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神圣、敬畏生命与尊重生命:中、西生命伦理学共论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瑞全 金美华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7年第4期48-59,共12页
本文分析生命神圣、敬畏生命与生命尊严,以及人格个体之意义,以回答若干生命伦理学的课题。本文首先申论主张一切生命神圣的史怀哲固然使我们对一切生命都赋予道德地位,但不能具有神圣之意义,且实不能平视一切生命,否则会窒碍难行。本... 本文分析生命神圣、敬畏生命与生命尊严,以及人格个体之意义,以回答若干生命伦理学的课题。本文首先申论主张一切生命神圣的史怀哲固然使我们对一切生命都赋予道德地位,但不能具有神圣之意义,且实不能平视一切生命,否则会窒碍难行。本文亦引述辛格对于人类生命之区分,即生物或物种意义的生命(homo sapien)与人格个体(person)之不同,杀害一物种意义的人类,如胎儿、胚胎、干细胞等,并不一定是不道德的。只有杀害一有自我意识的人格个体,方是不道德的。本文进而依康德的分析,说明人类不只是有感知能力,更有由义务而行的道德表现,自身为一目的,建立人性的尊严。一般由此建立人权固然有助对个体人格的保障,但却区隔人与人之间的独立性和不相干性。因此,本文认为儒家将仁心所指的生命之间的同情共感作为道德价值的根源,由义务的取向,更可以拉近和建立人际间的亲密感,由此以建立一道德社群,对于生命伦理的课题,有更合理和恰当的解决,如长期照护的政策和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神圣 生命尊严 人格个体 康德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瑞全诗二首
2
作者 李瑞全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3年第2期166-166,共1页
关键词 李瑞 小姐们 石臼港 日照港
原文传递
儒家生命伦理之方向与实践:同情共感与理性分析并进之路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瑞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6期7-10,74,共5页
在中国传统中,儒释道三家都对生命有不同的体认和重要的观点。而儒家从仁心或不忍人之心建立道德之根源,正视人之存在实况,重视伦常中的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以致天下都能有和谐平衡的考虑,在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取向上,儒家是以人作为... 在中国传统中,儒释道三家都对生命有不同的体认和重要的观点。而儒家从仁心或不忍人之心建立道德之根源,正视人之存在实况,重视伦常中的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以致天下都能有和谐平衡的考虑,在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取向上,儒家是以人作为一道德行动者,人间世界是一道德社群为出发点。这些观念不但对我们有重要的生命伦理的意义,对于调整西方生命伦理学的方向,也有重要的启示。故尝试结合西方理性分析的方法,引论儒家关怀生命受伤害之同情共感的道德取向,申论当代儒家的生命伦理学的基本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生命伦理 孔子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医疗健保制度之公平性:一个初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瑞全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31,共4页
采用丹尼尔斯的健康照护改革之十个基本的公平性标记,进行伦理分析,以展示台湾全民健保的公平性的标准,作为进一步改革的基础。整体来说,台湾的健保制度到现为止,在公平性的表现上可说是差强人意的。最大的缺失是财务的有效管理上,这不... 采用丹尼尔斯的健康照护改革之十个基本的公平性标记,进行伦理分析,以展示台湾全民健保的公平性的标准,作为进一步改革的基础。整体来说,台湾的健保制度到现为止,在公平性的表现上可说是差强人意的。最大的缺失是财务的有效管理上,这不但是最重要的产生不公平的来源之一,也是健保制度能否保持下去的主要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性 全民健保 公平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职业精神与儒家伦理的契合升华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瑞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4期435-438,共4页
从专业发展的一般过程,剖析医生专业发展所形成的专精、自律的医生职业精神和信任、尊重、不伤害等伦理原则与儒家伦理的高度契合,并探索如何使这些因素升华,进而对当代医疗服务产生积极的影响,包括:医道即仁道之实践的儒医理念;亲亲而... 从专业发展的一般过程,剖析医生专业发展所形成的专精、自律的医生职业精神和信任、尊重、不伤害等伦理原则与儒家伦理的高度契合,并探索如何使这些因素升华,进而对当代医疗服务产生积极的影响,包括:医道即仁道之实践的儒医理念;亲亲而仁人的儒医情怀;医生是实践仁心的儒医职业观;但导儒医精神,构建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医生职业精神 尊重 不伤害 医生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医学之医药专业质素:中国传统医患关系之现代功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瑞全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1,共5页
从中国传统之医疗专业和医患关系发掘出中国医药所具有的一种视医疗为仁术、视病犹亲的医患关系,合理回应中国传统社会特别重视的医师与病人和病人家属所结合成的亲密关系,重修医患与家属互相信任的方向,即建立一种家人之间的内在的信... 从中国传统之医疗专业和医患关系发掘出中国医药所具有的一种视医疗为仁术、视病犹亲的医患关系,合理回应中国传统社会特别重视的医师与病人和病人家属所结合成的亲密关系,重修医患与家属互相信任的方向,即建立一种家人之间的内在的信任关系,让病患与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真诚和专业的服务。最后建议医院方面提高专业质素的具体表现,使病人有回家的感受,提升医疗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信任 内在与外在信任关系 医疗专业 儒医 医乃仁术 视病犹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君毅、牟宗三二先生论罗近溪之学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瑞全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0-14,共5页
