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静脉足泵在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连红 孙丽 尹安春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5年第2期79-80,148,共3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足泵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68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动静脉足泵,对照组进行传统人工按摩,于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 目的:探讨动静脉足泵对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68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动静脉足泵,对照组进行传统人工按摩,于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观察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于术后第7天进行评价,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静脉足泵可有效预防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而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足泵 妇科 术后 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复合麻醉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连红 王永强 +2 位作者 傅国强 袁岚 葛茂军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电针合谷、内关和扶突配合术前20 min开始静脉滴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3mg/kg)进行针药复合...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方法将7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电针合谷、内关和扶突配合术前20 min开始静脉滴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3mg/kg)进行针药复合麻醉。其中A组在前10 min内微泵恒速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mg/kg),术中维持0.4mg/kg/min。B组术前10 min开始输注生理盐水。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术前入室平卧5 min(T0)、手术开始前(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手术开始后60 min(T_3)和手术结束时(T_4)]的观察者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记录两组术中舒芬太尼追加次数与总使用量,使用艾司洛尔、乌拉地尔的例数,术后2 h内及术后2~24 h内发生呕吐的例数。结果两组舒芬太尼追加次数及总使用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中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使用率分别为31.4%和14.3%,对照组分别为77.1%和6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2 h内及术后2~24 h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7.1%,对照组分别为54.3%和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同时间点(T_1、T_2、T_3、T_4)OA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减少甲状腺切除术中追加舒芬太尼的次数及使用剂量,降低患者术后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针刺麻醉 手术后恶心和呕吐 针药复合麻醉 甲状腺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数菌与单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连红 成晨 +5 位作者 饶友花 李霞 孙玥 宋林霞 沈会红 王冬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99-904,共6页
目的 调查复数菌与单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和病原学确诊的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检出病原菌种数分为单菌组和复数菌组,研究结局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 目的 调查复数菌与单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和病原学确诊的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检出病原菌种数分为单菌组和复数菌组,研究结局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数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43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单菌血流感染367例(85.3%),复数菌血流感染63例(14.7%)。复数菌组患者医院感染所占比率较单菌组高(76.2%VS 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复数菌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比率较单菌组高(44.4%VS 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复数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单菌组高[24(16~39) VS 19(13~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复数菌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单菌组(12.7%VS 3.8%),且住院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数菌感染(OR=3.24,95%CI:1.20~8.75)、消化道肿瘤(OR=3.28,95%CI=1.21~8.84)、有创机械通气(OR=3.40,95%CI=1.22~9.42)、深静脉置管(OR=2.76,95%CI=1.00~7.64)、留置导尿管(OR=3.28,95%CI=1.04~10.40)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单菌组,复数菌组送检时间至出院时间间隔显著延长[20(15~36)d VS 16(10~22)d,P<0.001]。单菌组与复数菌组患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住院患者复数菌血流感染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消化道肿瘤、有创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的重要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复数菌 单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SA/tPSA预测前列腺癌术后Gleason评分升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连红 李冬阳 +3 位作者 宋武 顾朝辉 袁海川 罗程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80-584,共5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比值(fPSA/tPSA)预测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GS)升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根治术前后GS变...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比值(fPSA/tPSA)预测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GS)升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根治术前后GS变化与患者年龄、术前GS、术前tPSA、术前fPSA、术前fPSA/tPSA、穿刺与根治术的间隔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术前GS=6分及GS≥7分的患者中评分升高与上述因素的关系。结果 180例患者经直肠超声(TURS)引导下经会阴穿刺活检GS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S保持一致的104例(58.0%),GS下降的18例(10%),GS升高的58例(32%)。术前fPSA/tPSA与术后GS升高明显负相关(P=0.00);发现术后GS下降与年龄、术前tPSA、术前fPSA、术前fPSA/tPSA、穿刺与根治术的间隔时间无相关性。进一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得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穿刺活检GS=6分的患者,当术前fPSA/tPSA<0.091 3提示根治术后GS升高可能性较大;穿刺活检GS≥7分的患者,当术前fPSA/tPSA<0.071 4提示根治术后GS升高可能性较大。结论术前fPSA/tPSA可作为预测前列腺癌术后GS升高的临床指标:术前fPSA/tPSA越低,提示术后GS升高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FPSA/TPSA Gleason评分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消化性溃疡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连红 苏丽萍 +1 位作者 孙翠芳 尹安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3期5269-5274,共6页
循证护理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护理学发展关注的热点,其成为推动护理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系统阐述循证护理的一般步骤,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循证问题如:知识缺乏、腹痛、营养失调与心理护理等,相应的循证护理实践指导,循证护理在提高患者... 循证护理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护理学发展关注的热点,其成为推动护理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系统阐述循证护理的一般步骤,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循证问题如:知识缺乏、腹痛、营养失调与心理护理等,相应的循证护理实践指导,循证护理在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治疗效果、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旨在促进循证护理在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的发展,深化循证护理实践,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循证护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护理论消除帕金森退化反应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连红 曲晓彤 尹安春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8期62-63,83,共3页
