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0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院药品消耗指数与DRG超支的相关性及阈值效应分析
1
作者 杨香瑜 李璐璐 +1 位作者 余子珩 张韶辉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药品消耗指数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超支的相关性,为医院优化费用结构、加强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9-11月DRG入组病例为研究资料,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分析药品消耗... 目的探讨药品消耗指数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超支的相关性,为医院优化费用结构、加强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9-11月DRG入组病例为研究资料,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分析药品消耗指数与DRG超支的相关性以及阈值效应。同时基于药品消耗指数开展合理用药点评,进行精准控费及管理,并分析管控前(2023年1-6月)与管控后(2024年1-6月)全院主要药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长、药品消耗指数高、转科、合并糖尿病是DRG超支的危险因素(P<0.05)。RCS模型结果表明,药品消耗指数与DRG超支呈非线性关系,当药品消耗指数≥0.64时,药品消耗指数与DRG超支风险呈正相关(P<0.05)。与管控前同期比较,管控后的次均医疗费用、次均药品费用、药品消耗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药品消耗指数是DRG超支的危险因素,其与DRG超支存在非线性关系和阈值效应。各医院可结合实际药品使用情况、疾病谱特征以及成本控制目标,综合考虑医疗质量、患者需求和医保支付能力等因素,设定合理的阈值并实施动态监测与干预,以实现药品使用的精准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消耗指数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LOGISTIC回归 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 阈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思考
2
作者 李璐璐 何桂美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9-26,362,共9页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历史总结和重大探索成果。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历史总结和重大探索成果。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下简称“第二个结合”),不仅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更为其拓展了实现的途径,具有非常鲜明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通过“第二个结合”,重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性与民族化、科学性与通俗化、守正与创新等方面的融合统一。在二者高度契合基础上形成的新文化,则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深沉且持久力量的源泉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3
作者 李璐璐 孙慧 隋玉涛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公立医院是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的“主战场”,发挥着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医疗救治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是医院管理的关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重大考验。文章针对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应急岗位... 公立医院是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的“主战场”,发挥着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医疗救治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源是医院管理的关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重大考验。文章针对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应急岗位设置与人员调配缺乏灵活性、专业应急管理人才匮乏、多部门协作能力欠缺、激励制度相对僵化等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以期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卫生应急 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农学类园林专业植物学课程群建设探析
4
作者 李璐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6期0029-0032,共4页
随着地方农学类园林专业的发展,植物学作为核心学科之一,其课程群内容建设尤为重要。本文围绕课程群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文章以植物学课程群的这是特征为切入点,强调了系统性、实践性、前瞻性的重要意义,从专业需求匹配、基础知识奠定... 随着地方农学类园林专业的发展,植物学作为核心学科之一,其课程群内容建设尤为重要。本文围绕课程群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文章以植物学课程群的这是特征为切入点,强调了系统性、实践性、前瞻性的重要意义,从专业需求匹配、基础知识奠定和生态环境认知三个层面,阐述了植物学课程群建设对于培养农学类园林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当前植物学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举措,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更新与优化,这些举措的落地有利于提高园林专业的教学质量,使植物学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园林专业 植物学 课程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专业课程教学中琵琶民族音乐教育的跨学科融入——评《高等化工数学(第2版)》
5
作者 李璐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8-I0008,共1页
