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机器人“喷涂”国产制造业蓝图
- 1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5年第2期101-105,共5页
-
文摘
引言历经十余年深耕,北京炎凌嘉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机器人喷涂领域屡破技术壁垒,逐渐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炎凌嘉业依托防爆机器人、重载机器人等核心产品,在攻克汽车行业涂装的行业难题之余,加速布局轨道交通、军工、航空航天、风电行业的喷涂、智能装配等应用。从工艺突破到全链创新,炎凌嘉业正以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智能蓝图。
-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智能科技
航空航天
机器人技术
智能装配
技术壁垒
轨道交通
机器人喷涂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特种机器人保障电力“随风而来”
- 2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
文摘
引言.2025年1月11日,中国中车“启航号”在山东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成功吊装,该机组是目前全球最大功率等级的漂浮式风电机组。风电机组大型化、风电叶片越造越长,是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显著趋势。容量更大的机组可节约土地,提升单位面积发电效率,减少安装工作量,但与之俱来的是激增的事故隐患,以及飙升的安装难度和保养需求。
-
关键词
山东东营
特种机器人
功率等级
事故隐患
发电效率
风电叶片
测试认证
创新基地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机器人凝聚水上应急救援新力量
- 3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
文摘
引言.2024年12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首份《溺水预防报告》指出,自2000年以来,全球溺水死亡率下降了38%,然而溺水仍然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各地每年有超过30万人因溺水死亡。水域救援,尤其是激流救援,难度系数高,极易产生救援伤亡。因此,建立响应快、力度强的应急救援机制迫在眉睫。各地应加快引入智能水上救援装备,加强水上救援队伍建设,阻止“水”夺去更多人的生命。
-
关键词
水上救援
应急救援机制
溺水死亡
人的生命
难度系数
世界卫生组织
机器人
-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谢广明:用机器鱼读懂海洋脉搏
- 4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5年第2期75-79,共5页
-
文摘
引言从事仿生水下机器人这一“冷门”研究学科,要有一颗炙热的心。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智能仿生设计实验室主任谢广明悉心研究仿生机器鱼二十余年,致力于将传统的“师法自然”研究推向更深层次,不仅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更以科技回馈自然,为鱼类生态保护贡献智慧与力量。
-
关键词
仿生机器鱼
仿生水下机器人
设计实验室
师法自然
广明
智能仿生
北京大学
-
分类号
TP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与北大携手,这家人形机器人公司迈入量产元年
- 5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5年第2期70-74,共5页
-
文摘
引言2025年初,“科技春晚”美国消费电子展CES 2025如约开幕。芯片巨头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发布了多个新产品,其中包括首个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Cosmos。在演讲现场,他公开展示了14款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作为其中唯一一台以轮式底座为移动方式的人形机器人,来自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的Galbot G1赫然登场,举起英伟达新一代RTX5090显卡。那么,黄仁勋为何青睐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
-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消费电子展
移动方式
基础模型
黄仁
生成式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透过模型看懂机器人“进化论”
- 6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
文摘
引言.《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称,韩国已成为全球首个在工业领域中将超过10%劳动力替换为机器人的国家。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如火如荼,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深入人心。然而,想要从工业制造场景转向家庭服务、医疗保健、教育娱乐等直接服务于人的场景,机器人需经过模型训练,学习柔性技巧,提升通用能力。
-
关键词
机器人
模型训练
通用能力
医疗保健
进化论
制造业
-
分类号
TP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途见科技:电子皮肤塑造机器人智能体
- 7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5年第2期41-46,共6页
-
文摘
引言随着蛇年春晚上人形机器人大热,机器人技术被舆论和资本的狂潮掀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关配套技术与产业也相继闯入人们的视野。如同人的神经末梢,电子皮肤是机器人向类人化进步的重要武装,决定着机器人是否能够胜任人类生活中众多精细操作型的任务。
