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永领 张荣 +1 位作者 朱烈烈 陈大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对严重多友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和对血清TNF-α、IL-1β、IL-8变化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4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ISS〉16)分为大黄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大黄治疗组在相应综合抢救措施基... 目的:探讨大黄对严重多友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和对血清TNF-α、IL-1β、IL-8变化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4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ISS〉16)分为大黄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大黄治疗组在相应综合抢救措施基础上,给予生大黄粉10g以温开水100mL调匀后经胃管鼻饲,或口服,每日3次,共治疗5天;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5天血清TNF-α、IL-1β、IL-8水平,动态观察血清TNF-α、IL—1β、IL-8的变化,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大黄对多发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当天血清TNF-α、IL-1β和IL-8即开始升高,第2~4天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5天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黄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TNF-α、IL-1β、IL-8水平下降明显(P〈0.01)。结论:大黄可能通过保护胃肠道功能,抑制细胞因子释放,降低炎症反应而对多发伤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多发伤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休克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永领 陈斯霞 +2 位作者 朱烈烈 张荣 陈大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伴休克的救治方法,提高创伤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救治的158例严重多发伤伴休克患者的资料。结果经过综合救治,抢救成功143例(90.5%),死亡15例(9.5%)。需手术治疗83例,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3例。结论建...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伴休克的救治方法,提高创伤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救治的158例严重多发伤伴休克患者的资料。结果经过综合救治,抢救成功143例(90.5%),死亡15例(9.5%)。需手术治疗83例,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3例。结论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开辟绿色生命通道,强调遵循一定的检查程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漏诊;早期合理的容量复苏,正确手术时机和方法能提高整体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多发伤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多发伤并发肺挫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永领 朱烈烈 +1 位作者 张荣 陈大庆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804-806,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多发伤并发肺挫伤患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的影响。方法选择多发伤并发肺挫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并选取2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治...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多发伤并发肺挫伤患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的影响。方法选择多发伤并发肺挫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并选取2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kU,q8h,连用7d。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天的血清TNF-α、IL-8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TNF-α、IL-8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NF-α、IL-8在肺挫伤及其继发性肺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乌司他丁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NF、IL-8含量,对多发伤并发肺挫伤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多发伤 肺挫伤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重度颅脑外伤大鼠模型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永领 项洪武 +1 位作者 朱烈烈 陈大庆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9期1556-1557,共2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对重度颅脑外伤大鼠模型环氧合酶(cyclooxgenase-2,COX-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5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Feeney法制作重度颅脑外伤模型,人参皂苷组在造模前30min按5mg/kg灌胃人参...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对重度颅脑外伤大鼠模型环氧合酶(cyclooxgenase-2,COX-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5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Feeney法制作重度颅脑外伤模型,人参皂苷组在造模前30min按5mg/kg灌胃人参皂苷。造模后6、24、72h共3个时相点取各组大鼠脑组织,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COX-2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COX-2mRNA的表达;模型组和人参皂苷组脑外伤后6h出现COX-2mRNA的表达,24h达到高峰,72h后明显减少;人参皂苷组各个时间点COX-2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重度脑外伤存在COX-2mRNA的异常表达,人参皂苷能抑制COX-2mRNA的表达,可能对脑外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重度颅脑外伤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特点与诊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永领 朱烈烈 +1 位作者 陈大庆 张俊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2385-2386,共2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对2年来1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受伤方式、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治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轻残2例,恢复良好5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具有意识障碍严... 目的:分析并总结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对2年来1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受伤方式、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治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轻残2例,恢复良好5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具有意识障碍严重、诊断和治疗困难、预后差等特点,应结合病人情况采用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和MMP-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永领 杨小龙 龚荣福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6期565-566,共2页