跨学科融合教育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学术和技术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该教育模式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现实世界问题。跨学科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通过团队协... 跨学科融合教育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学术和技术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该教育模式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现实世界问题。跨学科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还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高等化工数学(第2版)》首先围绕化工数学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书中详细介绍了线性代数、微积分、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知识,并且针对化工特有的需求,深入讲解了偏微分方程、数值分析和优化理论等内容,这些理论不仅是化工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石。特别地,书中通过大量化工实例,如反应器设计、流体动力学分析、热力学问题等,展示了这些数学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和解决方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合作精神 反应器设计 理论与实践 线性代数 复变函数 团队协作 数学工具 偏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价业务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中的影响力分析
6
作者 李璐璐 《中国勘察设计》 2025年第1期92-94,共3页
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模式,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一模式覆盖了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旨在通过集成化的咨询服务,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在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模式,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一模式覆盖了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旨在通过集成化的咨询服务,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在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中,造价业务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其影响力不容忽视。造价业务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核心在于加强精细化的成本管理,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本文探讨造价业务在全过程工程咨询中的作用及其对项目整体效益的影响,对造价业务的基本概念、关键要素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 竣工结算 造价业务 不同阶段的应用 项目决策 影响力分析 咨询服务 全过程工程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无效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李璐璐 何芳 +1 位作者 卢参参 陈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激素无效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糖皮质激素无效型ITP患者100例,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rhTPO组以... 目的探讨艾曲波帕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激素无效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糖皮质激素无效型ITP患者100例,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rhTPO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50例,2组患者均采取rhTPO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艾曲波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后T细胞亚群分布情况、治疗期间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情况、首次PLT≥50×10^(9)/L的时间、治疗前后B细胞的百分比、出血评分、复发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50/50)高于rhTPO组患者有效率[88%(44/50),χ^(2)=6.383,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均高于rhTPO组患者,CD4/CD8比值低于rhTPO组患者(P<0.05),治疗1、2、3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的PLT均高于rhTPO组患者(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PLT首次≥50×10^(9)/L时间、B细胞的百分比以及出血评分均低于rhTPO组患者(P<0.05),2组患者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曲波帕联合rhTPO治疗糖皮质激素无效型ITP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促进患者血小板的提升情况,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素 艾曲波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提取物对蛋鸡屠宰性能、鸡蛋营养成分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8
作者 梁婷 张斌斌 +4 位作者 赵亚鹏 赵祥民 李璐璐 年芳 唐德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1,共10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香椿提取物对蛋鸡屠宰性能、鸡蛋营养成分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630只42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B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500 g/t ...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香椿提取物对蛋鸡屠宰性能、鸡蛋营养成分和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630只42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B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500 g/t VE,Ⅲ组(C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300 g/t VC,Ⅳ、Ⅴ、Ⅵ(F)、Ⅶ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00、750、900、1 050 g/t的香椿提取物,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各组间蛋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Ⅱ组相比,Ⅵ组蛋鸡腿肌率显著提高(P<0.05)。