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用乌饭树浆果性状及内含物的种源变异研究
1
作者 李肇锋 黄淑燕 +4 位作者 黄华明 雷泽兴 俞群 余荣卓 陈杰 《山东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探明果用乌饭树的浆果性状及内含物种源变异,为优良果用乌饭树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在乌饭树浆果自然成熟季节,采集了福建、江西、浙江等地20个种源野生浆果进行表型性状与内含物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乌饭树浆... 为探明果用乌饭树的浆果性状及内含物种源变异,为优良果用乌饭树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在乌饭树浆果自然成熟季节,采集了福建、江西、浙江等地20个种源野生浆果进行表型性状与内含物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乌饭树浆果表型直径存在显著差异,20个种源乌饭树浆果平均直径为5.67 mm,最大为8.07 mm,最小为3.27 mm。2)乌饭树浆果内含物主要为可溶性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平均分别为156.12 mg/g、21.99 mg/g、8.45 mg/g、0.92 mg/g、0.78 mg/g,不同种源间差异显著,内含物中酸度平均为7.21 mg/g,呈现出随纬度的升高和内陆性的增强而增加的趋势。3)不同种源乌饭树浆果表型直径与可溶性糖类、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与氨基酸、维生素含量及酸度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果用乌饭树的品种选育与遗传改良及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 浆果性状 内含物 种源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不同混交模式林分水源涵养能力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肇锋 黄碧华 郑郁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0,共7页
在福建省国有南靖林场对7种混交模式的福建柏混交林进行水源涵养能力的观测,分析比较不同混交模式地上部分与土壤持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福建柏混交林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与其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福建柏×火炬松混交林最大,为42.49 ... 在福建省国有南靖林场对7种混交模式的福建柏混交林进行水源涵养能力的观测,分析比较不同混交模式地上部分与土壤持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福建柏混交林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与其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福建柏×火炬松混交林最大,为42.49 t/hm2;土壤层持水量均占林分总持水量的96%以上,福建柏×火炬松混交林最高;各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排序为土壤层>林冠层>凋落物层>活地被物层,土壤层是森林水源涵养的主要场所;通过对福建柏混交林林分涵养水源的综合评价可知,采用福建柏×火炬松混交模式建立的林分水源涵养能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混交林 水源涵养 土壤 综合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山竹子组培初代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肇锋 黄碧华 +2 位作者 周俊新 余荣卓 黄华明 《农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92-96,共5页
旨在为多花山竹子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提供参考。通过观察对比试验法、完全随机化法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LSD多重比较,探讨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外植体最佳消毒时间控制和最适初代培养基类型与激素浓度配方。试验表明:多花山... 旨在为多花山竹子组培快繁体系建立提供参考。通过观察对比试验法、完全随机化法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LSD多重比较,探讨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外植体最佳消毒时间控制和最适初代培养基类型与激素浓度配方。试验表明: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外植体消毒时间为2 min时其污染率最高、死亡率与存活率较低。消毒时间为6 min时其污染率和死亡率居中、存活率最高。消毒时间为10 min时其污染率与存活率最低、死亡率最高。以MS和B5作为多花山竹子组培的初代培养基培养效果较好,若对MS和B5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对其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促进作用不同,MS的最佳配比为6-BA 1.6 mg/L+NAA 0.9 mg/L,B5的最佳配比为6-BA 1.6 mg/L+NAA 0.6 mg/L。综上,外植体消毒时间为6 min、MS+6-BA 1.6 mg/L+NAA 0.9 mg/L的培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山竹子 组织培养 繁殖技术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环境对闽楠幼树生长及其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肇锋 潘军 +2 位作者 王金盾 周东雄 欧建德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65-69,共5页
为提高林下闽楠更新层科学培育水平,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光环境对闽楠幼树生长和表型可塑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环境对闽楠幼林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在促进闽楠幼林生长方面表现为林窗>林中旷地>林下。营建理想的光环境并适时增... 为提高林下闽楠更新层科学培育水平,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光环境对闽楠幼树生长和表型可塑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环境对闽楠幼林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在促进闽楠幼林生长方面表现为林窗>林中旷地>林下。营建理想的光环境并适时增加光照强度,是闽楠人工林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光环境对闽楠的冠长、冠幅、一级及二级侧枝密度和均长、叶生物量的分配比、侧枝生物量分配比和茎干生物量分配比都有极显著影响,表现出强烈的表型可塑性;光环境并未显著改变闽楠根系生物量分配比、冠根比和树冠圆满度。闽楠幼林在光环境适宜时,通过促进树冠生长,一级、二级侧枝萌发和生长,增加叶、枝生物量分配比,采取快速获取资源的策略;反之则抑制树冠生长,一级、二级侧枝萌发和生长,减少枝、叶生物量的分配比,采取保守消耗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光环境 生长性状 表型可塑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山竹子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肇锋 周俊新 +4 位作者 黄华明 余荣卓 钱永平 黄梓良 郑郁善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7-11,共5页