目的研究β-catenin和MMP-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β-cat和MMP-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在食管癌组织异常表达率为64.5%,其异常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 目的研究β-catenin和MMP-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β-cat和MMP-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在食管癌组织异常表达率为64.5%,其异常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静脉侵犯有关。MMP-7在食管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3.4%,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静脉侵犯、浸润深度有关。β-cat的异常表达与MMP-7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r=0.32)。结论β-cat和MMP-7的表达在食管鳞癌进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其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有利于食管癌治疗和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MMP-7 食管鳞癌 表达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7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永领 杨小龙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MMP 7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MP -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食管鳞状细胞MMP -7呈阴性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膜和胞质中,间质细胞中无表达,在食管癌中共阳性表... 目的 探讨MMP 7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MP -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食管鳞状细胞MMP -7呈阴性表达;在食管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膜和胞质中,间质细胞中无表达,在食管癌中共阳性表达率为43 .4% (3 3 / 76) ;MMP 7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静脉侵犯和浸润深度有关(P <0 .0 5 ) ;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化无关(P >0 .0 5 )。结论 MMP- 7在食管鳞癌进展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是1个独立预后指标。常规检测其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有助于食管癌治疗和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7 食管癌组织 其意义 表达及 免疫组化SABC法 癌生物学行为 食管鳞癌 阳性表达率 淋巴结转移 阴性表达 鳞状细胞 癌细胞膜 间质细胞 临床分期 浸润深度 静脉侵犯 病理类型 病理分化 预后指标 常规检测 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颅脑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血清NSE和MBP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永领 朱烈烈 +1 位作者 张荣 陈大庆 《浙江医学教育》 2012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伤为主多发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碱性髓鞘蛋白(MB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体检组为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0例颅脑伤为主多发伤患者的血清NSE和MBP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颅脑伤... 目的:探讨颅脑伤为主多发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碱性髓鞘蛋白(MB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正常体检组为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0例颅脑伤为主多发伤患者的血清NSE和MBP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颅脑伤为主多发伤患者伤后24小时NSE和MBP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22.85±5.74 ng/ml和12.30±3.29ng/ml(P<0.01),在不同GCS评分各组患者之间NSE和MBP均不同(P<0.01);不同ISS评分患者NSE和MBP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NSE和MBP可以作为判断以颅脑伤为主多发伤患者脑挫伤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碱性髓鞘蛋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行紧急气管插管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永领 朱烈烈 +1 位作者 陈大庆 张荣 《浙江实用医学》 2007年第3期172-173,共2页
目的总结紧急气管插管术在严重多发伤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急诊气管插管术抢救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紧急气管插管中,33例成功建立人工通气后,经进一步抢救全部存活;1例行气管插管后,死于重... 目的总结紧急气管插管术在严重多发伤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急诊气管插管术抢救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紧急气管插管中,33例成功建立人工通气后,经进一步抢救全部存活;1例行气管插管后,死于重度颅脑损伤。结论紧急气管插管是急诊抢救一些严重多发伤病例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治疗及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创伤性休克大鼠防御素-5 mRNA的表达影响
10