(2)与Ⅰ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腺胃指数和肌胃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3)与Ⅰ组相比,其余各组28 d鸡蛋中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Ⅵ组28 d鸡蛋粗脂肪(EE)含量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56 d鸡蛋中DM、粗蛋白(CP)、EE、OM含量与Ⅰ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4)与A组相比,B、C、F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与Ⅰ组相比,在门水平上,F组显著提高蛋鸡盲肠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P<0.05),降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香椿提取物可以提高鸡蛋中干物质、有机物和脂肪含量,可显著提高蛋鸡盲肠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并能改善盲肠微生物组成,推荐添加量为900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屠宰性能 鸡蛋营养成分 盲肠微生物区系 香椿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的诊断随访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唐玥 李璐璐 +3 位作者 宫丽霏 杨海河 赵金琦 孔元原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5年第1期73-77,共5页
回顾性分析1例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患儿诊断随访资料,患儿男,生后4天新生儿筛查示游离肉碱升高伴长链酰基肉碱下降,基因检测示CPT1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给予喂养指导,随访至24月龄未出现临床症状。肉碱棕榈酰转移... 回顾性分析1例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患儿诊断随访资料,患儿男,生后4天新生儿筛查示游离肉碱升高伴长链酰基肉碱下降,基因检测示CPT1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给予喂养指导,随访至24月龄未出现临床症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可筛可治,经早期诊断及合理随访干预总体预后较好,但该病的长期管理及远期预后仍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缺乏症 CPT1A缺乏症 CPT1A基因 脂肪酸氧化障碍疾病 新生儿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籽粒含水率对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0
10
作者 李璐璐 薛军 +5 位作者 谢瑞芝 王克如 明博 侯鹏 高尚 李少昆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47-1754,共8页
玉米机械粒收过程中出现的籽粒破碎、果穗遗漏、籽粒散落等影响收获质量的现象是机械粒收推广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开展机械粒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是确定适宜粒收时期、指导品种改良等的基础,对于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普及具有重要... 玉米机械粒收过程中出现的籽粒破碎、果穗遗漏、籽粒散落等影响收获质量的现象是机械粒收推广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开展机械粒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是确定适宜粒收时期、指导品种改良等的基础,对于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5年和2017年在中国农业科院新乡综合试验站,以黄淮海夏玉米区生产用品种为试材,采用同一收获机和操作人员分期收获,调查不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变化以及破碎率、杂质率、落粒率和落穗率等机械粒收质量指标,分析籽粒含水率与粒收质量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收获期推迟,籽粒含水率逐渐降低,籽粒破碎率和落粒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杂质率逐渐降低,落穗率逐渐增加。2年参试样本籽粒含水率分布在9.68%~41.36%之间,破碎率与籽粒含水率的关系符合y=0.068x2–2.743x+31.09 (R2=0.79**, n=140)模型;含水率在15.47%~24.78%之间时,破碎率低于5%;含水率为20.05%时,破碎率最低。杂质率与籽粒含水率的关系符合y=0.0158e0.1111x (R2=0.66**,n=140)模型,杂质率随着含水率降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落粒率与籽粒含水率符合y=0.006x2–0.236x+3.479 (R2=0.42**, n=127)模型,含水率为20.37%时,落粒率最低。落穗率与籽粒含水率符合y=2578.7645/x2.2453 (R2=0.35**, n=140)模型,当含水率低于16.15%时,落穗率将超过5%。研究还发现,即使籽粒含水率相近,不同品种的收获质量(特别是籽粒破碎率)也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破碎率是决定机械粒收质量的关键因素,以破碎率5%和落穗率5%为标准,黄淮海夏玉米适宜机械粒收的籽粒含水率范围为16.15%~24.78%,籽粒含水率在20%左右时,收获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械粒收 收获质量 破碎率 杂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籽粒脱水特性及与灌浆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51
11
作者 李璐璐 明博 +4 位作者 高尚 谢瑞芝 侯鹏 王克如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78-1889,共12页
【目的】当前,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限制了中国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籽粒授粉后,灌浆与脱水过程相伴,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脱水和灌浆过程的系统观测,明确其籽粒脱水和灌浆特征,探... 【目的】当前,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限制了中国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籽粒授粉后,灌浆与脱水过程相伴,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脱水和灌浆过程的系统观测,明确其籽粒脱水和灌浆特征,探讨二者间的关系,为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支持。【方法】试验于2015—2016年在河南新乡进行,累计选用22个供试玉米品种,统一授粉。2015年自授粉后26 d开始至11月14日止、2016年自授粉后11 d开始至10月17日止,连续测定籽粒含水率(MC)、含水量(M)、干重(DW)与鲜重(FW)的动态变化,建立这些指标与授粉后积温(T)之间的回归方程,以此明确籽粒脱水和灌浆特征,并结合籽粒脱水、灌浆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探讨这两个过程的关系。【结果】玉米籽粒含水率、含水量、干重及鲜重的动态变化与授粉后积温均有极显著的非线性关系。22个参试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与授粉后积温的关系符合Logistic Power模型。授粉后,参试品种含水率降至28%需要积温1 126—1 646℃·d,平均1 357℃·d;含水率降至25%需要积温1 218—1 810℃·d,平均1 480℃·d。综合分析籽粒干物质和含水量的变化动态,籽粒含水率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籽粒建成至线性灌浆期结束为止,干物质的快速积累是含水率快速下降的主导因素;第二阶段自线性灌浆期结束至籽粒收获,含水率下降的主导因素转化为籽粒水分的持续散失。相关分析显示,玉米灌浆期天数、积温与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在2015年达到极显著负相关,2016年相关性不显著;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前、后及总脱水速率与灌浆速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籽粒含水率与授粉后积温建立的Logistic Power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稳定性。籽粒含水率的变化由籽粒灌浆和籽粒脱水两个关键因素分阶段主导,评价适宜机械粒收的品种,不仅要注意籽粒灌浆特性和熟期,还要关注籽粒脱水特性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灌浆 籽粒脱水 籽粒含水率 LOGISTIC Pow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2