对多花山竹子扦插育苗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法,探讨不同插穗类型、激素种类浓度及扦插基质对多花山竹子在平均生根率、平均根系数及平均苗高上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无顶芽主枝及无顶芽侧枝作为插条,置于300μg/mL的IBA中浸泡1h... 对多花山竹子扦插育苗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法,探讨不同插穗类型、激素种类浓度及扦插基质对多花山竹子在平均生根率、平均根系数及平均苗高上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采用无顶芽主枝及无顶芽侧枝作为插条,置于300μg/mL的IBA中浸泡1h,而后扦插于腐殖质土中,平均生根率高达92.3%且苗木生长发育情况最佳。对各因素处理水平进行多重比较显著性检验,试验结果表明,激素浓度是影响其平均生根率的最主要因素,且该试验结果表现为5%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山竹子 扦插育苗 繁殖技术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7种混交模式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与生产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肇锋 黄碧华 +1 位作者 傅成杰 郑郁善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5,共5页
以福建柏7种不同混交模式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选择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比传统杉木纯林,分析混交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和林分生产力,以期找到最优的福建柏混交模式。结果表明: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总生物... 以福建柏7种不同混交模式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选择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比传统杉木纯林,分析混交林分生物量分配格局和林分生产力,以期找到最优的福建柏混交模式。结果表明: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总生物量最大(138.31 t/hm^2),其次为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杉木(116.10 t/hm^2)混交林,最低为杉木纯林(73.21 t/hm^2);乔木层生物量,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最大(133.23 t/hm^2),其次为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杉木(112.37 t/hm^2),最低的是杉木纯林(52.43 t/hm^2);混交模式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林分生产力最大,其次为混交模式福建柏×火炬松×杉木,最差的是杉木纯林。综合比较分析,初步得出福建柏×火力楠是福建柏混交林最优的混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混交林 生物量 分配格局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藤优良地理种源的选择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肇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收集南方5省26个风藤地理种源种子,在福建沙县进行优良种源选择试验.3年生风藤试验结果表明:风藤的主蔓长度、主蔓基径、生物量鲜质量、一级侧蔓数量和一级侧蔓长度等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利用多目标... 收集南方5省26个风藤地理种源种子,在福建沙县进行优良种源选择试验.3年生风藤试验结果表明:风藤的主蔓长度、主蔓基径、生物量鲜质量、一级侧蔓数量和一级侧蔓长度等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地理种源评价,选择出福建沙县、福建尤溪、福建三元等3个风藤优良地理种源,3个当选优良地理种源的平均主蔓长度遗传增益为21.35%,平均生物量鲜质量遗传增益24.83%,平均主蔓基径遗传增益10.97%,平均一级侧蔓数量遗传增益24.68%,平均一级侧蔓长度遗传增益1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藤 地理种源 生长性状 广义遗传力 多目标决策 种源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山地黄甜竹立竹密度与笋产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肇锋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5,共3页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法对黄甜竹不同立竹密度的出笋数和笋产量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立竹密度控制在9 000~15 000株.hm-2之间较为适宜,其中以12 000株.hm-2的笋产量为最多,其经济效益亦最高。
关键词 黄甜竹 立竹密度 笋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抚育措施对杉木人工林生长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肇锋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5期55-57,共3页
根据12块杉木人工中龄林标准地试验所得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方法,比较分析了施肥、抚育间伐、施肥+抚育间伐3种抚育措施对杉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中龄林的生长量影响最大,是杉木人工中龄林经营... 根据12块杉木人工中龄林标准地试验所得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的方法,比较分析了施肥、抚育间伐、施肥+抚育间伐3种抚育措施对杉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中龄林的生长量影响最大,是杉木人工中龄林经营管理的较佳措施,从而为杉木人工中龄林的集约经营管理模式选择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中龄林 生长量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的林农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肇锋 吴淑秋 +3 位作者 李肇铿 黄翠琴 陈政 林敏水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6,28,共4页
通过深入福建省三明、南平、龙岩等三地市的相关县(市)区,就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农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专题实地调研,再结合文献研究法的方式,对林农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概述,对深化林改后的林农服务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 通过深入福建省三明、南平、龙岩等三地市的相关县(市)区,就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农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专题实地调研,再结合文献研究法的方式,对林农服务体系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概述,对深化林改后的林农服务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从构筑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等三个层面,提出适应现代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林农服务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农服务体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南平百合花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肇锋 邓建琼 +1 位作者 吴淑秋 陈政 《福建林业》 2013年第6期28-30,共3页
