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桂媛\景观设计
1
作者 李桂媛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李桂
原文传递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美好城市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桂媛 陈静 余菲菲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26,30,共5页
美好城市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美好城市的营建要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遵循"控制城市的规模、发展区域城市圈、优化城市圈交通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与管理、保护城市... 美好城市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美好城市的营建要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遵循"控制城市的规模、发展区域城市圈、优化城市圈交通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与管理、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突出城市特色,城市发展战略要具有前瞻性与可持续性、优化城市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等建设原则,最终建立起人性化、安全、健康、舒适、宜居的美好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科学 美好城市 生态和谐 节约资源 低碳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民居空间重构的山地城镇景观特色初探--以武陵山区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桂媛 谢涵笑 黄东升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城镇化逐渐影响着山地村寨的发展,正处于旅游开发进程中的武陵山区,面临着构建地域性山地城镇景观特色的挑战。本文以武陵山区为例,以秀山县大寨村土家族传统民居空间为分析对象,利用空间句法分析该村寨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在... 城镇化逐渐影响着山地村寨的发展,正处于旅游开发进程中的武陵山区,面临着构建地域性山地城镇景观特色的挑战。本文以武陵山区为例,以秀山县大寨村土家族传统民居空间为分析对象,利用空间句法分析该村寨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在山地城镇发展背景下,探寻以传统民居空间重构为途径的山地城镇景观特色构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传统民居 空间重构 山地城镇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生态学视角的山地产业园生态规划探讨─-以巴东综合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桂媛 段中元 刘鸿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91,共4页
运用产业生态学原理,对山地产业园区进行生态规划,既能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便于循环产业网络的形成,增强产业园发展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又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生产环节带来的环境污染。其关键在于构建可持续的特色产业... 运用产业生态学原理,对山地产业园区进行生态规划,既能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便于循环产业网络的形成,增强产业园发展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又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生产环节带来的环境污染。其关键在于构建可持续的特色产业生态网络,集约开发土地与资源,构建山地产业园生态安全格局,通过产业间生态链的作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使用最优化、废物排放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学 产业园 生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水景观设计生态理念的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桂媛 陈池 郑江英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3-54,共2页
近年来,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使得环境景观在人们的意识中不断强化,尤其是滨水景观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同时,由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排放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将成为我国21世... 近年来,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使得环境景观在人们的意识中不断强化,尤其是滨水景观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同时,由于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排放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将成为我国21世纪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因此,探讨滨水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促使滨水景观设计向自然生态与人文文化和谐共生的方向发展,对于人、水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景观 生态理念 水短缺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的湖北省秭归县城镇适度规模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桂媛 杨凡星 李悦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3-157,共5页
国家层面社会经济与城镇化的转型发展及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推进为三峡库区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定了方向。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从资源消耗和土地安全视角分别对县域和中心城区的适度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 国家层面社会经济与城镇化的转型发展及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推进为三峡库区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定了方向。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从资源消耗和土地安全视角分别对县域和中心城区的适度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5年秭归县域适度人口规模为31.03万人,用地规模244.64km^2,预留用地132.26 km^2,而秭归中心城区适度人口规模为21.01万人,用地规模18.91 km^2,预留空间约9.01万人、11.82 km^2,表明秭归县域人口已超出生态限制,且多处于农村,应控制生态资源消耗,加强构建县城—重点镇—基础镇的城镇体系,逐步引导农村人口向秭归城镇体系各节点合理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中心城区 适度规模 湖北省秭归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城市边缘区土地生态效率及效益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桂媛 郭琦 杨凡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48-52,63,共6页
