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灾后正六边形孔蜂窝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
1
作者 吕俊利 齐雪婷 +2 位作者 高青松 李汝凯 祝健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火灾后蜂窝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可为建筑结构受火后的加固修复提供重要依据。文章通过两个火灾后正六边形孔蜂窝组合梁的静力加载试验,分析了不同开孔率的正六边形孔蜂窝组合梁的破坏形态和承载性能。结果表明:火灾后正六边形孔蜂窝组合... 火灾后蜂窝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可为建筑结构受火后的加固修复提供重要依据。文章通过两个火灾后正六边形孔蜂窝组合梁的静力加载试验,分析了不同开孔率的正六边形孔蜂窝组合梁的破坏形态和承载性能。结果表明:火灾后正六边形孔蜂窝组合梁在正弯矩作用下会发生弯曲破坏,临近梁端的第3个孔压缩变形较为严重且两侧钢梁腹板局部屈曲,两加载点之间板顶混凝土破坏严重,钢梁上部板面出现纵向贯通裂缝;开孔率是影响火灾后正六边形孔蜂窝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的重要因素,相较于开孔率为70%的蜂窝组合梁,开孔率为60%的蜂窝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分别提高了20%和35%;所提出的正六边形孔蜂窝组合梁受火后剩余承载力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组合梁 火灾后 静力加载试验 开孔率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露石剂及其使用性能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火明 李汝凯 +2 位作者 周刚 陈飞 谢鹏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4-899,共6页
通过室内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对刚柔复合式路面界面层抗剪强度、黏结强度的影响,并依托工程实践对新型高碳糖露石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光面、拉毛、喷砂等传统界面处理方式相比,应用新型高碳... 通过室内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界面处理方式对刚柔复合式路面界面层抗剪强度、黏结强度的影响,并依托工程实践对新型高碳糖露石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光面、拉毛、喷砂等传统界面处理方式相比,应用新型高碳糖露石剂处理水泥混凝土板表面能显著提高界面层的抗剪强度和黏结强度,与现有露石剂使用效果相当,但相比之下,新型高碳糖露石剂可降低约93%的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路面 界面处理 高碳糖露石剂 性能 剪切强度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ZFH新型道路抗裂贴防反射裂缝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汝凯 刘秘强 +2 位作者 周刚 王火明 张振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1-55,共5页
为了给实体工程推荐较优的防反技术,针对重载条件下复合式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选取MTS疲劳加载试验和滚动荷载疲劳加载试验,对DZFH新型道路抗裂贴防治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重载交通条件下,DZFH新型道路... 为了给实体工程推荐较优的防反技术,针对重载条件下复合式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选取MTS疲劳加载试验和滚动荷载疲劳加载试验,对DZFH新型道路抗裂贴防治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重载交通条件下,DZFH新型道路抗裂贴防治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性能良好,在防止反射裂缝产生和延缓反射裂缝扩展阶段的防反效果明显优于玻纤格栅和聚酯玻纤布;且道路抗裂贴自身抗拉强度越大,其防反性能越好。建议在复合式路面实体工程中选用抗拉强度较高的道路抗裂贴,不仅能提升路面防治反射裂缝的性能,还能做到常温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DZFH新型道路抗裂贴 疲劳加载试验 防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碎石透水路面胶水用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汝凯 王小明 +1 位作者 王火明 周刚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08,127,共5页
聚氨酯碎石透水路面(Porous Polyurethane Gravel Pavement,以下简称PPGP)是由聚氨酯胶水与单级配或间断级配骨料按一定配比拌和而成的新型路面结构,透水透气性较好,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还只是小规模应用于大型广场、人行... 聚氨酯碎石透水路面(Porous Polyurethane Gravel Pavement,以下简称PPGP)是由聚氨酯胶水与单级配或间断级配骨料按一定配比拌和而成的新型路面结构,透水透气性较好,但由于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目前还只是小规模应用于大型广场、人行道、景观道路及停车场等轻交通道面铺装。通过"非标准肯塔堡飞散试验"和"析漏试验"对PPGP胶水用量范围展开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强度为设计指标,通过分析PPGP抗压及抗折强度随胶水用量的变化规律确定出PPGP的最佳胶水用量。试验结果表明:PPGP-A、PPGP-B和PPGP-C胶水用量范围依次为2.6%~6.6%、2.8%~5.2%、3.6%~7.3%,而最佳胶水用量则依次为:3.7%、3.9%和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孔隙聚氨酯碎石透水路面 胶水用量范围 最佳胶水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搅拌水泥稳定砂砾强度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汝凯 洛桑慈成 +2 位作者 王火明 周刚 刘秘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36,共4页