该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就南平百合花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在充分考察其内部优势与劣势和外部机遇与威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并提出其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南平 百合花 SWOT分析法 产业化发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山竹子地理种源初步评价与早期选择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肇锋 黄华明 +2 位作者 周俊新 余荣卓 陈杰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4-18,共5页
2019年在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林果场苗圃地,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对福建省18个地理种源的3年生多花山竹子幼林进行初步评价与早期选择。结果表明:参试的18个地理种源的3年生多花山竹子树高、生物量、基径等3个表型特征早期表现均存... 2019年在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林果场苗圃地,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对福建省18个地理种源的3年生多花山竹子幼林进行初步评价与早期选择。结果表明:参试的18个地理种源的3年生多花山竹子树高、生物量、基径等3个表型特征早期表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219、0.7009、0.8674,变异系数分别为17.45%、26.58%、11.18%。初步筛选出泉州德化、南平浦城、南平延平等3个多花山竹子优选地理种源,其树高、生物量、基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0.5168 m、112.72 g、0.40 cm、21.72%,0.5094 m、110.83 g、0.39 cm、27.76%,0.5064 m、109.32 g、0.38 cm、1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山竹子 地理种源 表型特征 多目标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林业职教集团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肇锋 叶世森 黄翠琴 《福建林业》 2019年第3期29-33,共5页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双师型"师资数量不足问题,根据2019年新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双师型"师资提出了明确的界定:即"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双师型"师资数量不足问题,根据2019年新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双师型"师资提出了明确的界定:即"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现代林业职教集团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以现代林业职教集团为纽带,从学校和行业企业两个层面,分别构筑课堂教学、研修访学、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社会服务等五大平台,通过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有效促进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为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探索贡献智慧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双师型" 师资培养模式 构建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高校办公室工作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肇锋 《办公室业务》 2012年第1期66-67,共2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高校办公室工作质量,需要在工作思路上与时俱进,职能定位上求真务实,保障措施上坚强有力。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 办公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教育林业技术专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肇锋 傅成杰 俞群 《福建林业》 2019年第5期41-44,31,共5页
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时代,如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的政策背景、主要目标、实现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以福建... 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化时代,如何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的政策背景、主要目标、实现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专业的《森林植物》《森林营造技术》《森林经营技术》等相关核心课程为例,探索多媒体技术、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Gap Light Analyzer 2.0(GLA)图相分析软件、微课等多形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的实践及所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信息技术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九阜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肇锋 《山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7-10,共4页
在野外调查和参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福建九阜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及分布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全区共分布蕨类植物34科59属112种,其基本特点是该区的蕨类植物多为中小种科,且科属结构较简单,分化程度不高;通过科... 在野外调查和参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福建九阜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及分布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全区共分布蕨类植物34科59属112种,其基本特点是该区的蕨类植物多为中小种科,且科属结构较简单,分化程度不高;通过科属种的地理成分分析和与邻近地区比较可知,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呈现较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又深受热带区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 福建九阜山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因子对多花山竹子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李肇锋 余荣卓 +2 位作者 邱群 黄华明 周俊新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1-15,共5页
