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铁的制备及其对污染地下水的脱硝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海莹 王薇 +3 位作者 金朝晖 张环 宣晓梅 李铁龙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3,共6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出纳米粒子,粒径80 nm左右,主要成分为α-Fe.试验研究了该粒子对不同浓度模拟污染地下水的脱硝效果及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自制纳米铁具有极高的活性,在无氧环境中,室温、中性条件下即可与NO-3迅速反应.当模拟水样...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出纳米粒子,粒径80 nm左右,主要成分为α-Fe.试验研究了该粒子对不同浓度模拟污染地下水的脱硝效果及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自制纳米铁具有极高的活性,在无氧环境中,室温、中性条件下即可与NO-3迅速反应.当模拟水样的NO-3-N初始浓度为30、50、80、120 mg/L,纳米铁用量为4 g/L时, 剧烈振荡(250 r/min)反应30 min,即可获得90%以上的脱硝率.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可描述为准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硝酸盐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基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对碱性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海莹 刘峥 +2 位作者 王浩 谢思维 张淑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8-215,共8页
目的选择席夫碱基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电解液添加剂,改善碱性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提高其耐蚀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分析法,如失重法、塔菲尔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等分析研究三种席夫碱基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1、D2、D3)对... 目的选择席夫碱基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电解液添加剂,改善碱性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提高其耐蚀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分析法,如失重法、塔菲尔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等分析研究三种席夫碱基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D1、D2、D3)对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在6 mol/L KOH电解液(饱和ZnO)浸泡48 h后,锌片表面的成分和形貌。结果室温下,缓蚀率随席夫碱基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浓度升高而增加,当浓度进一步增大,缓蚀率变化不大。三种席夫碱基表面活性剂中,D3缓蚀能力最强,缓蚀率最高达95.67%,抑制腐蚀的效果顺序为:D3>D2>D1,属于抑制阳极型缓蚀剂。结论 D1、D2、D3作为碱性锌电极的电解液添加剂,可以有效减缓锌电极的腐蚀、变形、钝化及枝晶形成的能力,改善了碱性锌电极的电化学性能,D1、D2、D3适合作为碱性锌电池的缓蚀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锌电极 缓蚀率 电解液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海莹 刘峥 李庆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12,共3页
近年来,能源问题愈演愈烈,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在电化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综述了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可充电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化学传感器等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供了未来在电化学... 近年来,能源问题愈演愈烈,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在电化学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综述了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可充电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化学传感器等电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供了未来在电化学领域研究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电化学 应用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融联合人工腹水治疗临近膈肌肝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海莹 吴佳恒 +2 位作者 乔强 张磊 程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829-1832,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联合人工腹水治疗临近膈肌(肿瘤距膈肌最短距离≤0.5cm)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行MWA治疗的肝癌患者共129例(157个灶),临近膈肌患者47例(63灶)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联合人工腹水治疗临近膈肌(肿瘤距膈肌最短距离≤0.5cm)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行MWA治疗的肝癌患者共129例(157个灶),临近膈肌患者47例(63灶)为观察组,97.9%(46/47)患者均行人工腹水下MWA治疗,远离膈肌(肿瘤距膈肌最短距离≥1cm)肝癌患者82例(94灶)为对照组。术后比较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局部肿瘤进展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个月增强CT/MRI或超声造影(CEUS)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完全坏死,完全消融率为100%。观察组及对照组局部肿瘤进展率分别为4.8%(3/63)、3.2%(3/94)(P=0.61)。术后1~2天观察组出现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右肩部疼痛、恶心呕吐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3例患者行置管引流,但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均未出现肝脓肿、血胸、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人工腹水下消融治疗临近膈肌肝癌与一般的经皮消融治疗相比,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人工腹水 肝癌 膈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农村生活垃圾特点及开展垃圾分类的建议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海莹 《环境卫生工程》 2008年第2期35-37,共3页