为了给西藏地区实体工程推荐较优的水泥稳定砂砾的拌和方式,采用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实体工程取芯强度试验,对常规拌和工艺与振动搅拌工艺下不同养生龄期的水泥稳定砂砾的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及其变异系数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 为了给西藏地区实体工程推荐较优的水泥稳定砂砾的拌和方式,采用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实体工程取芯强度试验,对常规拌和工艺与振动搅拌工艺下不同养生龄期的水泥稳定砂砾的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及其变异系数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西藏阿里地区特殊气候环境下,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增长相对缓慢;相比常规搅拌工艺,采用振动搅拌工艺后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的强度变异系数有所减小,混合料拌和更加均匀,抗压强度可提高10%~15%,路用性能得以提升;在相同设计抗压强度条件下可减少水泥用量,节约工程造价,减少基层裂缝,建议在西藏筑路材料匮乏地段可采用振动搅拌技术提高水泥稳定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振动搅拌 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 抗压强度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隙聚氨酯碎石混合料强度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汝凯 王火明 周刚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4-247,共4页
多孔隙聚氨酯碎石混合料(简称PPM)是由聚氨酯胶水与单级配或间断级配骨料按一定配比拌和而成的新型路面材料,其空隙率通常介于15%-30%,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如今,国内外对PPM尚缺乏系统研究,故目前还只是小规模应用于大型广场、... 多孔隙聚氨酯碎石混合料(简称PPM)是由聚氨酯胶水与单级配或间断级配骨料按一定配比拌和而成的新型路面材料,其空隙率通常介于15%-30%,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如今,国内外对PPM尚缺乏系统研究,故目前还只是小规模应用于大型广场、公园道路、城市人行道等轻交通道面铺装。该文采用立方体无侧限抗压试验和矩形梁抗折试验对其强度特性及影响因素展开了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PM的强度随着胶水用量、插捣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碎石粒径、针片状颗粒含量、空隙率的增大而减小;碎石形状越接近于立方体其强度越大;当胶水用量介于4%-6%之间、碎石形状接近于立方体、针片状含量低于5%、插捣次数为50次、养护龄期为24h、养护温度为28℃时,其抗压强度可达到10MPa、抗折强度可达到4.5 MPa,由此可见PPM具有良好的路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孔隙聚氨酯碎石混合料 透水路面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层预制块铺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火明 凌天清 +2 位作者 周刚 王秀 李汝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49,共5页
预制块铺面存在的大量不连续接缝,使其受力和变形不同于常规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基于室内承载板试验和环道试验,提出了预制块铺面结构设计指标——车辙深度;基于车辙深度相同的原则建立了轴载换算方法,提出了预制块路面容许车辙深度取... 预制块铺面存在的大量不连续接缝,使其受力和变形不同于常规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基于室内承载板试验和环道试验,提出了预制块铺面结构设计指标——车辙深度;基于车辙深度相同的原则建立了轴载换算方法,提出了预制块路面容许车辙深度取值范围,进而建立了基于力学的柔性基层预制块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柔性基层 预制块铺面 结构设计 临界弯沉 永久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重载交通的高抗拉复合防裂材料研发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汝凯 崔立龙 +2 位作者 周刚 王火明 陈飞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0,共6页
首先利用MTS疲劳加载试验和滚动荷载疲劳加载试验,研究了8种普通防裂材料防治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的效果,然后优选原材料研发出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条件的高抗拉复合防裂材料——DGQ材料,并通过室内MTS疲劳加载试验对其防反性能和抗老化... 首先利用MTS疲劳加载试验和滚动荷载疲劳加载试验,研究了8种普通防裂材料防治复合式路面反射裂缝的效果,然后优选原材料研发出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条件的高抗拉复合防裂材料——DGQ材料,并通过室内MTS疲劳加载试验对其防反性能和抗老化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以终裂疲劳加载次数为评判指标,8种普通防裂材料中镀锌铁网防治反射裂缝的效果最好,HZ/ZD-4型防反技术次之,而聚酯玻纤布和玻纤格栅防反效果较差;通过镀锌铁网和H型功能材料研发的DGQ防反性能和抗锈蚀性能十分显著,可做到常温施工,性价比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式路面 重载交通 防反性能 DGQ防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碎石混合料透水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周聪 王火明 +1 位作者 李汝凯 陈飞 《公路交通技术》 2015年第6期5-8,17,共5页