12
作者 李璐璐 雷晓鹏 +4 位作者 谢瑞芝 王克如 侯鹏 张凤路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44-2051,共8页
【目的】机械粒收是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收获质量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西北和东北等春播玉米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正在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本研究通过分析黄淮海夏玉米机... 【目的】机械粒收是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收获质量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中国玉米机械粒收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西北和东北等春播玉米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正在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本研究通过分析黄淮海夏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方法】2013—2015年累计选用了23个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典型代表区河南新乡开展试验研究。2013年和2015年在收获期分别进行2次机械收获,2014年1次机械收获。收获当天测定各个品种的收获前籽粒含水率,并调查测产。机械收获后从机仓随机取一定量籽粒样品,立即测定收获后籽粒含水率,然后手工分拣样品,测定籽粒破碎率和杂质率;收获后,在田间选取3个代表性样区,调查落穗损失和落粒损失。【结果】2013—2015年,籽粒破碎率共调查131个样点,结果显示,收获时玉米籽粒含水率在20.80%—41.08%,籽粒破碎率变幅为4.98%—41.36%,籽粒破碎率随着籽粒含水率的提高明显升高;破碎率低于8%的有38个样点,占比29.01%,籽粒含水率低于26.92%时,收获的玉米籽粒能够满足破碎率8%以下的要求。机收杂质率共调查134个样点,杂质率0.37%—5.28%,杂质率低于3%的样点有107个,占比79.85%,杂质率也随着籽粒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加;2013—2014年,籽粒含水率低于28.27%时,杂质率能够低于3%的国家标准;2015年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虽然较高,但杂质率均在3%以下。田间损失率共调查108个样点,变幅为0.18%—2.85%(落穗率和落粒率),均能满足国家标准,损失率不是影响机械收获质量的限制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籽粒含水率低于26.92%时,破碎率和杂质率分别低于8%和3%,田间损失率也符合国家标准,能够满足机械粒收质量要求。研究还发现,籽粒含水率相近的不同品种之间,机械收获的破碎率和杂质率也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品种固有的理化特性对机械收获质量也有影响。【结论】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是影响机械粒收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相同籽粒含水率条件下,品种之间收获质量表现出显著差异。由于年际间热量等条件的不同,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动,但通过选择适宜品种、科学安排播种和收获时间,以河南新乡为代表的黄淮海夏玉米区完全能够保证玉米机械粒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械粒收 收获质量 籽粒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差异及其对籽粒脱水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李璐璐 明博 +3 位作者 谢瑞芝 王克如 侯鹏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55-1867,共13页
【目的】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快、收获期含水率低是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基本要求。穗部性状是玉米遗传基础的直观表现,与籽粒脱水有较紧密的联系,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籽粒脱水速率的关键指标,对于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选育和筛选具... 【目的】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快、收获期含水率低是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基本要求。穗部性状是玉米遗传基础的直观表现,与籽粒脱水有较紧密的联系,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籽粒脱水速率的关键指标,对于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选育和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黄淮海夏玉米区当前主推的22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按苞叶、籽粒、穗轴和穗柄等部位将穗部性状分为41个指标参数,于2015—2016年进行连续观测,并与衡量籽粒脱水快慢的5个参数(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籽粒总脱水速率、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1个穗部指标在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部分指标与籽粒脱水特征密切相关。苞叶长度与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显著负相关,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显著正相关;"苞叶长度/果穗长度"与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显著负相关;果穗夹角与籽粒总脱水速率显著正相关;穗轴生理成熟期含水率与籽粒生理成熟期、收获期含水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穗粒数与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总脱水速率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的负相关关系;"果穗长度/行粒数"与籽粒生理成熟前、后和总脱水速率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生理成熟期百粒干重与籽粒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穗部其他性状与籽粒脱水速率、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黄淮海区域现有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差异较大,苞叶短、穗轴生理成熟期含水率低、果穗夹角大、穗粒数少、籽粒小等穗部特征有利于籽粒脱水,可为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筛选和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脱水 苞叶 籽粒 穗轴 穗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脱水期间的籽粒重量与含水率变化 被引量:53
