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孙晓伟 潘婷婷 +4 位作者 刘婷婷 高营 王新宇 李百韬 李洪涛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90-93,共4页
通过分析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中西医理论研究,归纳整理近年来浮针及其配合其他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证实浮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至今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具有操作简单且安全、痛苦小、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并对目前浮针疗法治... 通过分析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中西医理论研究,归纳整理近年来浮针及其配合其他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证实浮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至今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具有操作简单且安全、痛苦小、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并对目前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旨在总结并更好地指导临床与科研,为临床上应用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肩周炎 理论研究 临床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内服与灌肠联合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志文 李百韬 +3 位作者 贾艮林 王宁 梁国英 谢晶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2-914,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肠愈宁内服联合中药肠1号保留灌肠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改变、安全性评价)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观察中药肠愈宁内服联合中药肠1号保留灌肠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改变、安全性评价)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7例)。两组患者均基于相同的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肠愈宁口服(150ml,日2次,早晚饭后温服)与中药汤方保留灌肠(150ml,每晚睡前1次)。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g,日4次)。以上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候积分、内镜下结肠黏膜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L-6、IL-17、IL-23、IL-1)水平,并对比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1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肠黏膜受损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IL-17、IL-23、IL-1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肠愈宁内服联合中药肠1号保留灌肠能够明显改善活动期UC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肠黏膜,降低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活动期 中药治疗 炎性因子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浮针联合常规针刺对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症状及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百韬 孙晓伟 +4 位作者 阮野 金弘 秦瑞琦 苗悦 孙艳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方法,对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112例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治...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方法,对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112例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浮针联合常规针刺进行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功能评分以及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和中医症候积分量表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8.21%(55/56),与对照组的76.79%(43/5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症状和功能评分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和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收缩期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量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患者行浮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眩晕症状和功能,同时还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常规针刺 痰瘀阻络证 颈性眩晕 症状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督益脑针刺法对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百韬 孙志文 +1 位作者 孙晓伟 程光宇 《河北中医》 2022年第8期1342-1346,共5页
目的观察调督益脑针刺法对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 目的观察调督益脑针刺法对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2例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调督益脑针刺法治疗。2组均治疗2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左颈总动脉(LVA)、右颈总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峰流速(Vm)]的改善情况,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43/46),对照组总有效率76.1%(35/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DHI、DAR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VA、RVA、BA的Vm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调督益脑针刺法能够调节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有助于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眩晕 肝阳上亢型 针刺疗法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晓伟 李若冰 李百韬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7期111-114,共4页
面神经麻痹指因面神经或其外周病变引起以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浮针受传统针灸学的启发,并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以改善面部患肌缺血缺氧状态、灭活筋膜触发点作为目的,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上有见效快、操作简便、不良反应... 面神经麻痹指因面神经或其外周病变引起以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浮针受传统针灸学的启发,并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以改善面部患肌缺血缺氧状态、灭活筋膜触发点作为目的,在治疗面神经麻痹上有见效快、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等优势.该文通过查阅近20年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进一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阐明日后的研究思路,以期对今后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口僻 面瘫 浮针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磷脂片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志、语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石宇晴 李百韬 +3 位作者 孙晓伟 滕雪 景允南 徐青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1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卵磷脂片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志、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3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使用常... 目的探讨卵磷脂片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志、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3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卵磷脂片治疗,比较两组神志、语言功能改善程度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志、语言、抽搐以及眼症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升高,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磷脂片可提高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志、语言功能,同时调节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卵磷脂片 神志 语言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