结合聚氨酯碎石混合料试验研究课题,通过铺筑G50沪渝高速公路冷水服务区步行道试验路来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在总结聚氨酯碎石混合料透水路面试验路施工工艺的基础上,介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今后聚氨酯碎石透水路面的推广应用... 结合聚氨酯碎石混合料试验研究课题,通过铺筑G50沪渝高速公路冷水服务区步行道试验路来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在总结聚氨酯碎石混合料透水路面试验路施工工艺的基础上,介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今后聚氨酯碎石透水路面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碎石混合料 透水路面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碎石混合料水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火明 胡秋生 李汝凯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6-250,共5页
针对其在高温多雨地区路面工程中的应用环境,采用高温汉堡浸水车辙试验研究在水-热共同作用下PPM的抗变形衰减规律,并与AC—13和PAC—13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PPMA、PPMB、PPMC、AC—13以及PAC—13五种试验材料进行汉堡浸水车辙试验后... 针对其在高温多雨地区路面工程中的应用环境,采用高温汉堡浸水车辙试验研究在水-热共同作用下PPM的抗变形衰减规律,并与AC—13和PAC—13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PPMA、PPMB、PPMC、AC—13以及PAC—13五种试验材料进行汉堡浸水车辙试验后,结果表明:5种道路材料的最终变形依次为-4.21、-3.78、-5.18、-6.89、-4.10 mm;其中PPMB的最终变形最小,AC—13的最终变形最大,故PPM具有较好的水热稳定性能,以PPMB为最优。因此,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可以对该种路面做进一步推广,并且建议优先选用孔隙率为20%的PPM作为铺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透水路面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级超薄彩色抗滑表层材料Puas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火明 杨建国 +1 位作者 李汝凯 伍杰 《公路交通技术》 2017年第2期5-10,共6页
介绍一种新型超薄路面抗滑表层材料Puas(铺装厚度1~2 mm且颜色可调),其可快速提升路面抗滑性能。Puas组分包括单组份水性聚氨酯胶结料(质量百分比3%~6%)、40~80目石英砂或金刚砂骨料(质量百分比94%~97%),以及改善施工和易性和调节固化... 介绍一种新型超薄路面抗滑表层材料Puas(铺装厚度1~2 mm且颜色可调),其可快速提升路面抗滑性能。Puas组分包括单组份水性聚氨酯胶结料(质量百分比3%~6%)、40~80目石英砂或金刚砂骨料(质量百分比94%~97%),以及改善施工和易性和调节固化时间的外掺剂(外掺质量百分比0.1%~0.5%)。对胶结料、骨料和外掺剂用量对Puas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规定的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Puas具有优异的抗滑性、耐磨性、抗剥落性和抗老化性能,各项指标完全满足现行规范对高等级公路抗滑表层的技术要求。Puas施工便捷,开放交通快,成本相对低,市场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抗滑表层 Puas 石英砂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机油底渣再生剂对老化沥青低温性能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汝凯 丁海波 孙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7-663,共7页
为准确评估废机油底渣(WEOB)作为沥青再生剂时对老化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TFOT)和40h长期老化(PAV)试验制备老化沥青,然后采用双边缺口拉伸(DENT)试验、扩展弯曲梁流变(Ex-BBR)试验分别研究了原样沥青、老化... 为准确评估废机油底渣(WEOB)作为沥青再生剂时对老化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TFOT)和40h长期老化(PAV)试验制备老化沥青,然后采用双边缺口拉伸(DENT)试验、扩展弯曲梁流变(Ex-BBR)试验分别研究了原样沥青、老化沥青和添加废机油底渣再生沥青的抗延性断裂性能,以及物理硬化对这3种沥青低温极限分级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原样沥青、老化沥青和再生沥青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使用废机油底渣会降低老化沥青的容许应变(CTOD)和常规弯曲梁流变仪的低温极限分级,经过长期低温恒温处置后,废机油底渣掺量为10%的再生沥青低温极限分级增加明显;老化沥青中添加废机油底渣并不能恢复原样沥青胶结料的表面微观形态,而且形成了更多的相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废机油底渣(WEOB) 微观图像 老化沥青 再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的密级配覆水沥青层的空隙率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立龙 凌天清 +2 位作者 曾凡贵 梁丽娟 李汝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92-4098,共7页