-
关键词
人形机器人
电子皮肤
机器人技术
精细操作
机器人智能
-
分类号
TP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斯坦德机器人:激光导航塑造柔性智造新业态
- 8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4期65-70,共6页
-
文摘
小米汽车工厂出世,在国内智能制造行业内搅动风云,业内厂商共同见证高水平智能车厂的数据驱动、虚实共生和全局协同能力,纷纷将新一轮智能工厂改造计划提上日程。
-
关键词
汽车工厂
智能制造
数据驱动
激光导航
智能工厂
虚实共生
新业态
机器人
-
分类号
F426.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热敏灸机器人助患者“得气”祛病
- 9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5期65-68,共4页
-
文摘
引言热敏灸是采用艾材点燃后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穴位的一种艾灸新疗法。这种疗法能产生透热、扩热、传热等临床现象,可以调动人体内源性调节机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热敏灸疗法创始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日新将多年研发精力投入到热敏灸机器人上,开创了机器人智慧施灸的新范式。江西热敏灸疗法是我国中医药瑰宝中的璀璨明珠,素有“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美誉。该疗法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团队创立,已有长达36年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积累,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关键词
热敏灸
临床现象
临床经验积累
悬灸
得气
首席教授
热敏穴
中医药
-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24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
-
题名机器人打造智慧养老新业态
- 10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
-
文摘
联合国认为,人口老龄化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社会趋势之一。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量人口面临“未富先老”的困境,基础养老服务建设存在“儿女负担重、护理人才少、经济压力大”等社会资源短缺问题,“养老难”已成为我国社会的沉疴宿疾。在AI赋能万物的今天,依托智能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基础养老服务是我国未来养老模式发展的大势所趋。
-
关键词
智慧养老
养老服务
智能信息技术
新业态
人口老龄化
未富先老
护理人才
机器人
-
分类号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669.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426.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ROV:探秘深蓝的科技使者
- 11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5期40-44,共5页
-
文摘
引言ROV(Remote Operated Vehicle)—遥控水下机器人,潜水能力、操控性能、作业功能兼备,是科技力量的结晶,也是人类探海愿望的具象。近两年,海上风电和海上钻井等能源开发行业对水下智能作业设备的需求激增,ROV配套技术和应用场景正逐渐向深海靠拢。近年,在各大博览会上,一款能以假乱真的“金龙鱼”屡屡夺人眼球,这款仿生鱼来自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雅工道”)。其实,博雅工道不仅精于水下仿生技术,还攻克了运动控制、水下通信和水下协同等多项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多款作业级水下机器人设备,在水利水电、打捞营救、环境监测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发光发热。
-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仿生技术
仿生鱼
能源开发
ROV
水下通信
海上风电
环境监测
-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无人化环卫擦亮城市名片
- 12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
文摘
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各行各业激起涟漪。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市容环境维护需求量增长,依托于智能驾驶技术的环卫机器人将迎来市场新“风口”,成为城市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关键词
城市名片
无人化
智能驾驶
城市街头
自动驾驶技术
环卫
持续推进
机器人
-
分类号
TU993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机器人上阵 打好生产安全的“主动仗”
- 13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
文摘
发展无人化特种装备,是对国家安全战略的深刻贯彻。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安防机器人就曾现身于外围安保系统,巡查、预判、排除不安定因素,为展会顺利举办保驾护航。上海合时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这批安防机器人的研发商,其创始人卢秋红博士深耕机器人领域多年,在机器人技术用于侦察、排爆、打击方面有深厚的技术沉淀。
-
关键词
安防机器人
安保系统
机器人技术
国家安全战略
机器人领域
无人化
2010年上海世博会
特种装备
-
分类号