以宜昌城市边缘区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遥感数据为基础,参考Costanza和谢高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对宜昌城市边缘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2015年宜昌市边缘区遥感数据,运用FRAGSTAS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其内... 以宜昌城市边缘区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遥感数据为基础,参考Costanza和谢高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对宜昌城市边缘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2015年宜昌市边缘区遥感数据,运用FRAGSTAS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其内土地景观格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地生态效益上,区域内4个时期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均大幅下降,呈恶性发展趋势;在土地利用格局上,区域内土地斑块分散且破碎,斑块面积小.说明交通及工矿用地对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的侵占,导致了边缘区整体景观格局失衡.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景观格局,是提高宜昌城市边缘区生态价值和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昌城市边缘区 土地利用生态性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景观格局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自然资本与生态功能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桂媛 杨凡星 +1 位作者 程丽媛 凌志常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6年第11期1323-1328,F0004,共7页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三峡库区整体及各区县生态足迹及生态效率,利用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盈余/赤字、生态效率等四个指标从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两个层面,基于2003—2015年三峡库区自然资本状态数据,对比分析了该区域...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三峡库区整体及各区县生态足迹及生态效率,利用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盈余/赤字、生态效率等四个指标从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两个层面,基于2003—2015年三峡库区自然资本状态数据,对比分析了该区域自然资本与生态功能的演变特征及空间格局。结果显示:1基于时间序列分析,2003—2015年库区自然资源消耗逐年增长,人均增幅为21.4%,且耕地和化石能源地需求尤为明显,约占总足迹的95%左右,库区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呈逐渐恶化的趋势。库区生态效率提高近5.76倍,2013年后增速放缓,表明随着三峡库区作为长江流域生态涵养功能区,其核心任务是以生态保护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转型发展。2基于空间序列分析,三个时段的库区各区县自然资本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县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呈现"沿江低—内陆高",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呈现"首尾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表明随着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三峡库区的区域枢纽作用及区域间的生态涵养效应进一步凸显。基于此,三峡库区应构建以"宜昌、万州和重庆"经济增长极和以"巫溪、武隆"为生态涵养的"沿江—内陆"区县空间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生态保护联动、人居环境建设联动;有效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战略,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生态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自然资本 生态功能 生态足迹 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英美电影赏析课的思考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桂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9-,92,共2页
阐述英美电影赏析课的重要性及其优越性,结合所授课程提出了电影教学法的四个步骤:选择电影、背景知识介绍、放映电影、观后活动。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电影教学 教学步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规合一背景下乡村规划实证研究--以宜昌市车溪村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桂媛 刘迪 凌志常 《华中建筑》 2018年第10期95-100,共6页
该文基于当前"多规合一"规划背景,以湖北省宜昌市车溪村规划为例,从乡村"多规合一"的内涵理念出发,进行"多规合一"乡村规划实证研究,探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融洽的乡村"多规合一&... 该文基于当前"多规合一"规划背景,以湖北省宜昌市车溪村规划为例,从乡村"多规合一"的内涵理念出发,进行"多规合一"乡村规划实证研究,探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融洽的乡村"多规合一"规划统筹方法。对乡村规划中多种规划的矛盾和冲突进行协调,以生态空间为规划图底,重视对生态用地的管控,实现生态包容共生;推进乡村产业有序合理升级,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凝聚乡村人气,传承民俗文化遗产,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和谐的土地利用格局。实现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推动车溪村经济文化建设,促进乡村空间城乡和谐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为构建多规协调的乡村规划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规合一 乡村规划 车溪村 三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禁忌语及委婉语探讨 被引量:51
11
作者 李桂媛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8-50,共3页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禁忌语和委婉语 ,且两种语言在禁忌话题上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对这两种语言的禁忌语、委婉语的表达方式及其变化进行分析 ,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 禁忌语 委婉语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建设中的景观生态性初探
12
作者 李桂媛 陈池 胡一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3-124,共2页
