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心衰患者再入院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兵 唐丽萍 +2 位作者 张浩 陶凌 李泽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的因素。方法对136例心力衰竭患者病因、病程、年龄、临床因素、血流动力、生化、并发症、治疗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有意义的单因素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性别、病因、年... 目的探讨影响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的因素。方法对136例心力衰竭患者病因、病程、年龄、临床因素、血流动力、生化、并发症、治疗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有意义的单因素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性别、病因、年龄、入院时症状、入院时体征、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左室舒张末期短轴长度(LVDD)、左室收缩末期短轴长度(LD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心率变异性、血清脑纳肽(BN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血肌酐(Cr)、血糖、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出院后服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出院后服用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衰患者再住院有显著影响。再经COX回归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病因、年龄、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LVEF值、LVDD、LDSD、BNP、Cr、血糖、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10项因素,对心衰患者再住院有显著影响。结论136例患者中位再住院时间为2个月(0.25~13.10个月)。经COX回归多因素综合分析,病因、年龄、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LVEF值、LVDD、LDSD、BNP、Cr、血糖、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10项为影响再住院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回归分析 再住院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纳肽、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兵 李泽浦 +4 位作者 姜懿 秦端 陶凌 石晓凤 张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比值(PLM)和平均室壁应力(MWS)的相关性。方法将116例CHF患者作为心衰组,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BNP和血...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比值(PLM)和平均室壁应力(MWS)的相关性。方法将116例CHF患者作为心衰组,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评价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PLM和MW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患者BNP和cTnI水平升高。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和疾病的进展,BNP和cTnI水平逐渐升高,BNP与cTn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MWS和PLM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并与LVEF呈负相关(P〈0.01),与BNP和cTnI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BNP与cTnI水平的增加与PLM和MWS增加有关,可作为诊断CHF心室重构无创、方便、快捷的生化指标和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重构 B型钠尿肽 心肌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治疗致出血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兵 李泽浦 +1 位作者 秦端 高成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治疗患者发生院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93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进行抗栓治疗的患者,对其年龄,性别,既往粘膜、腔道出血史,心绞痛病史等20项可能出血的因素指标与发生院内出血及分级进行...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治疗患者发生院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93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进行抗栓治疗的患者,对其年龄,性别,既往粘膜、腔道出血史,心绞痛病史等20项可能出血的因素指标与发生院内出血及分级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有意义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CS患者总的出血发生率为3.10%,大出血发生率为1.06%,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大出血发生率分别是0.76%、1.44%及1.5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既往粘膜、腔道出血史,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5项因素,为ACS患者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年龄,既往粘膜、腔道出血史,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单纯抗栓治疗发生院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但临床仍需更大样本病例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出血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CD_(63)、CD_(62P)表达及血浆PAI-1、C-R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浩 徐兵 李泽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CD63、CD62P表达及血浆PAI-1、C-RP含量的影响。方法 6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80mg/d,14d为1个疗程。检...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CD63、CD62P表达及血浆PAI-1、C-RP含量的影响。方法 6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80mg/d,14d为1个疗程。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CD63、CD62P及血浆PAI-1、C-RP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不稳定心绞痛分级程度的加重,CD63、CD62P、PAI-1、C-RP水平逐渐增加。2组治疗后CD63、CD62P、PAI-1、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D63、CD62P、PAI-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纤溶机制异常、炎症反应物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奥扎格雷抗血小板活性、改善纤溶活性的突出作用对预防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ST段回落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垒 李泽浦 +1 位作者 杨南华 杨胜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索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ST段回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上海仁和医院接受PCT治疗的182例STEMI患者... 