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核级阀门使用可靠性的研究与探讨
1
作者 李燕山 郭思贝 +6 位作者 陈良斌 张林 曾真 张子扬 晨辉 薛景天 刁云飞 《阀门》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核级阀门现场使用可靠性水平与设计、制造等过程息息相关,通过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使用可靠性水平。因此,本文以核级阀门为研究对象,对核级阀门及其试验进行总结,并基于已开展的阀门可靠性鉴定试验进行故障率趋势... 核级阀门现场使用可靠性水平与设计、制造等过程息息相关,通过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使用可靠性水平。因此,本文以核级阀门为研究对象,对核级阀门及其试验进行总结,并基于已开展的阀门可靠性鉴定试验进行故障率趋势分析和故障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阀门可靠性鉴定试验大致可分为早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且试验早期的故障率最大,早期故障对试验的影响也最大。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和阀门可靠性鉴定试验现状,针对如何提升核级阀门质量与可靠性进行探讨,以达到降低现场使用故障率、提高现场使用可靠性的目标。本文成果可应用于核级阀门可靠性鉴定与验收试验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级阀门 使用可靠性 可靠性试验 故障率 试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马铃薯食味性状分析
2
作者 王颖 卢丽丽 +5 位作者 黄文静 祖春会 李燕山 邓梅 苏应熙 杨琼芬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97,共8页
为明确影响马铃薯食味品质的指标,对6个马铃薯品种的食味性状进行评价,并测定淀粉、蛋白质、还原糖、VC、铁、锌、磷、钾、钙和镁含量,同时分析块茎质构及蒸后滋味,研究马铃薯营养成分、质地及滋味与蒸熟后的食味关系。结果显示:在食味... 为明确影响马铃薯食味品质的指标,对6个马铃薯品种的食味性状进行评价,并测定淀粉、蛋白质、还原糖、VC、铁、锌、磷、钾、钙和镁含量,同时分析块茎质构及蒸后滋味,研究马铃薯营养成分、质地及滋味与蒸熟后的食味关系。结果显示:在食味评价中,开花洋芋的品尝前薯香味4.65分,块茎易断性5.00分,硬度2.88分,粉面性5.00分,湿黏性3.06分,品尝后薯香味4.60分,云薯702具有与开花洋芋类似的食味特点;马铃薯食味性状与块茎中的淀粉、蛋白质、铁、锌、磷及钾含量具有相关性,其中淀粉含量与食味综合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铁、锌、磷及钾含量与食味综合评分呈显著负相关;马铃薯块茎的矿质元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根据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来间接改良品种是加速马铃薯品质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食味性状 矿质元素 营养成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燕山 白建明 +5 位作者 许世坤 普红梅 王云华 季寿堂 谢富生 隋启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3,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1350 m3·hm^(-2)、1650 m3·hm^(-2)、1950 m3·hm^(-2)、2250 m3·hm^(-2)4个灌水量和1个常规沟灌为对照,研究膜下滴灌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发育...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1350 m3·hm^(-2)、1650 m3·hm^(-2)、1950 m3·hm^(-2)、2250 m3·hm^(-2)4个灌水量和1个常规沟灌为对照,研究膜下滴灌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马铃薯生长发育快,株高、单株茎叶鲜重、单株结薯数、单株块茎鲜重高于常规沟灌,膜下滴灌较沟灌增产6 416.08 kg·hm^(-2),增产21.29%,水分利用率高79.5 kg·hm^(-2)·mm-1。膜下滴灌下不同灌水量马铃薯水分利用率随灌水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产量和耗水量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滴灌1950 m3·hm^(-2)的产量最高,为39 732.0 kg·hm^(-2),当灌水量增加到2250 m3·hm^(-2)时,产量较滴灌1950 m3·hm^(-2)处理的下降6 624.5 kg·hm^(-2),下降16.67%。从产量提高和节水方面考虑,在生育期间有效降雨量在70 mm左右时,灌水量在1650~1950 m3·hm^(-2)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膜下滴灌 灌水量 水分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云薯401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燕山 姚春光 +5 位作者 普红梅 张磊 杨琼芬 白建明 桑月秋 隋启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研究相同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云薯401高产优质栽培的较佳施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云薯401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以50%N+100%P+100%K做基肥,苗期追施50%N处理为对照,另设苗期和蕾期... 【目的】研究相同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云薯401高产优质栽培的较佳施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云薯401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以50%N+100%P+100%K做基肥,苗期追施50%N处理为对照,另设苗期和蕾期分期施肥等6个不同NPK配比施肥处理,各处理基础施肥量相同,均按尿素300kg/ha、普钙1125 kg/ha、硫酸钾600 kg/ha施用,测定各处理生长及产量指标。【结果】苗期追施50%N+30%K处理的马铃薯株高最高,为91.0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下同);各处理间马铃薯主茎数、分枝数和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分期施肥处理与对照处理之间单株结薯数差异不显著;苗期追施50%N+50%P+30%K处理的茎粗(1.15cm)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苗期追施50%N+30%P+30%K的处理茎粗为1.61 cm,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苗期追施50%N+30%P+30%K的处理产量最高(43311.0 kg/ha),其次是分苗期追肥(50%N+50%K)和蕾期追肥(20%N+20%K)的处理(41809.5kg/ha),两个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处理。【结论】云薯401可以在苗期追施少量磷肥,在苗期或苗期和蕾期分次进行氮肥和钾肥的追施都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商品率。