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铁山垅一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斌 李钟枢 艾海平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本文基于对铁山垅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分析测试了19种元素,并分析总结了各元素地球化学的分布特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该区W、Bi、As、Sb、Bi、Co、Se等元素相对富集,Hg、Ag等元素亏损较强;根据元素组合的特征,可将元素分... 本文基于对铁山垅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分析测试了19种元素,并分析总结了各元素地球化学的分布特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该区W、Bi、As、Sb、Bi、Co、Se等元素相对富集,Hg、Ag等元素亏损较强;根据元素组合的特征,可将元素分为四组,即W、Sn、Mo、Bi、F高温元素组合,Cu、Pb、Zn、Cd中温元素组合,Au、Ag、As、Sb、Hg低温元素组合,Mn、Cr、Co、Ni亲铁元素组合;圈定了综合异常22处,找矿远景区2处;在铁山垅—白鹅钨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可主攻石英脉型钨铜多金属矿,石下—胎子岽钨找矿远景区可主攻隐爆角砾岩型钨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异常 找矿远景区 铁山垅地区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大湖塘石门寺钨矿隐爆角砾岩型矿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阮昆 潘家永 +3 位作者 吴建勇 项新葵 刘文泉 李钟枢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3-641,共9页
为探讨大塘钨矿石门寺隐爆角砾岩型钨矿床的成因,开展了野外详细观察、室内岩矿鉴定工作,用显微测温方法测定了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矿石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以及金属硫化物中的S同位素。结果显示,12件黄铜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1.4‰^-0.1... 为探讨大塘钨矿石门寺隐爆角砾岩型钨矿床的成因,开展了野外详细观察、室内岩矿鉴定工作,用显微测温方法测定了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矿石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以及金属硫化物中的S同位素。结果显示,12件黄铜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1.4‰^-0.1‰之间,均值为-0.82‰;3件辉钼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0.8‰~0.2‰之间,均值为-0.33‰,表明S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或者上地幔。均一温度介于152.1~387.1℃之间,主要集中在170~250℃;盐度为4.8%~14.9%Na Cleq(wt),均值为10.8%Na Cleq(wt),主要集中于8%~14%Na Cleq(wt)。表明成矿流体属中温、中-低盐度Na Cl-H2O±CO2体系,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岩浆热液与低温、低盐度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与沸腾作用,流体的混合作用和沸腾作用是该类型含矿流体中络合物分解并沉淀成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爆角砾岩 S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大湖塘石门寺钨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盘江坳陷烃源岩特征及找气方向
3
作者 王志 江卫兵 +4 位作者 李钟枢 刘文泉 李俊 郑兴 邝国墩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343-350,共8页
南盘江坳陷发现多处油气显示,指示较好油气资源潜力。桂西“田地1井”位于南盘江坳陷中南部的潞城凹陷,通过对该地区烃源岩进行系统取样、地化录井数据分析,并与中北部邻近的“秧1井”、“双1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石炭统黄龙组TOC... 南盘江坳陷发现多处油气显示,指示较好油气资源潜力。桂西“田地1井”位于南盘江坳陷中南部的潞城凹陷,通过对该地区烃源岩进行系统取样、地化录井数据分析,并与中北部邻近的“秧1井”、“双1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石炭统黄龙组TOC范围为0.135%~0.825%,多数大于0.5%,平均0.633%,为本地区新发现的有效烃源岩地层,其干酪根类型主要为混合型及腐植型,总体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已进入过成熟阶段,表明该地区已经具备良好找气条件。有效烃源岩地层叠加晚三叠世末期后形成的封闭构造的地段为南盘江坳陷田林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查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盘江坳陷 烃源岩特征 热演化 找气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兴宁盆地及其外围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潜力
4
作者 龙自强 李钟枢 +3 位作者 阮昆 胡鹏 李阳 张峰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4期28-32,共5页
