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信息化对人的主体性影响的二重效应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荫榕 张亮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9-33,共5页
本文通过考察由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引发的劳动方式、思维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交往方式等多方面变革所带来的对人的主体性的深刻影响,多角度地分析了社会信息化对人的主体性影响的正负效应;探究了产生负效应的根源。
关键词 社会信息化 主体性 正负效应 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网络社会的实践与人的主体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荫榕 高献中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网络社会 人的主体性 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 人类实践 创造性 一体化 信息污染 电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虚拟实践方式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荫榕 王琪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55,共4页
当代科技革命催生出一种新型的实践方式———虚拟实践方式。它已经现实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本文探讨了虚拟实践方式的内涵和生成,分析了虚拟实践方式的运行机制,揭示了虚拟实践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现实实践... 当代科技革命催生出一种新型的实践方式———虚拟实践方式。它已经现实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本文探讨了虚拟实践方式的内涵和生成,分析了虚拟实践方式的运行机制,揭示了虚拟实践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现实实践方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践方式 生成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大型企业为何难以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荫榕 孟庆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04年第4期23-25,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哈尔滨锅炉厂这一国有大型企业在发展循环流化床技术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指出了国有大型企业从技术引进走向自主性技术创新的现实障碍及其成因 。
关键词 国有大型企业 自主性技术创新 哈尔滨锅炉厂 循环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荫榕 关士续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2-126,共5页
本文在考察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国外特别是斯坦福科技园———硅谷的成功经验 ,指出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中的种种问题 ,并揭示和分析了出现问题的认识根源 ,从而试图为我国大学科技园顺利发展 ,走出认识的误区... 本文在考察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国外特别是斯坦福科技园———硅谷的成功经验 ,指出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中的种种问题 ,并揭示和分析了出现问题的认识根源 ,从而试图为我国大学科技园顺利发展 ,走出认识的误区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问题 认识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实践方式变革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荫榕 高献中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1-44,55,共5页
当代科技革命引发的社会信息化正在使人类实践方式发生变革。本文在探究科技进步对人类实践方式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社会信息化对实践中介、实践主体、实践客体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 。
关键词 社会信息化 实践方式 变革 特征 科技革命 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实践中的信任理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荫榕 白淑英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6-37,共2页
对网络技术、虚拟空间的形上反思和社会认知 ,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较多的前沿领域之一。围绕互联网给人类日常生活世界所带来的各种或宏观或微观的变迁 ,哲学界有责任作出自己的回应。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与其说是一个技术事... 对网络技术、虚拟空间的形上反思和社会认知 ,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较多的前沿领域之一。围绕互联网给人类日常生活世界所带来的各种或宏观或微观的变迁 ,哲学界有责任作出自己的回应。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与其说是一个技术事件 ,不如说是催生了一系列的“哲学故事”。 2 0 0 4年国庆期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召开了“当代科技与哲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 ,其中有关互联网引发的哲学问题受到很大关注。以下是根据有关发言整理的一组笔谈。希望通过这种努力 ,能够对互联网的“现代性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实践 能动 实践形式 理性 客观 客体 主体 信息时代 探索 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性技术创新内部环境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荫榕 邵宪文 孟庆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0-92,共3页
以若干典型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自主性技术创新活动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和具有普遍性的成功经验为依据,从五个方面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由技术引进向自主性技术创新过渡的内部环境优化对策。
关键词 国有大中型企业 自主性技术创新 内部环境优化 对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时空变革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荫榕 王彩霞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社会时空是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同步的。它形成于原始时代,经过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逐步拓展,在信息时代发生根本性变革,呈现出空前的延伸性、人类生存的两重性和广泛的开放性特征。在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时空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变革... 社会时空是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同步的。它形成于原始时代,经过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逐步拓展,在信息时代发生根本性变革,呈现出空前的延伸性、人类生存的两重性和广泛的开放性特征。在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时空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变革,加速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激烈的职业竞争为人们带来了就业压力;导致现实时空人际交往的障碍;造成信息贫富差距,并使民族文化面临威胁。正视时空变革产生的正负面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社会时空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社会时空 社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基本形式新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荫榕 高献中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9-11,共3页
