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在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
1
作者 刘会媛 柳鑫华 +10 位作者 关俊霞 王瀛 舒世立 王磊 李雨龙 闫子萱 夏雨博 杜嘉瑞 周鑫 向和琼 张心媛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3,共7页
聚环氧琥珀酸(PESA)作为绿色阻垢剂,具有较好的阻垢作用,但其缓蚀作用一般。为增强其缓蚀能力,采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作为改性剂对PESA进行改性得到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氢核磁共振谱仪(NMR)对PE... 聚环氧琥珀酸(PESA)作为绿色阻垢剂,具有较好的阻垢作用,但其缓蚀作用一般。为增强其缓蚀能力,采用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作为改性剂对PESA进行改性得到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PESA-Lcy-Sea,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氢核磁共振谱仪(NMR)对PESA-Lcy-Sea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PESALcy-Sea的热稳定性,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探究PESA-Lcy-Sea的缓蚀性能,并以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对添加PESA-Lcy-Sea后Q235碳钢试片的形貌和表面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ESA-Lcy-Sea具有PESA、L-半胱氨酸和氨基乙磺酸的结构官能团,合成成功,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ESA-Lcy-Sea在0.5 mol/L HCl溶液中对Q235钢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在加药量为400 mg/L时,缓蚀率最高可达81.23%;PESA-Lcy-Sea分子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极化曲线证明了PESA-Lcy-Sea为混合型缓蚀剂;钢表面的SEM和接触角分析证明了PESALcy-Sea在其表面形成了保护膜,从而有效减缓了溶液对Q235钢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琥珀酸衍生物 碳钢 腐蚀 电化学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飞机草病原真菌鉴定、致病力测定及其寄主范围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雨龙 杨叶 +1 位作者 韦诚 符旖晴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7-182,共6页
对海南多个市县的飞机草发病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飞机草叶斑病受自然环境及病菌种类的影响,从发病样品上分离获得46株病原真菌。经过形态学观察与分子鉴定比对,确定飞机草的重要病原真菌分别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新月弯孢Curvu... 对海南多个市县的飞机草发病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飞机草叶斑病受自然环境及病菌种类的影响,从发病样品上分离获得46株病原真菌。经过形态学观察与分子鉴定比对,确定飞机草的重要病原真菌分别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通过离体叶片针刺法和活体接种法对病源真菌致病力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强致病力菌株12个(占26.09%),中等致病力菌株13个(占28.26%),弱致病力菌株19个(占41.30%),无致病力菌株2个(占4.3%),其中链格孢菌株LGB100501、LGB100401和弯孢菌株WB110216表现出较高的致病力。利用11个高致病力菌株针对8种海南常见杂草进行寄主范围测试,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仅有13.6%的供试杂草对这些菌株表现出高度和中度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飞机草 病原真菌 致病力 寄主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草链格孢毒素的培养条件、分离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雨龙 张宇 +2 位作者 杨叶 赵磊 符旖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对链格孢菌株LGB100401的产毒培养条件及毒素的除草活性进行评估,为飞机草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海南田间染病的飞机草上分离到的链格孢菌LGB100401菌株为材料,采用以生物测定为导向的乙酸乙酯萃取和硅胶柱层析... 【目的】对链格孢菌株LGB100401的产毒培养条件及毒素的除草活性进行评估,为飞机草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从海南田间染病的飞机草上分离到的链格孢菌LGB100401菌株为材料,采用以生物测定为导向的乙酸乙酯萃取和硅胶柱层析等方法对LGB100401菌株所产毒素进行分离纯化及产毒条件研究,并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接种法测定38种植物对LGB100401菌株所产毒素的敏感性。【结果】LGB100401菌株可产生毒素并导致飞机草叶片枯死,最适产毒条件为25℃、p H 4~6、光暗交替培养15 d。LGB100401菌株分泌的毒素对供试38植物具有选择毒性,其中,供试杂草对链格孢粗毒素不敏感(NS)的有17种、稍敏感(LS)4种、敏感(MS)7种、极敏感(SS)4种,表现为极敏感的杂草为飞机草、马唐、羽芒菊和赛葵;供试的6种作物中只有水稻表现为敏感(MS),其他5种作物不敏感或表现轻微症状。【结论】飞机草链格孢毒素对飞机草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具有较高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草 链格孢毒素 产毒条件 分离纯化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轨道SAR电离层影响分析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雨龙 张弘毅 +2 位作者 黄丽佳 胡东辉 丁赤飚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9期14-22,27,共10页
