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添加β-葡聚糖对牦牛育肥和肉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铸 吴锦波 +4 位作者 周建旭 张燕 余康健 黄向月 岑鑫 《畜禽业》 2025年第2期8-12,26,共6页
目的探明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对牦牛育肥效果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年龄和体质量相近的20头公牦牛,随机分成4组,各组添加不同含量的β葡聚糖并饲喂99 d,测定育肥前后体质量等指标,屠宰采集股二头肌肉样本,测定营养成分指标,并统计分析。... 目的探明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对牦牛育肥效果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年龄和体质量相近的20头公牦牛,随机分成4组,各组添加不同含量的β葡聚糖并饲喂99 d,测定育肥前后体质量等指标,屠宰采集股二头肌肉样本,测定营养成分指标,并统计分析。结果育肥期牦牛日粮中添加4.0 g/头和8.0 g/头的β-葡聚糖可促进肌肉中矿物质元素的积累,显著增加肌肉中Se元素含量(p<0.05);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可提高平均日增质量(ADG)、总氨基酸(TAA)、粗蛋白、脂肪的含量,降低肌肉水分和胆固醇的含量(p>0.05)。结论育肥牦牛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β-葡聚糖有助于改善肉质,提高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Β-葡聚糖 异地育肥 牦牛日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α3亚基(LAMA3)对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杨能红 任笠坤 +4 位作者 田舍 韩民 李铸 赵宇翔 刘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2,共11页
目的探索层粘连蛋白α3亚基(LAMA3)对胰腺癌(PC)上皮间质转化(EMT)、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综合分析肿瘤和EMT相关数据库,筛选出与PC相关的EMT基因LAMA3。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AMA3在P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免疫荧... 目的探索层粘连蛋白α3亚基(LAMA3)对胰腺癌(PC)上皮间质转化(EMT)、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综合分析肿瘤和EMT相关数据库,筛选出与PC相关的EMT基因LAMA3。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AMA3在P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确定LAMA3在PANC-1细胞中的定位,Transwell实验评估LAMA3对PC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利用TCGA数据库筛选出3个EMT相关PC致癌因子LAMA3、AREG和SDC1。LASSO-Cox回归模型显示,LAMA3对PC预后影响最为显著(风险评分=0.2561×LAMA3+0.0431×SDC1+0.0714×AREG)。Cox回归模型和列线图显示,LAMA3的高表达是PC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2,95%CI:1.07~1.62,P<0.01)。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胰腺组织,LAMA3在P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相对于HPDE细胞株,LAMA3在PC细胞株AsPC-1、BxPC-3、PANC-1、MIA PaCa-2、SW1990中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在PANC-1细胞中的表达最高。富集分析表明,LAMA3与EMT、胶原代谢、细胞外基质降解、TGF-β通路和PI3K通路等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相关。敲低LAMA3后,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水平下降,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上升。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LAMA3敲低后,PANC-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减弱。结论LAMA3在PC中高表达,促进PC细胞EMT、侵袭和迁移,可能是PC的新型诊断标志物和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层粘连蛋白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技术改良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铸 李立 +5 位作者 冉江华 张升宁 刘静 刘滇生 李来邦 陈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79-1185,共7页
背景:国际上研究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基础动物模型是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国际上公认的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鼠种配对方式为DA至Lewis大鼠、DA至BN大鼠及BN至Lewis大鼠,但由于鼠种缺乏和操作技术有待成熟的原因,国内较少引用以上... 背景:国际上研究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基础动物模型是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国际上公认的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鼠种配对方式为DA至Lewis大鼠、DA至BN大鼠及BN至Lewis大鼠,但由于鼠种缺乏和操作技术有待成熟的原因,国内较少引用以上鼠种配对方式进行该模型的建立。目的:课题组在大量SD大鼠肝移植模型建立训练的基础上,采用DA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摸索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排模型建立技巧和经验。方法:通过改良二袖套法,以雄性DA大鼠为供体,雄性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60只,受体大鼠术前1d和术后1周内饲喂治疗剂量的他克莫司,1周后半量递减并停药,记录移植手术时间,观察受体大鼠的术后生存状况、手术成功率及生存期,分别于术后7,14,21,28d处死受体大鼠,获取肝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大体和镜下的病理学变化,进行急性排斥反应评分。