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波段二次谐波回旋振荡器 被引量:3
1
作者 史少辉 刘濮鲲 +4 位作者 杜朝海 徐寿喜 耿志辉 李铮迪 王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8-413,共6页
针对谐波回旋管互作用效率低的问题,以自洽非线性理论为基本工具,系统地分析了三个关键因素,即互作用腔体长度(Q值)、电子注的横纵速度比和工作电压对二次谐波互作用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工作磁场选择在硬激发区时,通过综合调节电... 针对谐波回旋管互作用效率低的问题,以自洽非线性理论为基本工具,系统地分析了三个关键因素,即互作用腔体长度(Q值)、电子注的横纵速度比和工作电压对二次谐波互作用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工作磁场选择在硬激发区时,通过综合调节电子注的横纵速度比和工作电压能够获得较高的互作用效率.基于自洽非线性理论优化设计了一个W波段二次谐波回旋振荡器,粒子模拟(PIC)结果显示当电子注速度离散3%,工作电压37 kV,电流4 A时,输出效率达到了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二次谐波 自洽非线性计算 回旋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三次谐波回旋振荡管的模拟与设计(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少辉 刘濮鲲 +4 位作者 杜朝海 徐寿喜 耿志辉 李铮迪 王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1,105,共8页
研究了影响毫米波谐波回旋管互作用效率的多个因素,通过采用三次谐波工作,94 GHz回旋管的工作磁场降低到了1.185 T,使采用永磁体取代超导磁体成为可能.利用自洽非线性计算和粒子模拟研究了回旋振荡管的注-波互作用过程,发现了腔体品质... 研究了影响毫米波谐波回旋管互作用效率的多个因素,通过采用三次谐波工作,94 GHz回旋管的工作磁场降低到了1.185 T,使采用永磁体取代超导磁体成为可能.利用自洽非线性计算和粒子模拟研究了回旋振荡管的注-波互作用过程,发现了腔体品质因数与互作用效率的内在联系,研究了工作电压和电子注横纵速率比对耦合强度的影响,考虑了磁场渐变及电子注速度离散对互作用效率的影响,通过选择合理的工作模式和系统参数,当工作电压为40 kV、工作电流为12 A、电子注横向速度离散为3%时获得了95 kW的输出功率及19.7%的效率.当采用单级降压收集极后,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到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振荡器 W波段 三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五腔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设计
3
作者 史少辉 杜朝海 +3 位作者 刘濮鲲 李铮迪 刘高峰 徐寿喜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21-223,共3页
W波段回旋速调管具有高增益和高输出功率的特点,在军用雷达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方利用电磁粒子模拟软件CHIPIC设计了一个W波段五腔回旋速调管,优化了互作用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参数,分析了电子注与场的换能过程以及工作频率对输出效率和... W波段回旋速调管具有高增益和高输出功率的特点,在军用雷达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方利用电磁粒子模拟软件CHIPIC设计了一个W波段五腔回旋速调管,优化了互作用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参数,分析了电子注与场的换能过程以及工作频率对输出效率和增益的影响。该管的工作模式为TE01模,当工作电压为70kV、电流为6A、频率为93.8GHz时获得了167.3kW的最大输出功率和39.8%的工作效率。当工作频率为93.65GHz时取得了50dB的增益和400MHz的带宽。该模拟结果对回旋速调管在雷达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速调管 粒子模拟 电子注-波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态高精度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器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开明 李铮迪 邓建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4,共6页
介绍了一种精细化、连续可调的中型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器,该模拟器配置了前沿快、结构紧凑、脉冲电压调节范围宽、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高压脉冲源,实现了全系统的计算机光纤控制,解决了控制系统抗干扰问题,提升了源的模拟能力和设备的应... 介绍了一种精细化、连续可调的中型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器,该模拟器配置了前沿快、结构紧凑、脉冲电压调节范围宽、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高压脉冲源,实现了全系统的计算机光纤控制,解决了控制系统抗干扰问题,提升了源的模拟能力和设备的应用范围。模拟器的具体指标为:脉冲前沿约2.5 ns,半高宽约23 ns,工作空间4 m×4 m×5.8 m,输出电场强度在0.2~60 kV/m范围内连续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源 MARX发生器 脉冲功率技术 电磁脉冲模拟器 计算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0.33-THz second-harmonic frequency-tunable gyrotron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铮迪 杜朝海 +2 位作者 戚向波 罗里 刘濮鲲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585-591,共7页
