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画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以贺兰山岩画为例
1
作者 李珂 李紫旋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5年第2期47-50,共4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古老的岩画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具有不朽的研究价值,而贺兰山岩画作为中国北方岩画的代表之一,其保护和传承面临着一些难题,阻碍着岩画文化遗产的传承。把...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古老的岩画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具有不朽的研究价值,而贺兰山岩画作为中国北方岩画的代表之一,其保护和传承面临着一些难题,阻碍着岩画文化遗产的传承。把握数字时代带来的新机遇,通过打造贺兰山岩画文化数字IP,形成叙事性岩画文化品牌,利用VR/AR再现真实体验的创新设计手段,让贺兰山岩画文创产品讲述人类发展史,复兴岩画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促进岩画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画文化遗产 贺兰山岩画 数字化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图谱和案例推理的燃气应急辅助决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玉玲 万雨瑞 +1 位作者 李紫旋 齐子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燃气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人员基于文本资料查询应急处置方案难以满足处置科学性与快速性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知识图谱和案例推理的燃气应急辅助决策方法。将已有燃气事故案例文本资料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存储与表示,利用案例推理... 燃气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人员基于文本资料查询应急处置方案难以满足处置科学性与快速性的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知识图谱和案例推理的燃气应急辅助决策方法。将已有燃气事故案例文本资料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存储与表示,利用案例推理的属性相似度与关系相似度加权计算方法,根据事故目标案例与源案例的综合相似度,检索出最佳相似源案例作为现场处置人员应急处置决策的重要参考,并将新的案例与处置措施存储于燃气应急处置知识图谱库中,实现处置措施的知识更新。通过案例相似度权重分配、属性权重分配、属性相似度方法选取,以及案例验证等,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事故 知识图谱 案例推理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第五次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会欣 赵景深 +7 位作者 宋晓范 朱丽霞 王珉 杨丹妮 杨丽芬 李紫旋 徐明莉 王洁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8-101,共4页
关键词 碘缺乏病防治 监测结果分析 吉林省 病情 甲状腺肿大率 卫生部办公厅 逐年下降 碘盐覆盖率 碘盐合格率 碘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酸激酶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内出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晴晴 闫蕊 +5 位作者 郭明 赵伟 李紫旋 王宇平 郭金成 翟光耀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预测价值。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241...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峰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内出血(IMH)的预测价值。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241例,均于PCI术后1周内行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估IMH及微血管阻塞,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每6 h测定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获取峰值,共检测24 h。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CK峰值、CK-MB峰值对IMH的预测价值,计算CK峰值的最佳预测界值。根据最佳预测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影响因素。结果CK峰值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效能高于CK-MB峰值(AUC=0.757,95%CI:0.694~0.820比AUC=0.710,95%CI:0.643~0.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且CK峰值预测IMH的最佳界值为2351 U/L,敏感度为83.0%,特异度为58.9%。将患者分为两组:CK峰值<2351 U/L组(108例)和CK峰值≥2351 U/L组(133例)。与CK峰值<2351 U/L组相比,CK峰值≥2351 U/L组的男性比例、入院时心率、入院时随机血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尿酸水平、前壁心肌梗死比例、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2级比例、IMH(55.6%比13.9%)及微血管阻塞(60.2%比16.7%)比例明显升高,而年龄较年轻、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壁心肌梗死(OR=2.105,95%CI:1.321~5.338,P=0.026)、术前TIMI血流分级≤2级(OR=8.908,95%CI:1.029~17.148,P=0.037)、CK峰值≥2351 U/L(OR=5.543,95%CI:2.823~10.896,P<0.001)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CK峰值可有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IMH的发生,且CK峰值≥2351 U/L、前壁心肌梗死及术前TIMI血流分级≤2级与IMH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心肌内出血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和重复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无鞘区急慢性损伤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牛丹 华琦 +6 位作者 柳子静 李紫旋 宋佳慧 闫蕊 王国忠 张利彬 郭金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4-469,共6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术后桡动脉无鞘区(non-sheathed radial artery,NSRA)急慢性损伤进行评估。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有162例患者...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术后桡动脉无鞘区(non-sheathed radial artery,NSRA)急慢性损伤进行评估。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有162例患者在OCT指导下完成TRI后对NSRA进行OCT检查,根据患者有无TRI史分为重复TRI组(n=31)和首次TRI组(n=131),对比两组急性损伤(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和痉挛)发生率和慢性损伤指标差异,包括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率(percentage of lumen narrowing,%LN)、血管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intima-media ratio,IMR)和内膜厚度指数(intimal thickness index,ITI)。