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指出运输成本高,可选处理技术单一,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程度低是农村垃圾处理面临的重要问题。论述了农村现行垃圾混合收运方式的弊端及在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的意义,指出农村开展家庭分类的优势条件,提出分类处... 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指出运输成本高,可选处理技术单一,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程度低是农村垃圾处理面临的重要问题。论述了农村现行垃圾混合收运方式的弊端及在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的意义,指出农村开展家庭分类的优势条件,提出分类处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垃圾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超声造影检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对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范洁 郑桂霞 +3 位作者 姜鹤 于士芳 高松涛 李海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7期76-78,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超声造影检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对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伴有左心室肥厚(LVH)的高血压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纳入4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开展经胸超声心动图...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超声造影检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对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伴有左心室肥厚(LVH)的高血压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纳入4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开展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及造影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静息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PDV)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负荷PDV(47.34±14.98)cm/s及CFR(1.94±0.78)低于对照组的(67.78±15.57)cm/s、(2.83±1.82)(P<0.05)。观察组灌注量(7.02±2.91)L/min、曲线峰值强度(9.46±7.62)dB、曲线斜率(1.23±1.03)dB/s低于对照组的(9.64±3.34)L/min、(16.78±8.43)dB、(1.78±1.22)dB/s,灌注阳性率71.11%高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超声造影可实现对CFR的评估,帮助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为冠状动脉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经胸超声心动图 心肌声学造影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单掺杂及共掺杂TiO_2薄膜的制备及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海莹 刘峥 +2 位作者 李庆伟 黄秋梅 张淑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113-11120,11126,共9页
将离子掺杂TiO_2涂层方法和耦合另外一种具有电子储存能力的半导体氧化物方法相结合,在碳钢/Ni-P-SnO_2、碳钢/Ni-P-WO_3表面制备Ni、S掺杂TiO_2涂层,在可见光条件下,对碳钢进行光生阴极保护作用的研究。首先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不同摩... 将离子掺杂TiO_2涂层方法和耦合另外一种具有电子储存能力的半导体氧化物方法相结合,在碳钢/Ni-P-SnO_2、碳钢/Ni-P-WO_3表面制备Ni、S掺杂TiO_2涂层,在可见光条件下,对碳钢进行光生阴极保护作用的研究。首先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不同摩尔比的Ni、S掺杂及其共掺杂薄膜,通过光电测试,最佳提拉层数为3层、Ni、S最佳掺杂摩尔比分别是0.001,0.005。在此基础上,利用镀膜提拉技术,在碳钢/Ni-P-SnO_2、碳钢/Ni-PWO_3表面制备Ni、S掺杂TiO_2涂层,并对其进行SEM、XRD等表征,研究其对碳钢光生阴极保护作用,结果发现Ni、S最佳掺杂摩尔比及其最佳Ni、S共掺杂摩尔比呈现了最好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阴极保护 TIO2 溶胶凝胶法 掺杂薄膜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n/Tween混合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制备纳米铁及脱硝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铁龙 金朝晖 +3 位作者 刘海水 王薇 李海莹 韩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2-675,共4页
研究了以Span 80和Tween 60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的形成.以电导率及目测法为表征手段,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多因素对W/O型微乳液最大增溶水量的影响,探明了该微乳液形成的较适宜条件,以此微乳液为反应介质合成了粒径为80 nm的铁粒子... 研究了以Span 80和Tween 60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微乳液的形成.以电导率及目测法为表征手段,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多因素对W/O型微乳液最大增溶水量的影响,探明了该微乳液形成的较适宜条件,以此微乳液为反应介质合成了粒径为80 nm的铁粒子,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技术对纳米微粒的特性进行了表征,用纳米铁与硝酸盐的反应验证其具有很强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纳米铁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莫唑胺联合粉防己碱对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勇 马继伟 +5 位作者 李海莹 王绍祥 闫雍容 刘子豪 杜彬 钟雪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7-372,共6页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与替莫唑胺联合用药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细胞存活、克隆形成、迁移能力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粉防己碱8~64μmol·L^-1,或替莫唑胺50~400μmol·L^-1,或替莫唑胺+粉防己碱3.2和6.4μmol·L...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与替莫唑胺联合用药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细胞存活、克隆形成、迁移能力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粉防己碱8~64μmol·L^-1,或替莫唑胺50~400μmol·L^-1,或替莫唑胺+粉防己碱3.2和6.4μmol·L^-1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粉防己碱6.4μmol·L^-1、替莫唑胺100μmol·L^-1或替莫唑胺+粉防己碱3.2和6.4μmol·L^-1作用24 h后,Giemsa染色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XL、活化胱天蛋白酶3及活化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表达。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单用粉防己碱和替莫唑胺均能抑制U87细胞的生长,且具有浓度依赖性(r=0.903,P〈0.05),替莫唑胺100μmol·L^-1+粉防己碱3.2和6.4μmol·L^-1抑制率高于两药单用,经分析两者作用为相加。替莫唑胺可抑制U87细胞的克隆形成和迁移能力,两药联用时比单用替莫唑胺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与单用替莫唑胺相比,两药联用时抗凋亡蛋白Bcl-XL明显减少,执行凋亡的活化的剪切胱天蛋白酶3蛋白及剪切PARP明显增多。结论粉防己碱联用替莫唑胺能明显抑制人脑胶质瘤U87细胞的生长、克隆形成及迁移能力,并诱导激活胱天蛋白酶3依赖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替莫唑胺 U87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吸附高浓度有机实验室废水 被引量:9
