的高度危险,而且在成年病人中往往出现临床症状。迄今,只有内含甲型肝炎中和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可作为旅游者... 近二十年来,由于各方面卫生水平的提高,西欧甲型肝炎的流行已趋下降。因此,到甲型肝炎地方性流行的国家去旅行,冒有感染本病的高度危险,而且在成年病人中往往出现临床症状。迄今,只有内含甲型肝炎中和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可作为旅游者预防甲型肝炎之用,但由于免疫球蛋白的半衰期短暂,抵御甲型肝炎的保护作用不完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疫苗 疫苗 免疫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狂犬病免疫预防近况
20
作者 李雪翔 史久华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1990年第2期49-52,共4页
人类狂犬病的防治除对犬、猫等加强管理和免疫之外,免疫预防是唯一的保护措施,本文就近年来对狂犬病接触前、后免疫预防的方法的改进及免疫失败的原因作一概述.
关键词 狂犬病 疫苗 预防 免疫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