结果与结论:供肝冷缺血时间30~60min,供体手术时间(18.5±4.0)min,供肝修整时间(7±3)min,受体手术时间(35.0±7.3)min,无肝期为(13.0±3.0)min,手术成功率为98%,1周存活率为91.6%。术后2周随着他克莫司撤药,受体大鼠迅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14~28d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20.85±0.71)d,中位生存时间为21d。实验建立DA至Lewis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需要以大量SD大鼠肝移植训练为基础进行,通过对二袖套法技术的改良和围手术期短期应用他克莫司有助于该模型的稳定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斥反应 DA大鼠 LEWIS大鼠 原位肝移植术 动物模型 他克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盆地不同退化阶段草甸土壤含水率、pH及电导率的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李铸 文勇立 +2 位作者 张云 艾鷖 泽让东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2-759,共8页
为了更好的了解若尔盖高寒草甸不同演替类型下土壤含水率、pH 值、电导率的变化规律,采用 SPSS、GIS 与 GS+地统计软件,对若尔盖高寒盆地逆向演替序列中“沼泽草甸-草原草甸-退化草甸-沙化草甸”4种演替阶段不同深度土壤的含水率、pH... 为了更好的了解若尔盖高寒草甸不同演替类型下土壤含水率、pH 值、电导率的变化规律,采用 SPSS、GIS 与 GS+地统计软件,对若尔盖高寒盆地逆向演替序列中“沼泽草甸-草原草甸-退化草甸-沙化草甸”4种演替阶段不同深度土壤的含水率、pH 和电导率进行了比较和空间格局分析,以期为若尔盖盆地草甸退化和沙化治理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各演替阶段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草原草甸水分含量由51.04%逐渐下降到33.66%,相比其他3种草甸下降幅度最大(17.38%);随草甸退化的加剧,草甸土壤各层含水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pH 值和电导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4个演替阶段草甸土壤含水量范围分别为:沼泽草甸33.66%-51.04%,草原草甸17.92%-23.07%,退化草甸18.00%-20.98%,沙化草甸14.49%-16.83%;4个草甸土壤pH变化范围分别为:6.44-6.74、7.19-7.51,7.52-7.81和29.09-37.21;随退化演替的进行,草甸土壤也由沼泽草甸的酸性土壤逐渐演变为碱性土壤。(3)4种演替阶段草甸土壤3种指标的空间变异,除退化草甸土壤电导率主要受随机性因素影响外,其余均受结构性因素影响,沼泽草甸土壤电导率以及沙化草甸含水率和电导率在结构性因素影响基础上,还叠加了随机性因素的影响。(4)4种演替阶段草甸土壤的3种指标的空间分布,除退化草甸土壤电导率呈破碎斑块状分布外,均表现为连续的条带状分布格局。且随退化演替的进行,草甸土壤含水率高值区不断缩小,pH值和电导率高值区呈不断扩大势态。研究显示,若尔盖高寒盆地草甸3种土壤属性的退化演替特征显著,其空间变异以结构性因素为主导,其次为随机性因素,且随机性因素主要影响土壤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盆地 高寒草甸 退化演替 土壤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卵圆细胞的增殖模型建立和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铸 李立 +4 位作者 冉江华 张升宁 刘静 李来邦 陈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3-666,671,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肝卵圆细胞(HOC)的增殖模型,探讨分离培养及鉴定HOC的方法。方法采用2-乙酰氨基芴/部分肝切除术刺激建立成体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于肝切除术后第12天切取剩余肝脏,使用胶原酶Ⅳ消化分离和Percoll梯度离心纯化肝卵圆细胞... 目的建立大鼠肝卵圆细胞(HOC)的增殖模型,探讨分离培养及鉴定HOC的方法。方法采用2-乙酰氨基芴/部分肝切除术刺激建立成体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于肝切除术后第12天切取剩余肝脏,使用胶原酶Ⅳ消化分离和Percoll梯度离心纯化肝卵圆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RT-PCR分析法检测肝卵圆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行体外培养并添加干细胞生长因子(SC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其分化。结果分离得到的肝卵圆细胞存活率达到90%,经c-kit免疫荧光显色,PCR分析显示有CK19和白蛋白mRNA表达。生长因子诱导下有向胆管细胞和肝细胞分化的特性。结论肝卵圆细胞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和肝卵圆细胞成功培养,为进一步研究肝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与肝癌的关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肝卵圆细胞 细胞分离 培养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卵黄抗体与中药制剂联合治疗犊牛腹泻的临床效果评估
6
作者 黄向月 吴锦波 +4 位作者 岑鑫 李铸 雍军 苏元君 余忠华 《畜禽业》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 研究旨在评估复合卵黄抗体和中药制剂联合应用于犊牛腹泻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腹泻犊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抗体组进行紧急治疗试验,通过观察腹泻症状的缓解程度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将表面健康犊牛随机分为抗体组、中药组、益生菌... 目的 研究旨在评估复合卵黄抗体和中药制剂联合应用于犊牛腹泻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腹泻犊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抗体组进行紧急治疗试验,通过观察腹泻症状的缓解程度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将表面健康犊牛随机分为抗体组、中药组、益生菌组、组合组及对照组5组,对照组常规饲养,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通过比较各组体质量增加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腹泻率等指标来判定不同药物组合针对川西北地区犊牛腹泻的预防效果。结果 复合卵黄抗体对腹泻犊牛的紧急治疗有效率高达79.17%,较对照组的好转率44.44%有显著提高。