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金埔 王双磊 +4 位作者 张美玲 聂君君 刘艳惠 宋宪亮 孙学振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9期69-73,共5页
通过基质诱导呼吸法和CO2释放量法研究了棉花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不同年份和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通过基质诱导呼吸法和CO2释放量法研究了棉花秸秆还田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不同年份和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两年试验结果0~20 cm土层除2012年8月和9月份外其它时期和20~40 cm土层除2013年8月份外其余时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均是秸秆还田显著高于秸秆未还田,而40~60 cm土层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土壤微生物活性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土层,除20~40 cm2013年4月和9月份以及40~60 cm土层的2013年5月和8月份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它时期秸秆还田均显著高于未还田处理。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呼吸速率,不同年份和不同土层,除20~40 cm的2012年9月份和2013年6月份以及40~60 cm土层的2012年6月份、2013年5月份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其它时期秸秆还田均显著高于未还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秸秆还田 土壤微生物 生物量碳 土壤呼吸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刘艳慧 王双磊 +6 位作者 李金埔 秦都林 张美玲 聂军军 毛丽丽 宋宪亮 孙学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37-1046,共10页
连续4年以德农09068为试材,设棉花秸秆还田与未还田2个处理,调查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0-60 cm土层的速效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4年棉花秸秆还田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 连续4年以德农09068为试材,设棉花秸秆还田与未还田2个处理,调查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0-60 cm土层的速效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4年棉花秸秆还田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活跃微生物量及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分别比未还田处理提高8.16%、13.23%、12.30%、13.63%、11.57%和13.14%;在20-40 cm土层中,分别提高6.08%、27.51%、11.47%、14.32%、15.03%和17.44%;在40-6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土壤活跃微生物量分别提高6.05%、12.87%、8.08%、10.60%和20.30%,但对土壤基础呼吸速率的提高效果不显著。棉花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棉花的籽棉、皮棉产量、总铃数及单铃重,分别提高16.86%、15.03%、5.99%和10.25%,而对衣分无显著影响。在长期棉花秸秆还田的棉田中,应关注可能产生的连作障碍,注意磷肥的适量施入,以保证实现棉花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秸秆还田 养分 微生物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艳慧 王双磊 +6 位作者 李金埔 秦都林 张美玲 聂军军 毛丽丽 宋宪亮 孙学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156,共6页
为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于山东农业大学棉花科研基地德州市抬头寺经济开发区试验田进行试验,设棉花秸秆还田与未还田2个处理,研究连续4年棉花秸秆还田对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 为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于山东农业大学棉花科研基地德州市抬头寺经济开发区试验田进行试验,设棉花秸秆还田与未还田2个处理,研究连续4年棉花秸秆还田对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周年土壤微生物平均总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19.87%,20.07%,56.15%;其中周年土壤细菌和真菌平均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20.91%、26.38%(0~20),20.59%、31.18%(20~40)和56.85%、32.30%(40~60),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周年土壤放线菌平均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4.29%,11.62%,54.00%,其中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提高效果显著。棉花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脲酶活性,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比未还田提高4.27%,13.43%和24.03%,其中对20~40 cm全部取样时期(9月除外)和除7月外40~6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的提高效果达显著差异水平;秸秆还田使土壤蔗糖酶活性在0~20 cm全部取样时期,除5月外20~4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除8月外40~6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分别比未还田提高了27.08%,46.96%,57.59%;除7,8月外,0~2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棉花秸秆还田条件下得到了显著提高,比未还田提高了8.73%,但除5,6月20~40 cm土层外,秸秆还田对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效果未达显著差异水平。