14
作者 李璐璐 王克如 +5 位作者 谢瑞芝 明博 赵磊 李姗姗 侯鹏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52-2060,共9页
【目的】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收获期偏早、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制约了机械粒收的收获质量,延期收获能够降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但是该过程是否因籽粒重量下降造成产量损失尚不明确。本文开展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与粒... 【目的】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收获期偏早、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制约了机械粒收的收获质量,延期收获能够降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但是该过程是否因籽粒重量下降造成产量损失尚不明确。本文开展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与粒重变化情况研究,为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和2016年在河南新乡中国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站进行,选择22个当前主要种植品种为供试材料,采取统一授粉,连续测定籽粒重量与籽粒含水率变化。其中,2015年授粉后26 d开始测定,生理成熟后26—52 d结束;2016年授粉后11 d开始测定,生理成熟后16—35 d结束。分析生理成熟后田间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与粒重变化。【结果】22个参试品种生理成熟期百粒干重为23.3—37.4 g,平均为30.8 g;籽粒含水率为21.5%—33.1%,平均为27.5%。22个品种生理成熟后分别经过16—52 d田间站秆晾晒后,百粒干重为22.9—38.4 g,平均为32.0 g;籽粒含水率为12.9%—24.4%,平均为17.3%。生理成熟前籽粒重量随着授粉后天数增加而逐渐增加,不同测试时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生理成熟后随着田间站秆时间延长,籽粒含水率变化呈极显著下降趋势,而籽粒重量未表现出显著变化,不同熟期品种和不同年份结果表现一致;生理成熟后籽粒重量与籽粒含水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黄淮海夏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晾晒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显著下降,而籽粒重量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延期收获降低了籽粒含水率,并且不会因粒重下降造成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 夏玉米 生理成熟 粒重 籽粒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夏玉米品种脱水类型与机械粒收时间的确立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李璐璐 明博 +3 位作者 谢瑞芝 王克如 侯鹏 李少昆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64-1773,共10页
黄淮海一年两熟模式下玉米成熟和熟后籽粒脱水的热量资源紧缺,是制约机械粒收在该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尝试建立黄淮海一年两熟制地区玉米机械粒收适宜品种筛选和以授粉至生理成熟积温和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为指标,运用双向平均法... 黄淮海一年两熟模式下玉米成熟和熟后籽粒脱水的热量资源紧缺,是制约机械粒收在该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尝试建立黄淮海一年两熟制地区玉米机械粒收适宜品种筛选和以授粉至生理成熟积温和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为指标,运用双向平均法将参试品种划分为晚熟高含水率(I)、早熟高含水率(II)、早熟低含水率(III)和晚熟低含水率(IV)4种类型。基于玉米生长进程及籽粒含水率动态测试,估算不同品种播种至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28%、25%)所需活动积温,以黄淮海区夏玉米常年播种日期为起点,结合历史气象资料的累积计算,利用地统计分析技术明确不同类型品种适宜机械粒收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适宜机械粒收时期的预测方法,为机械粒收在黄淮海区域推广提供指导。选择27个主推品种,播种至籽粒含水率下降到28%、25%所需要积温分别为,类型I 2982°C d、3118°C d,类型II 2770°C d、2873°C d,类型III 2729°C d、2845°C d,类型IV 2860°C d、2980°C d。类型III品种降至28%、25%含水率时间分别较类型II品种早2~3 d、约2 d,较类型IV品种早7~9 d、7~10 d,较类型I品种早13~17 d、16~17 d。各类型品种籽粒由28%含水率降至25%水平,所需时间约6~8d。在当前玉米种植模式及下茬小麦适期播种条件下,黄淮海南部的豫南、皖北地区,各类玉米品种均能满足籽粒脱水至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的要求,而在黄淮海北部、关中西部以及山东半岛地区,现有品种很难降至适宜含水率,需通过选择早熟和籽粒脱水快的适宜品种加以实现。本研究建立的以积温预测籽粒含水率动态变化及其适宜机械粒收时间的预测方法,为各地合理配置玉米粒收品种、确定适宜机械粒收时间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含水率 脱水类型 粒收时期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对失眠与心血管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璐璐 刘梅颜 +2 位作者 张丽军 刘梦超 陈琦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96-100,共5页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失眠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多项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失眠的共病率高,失眠对心血管疾...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失眠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多项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与失眠的共病率高,失眠对心血管疾病有重要影响,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素轴及释放炎性因子等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作用,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或使原发病病情加重。文章探讨失眠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具体机制,失眠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的诊断与治疗,以期引起更多临床工作者对失眠的重视,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心血管疾病 共病性 中西医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7
