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9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白獭兔生长过程中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变化
1
作者 张文振 贺稚非 +2 位作者 简文素 杨莉 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8-215,共8页
该试验旨在研究川白獭兔生长过程中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的变化,为后续兔肉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以35、65、95、125、155日龄的川白獭兔为研究对象,对其屠宰性能、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宰前活重、全净膛胴... 该试验旨在研究川白獭兔生长过程中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的变化,为后续兔肉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以35、65、95、125、155日龄的川白獭兔为研究对象,对其屠宰性能、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宰前活重、全净膛胴体重、胴体长在35~125日龄期间极显著增长(P<0.01),屠宰率在35~95日龄期间极显著增长(P<0.01);95日龄时失水率和熟肉率分别为36.08%,67.04%;随着日龄的增长,硬度、咀嚼性、胶着性、剪切力均呈上升趋势;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脂肪含量先降低后升高;总灰分含量在65日龄出现极显著降低(P<0.01);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随着日龄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95日龄之后趋于平稳状态;65日龄川白獭兔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余4个日龄(P<0.01)。5个日龄川白獭兔肉中的矿物质元素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该试验指标,川白獭兔饲养到95日龄时,其营养品质基本达到稳定,食用品质较优,此时屠宰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白獭兔 食用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预制菜加工及其包装技术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洪军 兰子帆 +2 位作者 贺稚非 程成鹏 李洪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共10页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许多人的消费和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懒人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而预制菜凭借其方便及快捷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预制菜作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食品种类之一,在受消费者喜爱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地方...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许多人的消费和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懒人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而预制菜凭借其方便及快捷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预制菜作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食品种类之一,在受消费者喜爱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当前我国预制菜在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自动计量包装、食品加工生产装备等方面尚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问题,且现阶段对预制菜不同包装技术的研究还不完善.从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就其加工与包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预制菜行业要高质量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研发技术创新等有效措施,并对预制菜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加工技术 包装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食用油制备酥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兆华 李洪军 +3 位作者 王琴 韩薇 柴利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9-268,共10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以及电子鼻技术,分析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和大豆油5种食用油炸制酥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结合主成分分析确定其特征成分。结果表明,不同食用油炸制...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以及电子鼻技术,分析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和大豆油5种食用油炸制酥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结合主成分分析确定其特征成分。结果表明,不同食用油炸制的酥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别较大,5种食用油中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79种,其中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组中分别检测到49、42、54、43、45种。通过计算相对气味活度值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5种样品中风味贡献最大的化合物是醛类,且使用不同食用油制备的酥肉中风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菜籽油组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芳樟醇、壬醛、异戊醛和3-乙基-2,5-甲基吡嗪,葵花籽油组和大豆油组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癸醛和(E,E)-2,4-癸二烯醛,花生油组则为(E)-2-壬醛和(E)-2-辛烯醛,而玉米油组的风味物质为2-乙基-3-甲基吡嗪、苯乙醛和(+)-柠檬烯。此外,电子鼻也可有效区分不同食用油制备的酥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该研究探究了炸制用油与酥肉风味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和开发酥肉制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酥肉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味活度值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4
