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目病多郁”论治视疲劳及其中医治疗特色
1
作者 李苑碧 张昆 赵泽瑾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6期97-101,共5页
视疲劳是目前眼科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身心结合疾病,发病原因常为眼部疾患、全身系统疾病、社会工作环境、用眼习惯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在眼科临床中已越来越被重视。视疲劳作为一种功能性眼病目前缺乏客观统一的诊断与治疗标准,但患... 视疲劳是目前眼科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身心结合疾病,发病原因常为眼部疾患、全身系统疾病、社会工作环境、用眼习惯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在眼科临床中已越来越被重视。视疲劳作为一种功能性眼病目前缺乏客观统一的诊断与治疗标准,但患病率却不容小觑,多种中西医治疗方法均在临床被广泛讨论与应用。庞赞襄教授主张从“目病多郁”理论对视疲劳进行论治,其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疗效。庞教授认为:目为精纯之窍,若忽而出现视物不明或不适,患病者常常因担心恐惧发生情志失调,郁结始生,因此治疗时多使用开郁散结类药物疏散郁结、调畅气机,恢复眼部正常功能。研究就视疲劳的发病机制及目前中西医治疗的方法作一概述,并探讨“目病多郁”理论对视疲劳的治疗指导和临证解析,以期为视疲劳做更深一步的实验性研究,开拓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疲劳 目病 郁结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安有效组分对兔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鹏飞 黄学思 +3 位作者 彭俊 李苑碧 喻娟 彭清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分对兔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对比青光安4种有效组分及青光安混悬液抗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方... 目的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分对兔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对比青光安4种有效组分及青光安混悬液抗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方法采用青光眼滤过手术制作动物模型。实验兔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手术对照组,B组)、丝裂霉素C组(C组)、有效组分1组(D组)、有效组分2组(E组)、有效组分3组(F组)、有效组分4组(G组)和青光安混悬液组(H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各组兔滤过道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FSP-1、CTGF、TGF-β1水平。结果术后C、E、H组兔眼压回升缓慢,眼压值较术前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纤维面积比值除B、D、G组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P-1表达除B、G组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表达除B、D、G组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表达除B、G组外,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安有效组分2、丝裂霉素C及青光安混悬液通过抑制胶原纤维、FSP-1、CTGF、TGF-β1的表达,降低肌成纤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减少滤过道瘢痕组织的增生,有明显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青光安有效组分2和青光安混悬液抑制滤过道瘢痕化效果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安有效组分 青光眼 滤过道瘢痕化 胶原纤维 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安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中胶原纤维、α-SMA及FN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学思 彭俊 +3 位作者 蒋鹏飞 李苑碧 喻娟 彭清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6-910,共5页
目的: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抗兔眼青光眼术后滤过道胶原纤维、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将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与青光安中药混悬液应用于滤过手术后D组(有效组份1组)、E组(有效组份2组)、F组(有效组份... 目的: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对抗兔眼青光眼术后滤过道胶原纤维、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将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与青光安中药混悬液应用于滤过手术后D组(有效组份1组)、E组(有效组份2组)、F组(有效组份3组)、G组(有效组份4组)、H组(青光安混悬液组),通过与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和C组(丝裂霉素C组)进行比较,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与青光安中药混悬液对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中胶原纤维、α-SMA及FN的影响。结果:C组、E组、F组、H组胶原纤维面积比值、α-SMA的表达、FN的表达与B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青光安有效组份2、青光安有效组份3、丝裂霉素C以及青光安混悬液通过抑制胶原纤维、α-SMA及FN的表达,表现出明显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道瘢痕化 胶原纤维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mRNA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欧阳云 彭俊 +6 位作者 彭清华 谭涵宇 黄学思 李苑碧 陈晓柳 吴权龙 李文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5-1078,I0005,共5页
目的:观察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过程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mRNA的影响,探讨青光安缓释剂对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并判断其安全性。方法:通过高通量中药筛选体系提取4种青光安有效组份,并制成缓释药... 目的:观察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过程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mRNA的影响,探讨青光安缓释剂对滤过道瘢痕化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并判断其安全性。方法:通过高通量中药筛选体系提取4种青光安有效组份,并制成缓释药膜。将48只实验用兔分为8组,每组6只。分别为:A:空白组;B:模型组;C:MMC对照组;D:有效组份1组;E:有效组份2组;F:有效组份3组;G:有效组份4组;H:安慰剂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兔眼行常规小梁切除+虹膜根部切除术;C组在术中联合应用MMC;D、E、F、G 4组分别在结膜下植入相对应的青光安缓释药膜;H组植入安慰剂膜片。术后各组进行眼部常规检查。用药4周后处死实验用兔,取术眼滤过道巩膜组织,进行HE染和Real-time PCR法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后C、E两组眼压回升缓慢,第4周时两组眼压低于其他各组(P<0.05)。