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瑞替尼治疗坏疽性脓皮病2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张红梅 吴南辉 +3 位作者 陈慧 李腾龙 陈金波 刘业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0-472,共3页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rensum,PG)是一种少见的难治性溃疡性皮肤病。PG的临床诊断具有挑战性,发病机制也较为复杂。近年来Janus激酶抑制剂(JAKi)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适应证不断增加。本文报告2例使用新型JAK1/2抑制剂巴瑞替尼成...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rensum,PG)是一种少见的难治性溃疡性皮肤病。PG的临床诊断具有挑战性,发病机制也较为复杂。近年来Janus激酶抑制剂(JAKi)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适应证不断增加。本文报告2例使用新型JAK1/2抑制剂巴瑞替尼成功治疗的溃疡型PG患者,并就PG治疗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瑞替尼 坏疽性脓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散邪法治疗肺胃热盛证玫瑰痤疮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腾龙 张红梅 尹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散邪法治疗肺胃热盛证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及部分机制研究。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就诊的110肺胃热盛证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凝胶和盐酸...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散邪法治疗肺胃热盛证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及部分机制研究。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就诊的110肺胃热盛证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凝胶和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每日于皮损处涂抹甲硝唑凝胶,2次/d。口服盐酸多西环素,1片/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养阴散邪汤治疗。两组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cne-QOL评分和血清IL-4、IL-17和IL-37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为90.91%(50/55),对照组疗效为76.36%(42/55),经χ^(2)检验,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干燥、瘙痒、丘疹、红斑、肿胀、灼热和毛细血管扩张等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干燥、瘙痒、丘疹、红斑、肿胀、灼热和毛细血管扩张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cne-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治疗后Acne-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4、IL-17和IL-3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内服益气养阴透邪汤辅助治疗,可更为快速的改善肺胃热盛证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解人体免疫,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自信,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散邪法 甲硝唑凝胶 盐酸多西环素 肺胃热盛证 玫瑰痤疮 IL-4 IL-17 IL-37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W级全光纤激光器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腾龙 孙殷宏 +1 位作者 马毅 杨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共5页
基于主振荡功率放大结构设计了kW级全光纤激光器,对激光器的功率分布及输出、弯曲选模以及冷却条件下增益光纤的热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搭建了所设计的全光纤激光器,在注入总泵浦功率1436W时,实验获得了1060W高功率连续激光输出,光... 基于主振荡功率放大结构设计了kW级全光纤激光器,对激光器的功率分布及输出、弯曲选模以及冷却条件下增益光纤的热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搭建了所设计的全光纤激光器,在注入总泵浦功率1436W时,实验获得了1060W高功率连续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73.8%,光束质量因子小于1.6。初步分析了导致激光器实验输出与理论设计二者偏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纤激光器 主振荡功率放大 功率分布 弯曲选模 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腾龙 熊辉 +3 位作者 陆小龙 齐新宇 向黎黎 倪力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观察平眩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平眩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四周,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 目的观察平眩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平眩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四周,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变、经颅多普勒检查血流参数的改变;并在治疗期间观察有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检查,两组治疗后VA、BA的Vs、Vd值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平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其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善与颈复康组疗效相当,TCD指标改善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平眩方 痰瘀阻络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row's楔形推进皮瓣对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及伤口美观度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腾龙 张婧秋 +1 位作者 朱慧敏 张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对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及伤口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患者,均采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修复治疗,并使辅助切口顺应... 