作者 李永领 项洪武 +2 位作者 朱烈烈 张荣 陈大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97-2299,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大鼠防御素-5(RD-5)mRNA变化及大黄的影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5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性休克组(24只)以及大黄干预组(24只)。观察回肠RD-5m RNA表达,潘氏细胞形态学及大黄对其影响。结果:创伤性休克组和...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大鼠防御素-5(RD-5)mRNA变化及大黄的影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5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性休克组(24只)以及大黄干预组(24只)。观察回肠RD-5m RNA表达,潘氏细胞形态学及大黄对其影响。结果:创伤性休克组和大黄干预组RD-5 mRNA表达量在伤后8h显著升高,伤后24h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而伤后72h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组间比较显示,休克组和大黄干预组伤后8h和24h值差异无显著性,而72h休克组显著低于大黄干预组;两组回肠潘氏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形态学改变。结论:创伤性休克早期RD-5表达增强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大黄对创伤性休克人鼠早期RD-5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作用,72h后能增强RD-5表达作用,对机体胃肠道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创伤性休克:防御素-5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 和β-catenin 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李永领 杨小龙 陈大庆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研究 E-cadherin(E-cad)和β-catenin(β-cat)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 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ABC 法检测 E-cad 和β-cat 在76例食管鳞癌术后病理 标本中的表达。结果:E-cad 在食管癌异常表... 目的:研究 E-cadherin(E-cad)和β-catenin(β-cat)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 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ABC 法检测 E-cad 和β-cat 在76例食管鳞癌术后病理 标本中的表达。结果:E-cad 在食管癌异常表达率为65. 8%(50/76) ,E-cad 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临 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侵犯深度和静脉侵犯有关。β-cat 在食管癌中异常表达率为64. 5%(49/76) ,其 异常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静脉侵犯有关。β-cat 的异常表达与 E-cad 的表达 有一定的相关性(P<0. 001,r=0. 45) 。结论:在食管鳞癌中存在 E-cad/β-cat 复合体的异常表达,粘 附分子异常可能在食管癌的进展中有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它们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对食管癌的治疗和 预后的判断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E-钙黏附素 Β-连接蛋白 食管肿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多发性创伤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12
作者 李永领 朱烈烈 +3 位作者 陈大庆 张荣 张俊志 林露阳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9期646-647,共2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多发伤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1=30,n2=30),并选取2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组。试验组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试验组用药基础上加静脉注...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多发伤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1=30,n2=30),并选取2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组。试验组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试验组用药基础上加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ku,8h1次,连用7d。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7d的IL-6血清含量。结果血清IL-6于创伤后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值(P<0.01),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L-6的可能参与了多发性创伤病理生理过程。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6对多发伤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IL-6 乌司他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李永领 杨小龙 龚荣福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11期1062-1064,共3页
关键词 食管癌 Β-CATENIN WNT信号通路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血清IL-6的变化(附42例分析)
14
作者 李永领 陈大庆 +2 位作者 朱烈烈 张荣 林露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多发伤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与创伤评分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多发性创伤患者42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血清IL-6值于创伤后24 h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动态观察一周,创伤患者... 目的研究多发伤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与创伤评分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多发性创伤患者42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血清IL-6值于创伤后24 h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动态观察一周,创伤患者呈持续性上升变化,轻度患者血清IL-6含量低于重度、极重度患者,血清IL-6的含量随创伤严重程度增加(P<0.05)。结论IL-6可作为判别创伤严重程度的灵敏指标之一,可能参与了多发性创伤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在食管鳞癌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李永领 杨小龙 龚荣福 《世界肿瘤杂志》 2004年第3期239-241,244,共4页
目的 研究E-ca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6例食管癌E-cad的表达。结果 正常食管粘膜细胞膜E-cad表达呈阳性。在癌组织中,E-cad细胞膜表达减弱。E-cad减弱表达率为65.8%(50/76),E-cad表达与病理分... 目的 研究E-cad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6例食管癌E-cad的表达。结果 正常食管粘膜细胞膜E-cad表达呈阳性。在癌组织中,E-cad细胞膜表达减弱。E-cad减弱表达率为65.8%(50/76),E-cad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P=0.02)、漫润深度(P=0.024)、静脉侵犯(P=0.04)、淋巴结转移(P=0.022)和临床分期(P=0.04)具有相关性;而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E-cad表达降低占56.25%(27/48),有淋巴结转移组占82.14%(23/28),两者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有静脉侵犯组E-cad表达降低率为92.86%(13/14)和无静脉侵犯组为59.68%(37/62),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E-cad减弱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差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表达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静脉 食管鳞癌 减弱 D细胞 癌生物学 癌组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和α-caten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李永领 杨小龙 陈大庆 《浙江实用医学》 2005年第5期301-302,326,共3页