结果 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为31.5%,重复TRI组患者NSRA总体急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TRI组(48.4%vs 27.5%,P=0.032),内膜撕裂(6.5%vs 5.3%,P=1.000)、夹层(9.7%vs 1.5%,P=0.075)、穿孔(3.2%vs 1.5%,P=1.000)、血栓(12.9%vs 6.9%,P=0.457)及痉挛(29.0%vs 16.0%,P=0.094)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TRI组患者内膜面积(0.59 mm^2vs 0.46 mm^2,P=0.011)、IMR(0.40 vs 0.28,P=0.001)和ITI(0.27 vs 0.22,P=0.012)明显大于首次TRI组,而%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70%vs 30.81%,P=0.2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复TRI是NSRA急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72,95%CI:1.053~7.301,P=0.039)。结论 TRI术后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为31.5%,与首次TRI组相比,重复TRI组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更高且慢性内膜增生显著,重复TRI是NSRA急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鞘管 冠状动脉介入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紫旋 王雨杰 +6 位作者 柳子静 王国忠 吴永霞 王宇平 闫蕊 华琦 郭金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桡动脉粥样硬化(RAA)斑块特点,探讨RAA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经桡...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桡动脉粥样硬化(RAA)斑块特点,探讨RAA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经桡动脉路径行OCT指导下冠状动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且术毕即刻完成桡动脉OCT的ACS患者124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53例(≥60岁)和中青年组71例(<60岁)。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将鞘管回撤至距穿刺点2 cm处,并对桡动脉近段、中段和远段行OCT检查,比较2组RAA斑块检出率、分布和斑块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A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者中,检出RAA斑块46例(37.1%)。老年组RAA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56.6%vs 22.5%,P<0.01),近段(34.0%vs 14.1%,P<0.01)和远段(43.4%vs 9.9%,P<0.01)受累比例较中青年组更高。老年组纤维、脂质及钙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275,95%CI:1.929~9.474,P<0.01)和糖尿病(OR=2.726,95%CI:1.148~6.475,P<0.05)为RAA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桡动脉OCT发现老年ACS患者容易发生RAA斑块,增龄和糖尿病是RAA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血管造影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及性别因素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柳子静 李紫旋 +1 位作者 王雨杰 郭金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年龄及性别因素对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或PCI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CAG或PCI并有桡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清晰影像患者584例,男性477例,女性107例,老年(年龄≥65岁)患... 目的观察年龄及性别因素对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或PCI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CAG或PCI并有桡动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清晰影像患者584例,男性477例,女性107例,老年(年龄≥65岁)患者171例,中青年患者413例,根据性别及是否年龄≥65岁分为老年女性组65例、中青年女性组42例、老年男性组106例和中青年男性组371例。采用OCT测量桡动脉组织学结构参数。结果各组管腔面积、管腔直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外弹力膜面积以及急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老年患者管腔内膜面积、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0.76 mm^(2) vs 0.61 mm^(2),P=0.000;60.2%vs 49.2%,P=0.015)。老年男性组急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男性组(65.1%vs 47.4,P<0.05)。年龄、术中使用比伐卢定是急性桡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OR=1.456,95%CI:1.008~2.104,P=0.045;OR=1.855,95%CI:1.327~2.592,P=0.000)。结论老年人群及女性人群是桡动脉急性损伤的危险人群,尤其需要注意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术中对桡动脉的保护,减少路径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愈合斑块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紫旋 王雨杰 郭金成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488-491,共4页
斑块破裂或斑块侵蚀继发的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机制。最近,斑块愈合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自然病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观点逐渐引起关注。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有助于在体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为精准治疗心血管疾... 斑块破裂或斑块侵蚀继发的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机制。最近,斑块愈合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自然病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观点逐渐引起关注。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有助于在体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为精准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依据。目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是观察愈合斑块分层结构的可靠工具。现基于最新的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对愈合斑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愈合斑块 分层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应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完成心电图指导下罪犯血管急诊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门囊时间的影响
9