罗近溪作为明代泰州一脉代表人物,与王龙溪并称为"二溪",其学以阳明学为根基,为王门正宗。唐君毅、牟宗三对近溪之评价略有差别:牟先生从本体论评断近溪学之地位,前期对其推崇极高,认为是最圆融之王学之境界,后期则将近溪之... 罗近溪作为明代泰州一脉代表人物,与王龙溪并称为"二溪",其学以阳明学为根基,为王门正宗。唐君毅、牟宗三对近溪之评价略有差别:牟先生从本体论评断近溪学之地位,前期对其推崇极高,认为是最圆融之王学之境界,后期则将近溪之特色收缩为功夫实践上的表现,故仅置于泰州门下为一大家。唐先生的评价则从工夫论入手,认为近溪之工夫论之特出之处,既能显良知良能之平常日用之自然,又能不放失而谨守敬畏之意,仁智合一,语义圆足,其评价前后一贯,甚至后期更为推崇。然近溪固然有进于龙溪四无说之只立先天正心之学,工夫上却只较龙溪更细密而切近。近溪重心体之明与智,实仍偏向阳明之心学,与伊川朱子持敬之论实有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君毅 牟宗三 罗近溪 阳明学 圆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君毅先生与中国哲学现代化之发展:心灵九境之哲学意涵
8
作者 李瑞全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32,共13页
本文展示唐君毅先生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一书中的心灵九境哲学。此一哲学以心灵与境界之感通与体相用之开展,建立三重九境的哲学体系,由九境互通而成一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唐先生更由学以成教、言归于默之义,而构造出一立人极之教... 本文展示唐君毅先生在《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一书中的心灵九境哲学。此一哲学以心灵与境界之感通与体相用之开展,建立三重九境的哲学体系,由九境互通而成一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唐先生更由学以成教、言归于默之义,而构造出一立人极之教,使人能得真实知而起真实行。此一哲学系统更由心灵之可不断层层反省和感通,把世间最重要的哲学体系都予以分判和安排在九境之中,成一至大无外的圆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君毅 生命存在 心灵九境 感通 哲学之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性复制与医疗性复制之伦理区分
9
作者 李瑞全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共4页
目前,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生殖性复制持否定态度是一致的,但对医疗性复制却存在激烈的争论。争论主要涉及人类胚胎的来源、胚胎的地位,以及胚胎干细胞成果应用的可接受性。
关键词 人类胚胎干细胞 生殖性复制 治疗性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药讯息学之伦理议题
10
作者 李瑞全 《科学文化评论》 2008年第4期62-67,共6页
自从计算器之发明与使用开始,即有把每位病人的生物与医药信息储存到电子文件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已有初步的医疗电子信息支持系统,到20世纪末,在西方先进国家的医院诊所,已把病人之病历电子化视为医疗工作的一般程序。近年许多... 自从计算器之发明与使用开始,即有把每位病人的生物与医药信息储存到电子文件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已有初步的医疗电子信息支持系统,到20世纪末,在西方先进国家的医院诊所,已把病人之病历电子化视为医疗工作的一般程序。近年许多国家都在推进和建立生物医药电子数据库,储存健康照护的信息,以为医疗照护之用。这些电子化发展,如病人病历电子化,不但节省很多纸张和储存的成本,也使得运用病人病历进行医疗更有效,对病人更有好处。20世纪末的人类基因体计划的推动与完成,所成功的庞大的人类基因的信息,以及日渐增多的不同物种的基因体排序完成,累积的信息量非常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药 20世纪80年代 电子化发展 信息储存 医疗工作 议题 伦理 讯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新儒学道德规范根源之建立:从孔孟到牟宗三
11
作者 李瑞全 《人文论丛》 2006年第1期192-202,共11页
伦理学在西方哲学的分类上属于实践哲学的部分,但西方哲学传统上比较重视玄思或观解的哲学,此在希腊时代即如此。现代哲学转向后,知识论成为最基本和主要的哲学范畴,伦理学仍是较从属的研究。而且,受到玄思和知识论的影响,西方伦理学在... 伦理学在西方哲学的分类上属于实践哲学的部分,但西方哲学传统上比较重视玄思或观解的哲学,此在希腊时代即如此。现代哲学转向后,知识论成为最基本和主要的哲学范畴,伦理学仍是较从属的研究。而且,受到玄思和知识论的影响,西方伦理学在实践方面的研究,如实践工夫、道德人格的养成、道德行为的动机、情感的影响力等都不受重视。西方道德哲学中,以道德原则的讨论为主,工夫论通常并不构成伦理学的部分~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工夫 哲学范畴 哲学 基本 部分 知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敬悼吾友
12
作者 李瑞全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9期20-21,共2页
