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nt 5a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羽白 王军 殷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究Wnt 5a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细胞水平: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CO_(2)体积分数5%)和BPD组(O_(2)体积分数85%)。在高氧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C(SPC)、水通道蛋白5(A... 目的探究Wnt 5a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细胞水平: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CO_(2)体积分数5%)和BPD组(O_(2)体积分数85%)。在高氧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C(SPC)、水通道蛋白5(AQP5)和Wnt 5a蛋白水平,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2)动物水平: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O_(2)体积分数21%)和BPD组(O_(2)体积分数85%)。高氧7 d后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评估BPD动物模型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Wnt 5a、SPC及AQP5变化。(3)细胞水平:进一步在BPD细胞模型中添加Wnt 5a抑制剂,验证Wnt 5a对SPC、AQP5蛋白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PD细胞模型中SPC和AQP5表达量降低,Wnt 5a表达量升高,细胞增殖能力降低。添加Wnt 5a抑制剂后SPC、AQP5蛋白表达升高,A549细胞增殖能力恢复。BPD动物模型中出现明显的肺组织肺泡数量减少、肺泡面积增大等病理表现;SPC、AQP5、Wnt 5a蛋白表达变化同BPD细胞模型趋势一致。结论Wnt 5a在BPD的发生发展中被异常激活,深入探索Wnt 5a在BPD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会为BP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5a蛋白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高氧症 A549细胞 水通道蛋白质5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C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轮胎噪声主客观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校辉 李羽白 《质量与标准化》 2014年第9期43-46,共4页
本文以某整车作为测试平台,通过换装同一规格不同花纹和品牌的轮胎,对轮胎的噪声进行主观评估和客观测试;根据多策略评价的赋值思想和变异系数法对客观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探讨,并与主观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一致性,为整车的舒适... 本文以某整车作为测试平台,通过换装同一规格不同花纹和品牌的轮胎,对轮胎的噪声进行主观评估和客观测试;根据多策略评价的赋值思想和变异系数法对客观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探讨,并与主观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一致性,为整车的舒适性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变异系数法 噪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中新成分环状RNA的分析及展望
3
作者 李慧敏 刘林杰 +2 位作者 李羽白 余章斌 顾筱琪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586-1589,共4页
母乳含多种活性成分,对疾病防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由共价键形成闭合环状结构的环状RNA(circRNA)因具有保守性和稳定性得到关注。对母乳circRNA的研究可能给母乳功能带来新的启发,值得儿科研究者关注。现从circRNA的特性与功能、母... 母乳含多种活性成分,对疾病防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由共价键形成闭合环状结构的环状RNA(circRNA)因具有保守性和稳定性得到关注。对母乳circRNA的研究可能给母乳功能带来新的启发,值得儿科研究者关注。现从circRNA的特性与功能、母乳中circRNA的研究及展望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活性成分 环状RNA
原文传递
救来的好朋友
4
作者 李羽白 《天天爱学习(一年级)》 2013年第15期10-11,共2页
猴子和小羊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原文传递
知错能改的小龙奇奇
5
作者 李羽白 白伟杰(指导教师) 《天天爱学习(一年级)》 2014年第3期38-38,共1页
小龙奇奇新学了一个魔法,可以把任何东西都吞到肚子里。奇奇想:“谁要敢惹我,我一定叫他好看!”从此以后,他变得非常霸道。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原文传递
基于双向加热膜的软包电池低温热管理研究
6
作者 黄恒 李洋 +3 位作者 黄正 刘鑫宇 李羽白 宋永臣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32-3340,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在两片软包电池中间加入双向加热膜的加热方案。测试了软包电池在两种倍率下不同温度时的电压响应,低温下电池的放电容量大幅下降。比较了LCP加热和加热膜加热的加热性能,加热膜的综合因子为0.61,加热性能较好。实验表明,... 本文提出一种在两片软包电池中间加入双向加热膜的加热方案。测试了软包电池在两种倍率下不同温度时的电压响应,低温下电池的放电容量大幅下降。比较了LCP加热和加热膜加热的加热性能,加热膜的综合因子为0.61,加热性能较好。实验表明,加热膜的功率变大时,电池表面最高温度和温差均会升高,因此对此加热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四种加热膜排布方式,结果表明,采用方案四的分布方式电池表面最高温度为32.8℃,温差为0.62℃。最后,采用方案四将电池从-20℃开始加热,比较了不同起始温度的电压和容量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包电池 低温加热策略 热管理 双向加热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