目的:探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对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及伤口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患者,均采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修复治疗,并使辅助切口顺应面部分区自然轮廓线,观察术后修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术后18个月患者复发率,并评价伤口美观满意度。结果:术后80例患者皮片和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I期愈合。随访1~18个月,2例患者失访,5例患者于术后1年复发,再次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余73例患者面部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相同,切口线相对隐蔽、切口瘢痕平软,无继发性缺损与畸形及感染。伤口美观度满意度为97.37%。结论:Burow's楔形推进皮瓣治疗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伤口美观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ow's楔形推进皮瓣 面部 皮肤肿瘤 切除术 皮肤缺损 美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后视和最优速度记忆的跟驰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腾龙 惠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9-254,270,共7页
为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在考虑后视效应和速度差信息(Backward Looking and Velocity Difference,BLVD)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后视和最优速度记忆效应,提出了一个扩展的跟驰模型。采用线性稳定性分析,推导出该模型的交通流稳定判据,发现... 为提高交通流的稳定性,在考虑后视效应和速度差信息(Backward Looking and Velocity Difference,BLVD)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后视和最优速度记忆效应,提出了一个扩展的跟驰模型。采用线性稳定性分析,推导出该模型的交通流稳定判据,发现在模型中引入后视和最优速度记忆效应的共同作用后,交通流的稳定区域有明显增大。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初始扰动相同的条件下,与BLVD模型相比,新提出的扩展模型具有更好的交通流致稳性能。最后,使用NGSIM数据对所提出的跟驰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评价,证明其能更准确地刻画车流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跟驰模型 线性稳定性分析 数值仿真 参数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刀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外生殖器巨大尖锐湿疣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2水平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腾龙 张良 +2 位作者 张婧秋 周赛南 邓敏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8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高频电刀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外生殖器巨大尖锐湿疣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0例外生殖器巨大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高频电刀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外生殖器巨大尖锐湿疣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0例外生殖器巨大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高频电刀切除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高频电刀切除组给予高频电刀切除术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高频电刀切除组的基础上待创面渗液减少后即行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检测两组VEGF、Ang-2水平,统计尖锐湿疣完全清除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再次复发时间、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VEGF表达量、Ang-2表达量、尖锐湿疣完全清除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低于治疗后高频电刀切除组,再次复发时间长于治疗后高频电刀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高频电刀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刀切除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外生殖器巨大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VEGF、Ang-2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刀切除 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新型电子教鞭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腾龙 范瑞瑶 高阳 《软件》 2013年第10期96-97,105,共3页
针对传统电子教鞭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的弊端和不利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新型电子教鞭设计方案。该方案由于将无线充电技术用于电子教鞭,使电子教鞭具备了特点,实现了可对电子教鞭进行无线充电的功能。该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 针对传统电子教鞭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的弊端和不利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新型电子教鞭设计方案。该方案由于将无线充电技术用于电子教鞭,使电子教鞭具备了特点,实现了可对电子教鞭进行无线充电的功能。该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新型电子教鞭由收发器和控制器构成。其中收发器用于将电能以电磁能形式发送出去和无线数据接收,控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电磁能转化为电能和对电脑的遥控操作。本设计具有便捷、结构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教鞭 电能 电磁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博Ⅱ优15“3414”肥效试验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腾龙 韩宗岚 王英日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7期144-145,149,共3页
杂交稻博Ⅱ优15"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氮的增加对产量有正效应,当超过一定水平时,氮对产量有负效应;磷、钾的增加对产量总有正效应,但增产幅度小。应用回归方程分析,本区域种植杂交稻获得最佳产量8 367.0kg/h... 杂交稻博Ⅱ优15"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氮的增加对产量有正效应,当超过一定水平时,氮对产量有负效应;磷、钾的增加对产量总有正效应,但增产幅度小。应用回归方程分析,本区域种植杂交稻获得最佳产量8 367.0kg/hm2,建议最佳施肥量为氮189.6kg/hm2、五氧化二磷100.0kg/hm2、氧化钾131.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博Ⅱ优15 “3414”设计 产量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团队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10