预防效果评价试验前后各组平均体质量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抗体组、中药组、益生菌组和组合组分别增加质量10.73、13.32、12.20、11.77、11.98 kg,与之对应的增重率分别为46.43%、75.34%、64.21%、61.39%、48.90%;对照组的IgA、IgM水平有显著降低(p<0.05),IgG则略有降低(p>0.05),抗体组的IgA、IgM、IgG水平均有升高趋势(p>0.05),中药组IgA显著增加(p<0.05),益生菌组和组合组的IgM均有显著降低(p<0.05),其他差异不显著;抗体组、中药组以及组合组对犊牛的预防保护率达到83.33%,而益生菌组和对照组对犊牛的保护率均为50%。结论 日粮中单独或联合添加复合卵黄抗体、中药制剂可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复合卵黄抗体 中药制剂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RY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脏干细胞移植肝内种植情况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铸 陈娟 +8 位作者 李学华 刘志恒 刘桂杰 张学利 高延超 孙会东 纪丕友 张金良 李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3期9881-9886,共6页
背景:以往干细胞种植后的定植示踪技术有磁探针标记、荧光示踪标记法、慢病毒感染荧光标记法及性别交叉Y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法,各有优缺点。目的:应用SRY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受体来源肝脏干细胞(肝卵圆细胞)在移植肝内的定植情况。方法:二... 背景:以往干细胞种植后的定植示踪技术有磁探针标记、荧光示踪标记法、慢病毒感染荧光标记法及性别交叉Y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法,各有优缺点。目的:应用SRY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受体来源肝脏干细胞(肝卵圆细胞)在移植肝内的定植情况。方法: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为雌性DA大鼠,受体为雌性Lewis大鼠,设受体大鼠60只,肝卵圆细胞为Lewis大鼠来源的雄性细胞,移植中供肝种植肝卵圆细胞悬液。应用SRY原位杂交染色技术观察受体来源的雄性肝卵圆细胞在雌性移植肝内的定植情况。结果与结论:经门静脉和肝动脉注射种植的肝卵圆细胞及其分化细胞主要定植在移植肝内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周围,应用SRY原位杂交染色技术可以有效观察到受体来源肝脏干细胞在移植肝内的定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大鼠 肝脏干细胞 细胞种植 SRY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个体化剂量协同核苷类抗病毒药降低肝移植乙型肝炎复发率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铸 李立 +6 位作者 冉江华 张升宁 刘静 李来邦 刘滇生 吴淑媛 陈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3期9921-9924,共4页
背景:如何有效地防治肝移植后的乙型肝炎复发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联合不同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等方案对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行肝移植患者... 背景:如何有效地防治肝移植后的乙型肝炎复发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目的:评价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联合不同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等方案对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3种乙型肝炎复发防治方案,按时间先后分为5组:A组为阿德福韦酯+小剂量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短期方案组,B组为阿德福韦酯+大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中长期方案组,B+组为A组中疗效较差改用方案B组,C组为恩替卡韦+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组,C+组为A、B、B+组中疗效较差改用方案C组。比较各组患者肝移植后乙型肝炎病毒累积有效抑制率及强效抑制率的差异,随访≥2年。结果与结论:C组、C+组、B组、B+组的乙型肝炎累积有效抑制率及强效抑制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C+组疗效分别优于B组及B+组(P<0.05)。提示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防治是一个长期乃至终生的过程,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加抗病毒药的个体化方案更有利于防治乙型肝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肝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复发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热休克蛋白70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铸 冉江华 +5 位作者 刘静 张升宁 吴淑媛 梁宇 张熙冰 李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8-822,共5页
背景:热休克蛋白是生物体在不利环境因素刺激下应激合成的一种特殊蛋白质,热休克蛋白70参与移植免疫反应并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在恒河猴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用健康恒河猴采用改良二袖套+肝... 背景:热休克蛋白是生物体在不利环境因素刺激下应激合成的一种特殊蛋白质,热休克蛋白70参与移植免疫反应并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在恒河猴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用健康恒河猴采用改良二袖套+肝动脉重建的方法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6例,移植后受体分为急性排斥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急性排斥组围手术期不行免疫抑制治疗,对照组围手术期使用免疫抑制治疗,分别在移植后6,12,24,72h4个时间点取移植后肝脏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判断排斥反应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热休克蛋白70表达情况。