目的研究E-cadherin和α-caten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E-cad和α-cat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结果E-cad在食管癌减弱表达率为65.8%(50/76),与病理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侵... 目的研究E-cadherin和α-cateni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E-cad和α-cat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结果E-cad在食管癌减弱表达率为65.8%(50/76),与病理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侵犯深度和静脉侵犯有关。α-cat在食管癌组织异常表达率为61.8%(47/76),与分化程度有关。结论在食管鳞癌中存在黏附分子的异常表达,黏附分子的异常可能在食管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它们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对食管癌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E-CADHERIN α-eatenin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与食管癌
17
作者 李永领 杨小龙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3年第10期768-770,共3页
连环素(Catenin,Cats)是一组具有相似结构的胞内糖蛋白家族,它们的氨基酸组成中都具有数个相同序列的结构域。
关键词 Β-CATENIN 食管癌 连环素 胞内糖蛋白 结构特征 细胞粘附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对颅脑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大庆 朱烈烈 +1 位作者 李永领 张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l对颅脑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用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即病理对照组(n=10)与人参皂甙Rgl治疗组(n=40)。以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进行神...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l对颅脑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用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即病理对照组(n=10)与人参皂甙Rgl治疗组(n=40)。以普通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进行神经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并以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率的检测。结果:人参皂甙Rgl能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且随着人参皂甙剂量的增加,凋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人参皂甙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人参皂甙Rgl能降低颅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率,且呈剂量依赖性其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人参皂甙 大鼠 神经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创伤性休克大鼠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莹莹 朱烈烈 +1 位作者 李永领 陈大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期159-161,共3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大鼠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变化及大黄的对其影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7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性休克组(32只)以及大黄干预组(32只)。观察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回肠形态学及大黄对上述...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大鼠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变化及大黄的对其影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7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创伤性休克组(32只)以及大黄干预组(32只)。观察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回肠形态学及大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创伤性休克和大黄干预组DAO活性在伤后2h均显著升高(P<0.01),伤后48h达高峰,伤后72h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内毒素水平则在伤后2h均显著升高(P<0.01),伤后24h达高峰,伤后48h和72h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休克组和大黄干预组之间比较发现,DAO活性和内毒素水平在伤后2h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24h、48h和72h休克组则显著高于大黄干预组(P<0.01)。休克各组中,可见肠黏膜绒毛水肿,稀疏、片状坏死、脱落,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淋巴滤泡增生等病理改变,大黄干预组肠黏膜在伤后各时间点也可见上述变化,但较上述各组明显改善。结论创伤性休克早期即有肠屏障功能的严重受损,动态监测DAO和内毒素对了解创伤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改变有重要意义,大黄对创伤性休克大鼠具有胃肠道保护作用,从而有降低DAO和内毒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创伤性休克 二胺氧化酶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大鼠重型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烈烈 陈大庆 +1 位作者 李永领 张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2期2554-2557,共4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对重型脑外伤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未治疗组10只,人参皂苷治疗组40只。参照Feeney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并于术后6h、24h、48h、72h、5天、7天...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对重型脑外伤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未治疗组10只,人参皂苷治疗组40只。参照Feeney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并于术后6h、24h、48h、72h、5天、7天共6个时相点取大鼠脑组织,用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线粒体形态的改变;应用RT-PCR法检测神经细胞COX-2 mRNA的表达。结果:未治疗组脑外伤后6h出现较多TUNEL染色阳性细胞,72h达到高峰,5天后明显减少;人参皂苷治疗组各个时间点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电镜下可见细胞固缩,凋亡小体形成,线粒体肿胀变形。COX-2mRNA的表达与细胞凋亡同步升高并同步下降,治疗组各个时间点COX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结论:COX-2诱导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作用在重型脑外伤后的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人参皂苷对大鼠重型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人参皂苷抑制COX-2的表达,从而抑制COX-2诱导的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重型脑外伤 细胞凋亡 线粒体途径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