针对电离层对L波段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四维电离层电子浓度数据进行同步轨道SAR电离层影响仿真的方法。主要针对同步轨道SAR信号相位超前导致的图像偏移、分辨率下降、脉冲展宽、... 针对电离层对L波段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四维电离层电子浓度数据进行同步轨道SAR电离层影响仿真的方法。主要针对同步轨道SAR信号相位超前导致的图像偏移、分辨率下降、脉冲展宽、峰值旁瓣比下降等成像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IRI模型计算得到四维电离层电子浓度数据,进行不同电离层状态下的同步轨道SAR性能影响分析。给出电离层TEC缓变、阶跃变化、冲激变化、连续快速变化几种情况下同步轨道SAR成像数值仿真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分析每种电离层情况下是否需要校正。结果表明,电离层对同步轨道SAR距离向信号影响非常严重,对方位向信号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轨道 合成孔径雷达 四维电离层电子浓度 积分电子总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杧果蒂腐可可球二孢菌致病力测定及杧果主要品种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小莉 王萌 +1 位作者 杨叶 李雨龙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1-486,524,共6页
【目的】测定杧果蒂腐病可可球二孢(B.theobromae)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及评价杧果品种的抗病性,为杧果蒂腐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24个B.theobromae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并针对11个杧果品种进行抗病... 【目的】测定杧果蒂腐病可可球二孢(B.theobromae)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及评价杧果品种的抗病性,为杧果蒂腐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24个B.theobromae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并针对11个杧果品种进行抗病初步测定。【结果】B.theobromae菌株之间致病力有较大差异,强致病力菌株占28.23%,中等致病力菌株占66.93%,弱致病力菌株占4.84%。同一品种资源分别接种5个不同菌株,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但是,通过接种B.theobromae后的平均病情指数进行抗性分级,对多个菌株的抗病性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象牙’为高感(HS)材料,而其余10份材料均表现为感病(S)。【结论】杧果可可球二孢是引起杧果蒂腐的优势病原菌,强致病力和中等致病力菌株在海南分布广泛;供试11份杧果材料中没有对B.theobromae菌株表现抗病的杧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蒂腐病 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致病力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分子膜增注技术试验与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卢红杰 沈彬彬 +1 位作者 李雨龙 刘富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3,118,共4页
为解决特低渗透油藏注水难问题,分析特低渗透油藏注水难点及分子膜降压增注机理,进行分子膜增注技术实验和现场试验.相对渗透率、润湿性、吸附性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表明,分子膜可改变岩石的润湿性,注水岩心经纳米分子膜溶液驱替后,渗透... 为解决特低渗透油藏注水难问题,分析特低渗透油藏注水难点及分子膜降压增注机理,进行分子膜增注技术实验和现场试验.相对渗透率、润湿性、吸附性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表明,分子膜可改变岩石的润湿性,注水岩心经纳米分子膜溶液驱替后,渗透率增加35%~40%.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分子膜增注技术可有效降低注水压力并大幅增加注水量,能够提高特低渗透油藏注水效率,改善注水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分子膜 增注 渗透率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脸朝向的非穿戴自然人机交互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雨龙 管业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83-158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人脸朝向的非穿戴人机交互新方法.采用主动形状模型确定人脸面部轮廓特征点,克服光照和人脸姿态变化影响,在简化冗余信息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基于最大三角化划分面部轮廓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Kinect摄像机将构...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人脸朝向的非穿戴人机交互新方法.采用主动形状模型确定人脸面部轮廓特征点,克服光照和人脸姿态变化影响,在简化冗余信息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基于最大三角化划分面部轮廓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Kinect摄像机将构建的二维人脸模型映射至三维空间,动态求解面部朝向的法向量,通过图像帧间的均值滤波确定空间交互目标.用户无需佩带任何标记,且其活动不受约束,满足人机交互舒适性、多元性要求,实现非穿戴自然人机交互.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人脸朝向 非穿戴 面部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氢酸解堵增注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卢红杰 龙波 +2 位作者 马云瑞 李雨龙 张书荣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0年第23期71-74,共4页