X922.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微眸医疗:眼科手术机器人守护“心灵之窗”
- 14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6期55-58,共4页
-
文摘
引言黄斑下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尤其多发于老年群体,患者常出现视力严重下降、眼前黑影或变形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失明。采用微针向视网膜下注射药物是该疾病的一种全新治疗方式。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的平均厚度约为250μm,医生需要在克服至少100μm的生理性震颤基础上。
-
关键词
视网膜黄斑
眼底疾病
中心凹
眼科手术
生理性震颤
老年群体
心灵之窗
机器人
-
分类号
R318.6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空巢不“空心”——发展有温度的机器人康居服务
- 15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2期12-16,共5页
-
文摘
马斯洛将人类需求视为阶梯,从下至上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今养老行业迅猛发展,老年用品研发企业大多将目光放在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安全需求上,而对老人的高层次需求关注较少。
-
关键词
社交需求
老年用品
安全需求
高层次需求
机器人
人类需求
马斯洛
生理需求
-
分类号
D669.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F426.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机器人该做一次减速器“断舍离”
- 16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
文摘
前段时间,“开电动轮椅上下班”引起热议。电动轮椅即停即走,智能的电动轮椅应对斜坡或楼梯也不在话下。无独有偶,一款运载和越障能力俱佳的轮足机器人同样适合“懒人”,呼之即来,招之即去,能捎带物品,能遥控跑酷,未来某天或将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
关键词
机器人
电动轮椅
越障能力
减速器
遥控
智能
断舍离
上下班
-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H132.4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无人驾驶助力矿山智慧化转型换挡
- 17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3期22-28,共7页
-
文摘
出于续航、马力、电池寿命等薄弱点,很多人认为电车在矿山环境中寸步难行。然而,性能稳定的磷酸铁锂电池问世,加之纯电车的重载下坡能量回收特性,让电车在矿山行业站稳了脚跟,这是近些年矿山行业的第一次革命。此时此刻,以无人驾驶技术为主角的第二次矿业革命正在徐徐拉开序幕。
-
关键词
电池寿命
无人驾驶
智慧化
磷酸铁锂电池
矿山行业
矿山环境
能量回收
薄弱点
-
分类号
TD634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
-
题名广嘉自动化:智慧物流在九大行业中的共通之处
- 18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6期64-68,共5页
-
文摘
引言当前,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智能化转型”成为众多行业迈向高速增长阶段的“叩门砖”,智慧物流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将一间传统流水线厂房摇身变为“黑灯工厂”?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可以在各行业间复制套用吗?“无人工厂”一定是最好的吗?在业内耕耘多年的北京广嘉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为我们揭晓答案。
-
关键词
高速增长阶段
自动化系统
无人工厂
智能制造
物流解决方案
智慧物流
智能化转型
流水线
-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5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多源信息感知技术描摹水底画卷
- 19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5期58-61,共4页
-
文摘
引言人类以光视物,以声辩位。水下机器人作为人类意识向海底的延伸,需要具备灵敏的“视觉”和“听觉”以感知周围环境。除此之外,磁探测对铁磁物质有敏锐的探测力,适用于对沉没船只和海底矿产的探测。以三种信号感知能力为基础的水下多源信息融合感知技术,将显著提高水下机器人辨别水下环境的可靠性。发展针对水下目标体的精准探测能力,是海域资源普查、环境监测、海缆维护、船舶救捞和水下考古等多行业领域的迫切需求。水下机器人亟需发展多源探测技术,以提高对水下目标的探测性能。
-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多源信息融合
感知技术
水下考古
周围环境
水下环境
水下目标
信号感知
-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帕西尼感知科技:创新无边,感知无界
- 20
-
-
作者
李轲昕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机器人产业》
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
-
文摘
触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帮助我们感知物体的形状、纹理质地、温度和接触力等各种信息。同样,触觉传感器技术在机器人领域大有用武之地,能够使机器人构建精确和灵敏的感知能力,从而极大地提升复杂环境下的操作能力。
-
关键词
触觉传感器
机器人
人类感知
感知物体
操作能力
接触力
感知能力
-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F426.6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