作者 李洪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7期0126-0129,共4页
本文旨在探索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践分析法,分析了STEM教育理念的特点,总结了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STEM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运用策略。研究发现,STEM教育理念强调跨学科整合、以项... 本文旨在探索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实践分析法,分析了STEM教育理念的特点,总结了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STEM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运用策略。研究发现,STEM教育理念强调跨学科整合、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在运用STEM教育理念时,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将STEM教育理念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完善评价体系机制、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通过采取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理念 高中数学教学 运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体技术对肉品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豆红艳 贺稚非 +3 位作者 韩薇 谢兆华 郭荧辉 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1-348,共8页
肉类及其产品在运输、贮藏等过程中常常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导致食用价值的降低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冷等离子体(cold plasma,CP)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非热杀菌技术在肉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通过产生的活性氮和活性氧对肉品进行杀菌进而达... 肉类及其产品在运输、贮藏等过程中常常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导致食用价值的降低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冷等离子体(cold plasma,CP)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非热杀菌技术在肉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通过产生的活性氮和活性氧对肉品进行杀菌进而达到杀菌保藏的目的,但其产生的各种活性粒子会对肉品的品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综述了CP技术的基本原理,从肉品脂质氧化、色泽、嫩度、风味、pH值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CP技术对肉品品质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其在肉品杀菌保藏中的应用,以期为CP技术在肉和肉制品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技术 肉品品质 非热杀菌 脂质氧化 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和补充叶酸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1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卫 关景丽 +3 位作者 于颖 张金涛 李洪军 郭晋敏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6期647-650,654,共5页
目的:考察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以及补充叶酸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和改善的影响。方法: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和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且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 目的:考察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以及补充叶酸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和改善的影响。方法: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和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且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为6~19分的患者,治疗出院后实施常规二级预防的为非暴露组,在常规二级预防的基础上口服叶酸(1次0.4 mg,1日3次)的为暴露组。非暴露组和暴露组患者按NIHSS评分接近的原则配对,各117例,检测MTHFR rs677和rs1298基因型。用队列研究的方法考察MTHFR基因多态性和补充叶酸与1年内脑卒中复发、1年内NIHSS评分降低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MTHFR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Logistic分析表明,脑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与初发时NIHSS评分较高相关(P=0.042,OR=3.193,95%CI=1.104~9.238),但与MTHFR基因多态性或二级预防期间补充叶酸无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1年内NIHSS评分降低程度与同时携带MTHFR C677T和A1298C基因(P=0.040,95%CI=0.081~3.178)以及初发时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P=0.046,95%CI=0.021~4.059)有关,但与二级预防期间补充叶酸无关。结论:在实施常规二级预防条件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初发时的严重程度有关,与MTHFR基因多态性无关;携带MTHFR C677T和A1298C以及HHcy不利于脑卒中后1年内的康复,与是否补充叶酸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碱联合处理对兔胃平滑肌食用品质及肌内结缔组织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史佳龙 贺稚非 +2 位作者 杨莉 孙雪莲 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21-227,共7页