油田解堵增注主要用酸液体系解除地层堵塞。常规酸液体系存在作用距离近、有效时间短、产生沉淀二次污染地层等问题,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生产需要。多氢酸性能研究和解堵效果室内评价结果显示,该酸液体系具有缓速、深穿透、粘土溶蚀率低、... 油田解堵增注主要用酸液体系解除地层堵塞。常规酸液体系存在作用距离近、有效时间短、产生沉淀二次污染地层等问题,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生产需要。多氢酸性能研究和解堵效果室内评价结果显示,该酸液体系具有缓速、深穿透、粘土溶蚀率低、水湿性、抑制沉淀等优点,可达到地层深部解堵的目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多氢酸解堵增注效果好,有效期长,是砂岩油藏基质酸化解堵较为理想的酸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氢酸 解堵 增注 酸化 酸液体系 溶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MAC资料的火山岩压裂储层应力分析技术
9
作者 卢红杰 朱辉明 +3 位作者 王春利 沈彬彬 马玉鹏 李雨龙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7,51,共4页
储层地应力大小和方位对指导压裂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有着现实的意义。通过分析牛东构造的密度测井、声电成像及地层倾角和压裂曲线等资料,结合XMAC资料和岩心刻度测井研究了牛东火山岩储层的岩石力学特征、地应力大小和方位,建立了三维... 储层地应力大小和方位对指导压裂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有着现实的意义。通过分析牛东构造的密度测井、声电成像及地层倾角和压裂曲线等资料,结合XMAC资料和岩心刻度测井研究了牛东火山岩储层的岩石力学特征、地应力大小和方位,建立了三维应力模型,绘制了单井应力剖面图、区域地应力分布图和区域地应力等值线图,用XMAC资料计算的地应力方位与由地层倾角得到的结果相一致,求取的压裂层段平均最小水平主应力值与压裂施工瞬时停泵时折算的压裂层段中点压力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 XMAC资料 压裂 火山岩 地应力 岩石力学特征 破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西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探究
10
作者 李雨龙 宋倩 邓进 《山西农经》 2024年第8期57-59,共3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肥西县充分利用智慧农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农业特色产业。通过对肥西县因地制宜的做法进行深入探讨,对肥西县特色农业产业整体情况由浅及...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肥西县充分利用智慧农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农业特色产业。通过对肥西县因地制宜的做法进行深入探讨,对肥西县特色农业产业整体情况由浅及深地作出概述和分析,分析肥西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中的做法及成效,对比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经验,给出针对性建议并对肥西县的特色农业发展进行整体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业 智慧农业 乡村振兴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
11
作者 张敏 李雨龙 +2 位作者 胡状 刘炳键 陈东生 《物理通报》 2016年第6期94-96,共3页
在便携的高效凹面聚光集热装置基础上,通过综合利用所获得的太阳热辐射能实现海水淡化蒸馏、温差发电以及温箱供暖,从而达到太阳能高效综合利用的目的.同时,为海难及岛礁等特殊情况、特殊环境下的海水淡化与供暖需求提供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 凹面聚光 海水淡化 温差发电 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驱动桥的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利红 李雨龙 +1 位作者 李聪波 赵来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8,共12页
为解决电驱动桥非同轴问题,减少环境污染,进行了电驱动桥的轻量化设计。提出一种新型纯电动汽车同轴一体化电驱动桥结构,在4种极限工况下进行了桥壳强度、刚度有限元仿真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以桥壳厚度为优化变量、以桥壳质量为... 为解决电驱动桥非同轴问题,减少环境污染,进行了电驱动桥的轻量化设计。提出一种新型纯电动汽车同轴一体化电驱动桥结构,在4种极限工况下进行了桥壳强度、刚度有限元仿真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以桥壳厚度为优化变量、以桥壳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电驱动桥桥壳轻量化优化模型。以目标驱动方法对轻量化模型进行求解,对比分析桥壳厚度与驱动桥桥壳最大位移变形、最大应力及质量之间的响应曲面关系。对轻量化设计后的电驱动桥在4种极限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轻量化设计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轻量化后驱动桥减重8.4%,轻量化效果明显且能够满足驱动后桥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驱动桥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电阻炉多参数能耗建模与预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利红 李雨龙 +1 位作者 李聪波 张友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9,共13页