(2)C、E组术后都能维持有效滤过泡,B组滤过泡在术后两周内基本都变为无功能滤过泡或消失,D、F、G、H组在术后第4周都有少量功能性滤过泡存在。(3)HE染色见C、E两组滤过道轮廓清晰,纤维细胞及炎症细胞少,其他各手术组滤过道轮廓消失,被大量纤维细胞和炎症细胞填充。(4)C组Smad3、Smad4的mRNA表达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C组和E组CollagenⅠ的mRNA表达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青光安有效组份2可能与TGF-β竞争性结合TGF-β受体,或者可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的生成减少TGF-β的产生,使TGF-β/Smad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信号传导减弱,抑制滤过道瘢痕形成。且通过局部给药其不良反应小,安全性优于M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安缓释剂 青光眼 滤过道瘢痕化 TGF-β/Smad细胞信号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安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中弹性纤维、MMP-7、TIMP-1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苑碧 彭清华 +2 位作者 黄学思 陈晓柳 谭涵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4种青光安有效组份和青光安颗粒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瘢痕组织中弹性纤维、MMP-7、TIMP-1的影响,来探讨青光安的有效组份和青光安颗粒剂对抗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机制,并对比青光安有效组份与青光安颗粒剂对抗瘢痕化... 目的:通过观察4种青光安有效组份和青光安颗粒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瘢痕组织中弹性纤维、MMP-7、TIMP-1的影响,来探讨青光安的有效组份和青光安颗粒剂对抗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机制,并对比青光安有效组份与青光安颗粒剂对抗瘢痕化作用的优劣。方法:将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与青光安颗粒剂中药混悬液作用于滤过手术后D、E、F、G、H组,通过与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和C组丝裂霉素C组进行比较,观察青光安4种有效组份与青光安中药混悬液对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组织中弹性纤维、MMP-7、TIMP-1的影响。结果:C组、E组和H组术前基础眼压与术后第2d;1,2,4wk的眼压比较,现眼压较其他组回升缓慢,第28d时仍然是最小值,与其余A、B、D、F、G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弹性纤维面积密度比较: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H组、C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H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是导致滤过性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青光安有效组份2、青光安混悬液和丝裂霉素C可通过增加MMP-7的表达和抑制弹性纤维、TIMP-1的表达而减少瘢痕组织增生,具有明显的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可初步说明青光安有效组份2与青光安混悬液都具有明显的抑制滤过道瘢痕化的作用,且二者效果持平,青光安中药组略优于青光安有效组份2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道瘢痕化 弹性纤维 MMP-7 TIM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及其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苑碧 彭清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46-149,共4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疾病中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诊疗较为困难的一类疾病。由于此病发病隐匿,在疾病早期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发展至中晚期才常常以视力下降就诊,而此时无论药物或手术治疗均已不能有效提高视力,视神经已明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疾病中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诊疗较为困难的一类疾病。由于此病发病隐匿,在疾病早期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发展至中晚期才常常以视力下降就诊,而此时无论药物或手术治疗均已不能有效提高视力,视神经已明显受损很难逆转。然而目前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理的研究尚无统一定论,治疗方法也参差不齐,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发病机制和中医西医治疗方面的有关文献,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发病机制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探《审视瑶函》“反对滥用寒凉,力主开通明目”的论治思想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苑碧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5,40,共4页
中医眼科传统的治疗思想认为"目病多从火论治","内障眼病以补益为主",临诊中发现此治法并不能起到有益的疗效。《审视瑶函》作为中医眼科传承与发展的集大成者,很多治疗思想体现了推陈出新的新颖之处,认为目不因火... 中医眼科传统的治疗思想认为"目病多从火论治","内障眼病以补益为主",临诊中发现此治法并不能起到有益的疗效。《审视瑶函》作为中医眼科传承与发展的集大成者,很多治疗思想体现了推陈出新的新颖之处,认为目不因火则不病,但不能一味只用寒凉药物,当辨明虚实,实者用寒凉药物,虚者应辨清证候,过用易发生脉道凝结;内障病虽以肝肾亏虚为主,但也可合并有因虚致实的变证出现,因此提出"反对滥用寒凉,力主开通明目"的眼科治疗思想,对后继中医眼科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视瑶函》 滥用寒凉 开通明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营卫气血理论探讨“孙络-微血管”滋生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吴虎强 夏泽梅 +1 位作者 李苑碧 李月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50-453,共4页
基于中医脉络学说中的重要组成-营卫气血理论,探讨脉络末端营卫气血交会生化的基本功能单位“孙络-微血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视网膜血管瘤、出血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密切关系。从而进一步丰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科学内涵,阐明... 基于中医脉络学说中的重要组成-营卫气血理论,探讨脉络末端营卫气血交会生化的基本功能单位“孙络-微血管”,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视网膜血管瘤、出血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密切关系。从而进一步丰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科学内涵,阐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机制,为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寻找新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营卫理论 孙络 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水同源”理论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防治 被引量:5