今天最难过的是听到老朋友恩格尔哈特(H.Tristram Engelhardt,Jr.)昨天(2018年6月21日)在美国逝世的消息……Tris是生命伦理学界的最重要建构者,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98年他来台湾同立中央大学为生命伦理学国际会议担任主题演... 今天最难过的是听到老朋友恩格尔哈特(H.Tristram Engelhardt,Jr.)昨天(2018年6月21日)在美国逝世的消息……Tris是生命伦理学界的最重要建构者,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98年他来台湾同立中央大学为生命伦理学国际会议担任主题演讲嘉宾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 TRIS 国际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钙蛋白Ⅰ与脑钠肽在心肌梗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包乌仁吐亚 武彦 +5 位作者 耿虹 杨帆 刘扬 李瑞全 贾富全 张杰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Ⅰ(cTnI)、脑钠肽(BNP)在心肌梗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TnI、BNP在心肌梗死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然后应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及数据统计。结果:cTnI和BNP在正常...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Ⅰ(cTnI)、脑钠肽(BNP)在心肌梗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TnI、BNP在心肌梗死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然后应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及数据统计。结果:cTnI和BNP在正常心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染色均匀,未见明显的缺失区域,细胞间质内无表达;在心肌梗死组织中可见不规则分布的点状、灶状、片状、条带状染色缺失,部分心肌细胞呈弱阳性表达;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nI、BNP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的联合应用对心肌梗死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钙蛋白Ⅰ 脑钠肽 免疫组织化学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原则主义:不同的观点 被引量:8
14
作者 范瑞平 徐汉辉 +7 位作者 蔡昱 张颖 边林 王庆节 孙慕义 丛亚丽 刘俊荣 李瑞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5期591-601,共11页
范瑞平:诸位好!本刊主编王明旭教授和我就生命伦理学的原则主义理论问题向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丘卓斯(James Childress)教授提出了七个问题,这些问题及丘卓斯教授书面回答的中译文已在本刊上一期发表。这里明旭和我特别邀请诸位对他的... 范瑞平:诸位好!本刊主编王明旭教授和我就生命伦理学的原则主义理论问题向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丘卓斯(James Childress)教授提出了七个问题,这些问题及丘卓斯教授书面回答的中译文已在本刊上一期发表。这里明旭和我特别邀请诸位对他的回答做一期笔谈讨论,我觉得大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原则 生命伦理学 回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十人笔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瑞平 倪培民 +7 位作者 丛亚丽 李瑞全 张颖 王明旭 王珏 陈强立 李建会 蔡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期15-24,共10页
"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提议十年来,学者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为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寻径问路,不懈地进行着理论探索,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十年之期、如约而至,恰逢本刊月刊首期出版之际,范瑞平副主编别出心裁,邀请生命伦理学... "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提议十年来,学者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为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寻径问路,不懈地进行着理论探索,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十年之期、如约而至,恰逢本刊月刊首期出版之际,范瑞平副主编别出心裁,邀请生命伦理学界十位知名学者就"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话题以笔谈形式进行交流,各位学者精辟独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阐述了自身的观点,学者们见解之深、角度之广使编者为之眼前一亮、感悟颇深,顿觉意犹未尽。十年十人、思想交流,少长同台、切磋共进,实乃一盘学术大餐。本刊辑录笔谈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 中国 医学伦理学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80例分析
16
作者 郭智宇 孟庆国 +2 位作者 张竹强 狄纪君 李瑞全 《包头医学》 2003年第3期15-15,共1页
分析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进一步提高了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的认识。MRI由于具有多方位成像,组织分辩率高且无骨性伪影的特点,对腰椎骨质、椎间盘、韧带、脊髓可清晰显示,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分型提供可靠... 分析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MRI,进一步提高了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的认识。MRI由于具有多方位成像,组织分辩率高且无骨性伪影的特点,对腰椎骨质、椎间盘、韧带、脊髓可清晰显示,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分型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RI 核磁共振扫描 诊断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新儒学之新三统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瑞全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5,共11页