新中国建国50多年间共修建水库8万多座。当前,中国水利建设已转向西部的岷江、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等流域。这些水利建设工程对于国家、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水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水... 新中国建国50多年间共修建水库8万多座。当前,中国水利建设已转向西部的岷江、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等流域。这些水利建设工程对于国家、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水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水利建设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变“积极开发”为“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水利建设的发展战略。水利建设应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依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保护优先”的原则,走生态、景观、人水和谐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建设 生态环境 水资源 景观 景观生态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度假酒店建筑的地域文化性表达之初探——以神农架神林酒店建筑设计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桂媛 李原野 杨凡星 《城市建筑》 2016年第6期-,共2页
地域文化影响着建筑的内涵与外显.作为建筑性格的文化基因,近年来已然成为当代建筑师所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当下旅游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的现状出发,通过解读地域文化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其与建筑设计的相关关系.并以神农架旅游度假酒店建筑... 地域文化影响着建筑的内涵与外显.作为建筑性格的文化基因,近年来已然成为当代建筑师所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当下旅游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的现状出发,通过解读地域文化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其与建筑设计的相关关系.并以神农架旅游度假酒店建筑设计为例,探索了地域文化基因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对空间布局、功能布置以及形态构建等方面的影响与引导,总结归纳了地域建筑文化魂的重塑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酒店建筑 地域文化 建筑文化基因 神农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三峡库区带状聚落空间拓展研究
14
作者 李桂媛 程丽媛 +1 位作者 刘鸿琳 凌志常 《科教导刊》 2018年第15期62-66,共5页
三峡库区带状聚落空间是自然环境与人居空间的物化体现,整体考量聚落空间形态,选择有利于聚落未来发展的空间拓展方式,是传统聚落科学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空间句法为分析方法,研究三峡库区带状聚落的现存空间特点,并对现... 三峡库区带状聚落空间是自然环境与人居空间的物化体现,整体考量聚落空间形态,选择有利于聚落未来发展的空间拓展方式,是传统聚落科学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空间句法为分析方法,研究三峡库区带状聚落的现存空间特点,并对现有空间进行拓展模拟及量化对比分析,提炼出对库区传统聚落空间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空间拓展方式及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三峡库区 带状聚落 空间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过氧化损伤对培养内皮细胞产生cAMP、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桂媛 米小轶 宋继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脂质过氧化损伤后内皮细胞产生环磷腺苷酸(cAMP)、一氧化氮(NO)的量的变化及NO形成过程中第二信使cAMP的作用。方法:用联胺、硒作为氧化剂及抗氧化剂,应用光镜、电镜、丙二醛测定方法观察内皮细胞脂质过氧... 目的:研究脂质过氧化损伤后内皮细胞产生环磷腺苷酸(cAMP)、一氧化氮(NO)的量的变化及NO形成过程中第二信使cAMP的作用。方法:用联胺、硒作为氧化剂及抗氧化剂,应用光镜、电镜、丙二醛测定方法观察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用放免方法测细胞内cAMP含量,Griess方法测培养液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NO-2)的含量。结果:联胺可以引起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低、中联胺浓度组cAMP含量明显升高,硒保护组比损伤组降低(P<0.01),高联胺浓度组cAMP降低,加硒组有所回升(P<0.05)。但NO含量随联胺浓度升高增多(P<0.01),硒可使NO升高程度减小(P<0.05)。cAMP升高因素可使内皮细胞(EC)产生NO增多。结论:轻中度或早期动脉硬化(AS)病变可能是通过cAMP介导的;cAMP可能在NO合成中起一定作用。以往NO“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过氧化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CAMP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外院题库建设
16
作者 李桂媛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54-55,共2页
九八年初我院成立了英语和日语两个题库组。建立题库是现代化考试制度的需要,是促进教考分离、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题库建设 试题库 教考分离 提高教学质量 主观题 教学改革 外语学习 考试制度 写作能力 规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 被引量:48
17
作者 余菲菲 李桂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7-101,共5页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增强人们对校园景观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大学校园 景观空间 识别性 归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ERP中的成本管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桂媛 陈驰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4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企业资源计划 ERP 成本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学体育馆室内声学环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运江 徐波 +1 位作者 李桂媛 周小庚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13-315,共3页
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使房间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是音质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三峡大学室内体育馆空场混响时间的测试及对满场混响时间的推算,给出了定量的音质评价.
关键词 三峡大学体育馆 声学环境 混响时间 音质设计 空场 满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探析——以宜昌市沙镇溪镇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段中元 李桂媛 马林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87,共5页
沙镇溪镇是三峡库区典型的山地小城镇,地质条件特殊,生态资源丰富,有多处滑坡体,用地紧张。其总体规划修编通过对集镇现状全方位的调研,综合分析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人口、经济、人文等特点,提出"人文、生态、个性构建"的规... 沙镇溪镇是三峡库区典型的山地小城镇,地质条件特殊,生态资源丰富,有多处滑坡体,用地紧张。其总体规划修编通过对集镇现状全方位的调研,综合分析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人口、经济、人文等特点,提出"人文、生态、个性构建"的规划理念,形成"一心、一轴、两脉、四区"的用地空间布局结构,以及"两心、两轴、多节点"的空间景观格局,力求将沙镇溪镇打造成集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于一体的生态工业重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小城镇 总体规划 沙镇溪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