Dynamics of the axial mode transition process in a 0.33-THz second-harmonic gyrotron is investigated to reveal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realizing broadband frequency tuning in an open cavity circuit. A new interactio... Dynamics of the axial mode transition process in a 0.33-THz second-harmonic gyrotron is investigated to reveal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realizing broadband frequency tuning in an open cavity circuit. A new interaction mechanism about propagating waves, featured by wave competition and wave cooperation, is presented and provides a new insight into the beam-wave interaction. The two different features revealed in the two different operation regions of low-order axial modes (LOAMs) and high-order axial modes (HOAMs) respectively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essentially. The device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by the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time-domain nonlinear theory and shows that using a 12-kV/150-mA electron beam and TE 3,4 mode, the second harmonic gyrotron can generate terahertz radiations with frequency-tuning ranges of about 0.85 GHz and 0.60 GHz via magnetic field and beam voltage tuning,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some non-stationary phenomena in the mode startup process are also analyzed. The investiga- tion in this paper presents guidance for future developing high-performance frequency-tunable gyrotrons toward terahertz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ROTRON mode transition second harmonic frequency tuning TERAHERT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螺旋波纹波导回旋行波管注波互作用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薛智浩 刘濮鲲 +1 位作者 杜朝海 李铮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8,共8页
本文从有源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系统地推导了螺旋波纹波导的色散方程及非线性注波互作用理论,数值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报道基本相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W波段螺旋波纹回旋行波管,工作电压80 kV,工作电流5 A,中心频率95 GHz,3 dB带宽约4.... 本文从有源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系统地推导了螺旋波纹波导的色散方程及非线性注波互作用理论,数值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报道基本相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W波段螺旋波纹回旋行波管,工作电压80 kV,工作电流5 A,中心频率95 GHz,3 dB带宽约4.5%,饱和增益52 dB,最大输出功率142 kW.,电子效率达20%—35%.最后,本文计算了电流,电压及输入功率的改变对W波段螺旋波纹波导回旋行波管输出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螺旋波纹波导 非线性注波互作用
原文传递
W波段损耗介质加载回旋返波振荡器中模式竞争的研究
7
作者 杜朝海 李铮迪 +8 位作者 薛志浩 刘濮鲲 薛谦忠 张世昌 徐寿喜 耿志辉 顾伟 粟亦农 刘高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88,共6页
本文采用自洽非线性理论模型系统研究W波段基波TE_(01)模回旋返波振荡器模式竞争的物理机理.通过采用特殊渐变的非谐振互作用结构和加载损耗介质抑制互作用系统中竞争模式,从而防止系统出现非稳态振荡现象.通过系统优化的互作用结构可... 本文采用自洽非线性理论模型系统研究W波段基波TE_(01)模回旋返波振荡器模式竞争的物理机理.通过采用特殊渐变的非谐振互作用结构和加载损耗介质抑制互作用系统中竞争模式,从而防止系统出现非稳态振荡现象.通过系统优化的互作用结构可以抑制竞争模式,能够稳定工作在TE_(01)模的轴向基模上.计算表明系统输出峰值功率105 kW,-3 dB调谐相对带宽为5.4%.这为发展应用于电子对抗、无损探测、等离子体诊断、材料处理等领域的宽带毫米回旋返波振荡器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源 电子回旋脉塞 回旋返波振荡器 模式竞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