电阻炉温度变化存在非线性、大延迟的特点,建立精确的能耗数学模型比较困难。为解决理论建模复杂且不具备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电阻炉多参数能耗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电阻炉工作阶段的能耗特性,建立了电阻炉理论能... 电阻炉温度变化存在非线性、大延迟的特点,建立精确的能耗数学模型比较困难。为解决理论建模复杂且不具备实时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电阻炉多参数能耗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电阻炉工作阶段的能耗特性,建立了电阻炉理论能耗预测模型;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回归的超参数进行寻优,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多参数能耗预测模型;最后,对比了支持向量回归、高斯过程回归、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模型在单参数及多参数条件下的能耗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优化下的支持向量回归多参数能耗预测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炉 多参数能耗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无功补偿的双馈风机低电压穿越技术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雨龙 袁旭峰 +2 位作者 陈瑞洁 卢红文 班国邦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107,117,共9页
为抑制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及波动性,需对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分析。另外,风电并网系统的无功调节性能也是研究的重点及热点。因此,提出一种计及无功补偿的双馈风机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传统撬棒的不足,提出了双模式... 为抑制风力发电的间歇性及波动性,需对风电并网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的研究分析。另外,风电并网系统的无功调节性能也是研究的重点及热点。因此,提出一种计及无功补偿的双馈风机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传统撬棒的不足,提出了双模式切换的改进撬棒结构,可以减小撬棒投入期间从电网吸收的无功功率,同时更好地抑制转子过电流;其次针对低电压穿越的过程中无功补偿问题,提出了基于STATCOM的动态无功补偿,结合风机自身无功调节能力与改进Crowbar保护电路投切协同控制,促进双馈风电系统LVRT期间风电并网点电压的快速恢复和抑制转子侧过电流,改善双馈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性能。通过PSCAD/EMTDC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证明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动态无功补偿 改进Crowbar 协同控制 低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管件识别与位姿估计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雨龙 陈松 +3 位作者 李鑫 李昌龙 赵耀耀 李顺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0-75,共6页
管件的6D位姿估计是机器人抓取抛光的前提,传统的估计策略工作量大,基于深度学习提出改进的深度对象姿态估计(deep object pose estimation,DOPE)框架对管件实时检测。首先,制作合成数据训练网络。其次,对网络提出改进:针对管件的旋转... 管件的6D位姿估计是机器人抓取抛光的前提,传统的估计策略工作量大,基于深度学习提出改进的深度对象姿态估计(deep object pose estimation,DOPE)框架对管件实时检测。首先,制作合成数据训练网络。其次,对网络提出改进:针对管件的旋转对称性,自定义损失函数,提高管件检测精度;且采用Resnet18提取管件特征,减轻网络规模。最后,探究热图阶段数对推理时间的影响。改进后的DOPE网络估计管件位姿时,其精度-阈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提高了17%,参数量和浮点计算量分别减少9%和20%,检测单张图片仅需102 ms。估计管件位姿试验证明了改进DOPE的有效性,且满足工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件 位姿估计 DOPE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脚位移对圆弧形拱管平面外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雨龙 孙星 +2 位作者 李小玲 吴玉国 王国付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72-77,共6页