作者 李腾龙 李建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3-54,共2页
针对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组建教育团队的理念,阐述了在高校组建教育团队的实践和效果,论证了教育团队在学风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学风建设 教育团队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11
作者 李腾龙 熊辉 +2 位作者 向黎黎 胡楠 齐新宇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3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组间比较...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7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血流速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电针疗法
原文传递
尾流气泡参数测量系统的光学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腾龙 何俊华 +1 位作者 谢正茂 刘西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68-2473,共6页
针对尾流气泡成像存在的难点,采用片光源切片扫描与高速摄影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制了一套尾流气泡参数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片光照明,避免了尾流区气泡图像层叠;设计了三组倍率可切换镜头,实现了对粒径是大动态范围的小气泡的成像;将镜... 针对尾流气泡成像存在的难点,采用片光源切片扫描与高速摄影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研制了一套尾流气泡参数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片光照明,避免了尾流区气泡图像层叠;设计了三组倍率可切换镜头,实现了对粒径是大动态范围的小气泡的成像;将镜头分裂成前后组,以平行光中继,通过片光与前镜组的同步移动,可实现尾流区一定体积内气泡图像的采样,同时还能保证扫描过程中始终成像清晰。还讨论了前组镜头移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片光源厚度选择以及系统畸变校正等问题。设计结果表明,系统成像效果良好,满足项目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 气泡 片光源 高速摄影 水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干预过程中血浆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腾龙 王治忠 +1 位作者 穆涛 王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31-433,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干预过程中血浆P选择素、TNF-α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和早期再灌注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AMI患者31例(AMI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17例(SAP组),冠状...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干预过程中血浆P选择素、TNF-α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和早期再灌注治疗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AMI患者31例(AMI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17例(SAP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9例(对照组)。分别于发病6、12、24、487、2 h抽取静脉血。使用ELISA法测定血浆P选择素、TNF-α及ICAM-1水平。结果AMI组患者发病6 h内P选择素的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12 h P选择素浓度进一步升高;24 h P选择素明显下降,但仍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48、72 h P选择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MI组患者发病6 hTNF-α与ICAM-1即升高,24 h达高峰,72 h后仍高于正常。直线相关分析,AMI患者发病6 h的P选择素与TNF-α、ICAM-1水平呈正相关(r=0.76,P<0.01;r=0.69,P<0.01)。结论早期成功干预治疗使P选择素很快达峰值,然后迅速下降,但对TNF-α和ICAM-1水平变化的影响则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P选择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心肌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多媒体教室可调光设备设计
14
作者 李腾龙 高阳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第24期14-15,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批高新技术产品投入到教育领域,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多媒体教室正是在这一趋势下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其把普通教室、视听教室与计算机机房所能实现的教学功能与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批高新技术产品投入到教育领域,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多媒体教室正是在这一趋势下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其把普通教室、视听教室与计算机机房所能实现的教学功能与效果融合在一起,是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将投影功能、放音放像功能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等集中在一起,各自发挥其作用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系统。它能方便、灵活地应用多种媒体及各种教学软件实施媒体组合教学[1],使教学过程更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记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教室 设备设计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 教学功能 智能 教育领域 教育现代化 计算机机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激光共孔径光谱合成实现5kW高效优质输出 被引量:18
15