结论与结论:肝移植后72h时段内急性排斥组肝脏急性排斥反应的组织学表现重于对照组,Baff分级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从移植后开始至移植后72h两组移植肝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热休克蛋白70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但急性排斥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未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的情况下,恒河猴肝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在移植后72h内即可明显观察到,热休克蛋白70在移植肝组织中表达水平也随着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进展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对肝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具有较高的预测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肝移植 恒河猴 急性排斥反应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检查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铸 孙诚谊 +2 位作者 潘耀振 辛永青 李严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2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检查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已经作出定性诊断的胰岛素瘤患者进行IOUS检查。结果 15例胰岛素瘤患者IOUS检查均作出定位诊断。结论 IOUS检查可对胰岛素瘤作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同时显示肿瘤...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IOUS)检查在胰岛素瘤定位诊断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已经作出定性诊断的胰岛素瘤患者进行IOUS检查。结果 15例胰岛素瘤患者IOUS检查均作出定位诊断。结论 IOUS检查可对胰岛素瘤作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同时显示肿瘤和周围器官的关系,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并可指导准确切除肿瘤,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术中超声检查 胰岛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7蛋白和PCNA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铸 周宁新 +1 位作者 张德林 吕雅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478-2482,共5页
目的:探讨P27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44例肝门部胆管癌中P27蛋白与PCNA的表达情况,并与8例正常胆管组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门部胆... 目的:探讨P27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44例肝门部胆管癌中P27蛋白与PCNA的表达情况,并与8例正常胆管组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门部胆管癌P27表达的阳性率为77.2%(34/44),PCNA为100%(44/44).P27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淋巴转移及神经浸润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型、血管转移、临床分期等无显著相关.而PCNA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淋巴转移及血管转移显著相关,与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类型、神经浸润及临床分期等无显著相关.P27蛋白与PCNA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27低表达组与缺失组的生存曲线明显低于高表达组生存曲线.而PCNAⅡ级患者预后较其他预后要好,Ⅳ级预后最差.结论:肝门部胆管癌中P27联合PCNA的检测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转移趋势及示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P27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pBLAST2-hHGF质粒转染Lewis大鼠肝卵圆细胞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铸 李立 +5 位作者 冉江华 张升宁 刘静 刘滇生 李来邦 陈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9期9199-9202,共4页
背景:在体外将外源基因导入肝细胞相当困难,而利用肝脏干细胞导入外源性基因较为容易。目前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的建立已较为成熟,但作为原代细胞,肝卵圆细胞的稳定培养和传代是较为困难的。目的:建立pBLAST2-hHGF质粒稳定转染大鼠... 背景:在体外将外源基因导入肝细胞相当困难,而利用肝脏干细胞导入外源性基因较为容易。目前大鼠肝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的建立已较为成熟,但作为原代细胞,肝卵圆细胞的稳定培养和传代是较为困难的。目的:建立pBLAST2-hHGF质粒稳定转染大鼠肝卵圆细胞的细胞株,观察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稳定培养的第4代雄性Lewis大鼠肝卵圆细胞,采用脂质体介导DNA转染的方法将pBLAST2-hHGF质粒转染到肝卵圆细胞,然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细胞的形态变化、细胞增殖情况,检测细胞转染后的增殖分化能力,确定转染细胞的稳定培养条件,使用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检测转染细胞hH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第4代以脂质体介导成功转染pBLAST2-hHGF质粒的肝卵圆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剂量和种类细胞因子的条件下转染细胞可稳定传代14代,其形态与未转染细胞比较无明显变化,但生长增殖速度明显快于未转染细胞,去除培养液中的生长因子后pBLAST2-Hhgf/肝卵圆细胞迅速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细胞有hHGF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hHGF蛋白含量高。