平面外失稳为圆弧形拱式跨越管道常见的失稳形式之一,为了解多荷载下圆弧形拱管的稳定性,利用ANSYS软件对正常工况下的圆弧形拱管受风荷载和竖直分布荷载的工况进行模拟,对拱脚位移对极限竖直分布荷载的影响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分析结... 平面外失稳为圆弧形拱式跨越管道常见的失稳形式之一,为了解多荷载下圆弧形拱管的稳定性,利用ANSYS软件对正常工况下的圆弧形拱管受风荷载和竖直分布荷载的工况进行模拟,对拱脚位移对极限竖直分布荷载的影响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拱脚水平位移对极限竖直分布荷载影响最大,且存在极限竖直分布荷载随拱脚水平位移增大而迅速下降;相同水平拱脚位移下,极限竖直分布荷载随风荷载的增大线性减小;不同风荷载下拱顶极限出拱平面位移在拱脚水平位移一定范围内分布集中,可结合水平拱脚位移对拱管变形情况进行监测。以上研究为跨越管道的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脚位移 拱管 风荷载 平面外稳定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管点云面型识别与磁粒研磨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鑫 陈松 +3 位作者 李雨龙 赵耀耀 李昌龙 解志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6-234,246,共10页
目的 解决空间异形弯管折弯处内壁研磨困难,普遍采用的弯管磁粒研磨工艺存在手动采点误差大、机械手坐标精度低及研磨间隙差异大等问题。方法 首先对弯管内壁的研磨原理进行分析,对管内流体和磁极排布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不同研磨间隙下... 目的 解决空间异形弯管折弯处内壁研磨困难,普遍采用的弯管磁粒研磨工艺存在手动采点误差大、机械手坐标精度低及研磨间隙差异大等问题。方法 首先对弯管内壁的研磨原理进行分析,对管内流体和磁极排布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不同研磨间隙下的磁感应强度变化及管件压力和流速的变化,利用三维光学扫描仪扫描点云数据,对扫描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截取折弯处,提取特征点,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点云坐标系,最后将提取到的特征点进行坐标转换,利用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磁粒研磨弯管内壁,与手动采点试验后的研磨效果进行对比,证明其可行性。结果 采用点云识别获取弯管中线轨迹更平滑,在相同条件下,经过手动采点研磨弯管使其表面粗糙度降至0.18μm,点云面型特征识别弯管将表面粗糙度降至0.10μm,同时其表面形貌效果最佳,表面凹坑、划痕完全被去除,研磨痕迹较浅。结论 点云面型的识别方法能够快速获取弯管研磨轨迹,并且经过点云数据处理,提高了中线采取的准确性,同时保证了研磨过程的稳定性,克服了因研磨间隙变化产生的研磨效果不均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粒研磨 磁场仿真 流体仿真 点云 三维重建 主成分分析 位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传统黑木耳菌袋装袋机的改造升级构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福志 闫瑞涛 +2 位作者 李雨龙 王崇林 李艳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年第2期6-6,共1页
黑木耳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中国黑木耳资源丰富,但其加工机械特别是菌袋装袋机的开发速度非常缓慢,严重制约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因此,对现有的传统菌袋装袋机进行改造升级,设计一种新型的装袋机十分必要。
关键词 黑木耳 菌袋装袋机 改造 市场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通识课学习投入度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雨龙 黄凤鸾 +3 位作者 郎杰 李杰一 阮艳艳 许之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1期13-16,20,共5页
当前,我国高校已普遍开设网络通识课程。由于该课程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师生不能直接互动交流,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监管,可能出现学生学习投入度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以安徽某大学在读本科生为样本,对大学生网络通识课的学习投入... 当前,我国高校已普遍开设网络通识课程。由于该课程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师生不能直接互动交流,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监管,可能出现学生学习投入度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以安徽某大学在读本科生为样本,对大学生网络通识课的学习投入度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通识课 大学生 学习投入度 性别 年级 学科 情感 行为 认知 学习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头皮脑电的游戏型脑机接口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峰 董博文 +3 位作者 韩锦 李雨龙 许敏鹏 明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5-423,共9页
游戏型脑机接口(game-BCI)是指将脑机接口与游戏结合,通过对脑电信号的识别,使用户完成对游戏的直接控制,不仅为健康人提供了新型的游戏交互方式,也为残障人士提供了新的康复治疗途径。相比于其它侵入性BCI,基于头皮脑电的BCI有无创、... 游戏型脑机接口(game-BCI)是指将脑机接口与游戏结合,通过对脑电信号的识别,使用户完成对游戏的直接控制,不仅为健康人提供了新型的游戏交互方式,也为残障人士提供了新的康复治疗途径。相比于其它侵入性BCI,基于头皮脑电的BCI有无创、时间分辨率高、成本低、便携性好等优势,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对基于头皮脑电的游戏型脑-机接口技术进行了总结,将其按控制信号类型分为主动式、反应式、被动式以及混合范式,介绍不同类型游戏BCI的控制策略和应用场景,并对比分析了游戏BCI中不同类型脑电信号常采用的分类算法,最后讨论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头皮脑电 主动式脑机接口 反应式脑机接口 被动式脑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