为提高兔副产物利用率并改善兔胃嫩度低、保水性差等问题,该实验分别采用猕猴桃蛋白酶、食品级NaOH及酶-碱联合处理的方式对兔胃进行嫩化处理。通过色泽、pH、剪切力、蒸煮损失、质构、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总胶原蛋白含量和微观结构等... 为提高兔副产物利用率并改善兔胃嫩度低、保水性差等问题,该实验分别采用猕猴桃蛋白酶、食品级NaOH及酶-碱联合处理的方式对兔胃进行嫩化处理。通过色泽、pH、剪切力、蒸煮损失、质构、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总胶原蛋白含量和微观结构等指标,探究不同嫩化方式对兔胃平滑肌的品质及肌内结缔组织特性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嫩化处理后,兔胃平滑肌剪切力、蒸煮损失、硬度、咀嚼性、总胶原蛋白含量等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pH、弹性、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以及胶原蛋白溶解度等指标均显著上升(P<0.05)。与单一嫩化方式处理相比,酶-碱联合处理对兔胃平滑肌的嫩化效果更加显著。结合相关性分析及微观结构变化可知,总胶原蛋白含量是影响平滑肌嫩度的重要因素,酶-碱联合处理可通过降解肌内结缔组织,有效改善兔胃平滑肌的嫩度与保水性。该研究为兔副产物的深加工及平滑肌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胃 平滑肌 肌内结缔组织 嫩度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胶对等电点附近兔肉肌原纤维蛋白流体稳定性和乳化能力影响研究
8
作者 苏畅 兰子帆 +1 位作者 贺稚非 李洪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9,共9页
肉类蛋白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蛋白,然而肉类蛋白在低离子强度介质及微酸(pH值为4.0~7.0)条件下分散能力差,阻碍了其被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利用高强度超声技术(25 kHz, 600 W处理15 min)改善了肉类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在低离... 肉类蛋白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蛋白,然而肉类蛋白在低离子强度介质及微酸(pH值为4.0~7.0)条件下分散能力差,阻碍了其被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利用高强度超声技术(25 kHz, 600 W处理15 min)改善了肉类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在低离子强度、中性条件下(pH值为7.0)的分散能力;通过与一种亲水性多糖——卡拉胶络合,进一步提高了这种蛋白在微酸条件下的分散和乳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处理能够显著提升蛋白的溶解度(从23.51%到77.32%,p<0.05),微酸条件下(pH值为5.0~6.0)由于蛋白在等电点附近,其电荷减少,溶解度显著降低.添加卡拉胶与蛋白络合能显著改善蛋白在微酸条件下的功能特性.随着卡拉胶浓度的提升,蛋白的分散和乳化能力显著增加.低卡拉胶浓度(蛋白与卡拉胶比例为8∶1)会与蛋白形成更大分子量的络合物,导致乳化能力下降.卡拉胶浓度升高能够显著提高蛋白在等电点附近的表面电荷,破坏分子内部氢键,促进蛋白分子发生解螺旋效应,从而暴露内部疏水基团,提高蛋白的两亲性,改善蛋白在等电点附近的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卡拉胶 等电点 分散能力 乳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碱联合嫩化过程中预制火锅肥肠品质特性的变化
9
作者 程成鹏 贺稚非 李洪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28,共9页
利用酶-碱联合嫩化工艺处理猪大肠平滑肌样品,通过测定水分、脂肪、氨基酸、蛋白质和灰分等指标分析评价其营养成分变化,测定pH值、色差和水分分布等指标分析评价其食用品质变化,以期为酶-碱联合嫩化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一... 利用酶-碱联合嫩化工艺处理猪大肠平滑肌样品,通过测定水分、脂肪、氨基酸、蛋白质和灰分等指标分析评价其营养成分变化,测定pH值、色差和水分分布等指标分析评价其食用品质变化,以期为酶-碱联合嫩化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猪大肠平滑肌的氨基酸评分较高,甜味氨基酸量最高,占总氨基酸量的31.00%.酶-碱联合嫩化工艺可以显著改善色泽、提高水分含量、改善猪大肠平滑肌嫩度和质构特性,引起猪大肠平滑肌营养成分发生变化,且不同嫩化工艺均会使猪大肠平滑肌中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增加,自由水减少,使得水分子与底物结合更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大肠平滑肌 嫩化 营养成分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复合蛋白酶对冬菜扣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廖林 贺稚非 李洪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9,共11页
以冬菜扣肉为研究对象,为缩短传统冬菜扣肉加工过程的蒸制时间,减少经济能耗,确定冬菜扣肉的工业化生产,采用超声波和蛋白酶对冬菜扣肉的鲜肉进行预处理,以剪切力和感官评分为测定指标,利用响应面实验优化出超声波辅助复合蛋白酶的最佳... 以冬菜扣肉为研究对象,为缩短传统冬菜扣肉加工过程的蒸制时间,减少经济能耗,确定冬菜扣肉的工业化生产,采用超声波和蛋白酶对冬菜扣肉的鲜肉进行预处理,以剪切力和感官评分为测定指标,利用响应面实验优化出超声波辅助复合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复合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比例为2∶1,添加量为420 U/mL,嫩化温度为38℃,嫩化时间为33 min时嫩化效果最佳,冬菜扣肉的剪切力最小,感官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菜扣肉 超声波 复合蛋白酶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兔肉脯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研究
11
作者 柴利 贺稚非 李洪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8,共9页
为明确发酵兔肉脯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在原料肉、腌制后、发酵后、烤制后和成品5个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每个... 为明确发酵兔肉脯在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在原料肉、腌制后、发酵后、烤制后和成品5个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并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每个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发酵兔肉脯不同加工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明显差异,5个加工过程中共检测出12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计算相对质量分数和相对气味活度值,发现原料肉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是己醛、 1-辛烯-3-醇和1-辛烯3-酮;腌制后和发酵后的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较为相似,主要为丁香酚和茴香脑;烤制后的样品中3-羟基-2-丁酮、(+)-柠檬烯和葵酸乙酯等物质对其风味贡献较大;成品由苯乙醛、(E)-2-壬烯醛、甲基环戊烯醇酮、芳樟醇和乙基麦芽酚等物质构成了主体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兔肉脯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硝柳胺悬浮剂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洪军 梁幼生 +6 位作者 戴建荣 许永良 唐建霞 茹炜炜 神学慧 徐明 朱荫昌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观察25%氯硝柳胺悬浮剂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杀灭效果,确定杀蚴有效剂量,为氯硝柳胺悬浮剂现场灭蚴提供依据。