以上结果说明持续棉花秸秆还田有利于保持和改善土壤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秸秆还田 土壤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素营养对不同棉花品种苗期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晓龙 李宗泰 +5 位作者 张美玲 姬红 李金埔 王双磊 宋宪亮 孙学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03-307,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钾量对不同棉花品种苗期生长发育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2个施钾处理,3个棉花品种(早发型品种L21、晚发型品种L22和稳健性品种L28)。结果表明,两施钾处理均可提高各棉花苗期的株高,增加其叶片数、单株叶面...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钾量对不同棉花品种苗期生长发育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2个施钾处理,3个棉花品种(早发型品种L21、晚发型品种L22和稳健性品种L28)。结果表明,两施钾处理均可提高各棉花苗期的株高,增加其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和倒四叶叶面积,促进棉株生长发育。同时,施钾还可以促进功能叶叶绿素的合成,增加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o、Fv/Fm、提高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Ⅱ),改善其光合性能;提高功能叶片中SOD和CAT的活性,降低POD的活性,减少MDA的产生和积累,延缓其衰老。但低施钾量处理在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和改善叶片的生理特性上效果不显著;三品种相比,L22对钾素的反应较L21和L28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种 钾素 苗期 叶片生理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棉棉子发育形态变化与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5
作者 姬红 张美玲 +5 位作者 许晓龙 李金埔 王双磊 李宗泰 宋宪亮 孙学振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7期38-41,共4页
以棕絮1号、陇绿棉2号和对照品种普通白色棉鲁棉研2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彩色棉棉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棉子长、宽和体积均在35 DPA(day post anthesis)达最大值,25 DPA前彩色棉与白色棉快速增长阶段存在... 以棕絮1号、陇绿棉2号和对照品种普通白色棉鲁棉研2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彩色棉棉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棉子长、宽和体积均在35 DPA(day post anthesis)达最大值,25 DPA前彩色棉与白色棉快速增长阶段存在差异,25 DPA后的增长速率差异较小。最终棉子体积棕絮1号>鲁棉研28号>陇绿棉2号。对供试品种百粒棉子干重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表明:彩色棉品种棉子干重快速累积持续时间较白色棉短,但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均大于普通白色棉,棉子干重理论最大值差异不大。棉子种仁和子壳重都随棉子发育而不断增长,子壳率不断下降,成熟棉子子壳率以绿色棉陇绿棉2号最低,棕絮1号次之,鲁棉研28号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棉 棉子 体积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利用现状与还田潜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王双磊 李金埔 +3 位作者 赵洪亮 于谦琳 宋宪亮 孙学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0-315,共6页
我国棉花秸秆资源丰富,随着科技的进步,棉花秸秆利用也实现了多样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我国棉花秸秆利用率仍然非常低,浪费和由其带来的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为了提高我国棉花秸秆的利用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棉花秸秆的利用现状,然... 我国棉花秸秆资源丰富,随着科技的进步,棉花秸秆利用也实现了多样化,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我国棉花秸秆利用率仍然非常低,浪费和由其带来的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为了提高我国棉花秸秆的利用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棉花秸秆的利用现状,然后从棉花及其他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棉花秸秆的还田潜力,认为棉花秸秆还田措施的可行度较高,能够培肥土壤,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最后,本文分析了棉花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利用现状 秸秆用途 秸秆还田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抗虫棉氮磷钾养分吸收与分配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聂军军 秦都林 +7 位作者 刘艳慧 王双磊 张美玲 李金埔 赵娜 毛丽丽 宋宪亮 孙学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90-1701,共12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虫棉品种植株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特点,为制定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选用三个抗虫棉品种(冀棉169、鲁棉研21号和岱字棉99B)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三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与... 