由于帕金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造成影响,本文对国内外Orem自护理论消除退化反应的相关文献以及在帕金森疾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报道。使用检索电子数据库以及查阅期刊文献。结果发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帕金森... 由于帕金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造成影响,本文对国内外Orem自护理论消除退化反应的相关文献以及在帕金森疾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报道。使用检索电子数据库以及查阅期刊文献。结果发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帕金森会诱发机体一系列的退化反应,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生活质量。大量文献报道了Orem自护理论在消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退化反应中的应用,但很少文献提及Orem自护理论在消除帕金森退化反应中的应用。笔者认为Orem自护理论有望在消除帕金森退化反应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 rem自护理论 帕金森 退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分阶段功能锻炼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连红 孙晓红 尹安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5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分阶段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对26例肩袖损伤实施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术后分3个阶段进行功能锻炼指导。采用UCL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26例患者,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3.20...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分阶段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对26例肩袖损伤实施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术后分3个阶段进行功能锻炼指导。采用UCL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26例患者,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3.20±1.41)分,与术前评分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8个月,优13例,良11例,中2例。结论:术后合理有效进行分阶段功能锻炼,可使患者肩关节功能获得最大程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功能锻炼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迷走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连红 郭丰 +1 位作者 郭君 袁岚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33-536,共4页
目的观察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下单侧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30例,均行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复... 目的观察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下单侧肺大泡切除术的患者30例,均行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于手术开始即刻(0min),每隔5min记录1次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直至60min时;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成功率;分别于麻醉前、肺复张前、手术结束时抽取患者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_a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记录麻醉效果,术后随访时了解患者对该麻醉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28例患者于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1.32±6.69)min。手术0、5、10、15、20、25、30、35、40、45、50、55、60min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波动。患者在肺复张前的p_aO_2显著低于麻醉前和手术结束时(P值均<0.05),p_aCO_2显著高于麻醉前和手术结束时(P值均<0.05)。结论胸段硬脊膜外腔阻滞复合胸内迷走神经阻滞麻醉可满足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要求,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硬膜外 胸腔镜检查 肺大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灌肠导致直肠穿孔的鱼骨图原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连红 孙丽 +2 位作者 孟辉 张平 尹安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5期157-158,F0003,共3页
鱼骨图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发明,又名石川图。它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也称因果图,被广泛应用于技术与管理领域。灌肠是一项侵入性护理技术操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由于患者自身、灌肠材料、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各种... 鱼骨图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发明,又名石川图。它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也称因果图,被广泛应用于技术与管理领域。灌肠是一项侵入性护理技术操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由于患者自身、灌肠材料、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各种原因可产生相应的并发症,肠穿孔是灌肠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由于灌肠导致的直肠穿孔虽不多见,可一旦发生,将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操作者也会因此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图 盆腔器官脱垂 因果图 护理技术 心理压力 技术水平 直肠膨出 石川 临床护士 直肠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技术治疗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连红 马立波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9年第1期59-59,共1页
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软组织损伤在临床十分常见,对于损伤后的创面处理,传统的引流方法存在着换药频次多、愈合时间长,增加感染机会及患者痛苦等诸多弊端。近年来,VSD即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应用,为... 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软组织损伤在临床十分常见,对于损伤后的创面处理,传统的引流方法存在着换药频次多、愈合时间长,增加感染机会及患者痛苦等诸多弊端。近年来,VSD即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我院骨科在2006年4月-2008年3月应用VSD技术治疗38例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护理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护理管理记录的做法和体会
11
作者 李连红 孙翠芳 +1 位作者 毛福荣 丁淑贞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95-397,共3页
护士长在完成病房护理管理和基础护理业务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管理的有效性,是保证护理管理高效运行的核心问题。为了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效率,增加护士长的直接护理时间,我院护理部自1998年... 护士长在完成病房护理管理和基础护理业务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管理的有效性,是保证护理管理高效运行的核心问题。为了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效率,增加护士长的直接护理时间,我院护理部自1998年开始精简护理管理记录程序,推行护士长管理记录表格化的改革方案,自行设计并实施了《护理工作考核表》(简称考核表),将以往的九大本护理管理记录分类汇总于一张表内,收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管理记录 做法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
作者 李连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0期3138-3138,共1页
风险管理是在识别现有或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做好事前控制,以预防为主,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在实施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我们注重分析导致风险发生的人为因素及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 风险管理是在识别现有或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做好事前控制,以预防为主,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在实施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我们注重分析导致风险发生的人为因素及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护士在工作中学会及时发现和识别风险因素,并能够积极上报,便于我们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从而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主观能动性 潜在风险 事前控制 预防为主 护理工作 人为因素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护士在临床护理观察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