牟宗三先生在深切反省中国文化与哲学传统之下,认为要回应当前的时代课题,要建立新的三统以为中国文化与哲学往前发展的重要方向。牟先生的三统是道统、政统与学统。道统是重建中国哲学与儒学之正统地位,牟先生以两层存有论重建和发展... 牟宗三先生在深切反省中国文化与哲学传统之下,认为要回应当前的时代课题,要建立新的三统以为中国文化与哲学往前发展的重要方向。牟先生的三统是道统、政统与学统。道统是重建中国哲学与儒学之正统地位,牟先生以两层存有论重建和发展先秦和宋明儒学之心性论,建立内圣之学为哲学之原型。政统与学统是新外王之道。牟先生改造传统之内圣直接开出外王的方式,由良知明觉之自我坎陷开出民主政治与科学知识之建构。这是三统并建的开展。本文申论牟先生及当代新儒学诸位先生在反省及重建传统文化所感受到时代课题中何以必要开出新三统之义理。进而反省汉代公羊学之通三统之说,与宋明儒建立之道统之意义,以见出新三统的重要价值。同时亦略陈述对当前若干学者所提的三统之论述,并加以批判的检讨,以明中国文化与哲学的时代使命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三统论 公羊学 心性儒学 当代新儒学 牟宗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新儒家之现代化与现代性批判:对批判理论之批判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瑞全 Shao Yanan 《孔学堂》 2015年第2期50-5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共16页
当代新儒家的课题是如何完成哲学与文化的现代化,但同时不陷于西方现代化中所衍生的现代性的黑暗面。本文通过与批判理论之比较展示儒家对文化之批判性的一面。批判理论以客观知识为依据而对意识形态作出批判,使人能从自我幻骗与自加的... 当代新儒家的课题是如何完成哲学与文化的现代化,但同时不陷于西方现代化中所衍生的现代性的黑暗面。本文通过与批判理论之比较展示儒家对文化之批判性的一面。批判理论以客观知识为依据而对意识形态作出批判,使人能从自我幻骗与自加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以克服现代性之黑暗面。哈贝马斯批判工具理性之僭越,以实践理性复归主位来完成现代化。后现代主者则以为现代化实只是理性对个体之压迫,因而反对理性之论述而寻求个体之解放。本文以为两者都对西方现代化的诊断只对了部分,实践理性是批判的根源,但实践理性也可以对个体产生压迫。文化之能持续不断依于文化理念之是否能合理地持续发展,此即文化理念之是否能达到反省的自我认可。儒家以仁心为历史文化之原动力,仁心促使文化理性地发展,同时也是文化发展之批判根源,具备理性的反省认可的要求。本文最后从儒学作为一批判理论考察五四文化运动之性质,指出这是中国文化寻求现代化的要求,但也是一自挖传统的文化运动,不能达到理性的反省的认可。当代新儒家之开新外王正是寻求以实践理性之仁心回归正位,发挥儒学传统之批判功能,以为中国建立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世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儒家 批判理论 后/现代化 实践理性 五四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伦理抉择”系列讨论之一——面对不堪忍受的插管之痛,医患双方该怎么办?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新庆 李瑞全 +3 位作者 蒋辉 张一红 詹心怡 周琬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期30-34,58,共6页
2018年8月3日,健康报刊登的一篇专栏文章“当活着成为受罪,抢救还有无必要”,引发了热烈讨论,也提出了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本刊特意组织一系列“临床伦理抉择”讨论。参与本次讨论的有一线医护人员、哲学系学生、人文学者。... 2018年8月3日,健康报刊登的一篇专栏文章“当活着成为受罪,抢救还有无必要”,引发了热烈讨论,也提出了诸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本刊特意组织一系列“临床伦理抉择”讨论。参与本次讨论的有一线医护人员、哲学系学生、人文学者。本文立足现实的临床伦理难题,从多视角、跨学科、跨地域的视角开展讨论,由此希望对临床医生、患者及家属、理论工作者有所启发与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伦理 医患双方 插管 一线医护人员 伦理难题 临床医生 人文学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因编辑婴儿看基因优生学的伦理辩护与疑虑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琬琳 李瑞全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7期52-56,共5页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引发各界对于研究伦理及可能引发之伦理疑虑的广大讨论。首先从优生学到基因优生学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基因干预的道德界线和基因优生学的道德疑虑进行探讨和思考,最后针对基因编辑完美婴儿所涉及的...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引发各界对于研究伦理及可能引发之伦理疑虑的广大讨论。首先从优生学到基因优生学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基因干预的道德界线和基因优生学的道德疑虑进行探讨和思考,最后针对基因编辑完美婴儿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从儒家生命伦理学的"参赞天道原则""有限度的基因干预"观点做出相应的回应。最后指出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若干不符国际伦理规范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婴儿 基因优生学 基因治疗 基因增强 基因决定论 儒家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