方法杀蚴实验:用25%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氯硝柳胺基质浓度分别为10、5、1、0.5、0.1、0.05、0.01 mg/L溶液,每个浓度... 目的观察25%氯硝柳胺悬浮剂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杀灭效果,确定杀蚴有效剂量,为氯硝柳胺悬浮剂现场灭蚴提供依据。方法杀蚴实验:用25%氯硝柳胺悬浮剂配制氯硝柳胺基质浓度分别为10、5、1、0.5、0.1、0.05、0.01 mg/L溶液,每个浓度组分别取药液0.3 ml置于48孔培养板中,后加入活尾蚴20-50条,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存活。小鼠感染实验:将200条活尾蚴移入到30 ml的水体中用微型喷雾器均匀喷洒不同浓度氯硝柳胺溶液1 000、100、10、1、0.1、0.01 mg/L于水体表面,喷洒量为药液在水体扩散后整个水体中的终浓度分别为11.6、1.16、0.116、 1.16×10-2、1.16×10-3、1.16×10-4mg/L。喷药后10 min采用浸尾法感染小鼠30 min,小鼠感染 35 d后解剖,观察鼠的虫负荷。结果尾蚴在浓度为10 mg/L和5 mg/L溶液中1 min、1 mg/L和 0.5 mg/L中2 min及0.1 mg/L溶液中30 min死亡率均为100%;在0.05 mg/L和0.01 mg/L溶液中60 min,未见尾蚴死亡。小鼠感染实验显示,经1 000、100、10、1、0.1 mg/L溶液作水面喷洒后,小鼠感染虫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氯硝柳胺杀蚴的有效浓度为0.1 mg/L,随有效浓度的降低,其杀蚴效果逐渐减弱,<0.1 mg/L时,对尾蚴无杀灭作用;用浓度>0.1 mg/L氯硝柳胺悬浮剂对水体表面进行喷洒可起到水体表面灭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氯硝柳胺悬浮剂 日本血吸虫 尾蚴 有效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硝柳胺悬浮剂对钉螺影响的酶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洪军 梁幼生 +3 位作者 戴建荣 徐明 茹炜炜 许永良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7-430,F0003,I0004,共6页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悬浮剂对钉螺体内酶活性的影响,以研究其杀螺机制。方法实验钉螺采集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有螺江滩,分为2组:用药组钉螺采用25%氯硝柳胺悬浮剂,按2.0g/(L·m2)进行喷洒,对照组钉螺采用蒸馏水喷洒。钉螺去壳后分离... 目的观察氯硝柳胺悬浮剂对钉螺体内酶活性的影响,以研究其杀螺机制。方法实验钉螺采集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有螺江滩,分为2组:用药组钉螺采用25%氯硝柳胺悬浮剂,按2.0g/(L·m2)进行喷洒,对照组钉螺采用蒸馏水喷洒。钉螺去壳后分离出软体,置冰冻切片机切片,按常规进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胆碱酯酶(CHE)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酶组织化学染色、制片,显微镜下观察着色反应结果,采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并比较灰度值。结果用药组钉螺CCO、LDH、SDH、CHE和NOS定位口囊、肌纤、表膜、神经节、肝脏、咽管等部位的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氯硝柳胺影响钉螺体内神经介质传递和能量供应障碍,导致钉螺的各项生理功能紊乱和丧失,是引起钉螺死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氯硝柳胺悬浮剂 钉螺 酶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食品包装膜 被引量:44
14
作者 李洪军 贺稚非 +2 位作者 陈宗道 王光慈 张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69-72,共4页
比较了15种成膜剂,海藻酸钠复合膜剂易于形成光亮透明的薄膜,可用作食品的内外包装膜。
关键词 成膜 食品包装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马齿苋抑制亚硝胺合成的体外试验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洪军 阚建全 +2 位作者 解纯刚 陈宗道 王光慈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61-366,共6页
目的:在模拟人胃液条件下,观察野生马齿苋对N-二甲基亚硝胺(ND-MA)体外合成的阻断作用。方法:通过测定NDMA的合成量、NO-2形成量和消除率,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鲜马齿苋汁和马齿苋籽汁均能明显阻断NDMA的化... 目的:在模拟人胃液条件下,观察野生马齿苋对N-二甲基亚硝胺(ND-MA)体外合成的阻断作用。方法:通过测定NDMA的合成量、NO-2形成量和消除率,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鲜马齿苋汁和马齿苋籽汁均能明显阻断NDMA的化学合成,其抑制率分别为70.4%和47.6%。经煮沸5min后的马齿苋汁的抑制作用减小,其抑制率为37.9%;鲜马齿苋汁、煮汁和马齿籽汁的剂量与NDMA的合成呈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P<0.05)、-0.995(P<0.01)和-0.993(P<0.01);马齿苋汁和马齿苋籽汁能抑制亚硝胺合成主要在于二者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为可溶解于水或丙酮中的极性物质)能消除反应液中的亚硝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马齿苋 亚硝胺合成 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制品冷藏中感官特性和挥发性物质变化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洪军 黄业传 +1 位作者 贺稚非 李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152,共11页
【目的】探讨猪肉制品冷藏中感官特性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方法】以荣昌猪和PIC猪背最长肌为材料,经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在4℃条件下避光透氧冷藏,在第0、3和6天分别测定各样品感官特性、TBARS值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目的】探讨猪肉制品冷藏中感官特性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方法】以荣昌猪和PIC猪背最长肌为材料,经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在4℃条件下避光透氧冷藏,在第0、3和6天分别测定各样品感官特性、TBARS值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冷藏中各样品肉香味明显减弱而异味显著增加,一些脂肪氧化产物的含量和TBARS值也显著增加;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发现,肉香味(Meat-F)、热异味(WOF-F)和TBARS值分别与31、23和8种挥发性成分显著相关,可分别以这些成分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对各样品的Meat-F、WOF-F与TBARS值进行很好的预测。【结论】猪肉制品冷藏中感官特性的变化主要是由一些挥发性成分在产品中浓度的变化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异味 肉香味 TBARS值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木本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洪军 吴玉环 +6 位作者 张志祥 刘鹏 张丹 郑春浩 黄帮文 刘菊莲 张家银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9-42,45,共5页