10
作者 宣晓梅 金朝晖 +2 位作者 孙雁 李海莹 李胜业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CD 2005年第3期7-8,共2页
对粉煤灰吸附处理高浓度有机实验室废水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体系在最佳处理条件下:灰水比1:5,pH值为7,接触时间为60min,可使COD高达2944mg/L的实验室废水去除59.90%。用此法预处理有机高浓度实验室废水工艺简单,... 对粉煤灰吸附处理高浓度有机实验室废水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体系在最佳处理条件下:灰水比1:5,pH值为7,接触时间为60min,可使COD高达2944mg/L的实验室废水去除59.90%。用此法预处理有机高浓度实验室废水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实验室废水 有机废水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腹水下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疗毗邻重要器官的肝癌 被引量:24
11
作者 乔强 李海莹 +1 位作者 吴佳恒 程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24-727,共4页
目的探讨在人工腹水条件下,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对毗邻重要器官的肝癌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人工腹水下对71例(共115个病灶)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进行热消融治疗,其中射频消融治疗58例(95个病灶),微波消融治... 目的探讨在人工腹水条件下,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对毗邻重要器官的肝癌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人工腹水下对71例(共115个病灶)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进行热消融治疗,其中射频消融治疗58例(95个病灶),微波消融治疗13例(20个病灶)。结果 71例成功建立人工腹水,1例曾行肝癌切除术,腹腔内局部粘连可能,液体引流不畅,在注入适量液体后未能见到明显的液性暗区,最终选择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所有病灶均完全清晰暴露,或成功建立合适的消融针进针路径。均未发生手术相关死亡、血胸、气胸、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15.5%(11/71)的患者术后1-2 d出现少量右侧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均发生在射频消融组。术后1个月增强CT/MRI或超声造影显示所有病灶消融完全,无局部残留、术后复发等不良后果。结论人工腹水下热消融,优化消融针的进针路径,拓宽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使消融治疗更加准确、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腹水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体外定向进化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畅 林海龙 +1 位作者 李海莹 王得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6-40,共5页
定向进化已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子改造,是改善蛋白质特性的最有效策略之一。为了获得更高的突变效率,构建含有更多突变体的文库,不断地发明创新各种高效的蛋白质体外定向进化方法。对近年来出现的几种定向进化方法三核苷酸突变(TriNex... 定向进化已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子改造,是改善蛋白质特性的最有效策略之一。为了获得更高的突变效率,构建含有更多突变体的文库,不断地发明创新各种高效的蛋白质体外定向进化方法。对近年来出现的几种定向进化方法三核苷酸突变(TriNex)、序列饱和突变(SeSaM)、随机链交换突变法(RAISE)、重叠延伸蛋白域文库法(PDLGO)和迭代饱和突变法(ISM)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进化 三核苷酸突变 序列饱和突变 随机链交换突变法 重叠延伸蛋白域文库法 迭代饱和突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水杨醛类席夫碱的绿色合成、表征及其光致、热致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永 刘峥 +1 位作者 李海莹 江道勇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8-612,630,共6页
以取代水杨醛、间(对)羧基苯胺和氨基脲为原料,用冰浴法合成了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3-羧基苯胺(DSMA)、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4-羧基苯胺(DSPA)和水杨醛-3-羧基苯胺(SMA),固相法合成了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氨基甲酰肼(DSA),共4种席夫... 以取代水杨醛、间(对)羧基苯胺和氨基脲为原料,用冰浴法合成了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3-羧基苯胺(DSMA)、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4-羧基苯胺(DSPA)和水杨醛-3-羧基苯胺(SMA),固相法合成了4-(二乙基氨基)水杨醛-氨基甲酰肼(DSA),共4种席夫碱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和IR进行表征。水杨醛类席夫碱具有光致变色、热致变色的特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其对光、热的变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 SCHIFF碱 光致变色 热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被引量:555
14
作者 张淑华 李海莹 刘芳 《心理研究》 2012年第1期21-27,共7页
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及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本文对身份认同概念和研究框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学视角界定了身份认同的概念;对身份认同的结构、测量、理论... 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及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本文对身份认同概念和研究框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心理学视角界定了身份认同的概念;对身份认同的结构、测量、理论、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未来关于身份认同研究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哲学 社会学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庆伟 刘峥 +4 位作者 李海莹 郭征楠 魏席 唐群 张淑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59-1264,共6页