为了解决目前探地雷达金属板反射法无法对覆水沥青层空隙率进行检测的问题,建立三种不同脉冲波入射角的路面结构FDTD数值模型,研究脉冲波色散现象对单色子波反射系数的影响,在干⁃湿双层体系的假设前提下,考虑脉冲波入射角,以全波形反演... 为了解决目前探地雷达金属板反射法无法对覆水沥青层空隙率进行检测的问题,建立三种不同脉冲波入射角的路面结构FDTD数值模型,研究脉冲波色散现象对单色子波反射系数的影响,在干⁃湿双层体系的假设前提下,考虑脉冲波入射角,以全波形反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检测算法,在路表覆水的条件下利用探地雷达获得干燥沥青层的介电常数与空隙率,并建立七种不同含水量干⁃湿双层体系的FDTD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室实测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数值模型脉冲波入射角范围内,单色子波反射系数变异性很小,可视为常数,即入射波各频率点对应的激励值相同;通过非线性检测算法重构而得的合成脉冲波与实际接收波具有较高吻合度,金属板反射法与非线性检测法介电常数测量误差随湿沥青层含水量升高而增大,但非线性检测算法误差增长远小于金属板反射法;与金属板反射法相比,探地雷达非线性检测算法所获得的介电常数相对误差由10.9%降至1.6%,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相对误差由4.6%降至1.1%,空隙率相对误差由24.9%降至7.2%,证明非线性检测算法可有效消除路表覆水的影响,准确计算干燥沥青层的介电常数及空隙率,为沥青面层压实质量实时监控及智能压实技术提供一种精确、高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探地雷达 空隙率 密级配覆水沥青层 介电常数 FDTD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裂缝修补材料Pucs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伍杰 李汝凯 +1 位作者 陈飞 徐周聪 《公路交通技术》 2017年第6期36-41,共6页
介绍一种新型双组份发泡型聚氨酯材料Pucs,其主要用于路面裂缝修补。将该材料与2种常用裂缝修补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其粘结性能、抗水损害性能、高温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等路用性能。结果表明:Pucs材料具有比常规裂缝修补材料更好的路用性能... 介绍一种新型双组份发泡型聚氨酯材料Pucs,其主要用于路面裂缝修补。将该材料与2种常用裂缝修补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其粘结性能、抗水损害性能、高温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等路用性能。结果表明:Pucs材料具有比常规裂缝修补材料更好的路用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路面裂缝修补新材料,值得在裂缝修补领域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修补 聚氨酯 发泡材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CC+AC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飞 伍杰 +1 位作者 李汝凯 徐周聪 《公路交通技术》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新建CC+AC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可借鉴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设计方法,但基于新建复合式路面刚柔界面的复杂特点,增加了将刚柔层间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作为计算沥青层厚度与判断混凝土界面层间处治措施是否满足要求的控制指标。针对刚... 新建CC+AC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可借鉴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设计方法,但基于新建复合式路面刚柔界面的复杂特点,增加了将刚柔层间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作为计算沥青层厚度与判断混凝土界面层间处治措施是否满足要求的控制指标。针对刚柔界面层不同处治方案和材料类型,提出界面粘结强度和抗剪强度的建议值,并介绍新建CC+AC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内容与设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路面 结构设计 界面层强度 设计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沥青添加剂RCC性能研究
16
作者 崔立龙 李汝凯 +2 位作者 程呈 刘建 严荣建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87,共5页
为了探究添加剂RCC的路用性能,进行了不同RCC掺量的沥青结合料的针入度、软化点及5℃延度试验。对加入RCC添加剂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弯曲破坏试验、疲劳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RCC后... 为了探究添加剂RCC的路用性能,进行了不同RCC掺量的沥青结合料的针入度、软化点及5℃延度试验。对加入RCC添加剂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弯曲破坏试验、疲劳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RCC后沥青结合料的高温性能有所下降,低温性能增强,感温性在2‰掺量时最低。加入RCC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降低,水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升高,5‰的RCC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比基质沥青混合料提升67.6%,低温抗裂性能提升最为显著,5‰的RCC沥青混合料比基质沥青混合料低温破坏应变提升80.0%,弯曲应变能提升2.3倍,证明添加RCC可以有效减少沥青路面开裂。建议RCC使用在中国东北和青藏高原等夏凉冬寒地区路面工程中,以减少沥青路面低温开裂、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RCC添加剂 沥青结合料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铰接约束圆孔蜂窝组合梁抗火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鑫 李汝凯 +1 位作者 杨立华 吕俊利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6-83,共8页