苗期追50%N+30%P+30%K的施肥以及苗期追肥(50%N+50%K)、蕾期追肥(20%N+20%K)模式可作为云南省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及其类似生态区云薯401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肥模式 生长 产量 云薯401 Yunshu4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燕山 肖石江 +6 位作者 王晓瑞 梁淑敏 高森 普红梅 张磊 吴琼芬 隋启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2,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分析马铃薯产量、经济与农学效益随氮肥用量的变化趋势提出冬马铃薯生产上适宜的氮肥用量范围。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生育期随氮肥用量的增...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膜下滴灌冬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分析马铃薯产量、经济与农学效益随氮肥用量的变化趋势提出冬马铃薯生产上适宜的氮肥用量范围。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马铃薯生育期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逐渐延长,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和块茎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345 kg/hm^2施氮量时最高,且株高和大薯重高于其他处理。施氮量在0~420 kg/hm2时对马铃薯出苗率影响不大,而施氮量达495 kg/hm^2时出苗率和块茎产量显著降低;施氮效益、施氮纯收入、氮肥产投比和农学效率在施氮量195~345 kg/hm^2时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345 kg/hm^2施氮量时逐渐下降,施氮量为495 kg/hm^2时显著降低。马铃薯产量对氮肥用量的反应通过二次多项式模型分析得出,马铃薯最高产量施氮量和经济最佳施氮量分别为341.7、327.1 kg/hm^2,而最高产量与经济最佳产量二者相差不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膜下滴灌冬马铃薯适宜的氮肥用量应该控制在270~327.1 kg/hm^2之间,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马铃薯 膜下滴灌 氮肥用量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在线检测的涡流检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燕山 连红运 运飞 《自动化仪表》 CAS 2008年第7期60-62,65,共4页
为了准确地测量核反应堆中石墨球的数量,以及把存在缺陷的石墨球筛选出来,研制了适用于在线检测的数字化涡流检测系统。论述了其硬件电路,该电路可产生性能良好,频率、幅值稳定的激励信号,频率范围为0~5MHz;结合上位计算机、数据采集... 为了准确地测量核反应堆中石墨球的数量,以及把存在缺陷的石墨球筛选出来,研制了适用于在线检测的数字化涡流检测系统。论述了其硬件电路,该电路可产生性能良好,频率、幅值稳定的激励信号,频率范围为0~5MHz;结合上位计算机、数据采集模块以及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平台,实现了信号的采集、分析、处理与显示。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精确测量石墨球的个数和准确筛选出有缺陷的石墨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采集卡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自动平衡 相敏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3’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燕山 徐宁生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1期61-62,共2页
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3’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昆引6号’作母本,‘转心乌’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6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16 d左右,产量在23 000~35 000 kg/hm2。... 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云薯603’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昆引6号’作母本,‘转心乌’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6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16 d左右,产量在23 000~35 000 kg/hm2。薯形扁圆、薯皮略麻、红皮白肉维管束红色,有时维管束内薯肉微红,芽眼浅,商品薯率85.80%。干物质含量24.90%,淀粉含量15.80%,粗蛋白含量2.66%,维生素C含量19.3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41%。‘云薯603’植株抗晚疫病、感轻花叶病毒病和重花叶病毒病。该品种适宜在云南1 900 m以上中高海拔区域大春种植及周边气候类似的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彩色 云薯60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配置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燕山 普红梅 +3 位作者 姚春光 杨琼芬 隋启君 白建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47-50,53,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行距(主处理)和3种密度(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行距、不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配置、不同密度以及行距与密度互作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度增加密度可以提高产...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4种行距(主处理)和3种密度(副处理)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行距、不同密度对云薯401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配置、不同密度以及行距与密度互作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适度增加密度可以提高产量,随行距的增大产量有降低的趋势。本试验条件下,云薯401行距70 cm、种植密度6.75万株/hm2为最优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薯401 行距配置 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广适、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5’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燕山 陈际才 +2 位作者 罗有卫 徐宁生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5’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1年用‘Serrana’作母本、‘Yakhant’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中晚熟,冬作生育期80 ...