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MOFs),通过电沉积方法将Zn-MOFs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得Zn-MOFs修饰玻碳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pH 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扫描速率100mV·s^(-1)对Zn-MOFs修饰玻碳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裸玻碳... 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MOFs),通过电沉积方法将Zn-MOFs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得Zn-MOFs修饰玻碳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在pH 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扫描速率100mV·s^(-1)对Zn-MOFs修饰玻碳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裸玻碳电极,Zn-MOFs修饰玻碳电极提高了抗坏血酸氧化活性。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4×10^(-5)~1×10^(-2) mol·L^(-1),方法的检出限(3s/k)为6.7×10^(-6) mol·L^(-1)。方法用于维生素C片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1.0%~10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8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法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修饰电极 抗坏血酸 维生素C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餐厨垃圾管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37
16
作者 邢汝明 吴文伟 +1 位作者 王建民 李海莹 《环境卫生工程》 2006年第6期58-61,共4页
在分析北京市餐厨垃圾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餐厨垃圾技术动态和北京市整体发展现状,从政策法规与标准、管理机构与职责、管理办法、鼓励政策与准入制度,以及处理技术方案等方面,阐明了北京市在餐厨垃圾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应采... 在分析北京市餐厨垃圾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餐厨垃圾技术动态和北京市整体发展现状,从政策法规与标准、管理机构与职责、管理办法、鼓励政策与准入制度,以及处理技术方案等方面,阐明了北京市在餐厨垃圾规范化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收集 运输 处理 规范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硝酸盐氮的修复技术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玲 金朝晖 +3 位作者 李胜业 崔正 李海莹 宣晓梅 《环境卫生工程》 2004年第3期127-131,共5页
介绍了地下水硝酸盐氮的危害和来源;阐述了地下水硝酸盐氮的生物、物理化学、化学修复技术的研究情况,比较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硝酸盐氮 地下水 化学修复 修复技术 危害 物理化学 类方 优缺点 来源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壳聚糖复合炭材料及其在铅碳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云亮 刘峥 +2 位作者 李海莹 王浩 钟寒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63,共7页
以壳聚糖、氧化铅为原料,利用原位合成方法,制备复合炭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仪、比表面仪、拉曼光谱仪等方法对复合炭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为碳源的复合炭材料具有非晶态结构,孔径分布集中在5~10nm,... 以壳聚糖、氧化铅为原料,利用原位合成方法,制备复合炭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仪、比表面仪、拉曼光谱仪等方法对复合炭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为碳源的复合炭材料具有非晶态结构,孔径分布集中在5~10nm,比表面积高达487.4m2/g,适合作为Pb-C电池负极材料使用;将原位合成壳聚糖复合炭材料或者炭黑材料与析氢抑制剂、黏结剂、膨胀剂等电池添加剂混合成涂膏,分别组装成Pb-C模拟电池,利用电化学测量技术和电池性能测试系统评价Pb-C电池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原位合成壳聚糖复合炭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制成的Pb-C电池负极板,比以炭黑为碳源制备的负极材料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电阻较小,其循环伏安测试的比电容为162.9F/g,首次放电平台更长,最终容量达到108.72mAh/g,壳聚糖为碳源时比容量为理论比容量的98%,且10000次循环几乎没有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碳电池 负极材料 原位合成法 复合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淑华 刘芳 李海莹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具有农村户籍,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到城市务工的农村青年。身份认同是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就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并结合访谈得到的资料,对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具有农村户籍,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到城市务工的农村青年。身份认同是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就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并结合访谈得到的资料,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现状、情绪体验等问题进行初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身份认同 情绪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敏剂对楔状缺损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瑶 刘霜 +3 位作者 王健平 张嘉熙 李海莹 杨玉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脱敏剂对楔状缺损充填后的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30颗前磨牙随机分成3组并制作楔状缺损洞型,分别用MEdental,Gluma脱敏剂对牙本质进行表面处理,流动树脂充填,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做任何处理,经牙合力循环、热循环后,用2%... 目的:比较不同脱敏剂对楔状缺损充填后的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30颗前磨牙随机分成3组并制作楔状缺损洞型,分别用MEdental,Gluma脱敏剂对牙本质进行表面处理,流动树脂充填,对照组牙本质表面不做任何处理,经牙合力循环、热循环后,用2%亚甲基蓝染色,24h后将每个离体牙由颊舌向沿牙长轴连续切下3片。在体视显微镜下放大40倍观察充填体边缘染液微渗漏情况,然后在SEM下观察流动树脂与牙体组织之间的粘结情况。结果:3组间充填体微渗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Edental材料的边缘微渗率最低(P<0.01);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Medental组树脂与牙体组织结合良好,Gluma组树脂与牙体组织结合处部分位置出现裂隙,对照组树脂与牙体组织结合处存在裂隙且较Gluma组明显。结论:MEdental脱敏剂和Gluma脱敏剂均能降低楔状缺损充填后的微渗率,MEdental脱敏剂影响较大,使用Gluma脱敏剂和MEdental脱敏剂可以获得较好的边缘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敏剂 楔状缺损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