不同木本植物对温度变化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温度胁迫下当前木本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现状、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从温度变化对植物内部因素、光合特性及其他生理过程的影响方面对木本植物对温度变化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和评... 不同木本植物对温度变化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温度胁迫下当前木本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现状、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从温度变化对植物内部因素、光合特性及其他生理过程的影响方面对木本植物对温度变化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木本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温度胁迫 光合生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种株间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基因的同源性及其PCR法检测单个尾蚴的敏感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洪军 梁幼生 +4 位作者 戴建荣 陶永辉 汪伟 曲国立 魏剑英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及曼氏血吸虫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基因(18S-rRNA)序列的同源性及采用该基因建立PCR法检测水体中低密度血吸虫尾蚴的可能性。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及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 目的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及曼氏血吸虫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基因(18S-rRNA)序列的同源性及采用该基因建立PCR法检测水体中低密度血吸虫尾蚴的可能性。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及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检测上述基因组中同一目的DNA片段,比较其同源性;分别以经沸水加热处理、氨水处理及NaOH、HCl、乙醇沉淀处理和未经处理的单个尾蚴标本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比较对单个尾蚴的检出率。结果以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菲律宾株和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均能扩增出长度为469bp的DNA片段。经氨水处理和NaOH、HCl、乙醇沉淀法处理的单个尾蚴标本,PCR方法均能扩增到目的基因。在未经处理或沸水加热处理的单个尾蚴标本中,仅有50%标本能扩增到目的基因。结论血吸虫不同种株间18S-rRNA基因具有广泛同源性。经氨水处理或NaOH、HCl、乙醇沉淀法处理的标本,采用PCR法对低密度尾蚴的检出率高于未经处理或经沸水加热处理的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尾蚴 PCR 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基因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包装在动物源性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洪军 王俊鹏 +1 位作者 贺稚非 李少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72-279,共8页
为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推动智能包装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商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该文系统总结了各类智能包装的功能特性、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动物源性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动物源性食品作为多元营养因... 为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推动智能包装在食品加工产业中的商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该文系统总结了各类智能包装的功能特性、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在动物源性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控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动物源性食品作为多元营养因子的载体,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败变质,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利用智能包装可以实时监测食品在供应链中不同阶段的质量,显示食品真实的货架期,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随着智能包装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智能包装在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量化产品质量,减少食物浪费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包装 动物源性食品 质量与安全 监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对无机锌的富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洪军 何炬 +1 位作者 贺稚非 王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2-27,共6页
在培养基中添加无机锌,利用生物转化技术,通过酵母的生命活动,将无机锌有效地富集到细胞内,研究锌离子浓度对酵母生长繁殖、细胞含锌量、锌富集率及酵母发酵力的影响,并通过控制锌离子浓度,使酵母细胞既能富集锌,又对其发酵力不... 在培养基中添加无机锌,利用生物转化技术,通过酵母的生命活动,将无机锌有效地富集到细胞内,研究锌离子浓度对酵母生长繁殖、细胞含锌量、锌富集率及酵母发酵力的影响,并通过控制锌离子浓度,使酵母细胞既能富集锌,又对其发酵力不产生显著的影响,以便将仍具有发酵活力的富锌酵母用于食品加工之中。研究结果表明,锌离子浓度对酵母的生长繁殖和富集能力影响较大,浓度越高,酵母细胞含锌量越大。但无机锌对酵母细胞有显著的损伤,且这种损伤是非遗传性的,当无机锌去掉后,酵母细胞形态又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富集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