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5’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1年用‘Serrana’作母本、‘Yakhant’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中晚熟,冬作生育期80 d左右,大春作生育期110 d左右;块茎扁圆、薯皮略麻、白皮白肉、芽眼浅。产量在30 000~62 000 kg/hm2。干物质含量21.90%,淀粉含量14.70%,还原糖含量0.19%,粗蛋白含量2.36%,维生素C含量28.00 mg/100g鲜薯。‘云薯505’植株抗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PVX)、感重花叶病毒病(PVY)。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滇中、滇西北、滇东北大春作区及马铃薯冬作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抗病 广适 鲜食 云薯5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肥用量和栽培密度对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3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燕山 姚春光 +4 位作者 卢丽丽 尹自友 杨琼芬 白建明 隋启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598-17599,共2页
[目的]为促进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3的推广应用。[方法]应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进行云薯103的氮钾肥用量、密度的研究。[结果]影响云薯103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氮肥用量,次要因素是钾肥用量。[结论]云薯103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的... [目的]为促进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3的推广应用。[方法]应用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进行云薯103的氮钾肥用量、密度的研究。[结果]影响云薯103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密度、氮肥用量,次要因素是钾肥用量。[结论]云薯103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的栽培技术方案为密度57 420株/hm2,尿素300 kg/hm2,硫酸钾6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型马铃薯 云薯103 密度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薯包衣剂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及幼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燕山 梁淑敏 +4 位作者 张磊 王颖 蒋伟 杨琼芬 隋启君 《作物研究》 2021年第6期570-575,共6页
以薯片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云薯304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采用4种种薯包衣模式处理,测定马铃薯的出苗率、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壮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探讨种薯包衣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及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薯片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云薯304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采用4种种薯包衣模式处理,测定马铃薯的出苗率、叶片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壮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探讨种薯包衣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及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薯包衣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出苗率,促进马铃薯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提高壮苗指数,还能提早结薯,增加结薯数。本试验中,25%噻虫·咯·霜灵50 mL+300~350 mL水处理100 kg种薯是最佳种薯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包衣剂 出苗 壮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陶瓷低温导电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燕山 九宏 +1 位作者 连红运 籍远明 《河南科学》 2008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研究了Nb2O5掺杂的ZnO陶瓷在低温下导电特性,结果表明,低温状态下,随着Nb2O5掺杂量的增加,ZnO电阻率降低,不同温度下烧结的ZnO样品,烧结温度越高,电阻率愈小,同一烧结温度下,不同烧结时间的ZnO样品,随着烧结时间的增加,电阻率愈小.
关键词 ZnO陶瓷 导电特性 掺杂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褐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燕山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 200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马铃薯块茎褐斑病是重要的块茎生理病害之一,褐斑表现为不规则分布干燥的褐色斑点或大斑块,斑块呈圆形或椭圆形,数量和大小不规则,是一种生理病害。马铃薯的品种特性、土壤温度和湿度、土壤成分、栽培管理等都会影响褐斑病的发生。目前... 马铃薯块茎褐斑病是重要的块茎生理病害之一,褐斑表现为不规则分布干燥的褐色斑点或大斑块,斑块呈圆形或椭圆形,数量和大小不规则,是一种生理病害。马铃薯的品种特性、土壤温度和湿度、土壤成分、栽培管理等都会影响褐斑病的发生。目前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和改善裁培管理是防治褐斑病较为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褐斑 生理病害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的理论研究与数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燕山 连红运 +1 位作者 张秀奇 孙志林 《河南科学》 2008年第9期1070-1075,共6页
采用空间坐标系和矢量的定义,对空间的非线性轨迹进行逐步线性化归纳为点的数学描述,目的是求解地球上任一时刻、任一地点的空间坐标(x,y,z,t),从而知道其所在地球上的位置;同时又进一步用最小二乘法对其位置数据进行优化,补偿一定误差... 采用空间坐标系和矢量的定义,对空间的非线性轨迹进行逐步线性化归纳为点的数学描述,目的是求解地球上任一时刻、任一地点的空间坐标(x,y,z,t),从而知道其所在地球上的位置;同时又进一步用最小二乘法对其位置数据进行优化,补偿一定误差,提高其位置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 伪距 空间坐标(x y z 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加松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燕山 杨亮 +1 位作者 杨伟刚 龙光远 《南方林业科学》 2016年第6期18-20,共3页