结果提示,使用脂质体介导pBLAST2-hHGF质粒转染肝卵圆细胞方法可靠,转染细胞稳定培养并传代次数长于肝卵圆细胞,转染细胞具备分泌hHGF的能力,可用于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AST2-hHGF 肝卵圆细胞 质粒转染 脂质体 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铸 李立 +4 位作者 冉江华 张升宁 刘静 李来邦 陈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期30-31,33,共3页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防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肝移植术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肝移植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为5.6%(6/107),33.3%的急性胰腺炎并发患者移植术中存在...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防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肝移植术后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肝移植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为5.6%(6/107),33.3%的急性胰腺炎并发患者移植术中存在胰腺损伤。起病后诊断时间和治疗时间分别为(5.1±1.1)d和(21.4±16.3)d;术后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分别为(8.0±4.1)d和(16.1±4.4)d;1例术后1个月时发现直径3cm的胰腺假性囊肿,1例术后2个月并发感染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除此外无明确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3.3%。目前5例患者健康存活,无胰腺炎复发及慢性胰腺炎出现,治愈率83.3%。1例2个月时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16.7%。结论肝移植术中对胰腺的骚扰是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诊治关键在于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正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胰腺炎 诊断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肝门部胆管癌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铸 周宁新 +2 位作者 肖梅 孟翔飞 丁振昊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3年1月至 2004年12月收治的133例老年性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根治性切除37例,姑息性切除35例,胆道引流45例;其它手术3例,非...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3年1月至 2004年12月收治的133例老年性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根治性切除37例,姑息性切除35例,胆道引流45例;其它手术3例,非手术组13例。根治性切除率30.8%(37/120)。术后3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0.8%。1 例死于术后肝肾功能衰竭。根治组,姑息性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3%,66.1%,66.1%与82.9%,56.8%,37%,引流组与未手术组无1例存活15个月。结论老年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首选肿瘤切除术,了解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的特点.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的前提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外科治疗 诊断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急性胰腺炎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铸 李立 +4 位作者 冉江华 张升宁 刘静 李来邦 陈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2-82,共1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肝移植术后急性胰腺炎(AP)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6例接受过肝脏移植术的AP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移植术后AP诊断时间晚,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高;6例经过积极治疗后5例健康存活,1例发病2个月时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目的进一步提高肝移植术后急性胰腺炎(AP)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6例接受过肝脏移植术的AP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移植术后AP诊断时间晚,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高;6例经过积极治疗后5例健康存活,1例发病2个月时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术后AP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临床炎症反应轻于普通AP;移植后患者出现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复查淀粉酶等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肝门部胆管癌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铸 周宁新 +2 位作者 肖梅 孟翔飞 丁振昊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2870-287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肝门部胆管癌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3-01~2004-12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手术患者中,根治性切除37例,姑息性切除35例,胆管引流45例... 目的:探讨老年肝门部胆管癌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3-01~2004-12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手术患者中,根治性切除37例,姑息性切除35例,胆管引流45例,其他手术3例.术后37例(30.8%)出现并发症,大多为胆汁瘘与腹水,死亡1例(0.8%),死于术后肝肾功能衰竭,余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使术后恢复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外科学 手术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卵圆细胞Alb和CK-19 mRNA的表达