目的探索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ST段回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上海仁和医院接受PCT治疗的182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治疗,另在同一时间内选取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接受PCT治疗的180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根据研究组患者ST段回落情况分为ST段回落良好组(回落率>50%,129例),ST段回落不良组(回落率≤50%,53例),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ST段回落的独立因素。结果研究组LVEF、LVDs、LVDd、cTnI、CK-MB、TNF-α、hs-CRP、IL-6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有糖尿病史、术前TIMI血流0~1级、梗死血管为前降支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ST段回落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对行PCI的STEMI患者效果显著,不仅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和心功能,还使术后ST段回落率较高,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炎性因子 ST段回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微量蛋白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浩 李泽浦 徐兵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5期2314-2315,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的病因引起心脏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低于机体代谢需要和心室充盈压升高,心脏长期负荷过重而导致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排血量发生功能性障碍[1,2]。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组织血流灌注...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的病因引起心脏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低于机体代谢需要和心室充盈压升高,心脏长期负荷过重而导致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排血量发生功能性障碍[1,2]。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体征[3]。目前研究发现,CHF患者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U),MAU的出现是临床心血管病变(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标志,也是心功能出现病变的重要标志[4]。本研究从临床研究角度,探讨CHF患者尿微量蛋白变化及与其心功能的关系,为临床上对于CHF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尿微量蛋白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浩 施巍 +1 位作者 李泽浦 姜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15-17,24,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10 mg/次,1次/d。2组...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10 mg/次,1次/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2组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内皮素(E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NO和ET水平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斜土锚杆加固深基壁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泽浦 《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 EI 1989年第3期34-40,共7页
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商业密集区,在历史上是一个宗教、商业、文化娱乐、游览等各种活动的传统公共场所。有关部门决定在相国寺市场附近修建平战两用的人防工程,平时为地下商场,战时为人员掩蔽部。
关键词 施加预应力 锚杆加固 相国寺 预应力锚杆 锚杆设计参数 地下商场 开挖面 承载力 现场拉拔试验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土锚及喷混凝土在加固深基壁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泽浦 《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 EI 1989年第2期40-40,共1页
我院人防教研室于1988年在开封市采用预应力锚杆及喷砼加固开封相国寺人防地下商场深基坑侧壁获得成功。开封市相国寺人防地下商场位于开封市闹市区。该地下商场构筑于杂填土和饱和亚粘土中,总面积二千余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6.5M。其北... 我院人防教研室于1988年在开封市采用预应力锚杆及喷砼加固开封相国寺人防地下商场深基坑侧壁获得成功。开封市相国寺人防地下商场位于开封市闹市区。该地下商场构筑于杂填土和饱和亚粘土中,总面积二千余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6.5M。其北临相国寺地面商场,南临交通干道自由路,东临人民影剧院,西临邮电局。地下室四周距离商场柱基和邮局东墙为З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土锚 地下商场 开封市 相国寺 加固 深基坑 人防 杂填土 交通干道 地下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录 李泽浦 +1 位作者 陶琳 李晓惠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分布均相仿。其中33例(治疗组)采用曲美他嗪20mgtid口...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分型、合并病变及心功能分级分布均相仿。其中33例(治疗组)采用曲美他嗪20mgtid口服治疗,对照组31例不用曲美他嗪治疗,两组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措施、药物均相同,观察两组心绞痛的发作频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情况等,并作疗效比较,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均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日耗量,并显著改善心电图ST-T,但是总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则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4.8%和32.3%,P<0.05);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以进一步提高心绞痛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生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浩 张明 +2 位作者 李泽浦 周来宁 李雅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5期804-805,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药物疗法 大黄/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术后高龄患者心房颤动21例治疗体会
12