在吉安青原区进行的湿加松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湿加松扦插可以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子是穗条的质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生长激素的处理对成活率影响不大。湿加松适宜的扦插环境为温室大棚,温度30℃~40℃,湿度90%以上,穗条粗... 在吉安青原区进行的湿加松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湿加松扦插可以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子是穗条的质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生长激素的处理对成活率影响不大。湿加松适宜的扦插环境为温室大棚,温度30℃~40℃,湿度90%以上,穗条粗约2~3 mm,长度约为8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加松 扦插 成活率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2’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燕山 徐宁生 隋启君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2’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2年用‘Garant’作母本、‘合作003’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15 d。单株结薯数7~8个,产... 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2’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2年用‘Garant’作母本、‘合作003’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15 d。单株结薯数7~8个,产量在25 000~45 000 kg/hm^2,商品薯率83.70%。薯形长椭圆、薯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浅。2009和2012年2年平均淀粉含量17.94%,粗蛋白含量2.83%,维生素C含量42.7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36%,干物质含量22.90%。‘云薯202’植株抗晚疫病,感轻花叶病毒病和重花叶病毒病。该品种适宜在云南1 900 m以上中高海拔区域大春种植及周边气候类似的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淀粉加工 云薯2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淀粉马铃薯品系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淀粉含量及淀粉产量试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燕山 钱彩霞 +2 位作者 刘志祥 何勇建 隋启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2期105-108,共4页
试验选用8个特色高淀粉马铃薯和当地的云薯201、米拉为试验材料,于2007—2008年在宣威市通过同纬度2个不同海拔(2 000 m和2 600 m)试点进行试验。研究表明:①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均表现为高海拔东山点极显著高于低海拔板桥点,可以认为在... 试验选用8个特色高淀粉马铃薯和当地的云薯201、米拉为试验材料,于2007—2008年在宣威市通过同纬度2个不同海拔(2 000 m和2 600 m)试点进行试验。研究表明:①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均表现为高海拔东山点极显著高于低海拔板桥点,可以认为在云南立体气候条件下,同纬度地区淀粉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②马铃薯淀粉含量品种间的差异大于地点间的差异;③初步认为:S03-2619、S03-2611品系在东山点和板桥点不仅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而且其淀粉产量也较高,具有广泛适应性,这2个品系可以考虑作为该地区的淀粉加工品种,并且由于这2个品系皮色和肉色均为彩色,也可以做为特色品系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含量 淀粉产量 适应性 生态条件 云南宣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草胺在龙脑樟大田扦插育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燕山 易敏 +3 位作者 张露 杨亮 彭招兰 曹福亮 《南方林业科学》 2015年第1期36-38,共3页
龙脑樟大田扦插育苗是龙脑樟良种快繁的主要途径,但因圃地杂草繁生,影响龙脑樟扦插成活率并提高生产成本。本研究以龙脑樟当年生穗条为材料,研究除草剂乙草胺对龙脑樟扦插圃地的除草效果以及对插穗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圃地土... 龙脑樟大田扦插育苗是龙脑樟良种快繁的主要途径,但因圃地杂草繁生,影响龙脑樟扦插成活率并提高生产成本。本研究以龙脑樟当年生穗条为材料,研究除草剂乙草胺对龙脑樟扦插圃地的除草效果以及对插穗生根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圃地土壤表面喷雾2 000倍乙草胺50%乳油剂并覆盖2 cm厚黄心土的除草效果要显著优于仅用2 000倍乙草胺50%乳油剂不覆土以及直接在圃地扦插这两个处理,90 d后其除草率仍达到91.6%;另外,喷洒乙草胺并覆土的处理还显著的提高了插穗的生根率及生长速度,90 d后生根率由不做任何处理的46.3%提高到93%,100 d后苗高由不做任何处理的8.67 cm提高到17 cm。说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圃地杂草,而且还使龙脑樟插穗的生根率及生长速度得到提高,为龙脑樟的快速育苗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脑樟 乙草胺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运动动力学方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燕山 《中州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85-86,共2页
火箭类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主体质量不断变化,用动力学基本方程f=dma/dt分析其运动的理论较多,本文阐明了动力学基本方程f=am同样适合火箭类变质量物体的运动。
关键词 运动动力学 质点系 火箭 反推力 动量定理 牛顿运动方程 运动对象 合外力 不变质量 微元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脑樟害虫生物防治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燕山 杨亮 +3 位作者 彭招兰 龙光远 胡如芳 胡倩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3期123-123,共1页
龙脑樟原料林因属于药源植物,因而对其害虫防治相对于其它树种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龙脑樟及其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提出一些措施。
关键词 龙脑樟 害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