为研究铰接约束圆孔蜂窝组合梁的抗火性能,对圆孔蜂窝组合梁进行恒载升温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圆孔蜂窝组合梁在火灾全过程的温度分布、位移变化、破坏形态和耐火极限。结果表明:圆孔蜂窝组合梁孔间腹板和孔边腹板的温度变化基本一致... 为研究铰接约束圆孔蜂窝组合梁的抗火性能,对圆孔蜂窝组合梁进行恒载升温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圆孔蜂窝组合梁在火灾全过程的温度分布、位移变化、破坏形态和耐火极限。结果表明:圆孔蜂窝组合梁孔间腹板和孔边腹板的温度变化基本一致;停止升温后,圆孔蜂窝组合梁经历收缩反拱、挠曲回落和变形恢复三个阶段;圆孔蜂窝组合梁板端形成明显的斜裂缝,且板端斜裂缝在升温阶段和降温阶段发展方向相反,板面纵向裂缝在降温阶段进一步形成、延伸和扩展;蜂窝钢梁端部腹板和下翼缘形成明显的局部屈曲,且下翼缘局部屈曲主要位于梁端第一开孔处;铰接约束圆孔蜂窝组合梁耐火极限时间为78min;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约束 圆孔蜂窝组合梁 抗火性能 恒载升温试验 数值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式路面加筋防裂夹层防治反射裂缝性能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梓敬 李汝凯 +2 位作者 李先延 李杰 陈金彪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2年第6期72-75,共4页
为了研究加筋防裂夹层在复合式路面结构防治反射裂缝的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加筋防裂夹层的不同布置位置、不同荷载作用以及不同加筋材料所产生的不同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加筋防裂夹层在复合式路面结构防治反射裂缝的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加筋防裂夹层的不同布置位置、不同荷载作用以及不同加筋材料所产生的不同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丝网加筋防裂夹层布置于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层底处,其防裂效果与成本比值最高;钢丝网防裂夹层通过自身的高抗拉强度与低延伸率来达到缓解接缝处的应力集中程度与竖向剪切位移,显著降低AC层剪应力、层底拉应力和PCC板顶弯沉差,荷载越大,减小幅度越明显;钢丝网相比土工格栅及土工布防治反射裂缝更加有效。建议加筋防裂夹层布置在AC层层底,在重载交通条件下使用钢丝网作为加筋防裂夹层,可以有效抑制反射裂缝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式路面结构 反射裂缝 加筋防裂夹层 镀锌钢丝网 土工格栅 土工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简析
19
作者 李汝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期134-136,共3页
在我国基础建造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日益增长的公路工程需求量促使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进度的加快,这就凸显出了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工作的重要性,而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实际的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让混凝土路面的关键工序... 在我国基础建造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日益增长的公路工程需求量促使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进度的加快,这就凸显出了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工作的重要性,而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实际的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让混凝土路面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以此来大幅度提高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时十分关键的问题,从而使公路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得到加速提升,这是从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人员首先应该想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施工 混凝土路面 施工技术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运用
20
作者 李汝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公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则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当前若是想有效地推动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那么就有必要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上下功夫。从公路工程施工来说,施工质量对于后续的... 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公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则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当前若是想有效地推动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那么就有必要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上下功夫。从公路工程施工来说,施工质量对于后续的工程使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确保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作为现代化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常用到的一种施工技术,对于保障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石路基施工技术 公路施工 运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