17
作者 李铸 李立 +4 位作者 冉江华 张升宁 刘静 刘滇生 陈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建立Alb和CK-19 mRNA表达量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系统,检测Lewis大鼠肝卵圆细胞(HOC)及其分化细胞中Alb和CK-19 mRNA表达量并分析其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分别检测HOC、分化细胞、胆道及肝脏... 目的建立Alb和CK-19 mRNA表达量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系统,检测Lewis大鼠肝卵圆细胞(HOC)及其分化细胞中Alb和CK-19 mRNA表达量并分析其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分别检测HOC、分化细胞、胆道及肝脏标本中Alb和CK-19 mRNA的表达情况,以上标本各20例。结果Alb mRNA在HOC(-1.820±0.614)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在肝脏(-1.139±0.588)中的表达水平(P<0.05);CK-19 mRNA在HOC(-3.852±0.974)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在胆道(-1.739±0.704)、肝脏(-1.926±0.653)、分化细胞(-1.492±0.634)中的表达水平(P<0.05);HOC Alb mRNA表达水平高于CK-19mRNA表达水平(P<0.05),分化细胞Alb mRNA(-1.758±0.543)表达水平同ck-19 mRNA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OC Alb和CK-19 mRNA的表达克服了传统PCR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的缺点,为研究Alb和CK-19 mRNA在HOC中的表达提供了相对定量的方法,成功地进行该项实验需要掌控好几个关键环节;HOC中Alb mRNA和CK-19 mRNA表达量低,经过诱导分化后两者表达量明显升高,证实HOC具有分化为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的双向分化特性,在本研究的诱导分化条件下HOC主要向胆管上皮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肝卵圆细胞 LEWIS大鼠 ALB MRNA CK-19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来源肝卵圆细胞在移植肝内种植后的增殖与分化
18
作者 李铸 陈娟 +8 位作者 李学华 刘志恒 刘桂杰 张学利 高延超 孙会东 纪丕友 李立 张金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3期9885-9888,共4页
背景:肝卵圆细胞移植后对受损肝脏具有修复作用。目的:观察受体来源肝卵圆细胞对受体大鼠术后生存期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为雌性DA大鼠,受体为雌性Lewis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不进行细... 背景:肝卵圆细胞移植后对受损肝脏具有修复作用。目的:观察受体来源肝卵圆细胞对受体大鼠术后生存期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为雌性DA大鼠,受体为雌性Lewis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不进行细胞移植)、实验组(移植过程中供肝经门静脉和肝动脉注射受体来源肝卵圆细胞1×109L-1)。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术后撤他克莫司后的中位生存期和累积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移植肝肝细胞受损情况弱于对照组(P<0.05),移植肝合成和排泄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移植肝脏内种植受体来源肝卵圆细胞可有效改善移植肝功能,并且明显延长受体生存时间,提高累积生存率,该结果可能与受体来源肝卵圆细胞在移植肝内增殖分化,修复受损肝脏和减轻急性排斥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卵圆细胞 肝移植 大鼠 生存时间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来源转染pBLAST2-hHGF质粒肝卵圆细胞对大鼠移植肝肝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李铸 陈娟 +8 位作者 李学华 刘志恒 刘桂杰 张学利 高延超 孙会东 纪丕友 张金良 李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1-57,共7页
目的观察受体来源转染pBLAST2-hHGF质粒肝卵圆细胞(HOC)对受体大鼠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二袖套法复制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实验分对照组(A组)、HOC移植组(B组)、pBLAST2-hHGF/HOC移植组(C组),每组均设受体大鼠60只,A组仅行原位肝移植... 目的观察受体来源转染pBLAST2-hHGF质粒肝卵圆细胞(HOC)对受体大鼠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二袖套法复制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实验分对照组(A组)、HOC移植组(B组)、pBLAST2-hHGF/HOC移植组(C组),每组均设受体大鼠60只,A组仅行原位肝移植术,B组术中供肝种植HOC悬液,C组术中供肝种植pBLAST2-hHGF/HOC悬液。动态观察各组大鼠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MST)、肝功能(ALT、DBil、GGT、ALP、XCHE和ALB)。结果 A组术后MST明显短于B组和C组,而B组又短于C组;B组和C组大鼠术后肝细胞受损情况弱于A组(P<0.05),合成功能和排泄功能好于A组(P<0.05),上述肝功能指标,C组要好于B组(P<0.05)。结论使用受体来源pBLAST2-hHGF/HOC在移植肝脏内进行种植,可以有效改善移植肝脏的肝功能,并且明显延长受体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大鼠 肝卵圆细胞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脓肿十二指肠内瘘1例
20
作者 李铸 杨大刚 +1 位作者 胡韵 赵会庚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49-550,共2页
关键词 脓肿 胰腺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