兴宁盆地位于NE向邵武—河源断裂带与五华断裂带的夹持区,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有利的地层、岩浆岩、物化探条件,优越的成矿构造环境和极其发育的铀矿化、异常点。结合区域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该区地质特征及铀成矿潜力。结果表... 兴宁盆地位于NE向邵武—河源断裂带与五华断裂带的夹持区,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有利的地层、岩浆岩、物化探条件,优越的成矿构造环境和极其发育的铀矿化、异常点。结合区域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该区地质特征及铀成矿潜力。结果表明:区内区域性深大断裂旁侧次级硅化带或辉绿岩组带的发育部位,尤其是硅化带与中基性岩脉交汇,且出现硅化、赤铁矿化、次生铀矿化与各类物化探异常叠加的地段是铀成矿的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宁盆地 铀成矿地质条件 成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连阳地区分量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钟枢 刘国安 +2 位作者 王兴明 王全涛 李阳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4期41-45,共5页
在粤西连阳地区开展了分量化探测量工作,以探寻碳硅泥岩型隐伏铀矿。区内已知隐伏矿体的分量化探成果表明:(1)在分量U异常区内,尚有Mo、V、Th、Sb分量元素组合异常;(2)Mo、V、Th、Sb为U的指示元素。以分量化探U划分异常区,共圈定了分量... 在粤西连阳地区开展了分量化探测量工作,以探寻碳硅泥岩型隐伏铀矿。区内已知隐伏矿体的分量化探成果表明:(1)在分量U异常区内,尚有Mo、V、Th、Sb分量元素组合异常;(2)Mo、V、Th、Sb为U的指示元素。以分量化探U划分异常区,共圈定了分量U异常3处,编号分别为A-Ⅰ~#、A-Ⅱ~#、A-Ⅲ~#,其中A-Ⅰ#异常为已知的矿致异常,A-Ⅱ~#、A-Ⅲ~#异常为新发现的异常,对该类异常特征及成矿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供区内进一步开展铀矿找矿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分量化探 异常特征 成矿条件 矿致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长江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67
6
作者 黄国龙 刘鑫扬 +2 位作者 孙立强 李钟枢 张世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6-849,共14页
在棉花坑铀矿区,通过钻孔采集深部长江岩体不同结构的花岗岩,并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Nd-Sr同位素测试.通过分析和对比,长江岩体与浅部印支期油洞岩体接触的细粒不等粒、深部的中粒和更深部的中粗... 在棉花坑铀矿区,通过钻孔采集深部长江岩体不同结构的花岗岩,并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Nd-Sr同位素测试.通过分析和对比,长江岩体与浅部印支期油洞岩体接触的细粒不等粒、深部的中粒和更深部的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具有相近的形成年龄(157.2±1.7~161.6±2.1Ma)、相同的矿物组成和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应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长江岩体的主量元素组成以富硅、富碱、钾大于钠为特征;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明显亏损Ba、Sr、P、Ti和轻微亏损Nb、Ta为特征;稀土总量偏低且变化明显,配分模式呈轻稀土略富集型,Eu明显亏损;(^87Sr/^86Sr)i值较高(平均为0.71066),εNd(t)值低(平均为10.1),Nd模式年龄古老(平均为1.77 Ga),源区成分以砂质岩为主.上述特征表明,长江岩体是在伸展的构造背景下由古元古代地壳组分熔融形成,属于壳源型花岗岩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岩体 地球化学 源区特征 岩石成因 锆石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氡气法与分量化探法联合探寻深部隐伏铀矿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文平 刘国安 +3 位作者 李钟枢 吴建勇 李阳 张海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4,共5页
介绍了土壤氡气测量和分量化探测两种探寻深部隐伏铀矿的探测方法。在已知隐伏铀矿体上方,土壤氡气异常显示赋矿区域具有较佳的赋矿环境;分量U与分量Mo、W、Ni、Cd等元素组合异常;土壤氡气与分量化探所有元素的相关性系数均小于0.5,表... 介绍了土壤氡气测量和分量化探测两种探寻深部隐伏铀矿的探测方法。在已知隐伏铀矿体上方,土壤氡气异常显示赋矿区域具有较佳的赋矿环境;分量U与分量Mo、W、Ni、Cd等元素组合异常;土壤氡气与分量化探所有元素的相关性系数均小于0.5,表明土壤氡气与分量化探所有元素的相关性不显著;分量U与分量Mo、W、Bi、Ni、Cd、Cu、Zn、Ba元素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2、0.55、0.56、0.57、0.89、0.68、0.82、0.57,表明分量U与上述分量元素相关性显著。土壤氡气测量能有效识别(隐伏)断裂带,分量化探测量能直接捕获深部铀矿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氡气测量 分量化探测量 隐伏铀矿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青嶂山岩体江头矿区铀矿微区矿物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成矿动力背景制约 被引量:12
8
作者 赖静 祁家明 +2 位作者 陈军军 李钟枢 曹豪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8-1142,共15页
粤北诸广和贵东是华南最重要的两个花岗型铀矿密集区,青嶂山(龙源坝)岩体位于两者之间,是华南花岗岩型铀矿研究薄弱地区。江头铀矿区地处青嶂山岩体北部与南雄断陷盆地的结合部位,该矿区的铀成矿年代学研究几为空白。本文通过电子探针... 粤北诸广和贵东是华南最重要的两个花岗型铀矿密集区,青嶂山(龙源坝)岩体位于两者之间,是华南花岗岩型铀矿研究薄弱地区。江头铀矿区地处青嶂山岩体北部与南雄断陷盆地的结合部位,该矿区的铀成矿年代学研究几为空白。本文通过电子探针方法研究了青嶂山岩体、及与该岩体密切相关的江头矿区中的铀矿物微区矿物学特征,获得岩浆成因的晶质铀矿与热液成因的沥青铀矿的U-Th-Pb化学年龄,探讨了华南铀成矿作用动力学背景及成矿地质体。研究表明:青嶂山岩体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铀矿物主要有晶质铀矿、铀石,部分晶质铀矿存在明显铀释放的特征,其晶质铀矿化学年龄分别为246.8±8.8Ma、161.5±8.0Ma,与前人获得的锆石U-Pb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分别代表了区内印支期与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成岩年龄,表明在南雄断陷盆地形成之前,青嶂山岩体与诸广岩体可能为一有机整体,有着相同的成岩、成矿环境。