作者 王国忠 华琦 +6 位作者 柳子静 李紫旋 吴永霞 李怀东 张利彬 徐荣 郭金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指导下经桡动脉采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门囊(D2B)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我中心连续收治拟行急诊PCI的252例STEM... 目的探讨心电图指导下经桡动脉采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门囊(D2B)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我中心连续收治拟行急诊PCI的25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导管组(n=126)应用JL3.5指引导管首先完成心电图识别的IRA造影和介入治疗,然后完成对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组(n=126)采用多功能造影导管完成双侧冠状动脉造影,然后行IRA介入治疗。研究主要终点是D2B时间,次要终点包括导管室门囊(C2B)时间和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卒中,30天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出血分级≥3级出血事件,采用意向性分析两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导管组D2B中位数时间[52.83(41.18~67.20)min比58.16(47.30~81.07)min,P=0.013]、C2B中位数时间[17.00(14.53~21.85)min比25.68(21.10~32.00)min,P<0.001]和透视时间[8.56(6.03~12.20)min比10.16(7.36~13.50)min,P=0.007]均显著减少。单导管组D2B≤90 min和≤60 min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8%比80.95%,P=0.031;61.11%比45.24%,P=0.012)。两组更换至股动脉比例(3.17%比3.97%,P=1.000)、造影成功率(96.03%比94.44%,P=0.554)、导管更换率(6.35%比11.11%,P=0.181)和操作成功率(91.27%比85.71%,P=0.167)相似,两组均无导管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30天MACCE(3.97%比6.35%,P=0.393)和BARC≥3级出血事件(0.79%比1.59%,P>0.05)两组无差异。结论心电图指导下经桡动脉应用单根JL3.5指引导管直接行STEMI患者IRA急诊PCI治疗可以明显缩短D2B时间、C2B时间和透视时间,提高D2B时间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门囊时间 血管成形术 经桡动脉介入 罪犯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记忆方法在心肌梗死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郭金成 柳子静 +1 位作者 王雨杰 李紫旋 《医学教育管理》 2022年第2期210-214,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教学中的重点,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多样、需与多种疾病鉴别,是冠心病教学的难点之一。对AMI基本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记忆是医学生内科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挑战。记忆术是医学教育中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教学中的重点,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多样、需与多种疾病鉴别,是冠心病教学的难点之一。对AMI基本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准确记忆是医学生内科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挑战。记忆术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能帮助医学生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结合心肌梗死知识特点,通过归纳出首字母记忆法、数字记忆法、位置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6种促进记忆的方法,可指导学生巧妙运用科学有效的记忆法加强对于AMI知识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术 心肌梗死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院内死亡危险因素 被引量:17
11
作者 周生辉 柳子静 +7 位作者 李紫旋 郝明辉 吴永霞 张利彬 王宇平 王国忠 徐荣 郭金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602-60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院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pPCI的AMI合并CS患者122例,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分为院内存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院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pPCI的AMI合并CS患者122例,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分为院内存活组(75例)和院内死亡组(47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分析AMI合并CS患者行pPCI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CS 11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0例,院内病死率38.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020,95%CI 1.235~13.083,P=0.021)、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OR=3.611,95%CI 1.196~10.899,P=0.023)、入院时动脉乳酸>5.0 mmol/L(OR=3.007,95%CI 1.085~8.334,P=0.034)、慢性肾功能不全(CKD)≥3期(OR=6.953,95%CI 2.377~20.343,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OR=4.128,95%CI 1.396~12.200,P=0.010)、气管插管(OR=4.723,95%CI 1.306~17.077,P=0.018)是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入院时动脉乳酸>5.0 mmol/L、CKD≥3期、LVEF<50%、气管插管,是AMI合并CS患者行pPCI院内死亡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院内死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病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晴晴 闫蕊 +4 位作者 郭明 赵伟 李紫旋 郭金成 李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11-517,共7页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新诊断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和既往已知糖尿病组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MVO)及近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新诊断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和既往已知糖尿病组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MVO)及近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1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并接受PCI的STEMI患者214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史将患者分为三组:既往已知糖尿病组(45例),新诊断糖尿病组(43例),无糖尿病组(126例)。比较三组临床基线资料、PCI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三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MVO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VO及MACCE的预测因素。