作者 李连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1期3279-3280,共2页
护理观察是临床护士的主要职责之一。随着医院的发展.临床进人大批的年轻合同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不够扎实等原因,致使在护理观察中出现各方面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年轻护士加强风险意识教育.规... 护理观察是临床护士的主要职责之一。随着医院的发展.临床进人大批的年轻合同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不够扎实等原因,致使在护理观察中出现各方面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年轻护士加强风险意识教育.规范其护理行为,强化基本功训练等对策,收到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观察 合同护士 风险意识教育 年轻护士 基本功训练 临床护士 基础知识 护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护理记录的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姜丽华 李连红 +2 位作者 孟辉 孙艳 丁淑贞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6期56-57,共2页
目的:通过设计与评价首次与出院护理记录表的应用效果,探索简化护理记录、缩短间接护理时间的措施。方法:从我院抽取护士6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非表格式的护理记录书写方式和自行设计的首次与出院护理记录... 目的:通过设计与评价首次与出院护理记录表的应用效果,探索简化护理记录、缩短间接护理时间的措施。方法:从我院抽取护士6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非表格式的护理记录书写方式和自行设计的首次与出院护理记录表完成记录。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记录质量评分及书写记录所耗用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护理记录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书写记录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首次与出院护理记录表的应用,能够缩短书写护理记录的时间,简化护理记录,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记录 表格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在全凭静脉麻醉下浆细胞性乳腺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桂杰 傅国强 +4 位作者 李富荣 李连红 郭丰 贺坤 王剑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0-1051,共2页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4.1%~5.5%,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快、乳晕旁脓肿及瘘管形成,偶见红肿自行破溃,创面大且经久不愈。在手术过程中,尤其在进行强刺激操作时,要求患者绝对镇痛、无体动、术毕即醒且麻...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4.1%~5.5%,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快、乳晕旁脓肿及瘘管形成,偶见红肿自行破溃,创面大且经久不愈。在手术过程中,尤其在进行强刺激操作时,要求患者绝对镇痛、无体动、术毕即醒且麻醉可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全凭静脉麻醉 手术中 应用 喉罩 乳晕旁脓肿 乳房疾病 乳头溢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检测的技术依据 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解读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国庆 陆烨 +3 位作者 林军明 王笑笑 李连红 段亚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第4期5-17,共13页
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在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基础上修订的,主要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牵头修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大附一医院等多家单... 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在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基础上修订的,主要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牵头修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大附一医院等多家单位参与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管理工作 质量检测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解读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全凭静脉麻醉下侧卧位与截石位肛肠手术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桂杰 王莉芬 +1 位作者 李连红 李富荣 《上海医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95-496,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痔疮、肛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痔为常见的肛肠外科疾病,发病率(50%~80%)较高,其中20%为混合痔。肛腺感染引起的肛瘘临床最为多见,发病率为12/10 000-28/10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痔疮、肛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痔为常见的肛肠外科疾病,发病率(50%~80%)较高,其中20%为混合痔。肛腺感染引起的肛瘘临床最为多见,发病率为12/10 000-28/10000,男女比例约为2:1,常见发病年龄为20-5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比较 全凭静脉麻醉 肛肠手术 截石位 侧卧位 肛肠外科疾病 发病率 工作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法在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国强 李连红 +1 位作者 宋民光 袁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46-547,共2页
关键词 旋转法 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法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五谷虫生物清创包治疗1例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晓红 尹安春 +2 位作者 沙丽娟 李连红 邢爱婷 《护理与康复》 2016年第5期503-505,共3页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细菌耐药现象日渐加重,感染性创面变得越来越复杂[1]。现代治疗创面的方法很多,生物治疗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五谷虫疗法,也称蛆虫疗法,是利用丽蝇科丝光绿蝇的幼虫对难治性感染创面进行的生物治疗方法。此方...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细菌耐药现象日渐加重,感染性创面变得越来越复杂[1]。现代治疗创面的方法很多,生物治疗是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五谷虫疗法,也称蛆虫疗法,是利用丽蝇科丝光绿蝇的幼虫对难治性感染创面进行的生物治疗方法。此方法具有愈合快、治疗安全、成本低等特点,逐渐被国际上所认可[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足溃疡 生物清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术后镇痛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吴晓珲 岳霞影 李连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36-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地佐辛术后镇痛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结直肠癌手术合适的术后镇痛药物。方法 60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地佐辛组,均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两组术毕前10 ... 目的观察地佐辛术后镇痛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结直肠癌手术合适的术后镇痛药物。方法 60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地佐辛组,均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两组术毕前10 min分别静脉注射吗啡0.1 mg/kg(对照组)和地佐辛0.1 mg/kg(地佐辛组),麻醉清醒后连接PICA泵,泵注药物分别为吗啡1mg/kg(对照组)和地佐辛0.8mg/kg(地佐辛组)+氟哌利多5m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12h、24h和48hC-反应蛋白(CRP)和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CRP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术后各时点地佐辛组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术后各时点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NK细胞术后12 h时点明显降低(P<0.05),地佐辛组术后12h时点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各时点地佐辛组CD3+、CD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时点地佐辛组CD4+/CD8+和NK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免疫抑制,有利于减少患者癌细胞的扩散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结直肠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