江头矿区矿石中铀矿物主要为沥青铀矿,伴有少量钛铀矿、铀石等,沥青铀矿化学年龄分别为121.3±9.8Ma、98.8±8.0Ma、73.2±8.8Ma,分别代表区内3期铀成矿作用的时代,结合华南中生代以来构造运动特征,认为区内铀成矿作用是受中-新生代盆地边缘深大断陷活动、产铀花岗岩体分布的双要素成矿动力学背景制约,青嶂山岩体应与诸广、贵东岩体具有相似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嶂山岩体 江头矿区 铀矿物特征 化学年龄 成矿动力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企岭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曹豪杰 金永吉 +4 位作者 黄乐真 黄海玲 王小冬 吴建勇 李钟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9-510,共12页
企岭花岗岩位于粤北诸广山岩体南部的东、西两侧的结合部位,岩性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企岭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特征是富硅(SiO_2平均为72.24%)、富铝(ACNK值平均为1.08)、钾大于钠(K_2O/Na_2O比值平均为1.86)... 企岭花岗岩位于粤北诸广山岩体南部的东、西两侧的结合部位,岩性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企岭花岗岩的主量元素特征是富硅(SiO_2平均为72.24%)、富铝(ACNK值平均为1.08)、钾大于钠(K_2O/Na_2O比值平均为1.86);微量元素特征是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U和亏损Ba、Sr、Nb、P、Ti;稀土元素特征是总量较高,配分模式呈右倾型,Eu亏损明显(δEu平均为0.28);同位素特征是ε_(Nd)(t)值低(-10.3^-12.0)、[n(^(87)Sr)/n(^(86)Sr)]i值较高(0.71387~0.72232)和Nd模式年龄古老(1782~1918Ma);源区成分以砂质岩为主。上述特征十分相似于南岭地区的S型花岗岩。由此可知,企岭花岗岩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先存的大东山—诸广山断裂带重新复活的构造背景下,由古老地壳组分通过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伸展构造 企岭花岗岩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花岗岩型富铀矿体形成条件分析及成矿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许丽丽 李钟枢 谭正中 《矿产勘查》 2017年第2期239-247,共9页
华南地区是花岗岩型富铀矿产出的重点地区之一,通过总结该区多年铀矿地质找矿、科研成果,并结合近几年富铀矿的找矿成果,对华南花岗岩型富铀矿的铀源、构造岩浆条件、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该区典型的富铀矿床338、339、... 华南地区是花岗岩型富铀矿产出的重点地区之一,通过总结该区多年铀矿地质找矿、科研成果,并结合近几年富铀矿的找矿成果,对华南花岗岩型富铀矿的铀源、构造岩浆条件、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该区典型的富铀矿床338、339、201、361等的统计及分析测试数据进行了佐证。对华南花岗岩型富铀矿体的形成机制进行归纳和总结,认为富铀矿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叠加,是富铀源体、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富铀花岗岩体、铀的多次活化运移、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构造有利部位、沉淀富集成矿等一系列作用的叠加、配合的结果。综合以上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富矿找矿潜力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铀矿体 铀源 构造-岩浆条件 物理化学条件 成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北大东山西部花岗岩体铀矿化特征及成矿潜力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雷 叶永钦 +4 位作者 李钟枢 孙中瑞 李阳 王兴明 黄海玲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6期337-345,共9页
大东山花岗岩体位于郴州-钦州成矿带中北段东部地区。该岩体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产出的铀矿化类型较多,且以花岗岩型为主。笔者详细研究了岩体西部的花岗岩型铀矿化特征,并从岩体产出的地质背景、岩石地球化学、围岩蚀变及控矿构造特征... 大东山花岗岩体位于郴州-钦州成矿带中北段东部地区。该岩体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产出的铀矿化类型较多,且以花岗岩型为主。笔者详细研究了岩体西部的花岗岩型铀矿化特征,并从岩体产出的地质背景、岩石地球化学、围岩蚀变及控矿构造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大东山岩体西部地区具有较大的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型铀矿 成矿潜力 大东山岩体 粤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田林地区构造演化及对油气藏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春双 王志 +3 位作者 叶永钦 吴建勇 李钟枢 唐氏尧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159-163,共5页