为探讨多花山竹子林下栽培种植技术,选择1 a生多花山竹子优良容器培育实生苗,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市郊试验站龙船山樟树林下开展不同坡位和光照强度(郁闭度)两个生境因子造林对比试验,并在造林4 a后对多花山竹子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 为探讨多花山竹子林下栽培种植技术,选择1 a生多花山竹子优良容器培育实生苗,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市郊试验站龙船山樟树林下开展不同坡位和光照强度(郁闭度)两个生境因子造林对比试验,并在造林4 a后对多花山竹子的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对各生长性状的影响的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在树高、地径和侧枝量性状上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生长性状间的影响表现为地径>侧枝>树高,而对其成活率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光照强度(郁闭度)对其树高、地径和侧枝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影响表现为6700~8200 lx(中)(郁闭度约0.7)>7800~8500 lx(郁闭度约0.5)(强)>5500~6500 lx(弱)(郁闭度约0.9),而对其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其最高与最低分别为96.7%、85.2%,相差11.5个百分点。因此,在林下套种多花山竹子时,应选择郁闭度在0.7左右立地条件较好的中下坡位,才能取得理想的栽培种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山竹子 生长现状 地位 光照强度 林下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费变化对国有林场商品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值影响分析
18
作者 李肇锋 《华东森林经理》 2007年第4期6-9,13,共5页
为完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价值核算,更客观真实地反应其经营管理绩效。本文概述了我国林业税费体制的历史沿革,并以某国有林场为实例,在假设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分别以不征收特产税和将"两金"由20%调整为5%及二者兼而有之... 为完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价值核算,更客观真实地反应其经营管理绩效。本文概述了我国林业税费体制的历史沿革,并以某国有林场为实例,在假设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分别以不征收特产税和将"两金"由20%调整为5%及二者兼而有之三种情况,具体分析了税费变化对林木资产评估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评估 商品用材林 税费变化 评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用乌饭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淑燕 李肇锋 +2 位作者 黄华明 陈杰 黄庆斌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5期148-152,159,共6页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生根剂种类、浓度、处理时间以及不同基质种类、木质化程度、插条长度对果用乌饭扦插平均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苗高、最长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截取8 cm长半木质化程度的插条,用200 mg/L IAA生根剂浸...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生根剂种类、浓度、处理时间以及不同基质种类、木质化程度、插条长度对果用乌饭扦插平均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苗高、最长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截取8 cm长半木质化程度的插条,用200 mg/L IAA生根剂浸泡5 min后扦插于黄心土:稻谷壳(3∶1)基质中,生根效果及苗木长势均最佳;对果用乌饭扦插生根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生根剂种类和插条木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用乌饭 扦插繁殖 生根剂 基质 木质化程度 生根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林业行业职后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栋龙 李肇锋 +1 位作者 郑郁善 刘文开 《中国林业教育》 2017年第4期26-30,共5页
建立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职后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林业经济转型步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立足福建林业行业人才的现状和实际需求,积极整合... 建立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职后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林业经济转型步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立足福建林业行业人才的现状和实际需求,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依托培训基地、继续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和科技普及推广"四大平台",探索构建了由林业重点建设工程高技能人才培训、林学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提升、非林专业在职人员培训、多层次的林农实用技术培训、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和林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等"六大工程"组成的职后教育体系,从而为提升林业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紧密衔接以及构筑林业行业终身教育模式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第一,结合林业行业重点工程,开展了林业重点工程专题培训、林业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培训、林业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第二,根据林业行业在职人员的学历特点以及林业系统对人员专业结构的需求,开展了林学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林专业在职人员培训;第三,建立林农和林业基层从业人员培训系统,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活动、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教育和重点林农技术人员专业培训;第四,根据林业行业关键岗位的技能要求,开展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的鉴定;第五,针对林业基层和山区的农林技术普及,实施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林业行业 经济转型 职后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