作者 马毅 颜宏 +15 位作者 田飞 孙殷宏 赵磊 王树峰 谢庚承 李腾龙 王小军 梁小宝 王岩山 冉欢欢 彭万敬 柯伟伟 冯昱骏 唐淳 张凯 高清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采用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实现多路高功率光纤激光共孔径光谱合成有望成为光纤激光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途径。搭建了一套基于双光栅色散补偿设计的5kW共孔径光谱合成系统。采用国产多层介质膜衍射光... 采用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实现多路高功率光纤激光共孔径光谱合成有望成为光纤激光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途径。搭建了一套基于双光栅色散补偿设计的5kW共孔径光谱合成系统。采用国产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实现了5路kW级窄谱子束激光的高效优质共孔径光谱合成,最大输出功率达5.07kW,光束质量因子(M2)小于3,合成效率达到91.2%。初步研究表明:多层介质膜衍射光栅在较高功率水平、较宽光谱范围内均能保持较高衍射效率,是实现高功率光纤激光高效率光谱合成的重要器件;参与合成的子束自身的光束质量水平和线宽是影响合成输出光束质量的重要因素,光谱合成系统的输出功率主要受限于窄谱子束的输出功率和合成路数,增加窄谱子束的功率或合成路数均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 多层介质膜光栅 共孔径 光谱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栅的光纤激光光谱合成关键技术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毅 颜宏 +7 位作者 孙殷宏 彭万敬 李建民 王树峰 李腾龙 王岩山 唐淳 张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3,共14页
基于双多层电介质膜(MLD)光栅色散补偿构型设计的光谱合成激光器(SBC)既实现了多路光纤激光高光束质量共孔径合束输出,又降低了单路光纤激光的线宽要求,逐渐成为多纤光谱合成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介绍了基于双MLD光栅光谱合成的基本原理... 基于双多层电介质膜(MLD)光栅色散补偿构型设计的光谱合成激光器(SBC)既实现了多路光纤激光高光束质量共孔径合束输出,又降低了单路光纤激光的线宽要求,逐渐成为多纤光谱合成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介绍了基于双MLD光栅光谱合成的基本原理,简要分析了其涉及的关键技术。回顾了高功率可合成窄线宽光纤激光器、高功率高效率短波长光纤激光器、大色散高衍射效率MLD光栅和高集成度密集组束等主要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基于双MLD光栅光谱合成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双MLD光栅光谱合成光源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光谱合成 双MLD光栅 窄线宽 密集组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衍射极限高消光比窄线宽保偏光纤激光输出功率突破5 kW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岩山 冯昱骏 +8 位作者 彭万敬 孙殷宏 杨小波 王尧 李腾龙 刘航 马毅 高清松 唐淳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44,共1页
具有近衍射极限的高功率窄线宽线偏振光纤激光器在光束合成、非线性频率变换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非保偏窄线宽光纤激光输出功率已突破6 kW(线宽0.8 nm)。由于保偏激光器具有更低的非线性及... 具有近衍射极限的高功率窄线宽线偏振光纤激光器在光束合成、非线性频率变换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非保偏窄线宽光纤激光输出功率已突破6 kW(线宽0.8 nm)。由于保偏激光器具有更低的非线性及模式不稳定阈值,其功率提升存在更大的困难。近年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保偏窄线宽光纤激光技术研究方面展开了大量的工作,掌握了单频种子消随机相位调制、偏振管理、弱模耦合及高效热管理技术,有效的抑制了窄线宽光纤激光放大过程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及横模不稳定(TMI)效应,近衍射极限高消光比窄线宽保偏激光先后突破了1 kW、2 kW、3 kW、4 kW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光纤激光器 光纤激光技术 激光输出功率 光束合成 相位调制 模耦合 衍射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芯错位对高功率光纤激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岩山 柯伟伟 +5 位作者 孙殷宏 马毅 李腾龙 吴娟 冯昱骏 张凯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19,共5页
理论分析了纤芯错位对激光输出功率及光束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纤芯错位后纤芯中的各个模式均有一定的功率衰耗,且基模总会向高阶模耦合,导致光束质量下降。采用20/400μm的双包层掺镱光纤,搭建了高功率全光纤激光振荡系统,实验研究了... 理论分析了纤芯错位对激光输出功率及光束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纤芯错位后纤芯中的各个模式均有一定的功率衰耗,且基模总会向高阶模耦合,导致光束质量下降。采用20/400μm的双包层掺镱光纤,搭建了高功率全光纤激光振荡系统,实验研究了谐振腔外纤芯错位、谐振腔内纤芯错位以及谐振腔内和谐振腔外纤芯同时错位几种不同的情况对输出激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谐振腔内纤芯错位和谐振腔外纤芯错位都会造成激光器性能的下降,但谐振腔内纤芯错位将导致激光器功率明显下降,而谐振腔内和谐振腔外同时错位会导致激光器光束质量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熔接 纤芯错位 高功率 全光纤激光器 掺镱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菲涅尔反射的光纤激光器功率测量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冉欢欢 潘旭东 +2 位作者 李腾龙 王煜 李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共5页
分析了光纤熔接点处的菲涅尔散射光模型,得出熔接点散射光功率与输出光功率成线性关系的结论。利用该结论设计了kW级光纤激光器的振荡器、泵浦源输出功率检测装置,并安装在某kW级光纤激光器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建立线性估计函数,利用最... 分析了光纤熔接点处的菲涅尔散射光模型,得出熔接点散射光功率与输出光功率成线性关系的结论。利用该结论设计了kW级光纤激光器的振荡器、泵浦源输出功率检测装置,并安装在某kW级光纤激光器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建立线性估计函数,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光纤熔接点的散射光功率与光纤激光器的振荡器、泵浦源输出功率的关系进行了拟合。通过实验验证了熔接点散射功率与光纤输出功率的线性关系。实验表明利用熔接点散射光功率间接测量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方法线性度优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接点 菲涅尔反射 光纤激光器 线性关系 功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齐新宇 董大立 +2 位作者 熊辉 向黎黎 李腾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口服蠲痹历节清方,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及别嘌醇,疗程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 目的观察蠲痹历节清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口服蠲痹历节清方,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及别嘌醇,疗程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尿酸及血沉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为7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蠲痹历节清方能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尿酸及血沉水平,同时可以减少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蠲痹历节清方 血尿酸 血沉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