广西南盘江坳陷发育有较成熟的烃源岩,显示出较好的成藏条件。田林地区位于南盘江坳陷的中部,依托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井"田地1井"研究显示,田林地区有机碳含量、烃源岩干酪根均显示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田林地区断裂构造活动... 广西南盘江坳陷发育有较成熟的烃源岩,显示出较好的成藏条件。田林地区位于南盘江坳陷的中部,依托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井"田地1井"研究显示,田林地区有机碳含量、烃源岩干酪根均显示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田林地区断裂构造活动复杂、多期多阶段,自烃源岩开始生烃后,断裂活动异常频繁,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及油气分布起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作用,这是田林地区"田地1井"未见明显油气藏显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烃源岩 油气藏 南盘江地区 田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五华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13
作者 郑兴 王春双 +1 位作者 李钟枢 罗显新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第32期79-82,共4页
五华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其中以滑坡、崩塌为主,多分布在东南、南部花岗岩区、北部花岗岩风化土区等广大中低山及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灾害点个体规模小、稳定性差、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地域性与... 五华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其中以滑坡、崩塌为主,多分布在东南、南部花岗岩区、北部花岗岩风化土区等广大中低山及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灾害点个体规模小、稳定性差、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地域性与季节性分布等特点。五华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县地质灾害的发生是各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具有必然性。五华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大气降雨及人工工程活动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滑坡 崩塌 广东省五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湖塘石门寺钨矿床碳、氧、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阮昆 潘家永 +4 位作者 曹豪杰 项新葵 李钟枢 邵上 伍俊杰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2,共6页
石门寺钨矿是大湖塘钨矿床的北矿段,位于我国下扬子成矿省之江南隆起东段成矿带西部,钦杭结合带的北侧。针对此细脉浸染型钨矿体中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同位素和方解石中的碳、氧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细脉浸染型矿体中黄铜矿样品的δ34... 石门寺钨矿是大湖塘钨矿床的北矿段,位于我国下扬子成矿省之江南隆起东段成矿带西部,钦杭结合带的北侧。针对此细脉浸染型钨矿体中金属硫化物中的硫同位素和方解石中的碳、氧同位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细脉浸染型矿体中黄铜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2.6‰^-0.3‰之间,平均值为-1.31‰;辉钼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1.2‰~0.3‰之间,平均值为-0.53‰。矿体的硫主要来至深部岩浆或者上地幔。方解石δ13 CV-PDB值介于-11.42‰^-5.76‰之间,平均值为-7.06‰;δ18 OV-SMOW的变化范围为7.13‰~16.34‰,平均值为11.79‰,说明成矿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或者上地幔,并受到有机碳的混合。大湖塘石门寺钨矿段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大湖塘燕山期S型花岗岩岩浆,但不排除成矿流体在上升的过程中萃取了一部分围岩的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同位素 氧同位素 细脉浸染型矿体 大湖塘石门寺钨矿
原文传递
诸广山南体乐洞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豪杰 黄乐真 +5 位作者 刘国安 叶永钦 黄海玲 李钟枢 王小冬 许丽丽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7,共9页
乐洞花岗岩位于诸广山岩体南部的北缘,其岩性主要为中粒二云母花岗岩。针对乐洞花岗岩的6件样品进行了岩石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主量元素方面,具有富硅(w(SiO_2)70.76%~71.90%,平均为71.63%)、富铝(A/CN... 乐洞花岗岩位于诸广山岩体南部的北缘,其岩性主要为中粒二云母花岗岩。针对乐洞花岗岩的6件样品进行了岩石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主量元素方面,具有富硅(w(SiO_2)70.76%~71.90%,平均为71.63%)、富铝(A/CNK值0.97~1.14,平均为1.07)、钾大于钠(K_2O/Na_2O比值1.58~1.90,平均为1.75)等特征;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和亏损Ba,Sr,Nb,Ta,P,Ti等元素;ΣREE值(124.1×10^(-6)~244.9×10^(-6),平均值为170.3×10^(-6))较高,配分模式表现为明显的右倾型,Eu明显亏损(δEu值0.23~0.27,平均为0.25);具有低ε_(Nd)(t)值(-11.8)、较高[n(^(87)Sr)/n(^(86)Sr)]_i值(0.720 23)及古老Nd模式年龄(1 966Ma)的同位素特征;源区成分以泥质岩为主,砂质岩为次要组分。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与南岭地区的S型花岗岩十分相似。指示乐洞花岗岩是在华南地块和印支地块碰撞形成的伸展构造环境中,古元古代地壳组分在减压、导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由变质沉积岩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属于后碰撞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伸展构造 乐洞花岗岩 诸广山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