作者 徐兵 张浩 李泽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5期361-362,共2页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术后高龄患者心房颤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手术后一周内发生心室率过速的心房颤动的高龄患者21例,给予静脉胺碘酮负荷量3mg/kg,10-15min静脉注射,继以维持量1.0-1.5mg/kg静脉滴...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术后高龄患者心房颤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手术后一周内发生心室率过速的心房颤动的高龄患者21例,给予静脉胺碘酮负荷量3mg/kg,10-15min静脉注射,继以维持量1.0-1.5mg/kg静脉滴人,15-30min未转复的且心室率快者追加一次胺碘酮1.5mg/kg。转复窦性心律后改用口服胺碘酮维持治疗。结果 21例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内均未转复窦性心率,继续静脉点滴维持量达250mg-450mg 17例患者(80.95%)转复为窦性心律,达450-700mg 4例患者(19.05%)为窦性心律,总有效率100%。治疗中无1例出现血压明显下降及心功能恶化,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无缓慢心律及房室传导阻滞出现。2例发生轻度静脉炎,不影响疗效。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方法,转复高龄患者手术后急性快室率心房颤动迅速有效,未发生心脏毒性作用,可作为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复 胺碘酮 高龄患者 心房颤动 静脉应用 窦性心律 术后 结论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普酶100mg溶栓方案治疗急性肺栓塞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泽浦 徐兵 +5 位作者 姜蓉 黎金玲 蒋鑫 孙明利 荆志成 李玉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100rag/2h溶栓方案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随访观察治疗后肺栓塞复发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CTEPH)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前瞻性设计观察并记录43例连续入院的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1...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100rag/2h溶栓方案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随访观察治疗后肺栓塞复发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CTEPH)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前瞻性设计观察并记录43例连续入院的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接受100mg/2h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6-4-11.4)个月。随访研究终点为肺栓塞复发、肺栓塞所致死亡及新发CTEPH。结果与溶栓前比较,溶栓后患者的脉压差增大[(46.7±9.3)mmHg(1mmHg=0.133kPa)比(41.9±11.5)mmHg,P=0.007],心率[(84.2±14.7)次/min比(93.3±17.7)次/min,P〈0.001]和呼吸频率减慢(P〈0.001);超声心动图可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显著升高[(18.7±3.1)mm比(15.9±3.9)mm,P〈0.001]、右心室横径显著缩小[(34.0±3.6)mm比(36.8±4.4)mm,P〈0.001];血气分析中氧分压[(87.9±17.8)mmHg比(73.4±20.1)mmHg,P〈0.001]、氧饱和度(96.6%±2.4%比92.5%±6.3%,P〈0.001)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52.1(31.5,76.3)mmHg比29.9(12.3,55.1)mmHg,P=0.014]明显改善;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明显下降(P〈0.001)。溶栓过程无致死性大出血事件。肺栓塞相关病死率为6.9%(4/43),无一例新发CTEPH。结论阿替普酶100mg/2h溶栓方案可有效改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右心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原文传递
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特点及其对远期血栓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泽浦 唐丽萍 +7 位作者 徐兵 袁录 刘云庆 姜蓉 赵勤华 孙宝贵 荆志成 李晓惠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7-303,共7页
目的 探讨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特点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患者远期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2003年10月至2009年11月华山医院宝山分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2级患者220例,其中H型高血压患... 目的 探讨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H型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特点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患者远期血栓事件的影响.方法 研究纳入2003年10月至2009年11月华山医院宝山分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2级患者220例,其中H型高血压患者110例即为H型高血压组,单纯型高血压患者110例即为单纯型高血压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定量(FIB)、血浆黏度、血栓调节蛋白(TM)、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GMP-140)、凝血酶原片段1 +2(F1+2)、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原Ⅲ(AT-Ⅲ).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血栓前状态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终点包括动脉血栓事件和静脉血栓事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血栓事件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无血栓事件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H型高血压组患者TM、GMP-140和F1+2均明显高于单纯型高血压组[分别为(4.8±1.2) μg/L比(4.5±1.0)μg/L(P=0.045)、(18.8±3.2) μg/L比(17.1 ±4.3) μg/L(P=0.001)和(1.2±0.4)nmol/L比(1.0±0.6)nmol/L(P =0.004)],而AT-Ⅲ则明显低于单纯型高血压组[(95.3±10.4)%比(98.6±10.6)%,P =0.021].两组间FIB、血浆黏度、D-Dim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年龄、女性、TM呈正相关(分别为β=0.217、P=0.04,β=5.667、P=0.001,β=2.341、P=0.003),与AT-Ⅲ呈负相关(β=-0.199、P=0.011).经远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85个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高龄、高同型半胱氨酸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OR 1.046、95%CI1.013 ~ 1.082,OR 1.052、95%CI1.027 ~1.078).Log-rank检验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型高血压组间无血栓事件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促凝标记物水平增高,而抗凝标记物水平降低.高龄及高同型半胱氨酸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栓栓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