【目的】探讨不同抗虫棉品种植株干物质与氮、磷、钾养分积累分配特点,为制定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选用三个抗虫棉品种(冀棉169、鲁棉研21号和岱字棉99B)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三个品种的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特性。【结果】冀棉169产量最高,两年分别比鲁棉研21号提高了27.9%和25.5%,分别比岱字棉99B提高了65.9%和41.1%。三个品种单铃子棉重的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而单株结铃数和衣分则不同。冀棉169棉株各器官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均较高,尤其在生育中后期,营养器官保持最高的氮磷钾养分积累量,促使其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为棉铃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铃叶比较大,因此结铃最多,单铃子棉重最大,皮棉产量最高,使得养分利用效率也最高。鲁棉研21号棉株各器官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均最低,主要是由于营养器官氮磷钾养分快速积累期结束最早,加之向棉铃分配比例最高,从而限制了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影响生育中后期棉铃的发育,使之不仅结铃数最少,单铃子棉重较小,产量也较低。岱字棉99B棉株各器官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虽最高,但其快速积累期出现在盛花期以后,棉株贪青,结铃数虽较多,但单铃子棉重最小,使之产量最低,养分利用效率也最低。【结论】不同年代抗虫棉品种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单铃子棉重的增加,其次是单株结铃数的提高。单铃子棉重和单株结铃数的增加主要归因于棉株总生物量和向生殖器官转运量的协同提高,特别是生育中后期保持高的同化物和生殖器官运转比例;而生物量的增加依赖于养分积累量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干物质 氮磷钾 吸收与分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平顶山市县、乡农业管理服务部门设置情况的思考
8
作者 王晓曼 李金埔 李瑞瑞 《河南农业》 2018年第22期62-63,共2页
平顶山市为推动全市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简称“两区”建设),全面掌握平顶山市县、乡农业管理服务部门设置情况,平顶山市农业局组成6个专题调研组,于2018年1—3月... 平顶山市为推动全市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简称“两区”建设),全面掌握平顶山市县、乡农业管理服务部门设置情况,平顶山市农业局组成6个专题调研组,于2018年1—3月深入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全市的县、乡农业管理服务部门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职能、经费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县、乡农业管理服务部门基本情况(一)县级农业管理服务部门1.机构设置情况。全市11个县(市、区)本级均设有农业管理服务部门。其中,舞钢市、宝丰县、郏县、叶县、鲁山县为农业局;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为农林水利局;石龙区为农林水利与畜牧局;新城区为农业综合管理办公室,高新区为农业经济服务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管理 服务中心 平顶山市 机构设置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专题调研 农林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王双磊 刘艳慧 +5 位作者 宋宪亮 魏少滨 李金埔 聂军军 秦都林 孙学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44-3952,共9页
试验设置棉花秸秆还田和不还田两个处理,还田年限为3年.于第3年11月采集0~5、5~10、10~20和20~30 cm的原状土,采用干筛法将土壤团粒结构分级,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速效氮、磷、钾含... 试验设置棉花秸秆还田和不还田两个处理,还田年限为3年.于第3年11月采集0~5、5~10、10~20和20~30 cm的原状土,采用干筛法将土壤团粒结构分级,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0~5 cm土层,棉花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5和5~2 mm团聚体含量,显著降低了〈0.25 mm微团聚体含量;团聚体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19.2%、14.2%和17.3%.在5~10 cm土层中,棉花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5和5~2 mm团聚体含量,显著降低了〈0.25 mm微团聚体含量;团聚体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钾显著提高,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19.6%、12.6%和23.4%.在10~20 cm土层中,棉花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0.25 mm微团聚体含量;团聚体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8.4%、10.9%和11.5%.在20~30 cm土层中,棉花秸秆还田仅显著提高了团聚体速效钾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2.0%.棉花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0~5、5~10 cm土层〉5和2~5 mm团聚体各养分贡献率及0.25~0.5 mm团聚体有机碳、碱解氮贡献率,显著降低了〈0.25 mm微团聚体各养分贡献率.棉花秸秆还田能增加大团聚体百分含量,降低微团聚体百分含量;显著提高各粒径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对速效磷含量无显著影响;提高了大团聚体对土壤养分的贡献率,有利于土壤结构及其养分状况的改善和棉花籽棉、皮棉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秸秆还田 土壤团聚体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