作者 李璐璐 李银花 刘梅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15-117,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率逐年上升,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底我国AMI患病人数已达250万,比2010年新增50万[1,2]。在西医学中,AMI是指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相应的心肌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的心...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率逐年上升,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底我国AMI患病人数已达250万,比2010年新增50万[1,2]。在西医学中,AMI是指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相应的心肌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变性、坏死,治疗以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改善心肌血液供应、促进缺血区再灌注、尽可能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为主要原则[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再灌注 梗死相关血管 血缺氧 冠状动脉阻塞 通心络胶囊 中西医结合 大鼠 西医学 心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价锑在中国南方两类典型土壤中的迁移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璐璐 张华 +1 位作者 周世伟 徐绍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1-328,共8页
通过土柱出流实验研究锑在我国南方的红壤和棕色石灰土中的迁移行为,对实验结束后的土柱进行分级提取,得出土壤中不同形态锑的百分比。为分析氧化还原电位对锑迁移的影响,探讨了不同p H条件下锑在覆铁石英砂中的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土柱出流实验研究锑在我国南方的红壤和棕色石灰土中的迁移行为,对实验结束后的土柱进行分级提取,得出土壤中不同形态锑的百分比。为分析氧化还原电位对锑迁移的影响,探讨了不同p H条件下锑在覆铁石英砂中的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锑在棕色石灰土中迁移时穿透曲线的峰值(C/C0=0.88)比在红壤(C/C0=0.26)中的高,出流所需时间短;在红壤中迁移时穿透曲线的"拖尾"现象较明显。第二次出流的情况正好相反,锑在红壤中的穿透曲线峰值明显升高C/C0达到0.58,而锑在棕色石灰土中的穿透曲线峰值较第一次明显降低(C/C0=0.70),说明红壤第一次淋洗不彻底,棕色石灰土第一次淋洗比较彻底。土柱实验结束后的土壤中锑主要以铁铝氧化物结合态存在,非专性吸附态、专性吸附态和残渣态含量很少,棕色石灰土中的弱结合态锑含量较红壤中多。不同p H条件下锑在覆铁石英砂中迁移特征为,当p H为4时锑在覆铁石英砂中的穿透曲线对称性较好,"拖尾"现象不明显,随着p H变大穿透曲线对称性变差,"拖尾"现象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迁移特征 土柱实验 覆铁石英砂 分级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两类典型土壤对五价锑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璐璐 张华 +1 位作者 周世伟 徐绍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9-285,共7页
研究我国南方两类典型土壤(红壤和棕色石灰土)对五价锑[Sb(V)]的等温吸附、动力学吸附-解吸过程,比较常用动力学方程对吸附动态曲线的拟合效果,采用分级提取方法分析锑在土壤中的结合形态。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红壤对Sb(V)的吸附量(13.8μ... 研究我国南方两类典型土壤(红壤和棕色石灰土)对五价锑[Sb(V)]的等温吸附、动力学吸附-解吸过程,比较常用动力学方程对吸附动态曲线的拟合效果,采用分级提取方法分析锑在土壤中的结合形态。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红壤对Sb(V)的吸附量(13.8μmol g-1)和吸附速度(0.58μmol g-1h-1)均大于棕色石灰土(9.19μmol g-1;0.38μmol g-1h-1),Sb(V)在红壤表面吸附是一个快速不可逆过程。锑主要以结合较强的Fe、Al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存留在两种土壤中,专性和非专性吸附形态含量很低,也说明锑在土壤中以不可逆吸持为主。比较4种动力学吸附方程对实验结果的拟合程度发现,对于红壤而言,浓度较高的情况下Elovich方程(R2=0.96)的拟合性较好,浓度较低的情况下拟二阶动力学方程(R2=0.97、1.00)的拟合性较好;而对于棕色石灰土,在3种浓度下,双常数方程(R2=0.96、0.94、0.93)的拟合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等温吸附 动力学吸附 解吸 分级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分离地下强化抽出处理液中的污染物和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璐璐 赵勇胜 +3 位作者 王贺飞 苏燕 秦传玉 吴亚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2-916,共5页
以正己烷为萃取剂,SDS和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苯和硝基苯为污染物,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萃取时间、油水比、表面活性剂及污染物性质对二者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时间为2h、油水比为0.1是萃取的最佳条件参数;正己烷对Tween 80和苯... 以正己烷为萃取剂,SDS和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苯和硝基苯为污染物,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萃取时间、油水比、表面活性剂及污染物性质对二者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时间为2h、油水比为0.1是萃取的最佳条件参数;正己烷对Tween 80和苯的分离效果较SDS好,且Tween 80浓度对分离效果影响不大;随着SDS浓度的升高,其与苯的分离效果先增大后减小,在1.375CMC时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正己烷对苯与SDS的分离效果较硝基苯好,且分离效果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苯和硝基苯共存时,其与SDS的分离存在竞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表面活性剂 分离效果 正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