9
作者 吴虎强 保明瑶 +4 位作者 杨晓霞 李苑碧 李月明 李文君 夏泽梅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4期727-729,共3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临床中常见的患者视力骤降的原因之一,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黄斑水肿、新生血管生成等,严重可导致患者失明,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RVO病因病机复杂,是由于视网膜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溢于脉外,导致视网膜出血...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临床中常见的患者视力骤降的原因之一,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黄斑水肿、新生血管生成等,严重可导致患者失明,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RVO病因病机复杂,是由于视网膜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溢于脉外,导致视网膜出血、水肿,如波及黄斑区则视力骤降甚至失明,目前尚无统一的理论及治疗方案,临床上多以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中医学认为血与水密切相关,二者在生理上同源、在病理上互累,故在治疗RVO时,以“血水同源”为理论依据进行治疗。本文通过对以“血水同源”为理论依据治疗RVO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为RVO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血水同源 活血利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疏肝通络法治疗青光眼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虎强 罗燕 +2 位作者 夏泽梅 李苑碧 李月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83-586,共4页
文章基于络病理论,以络病的病因病机为出发点,从“久病入络”“久病成瘀”的病理病变特征角度探讨以疏肝通络法论治青光眼的理论基础,并对此法在青光眼患者中的疗效进行阐释,从而进一步丰富从络病理论探讨疏肝通络法论治青光眼患者的科... 文章基于络病理论,以络病的病因病机为出发点,从“久病入络”“久病成瘀”的病理病变特征角度探讨以疏肝通络法论治青光眼的理论基础,并对此法在青光眼患者中的疗效进行阐释,从而进一步丰富从络病理论探讨疏肝通络法论治青光眼患者的科学内涵,为中医药防治青光眼寻找新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疏肝通络 青光眼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药胶囊治疗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证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眼底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银娟 吴虎强 +3 位作者 李苑碧 李文君 李月明 夏泽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0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究云南红药胶囊治疗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证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眼底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云南省中医医院眼科收治的5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试验组... 目的探究云南红药胶囊治疗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证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眼底的效果。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云南省中医医院眼科收治的5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实施羟苯磺酸钙、联合云南红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水平、眼底情况、黄斑水肿、整体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视力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眼底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黄斑水肿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短于治疗前,纤维蛋白原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中,应用云南红药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视力水平、眼底情况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而减少黄斑中心凹厚度,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红药胶囊 羟苯磺酸钙 视网膜静脉阻塞 止血效果 凝血功能 黄斑中心凹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月明 李苑碧 +1 位作者 吴虎强 夏泽梅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5期2639-2641,共3页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存在结膜充血及水肿、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长、术后复发等并发症。目前研究发现中药能改善翼状胬肉术后患者的并发症,此文针对中药对翼状胬肉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 翼状胬肉 中药 术后并发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欧阳云 彭俊 +6 位作者 黄学思 李苑碧 陈晓柳 吴权龙 李文娟 谭涵宇 彭清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986-3989,共4页
目的:观察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过程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实验用兔分为空白组、模型组、MMC组、青光安组分1~4组和安慰剂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行小梁切除+虹膜根... 目的:观察青光安缓释剂对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过程中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实验用兔分为空白组、模型组、MMC组、青光安组分1~4组和安慰剂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行小梁切除+虹膜根部切除术,并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术后眼部常规检查,用药4周后进行术眼HE染色和相关蛋白检测。结果:术后MMC组和青光安组分2组眼压低于其他各组(P<0.05);两组滤过道轮廓清晰,纤维细胞及炎症细胞较其他各组少,且两组CollagenⅠ蛋白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而MMC组Smad3、Smad4的蛋白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青光安组分2能使TGF-β/Smad通路的信号传导减弱,抑制滤过道瘢痕形成,安全性优于M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安缓释剂 青光眼 滤过道瘢痕化 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