结果 与无糖尿病患者相比,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术后TIMI≤2级比例、CKMB峰值、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PCI术后1周LVDD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诊断糖尿病患者PCI术后3个月LVDD[(53.6±4.7)mm比(50.9±4.6)mm],LVDD增加值[(3.5±5.7)mm比(0.8±4.5)mm]显著高于无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48.7±4.2)%比(57.4±4.8)%],LVEF增加值[(-0.9±6.7)%比(4.3±5.4)%],新诊断糖尿病患者明显低于无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糖尿病组、新诊断糖尿病组、既往已知糖尿病组三组住院MACCE发生率分别为9.5%、20.9%、26.7%,MVO发生率分别为34.1%、62.8%、37.8%。与无糖尿病组相比,新诊断糖尿病组住院MACCE及MVO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诊断糖尿病是STEMI患者PCI术后住院MACCE及MVO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新诊断糖尿病患者比较容易发生微血管阻塞且PCI术后3个月心功能恢复不良,PCI术后近期预后不良。新诊断糖尿病是STEMI患者PCI术后住院MACCE及MVO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血管阻塞 糖尿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李紫旋 柳子静 +2 位作者 闫蕊 宋佳慧 郭金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引言随着临床证据的增加,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明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模糊病变、识别罪犯血管和病变、制定基于ACS的发病机制和病变特征的个体化治疗... 引言随着临床证据的增加,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明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模糊病变、识别罪犯血管和病变、制定基于ACS的发病机制和病变特征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减少支架置入、明确支架失败原因和改善介入治疗预后等方面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影像工具[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临床证据 介入诊疗 个体化治疗 治疗预后 冠状动脉造影 罪犯血管 病变特征
原文传递
吉林省不同碘摄入量地区食用碘盐前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流行病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侯祥 王洁 +12 位作者 齐全 朱丽霞 薛晓凤 谭云鹏 苑晶慧 罗艳华 赵景深 杨丽芬 韩淑芬 万晓艳 宋晓范 王珉 李紫旋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在吉林省的缺碘和适碘地区 ,食盐碘化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升高。
关键词 吉林 碘摄入量 食用碘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学习曲线分析
15
作者 王运涛 王森虎 +7 位作者 王雨杰 李紫旋 齐淑媛 王国忠 王宇平 张利彬 王浩天 郭金成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8期1321-1324,1389,共5页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DRA)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操作数量与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关系,并分析穿刺置管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单一术者经DRA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000例,根据操作... 目的探讨经远端桡动脉(DRA)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操作数量与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关系,并分析穿刺置管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潞河医院心内科单一术者经DRA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1000例,根据操作时间和先后顺序分为10组,每100例为一个阶段,主要研究终点为每100例患者的穿刺置管成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每100例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穿刺置管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DRA穿刺置管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1000例患者中,DRA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2.3%。200例操作后,DRA的穿刺置管成功率可达93.0%以上(P=0.075),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从最初的74.0%增加至96.0%(P<0.001),穿刺置管中位时间从3.00 min减少到2.00 min(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RA直径(P=0.020)与左侧入路(P=0.046)均为DRA穿刺置管失败的影响因素。结论DRA路径需200例操作经验后穿刺置管成功率可达93.0%以上并维持稳定状态,小DRA直径和左侧入路是DRA穿刺置管失败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学习曲线 穿刺置管成功率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路径行CAG或PCI术中桡动脉血栓形成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13
16
作者 柳子静 牛丹 +1 位作者 李紫旋 郭金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观察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桡动脉血栓形成(RAT)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观察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桡动脉血栓形成(RAT)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脏中心经桡动脉路径行CAG或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操作完成后行桡动脉OCT检查,观察RAT的发生情况,并据此分为RAT组及无RAT组。收集2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根据OCT图像分析桡动脉血栓类型、分布以及桡动脉急性损伤情况,并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回归分析RAT的危险因素。术后24 h及1个月时随访桡动脉闭塞发生率及患者术肢有无缺血症状。结果共入选107例患者,年龄(58.1±12.5)岁,其中男性84例(78.5%)。28例发生RAT,发生率为26.2%(95%CI 17.9%~34.5%),其中15例(53.6%)患者为白血栓,血栓最易形成的部位为桡动脉近段(17例,60.7%),血栓体积为0.05(0.03,0.38)mm^(3),血栓积分为6.5(3.3,1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AT组桡动脉急性损伤、鞘管留置时间和比伐卢定使用比例高于无RAT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桡动脉急性损伤(OR=5.82,95%CI 2.09~16.20,P=0.001)及鞘管留置时间(OR=1.04,95%CI 1.01~1.06,P=0.006)是RAT的危险因素。术后24 h随访,RAT患者与无RAT患者术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2/28)比10.1%(8/79),P=1.000]。所有患者均无术肢手部严重缺血的临床症状。结论在经桡动脉行CAG或PCI术中,RAT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路径并发症。应用OCT技术可以准确观察RAT的发生,桡动脉的急性损伤及手术操作时间长可能会增加这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 血栓形成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