目前关于实践基本形式有种种划分。这些划分存有褊狭之处。现代实践作为人的总体性活动 ,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交往实践 ;此种划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实践 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 生活实践 交往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荫榕 孟庆伟 +1 位作者 杜兰平 计守忠 《科技管理研究》 1997年第2期36-38,共3页
本文分析了高校科技企业现存的问题,探讨了其进一步发展的道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 科技企业 发展对策 高技术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实践视野下的主体性危机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荫榕 王琪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24-26,共3页
网络时代由虚拟实践引发了主体性危机。其表现是主体性缺失、主体性膨胀、主体境遇的恶化和主体被控制与奴役。
关键词 主体性 虚拟实践 主体性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方式及其在信息时代的变革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荫榕 马晓辉 《理论月刊》 2004年第2期66-67,共2页
生产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不断演进,而且这个进程还在继续。要了解信息时代的生产方式,应当从现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生产关... 生产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不断演进,而且这个进程还在继续。要了解信息时代的生产方式,应当从现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生产关系的各环节入手,在探讨生产方式的内涵的基础上,考察科技在生产方式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信息时代生产方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演进过程 信息时代的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社会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荫榕 温皓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7-110,共4页
近些年来,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了WTO,又逐步进入信息社会,使得社会心理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飞速变革。社会发展对社会心理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积极影响为:个性化心理、主体精神得到张扬,依赖求稳心理向... 近些年来,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了WTO,又逐步进入信息社会,使得社会心理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飞速变革。社会发展对社会心理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积极影响为:个性化心理、主体精神得到张扬,依赖求稳心理向风险心理转化,由务虚变得务实;当代科技及网络的出现扩大了人们社会心理的时空范围。其消极影响为:社会心理冲突增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重新抬头,理想呈低层次趋势;现代科技增强了人们对技术的依赖和盲从,网络也使人们产生信任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 社会转型 网络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时代的主体认识结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荫榕 谢芬芳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年第4期23-25,共3页
主体认识结构是微观认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主体认识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信息化引起的主体认识结构变革的机制呈现出新特征。
关键词 主体认识结构 社会信息化 微观认识论 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荫榕 徐扬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4-85,共2页
近年来,一批高科技企业正在高校崛起。但各高校高新技术产业成效不一,既有少数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典范,也有大量发展艰难、规模不大的案例。面对这种状况,高校该不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没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 近年来,一批高科技企业正在高校崛起。但各高校高新技术产业成效不一,既有少数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典范,也有大量发展艰难、规模不大的案例。面对这种状况,高校该不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没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以及如何认识和处理好高校在发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 校办工厂
原文传递
主体价值观念与社会信息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荫榕 王洪洋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2-25,共4页
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对人的价值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价值观念的生成发展过程中 ,社会信息化通过拓展资源利用的范围 ,改变外部环境 。
关键词 社会信息化 价值观念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研究中的哲学思维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荫榕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8-34,共7页
长期以来,关于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及其如何实现等问题,一直停留在宏观知识形态的研究水平上。事实说明,这种一般性的研究尚不足以充分而具体地解决科研主体中存在的“哲学无用论”或“无法结合”等现实问题。我们知道,哲学的作用... 长期以来,关于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及其如何实现等问题,一直停留在宏观知识形态的研究水平上。事实说明,这种一般性的研究尚不足以充分而具体地解决科研主体中存在的“哲学无用论”或“无法结合”等现实问题。我们知道,哲学的作用归根结底是要通过科研主体的思维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哲学作为知识形态的东西在未内化为主体哲学思维活动之前,不过是一种外在的理论,避开主体思维活动这一环节,来谈论哲学的作用未免空泛,无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因此,研究科学研究过程中主体哲学思维是否存在及在哪些阶段上发挥作用就构成了研究哲学对自然科学作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活动 科学研究过程 主体思维 知识形态 科研 自然科学 研究水平 主体哲学 存在 哲学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实践视阈下的多元文化共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荫榕 王晓玲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37-39,共3页
交往实践与多元文化共存存在内在相关性。交往实践的互动性和整合性是多元文化共存的基础,交往实践的规范性则为多元文化共存提供必要条件。在当代交往实践空前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多元文化共存,必须强化交往实践的互动性、整合性和规范性。
关键词 交往实践 文化 多元文化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技术产业化的成功选择———“机器人码垛生产线”走向产业化的调查与思考
20
作者 李荫榕 孟庆伟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文通过对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的“机器人码垛生产线”走向产业化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我国机器人技术走向产业化可供选择的途径。
关键词 机器人技术 产业化 高校 科研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