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导电中空碳纳米球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永素 易泽军 +2 位作者 邵亚欣 李豪翔 李振湖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26-133,共8页
纳米导电剂是保证超级电容器高功率的重要辅助材料,但目前广泛应用的导电碳黑对离子传输的通道不足,从而限制其倍率性能的提高。为此,本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中空碳纳米球(HSP)导电剂用于超级电容器研究。通过以苯胺-吡咯共聚物空心球... 纳米导电剂是保证超级电容器高功率的重要辅助材料,但目前广泛应用的导电碳黑对离子传输的通道不足,从而限制其倍率性能的提高。为此,本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中空碳纳米球(HSP)导电剂用于超级电容器研究。通过以苯胺-吡咯共聚物空心球为碳源,简单一步微波高温碳化获得HSP。研究结果表明,高石墨化HSP既具有高电子导电性,同时又可以保存电解液和提供更多的离子运输通道,从而提升电极的电荷传输速率。与商用碳材料一起制备电极,在1~10 A·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达108~98 F·g^(-1),优于导电碳黑制备的电极。此外,基于HSP有机超级电容器具有高能量密度(15.1 Wh·kg^(-1))和高功率密度(10550 W·kg^(-1)),比SP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和功率密度(6.7 Wh·kg^(-1),7500 W·kg^(-1))分别提高了130%和40%,并保持长的循环稳定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空心化的导电剂HSP作为辅材可以有效增强超级电容器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剂 电荷传输 中空碳纳米球 超级电容器
原文传递
酱香型酒糟中难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琳 齐晓冬 +5 位作者 李永素 杨玉波 杨鸣华 陈毅 孔令义 王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1-467,共7页
为了研究酱香型酒糟中难挥发性化学成分,实验以75%乙醇提取茅台酒糟,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对酒糟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1个化合物。化合物经ESI-MS和NMR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分别鉴定... 为了研究酱香型酒糟中难挥发性化学成分,实验以75%乙醇提取茅台酒糟,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对酒糟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1个化合物。化合物经ESI-MS和NMR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分别鉴定为十五烷酸(1)、十六烷酸(2)、反式-2-癸烯酸(3)、十八酸正壬酯(4)、十八酸乙酯(5)、亚油酸乙酯(6)、十二烷酸(7)、1,3-二辛酰基-2-亚油酰基甘油(8)、环(苯丙氨酸-脯氨酸)(9)、环(脯氨酸-亮氨酸)(10)、3,6-双(2-甲基丙基)-2,5-哌嗪二酮(11)、4-羟基苯乙醇(12)、2,4-二羟基苯甲酸(13)、豆甾醇(14)、2-呋喃甲酸(15)、缬氨酸(16)、L-丙氨酰-L-脯氨酸(17)、二氢槲皮素(18)、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19)、槲皮素(20)、柚皮素(21)。化合物1~21为首次从酒糟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酒糟 石油醚部位 乙酸乙酯部位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台酒糟中生育酚类、甾醇类和三萜类物质的检测及溯源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光源 陈宗校 +3 位作者 杨理章 李永素 王和玉 王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7-302,共6页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酒糟中生育酚类、甾醇类和三萜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考察溶剂种类及料液比对目标物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实现茅台酒糟中5种生育酚类、9种甾醇类和4种三萜类物质的定性以...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酒糟中生育酚类、甾醇类和三萜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考察溶剂种类及料液比对目标物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实现茅台酒糟中5种生育酚类、9种甾醇类和4种三萜类物质的定性以及其中7种生育酚类和甾醇类物质的定量分析。7种物质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稳定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均不高于6.40%),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在88.9%~102.3%之间),通过对茅台酒糟中18种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溯源分析,明确酿酒原料是其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台酒糟 生育酚 甾醇 三萜 生物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