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用 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危险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继先 张良安 +4 位作者 李本孝 赵永成 高智伟 王知权 张景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5-68,72,共5页
本研究总结和分析我国 24省、直辖市、自治区 1950~ 1980年间在职的 27 011名医用 X射线工作者和同期 25 782名非放射科室医务人员在 1950~ 1995年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用回顾剂量学方法估算其累积受照剂量,并据此评价癌患风险。结... 本研究总结和分析我国 24省、直辖市、自治区 1950~ 1980年间在职的 27 011名医用 X射线工作者和同期 25 782名非放射科室医务人员在 1950~ 1995年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用回顾剂量学方法估算其累积受照剂量,并据此评价癌患风险。结果表明, X射线工作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医务人员,相对危险( RR)为 1.2;危险明显增加的肿瘤是白血病、皮肤癌、女性乳腺癌、肺癌、肝癌、膀胱癌和食道癌,其 RR分别为: 2.2、 4.1、 1.3、 1.2、 1.2、 1.8和 2.7。对 X射线工作者患恶性肿瘤相对危险与开始从事 X射线工作后的年限、开始从事 X射线工作时的年龄和年代、累积受照剂量进行分析表明: X射线工作者的白血病、皮肤癌、妇女乳腺癌、可能还有甲状腺癌危险的增高与职业 X射线照射有关。当累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时,这些肿瘤的危险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X射线工作者 辐射致癌 危险评价 恶性肿瘤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家族聚集性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危险因素、分离比、遗传度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贾卫华 王继先 李本孝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 研究遗传因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1∶ 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从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医院收集了 1996年 10月~ 1997年 1月间入院的乳腺癌新发病例及其对照计 313对 ,并对其进行家系调查。采用 L ogistic回归分... 目的 研究遗传因素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1∶ 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从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医院收集了 1996年 10月~ 1997年 1月间入院的乳腺癌新发病例及其对照计 313对 ,并对其进行家系调查。采用 L 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乳腺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 i- Mantel- Gart法进行乳腺癌分离比的估算 ,采用 Falconer回归法进行遗传度估算。结果 乳腺癌家族史是一显著的危险因素 ,且与其它因素之间存在广泛的交互作用。 5 .0 2 %的病例具有乳腺癌家族史。先证家系中一级亲属的乳腺癌累积发病率为 9.99% ,大于二、三级亲属和非血缘亲属。分离比为 0 .0 2 2 7± 0 .0 0 8,遗传度为 35 .6± 5 .8%。结论 遗传因素与乳腺癌发生危险显著相关 ,并可能加强其它危险因素的致癌作用。遗传模式遵循多基因遗传 ,在东西方种族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家族聚集性 遗传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女性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乳腺癌危险及其因素分析
3
作者 贾卫华 王继先 +3 位作者 李本孝 高智伟 徐钧 张景源 《中国肿瘤》 CAS 1997年第4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乳腺癌 X线诊断 女性 X线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女性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乳腺癌危险分析
4
作者 王继先 李本孝 +2 位作者 高智伟 徐钧 张景源 《辐射防护通讯》 1995年第5期35-38,共4页
女性乳腺是辐射致癌敏感的组织,本文对“全国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剂量与效应关系研究”协作组1981、1986和1991年三次随访调查的资料进行了分析,以期提供职业照射对妇女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及其有关规律的资料。
关键词 医用X射线诊断 女性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1PMC车丝机刀具的国产化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沙波 李本孝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螺纹加工刀具 数控机床 471车丝机 研制 国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1/172数控切断机床刀具的国产化研制
6
作者 赵志江 沙波 +1 位作者 王本臣 李本孝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无缝钢管 数控切断机床 数控刀具 国产化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听力语言残疾人现况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惠桃 李咸龙 +1 位作者 李本孝 戴明德 《云南医药》 CAS 1991年第4期225-227,共3页
按照《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我省于1987年4月1日至5月7日进行了五类残疾人抽样调查,现将听力语言残疾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听力语言残疾标准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 按照《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我省于1987年4月1日至5月7日进行了五类残疾人抽样调查,现将听力语言残疾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听力语言残疾标准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语言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能说话或语言障碍,从而难能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力语言残疾包括:(一)听力和语言功能完全丧失(既聋又哑);(二)听力丧失而能说话或构音不清(聋而不哑);(三)单纯语言障碍包括失语、失音、严重口吃和构音不清。听力残疾的分级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语言残疾 抽样凋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治戎老中医辨治慢性肝炎七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本孝 叶泉 张晓燕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共2页
已故名老中医李治戎业医五十余年,生前擅长中医内科,尤其对中医肝病辨治颇具特色,临床疗效卓著;李老晚年,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更加丰富,学术水平更加炉火纯青。其治疗慢性肝炎,大致可归纳为七法,即清热化湿、疏肝和胃排毒,理气活血解毒,... 已故名老中医李治戎业医五十余年,生前擅长中医内科,尤其对中医肝病辨治颇具特色,临床疗效卓著;李老晚年,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更加丰富,学术水平更加炉火纯青。其治疗慢性肝炎,大致可归纳为七法,即清热化湿、疏肝和胃排毒,理气活血解毒,挟胸养肝兼解毒,养阴柔肝佐以祛湿解毒,控制肝痛,消除肝火,滋养肝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辨治经验 李治戎 七法 名老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套管外螺纹内支撑设计改进
9
作者 李本孝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0-131,共2页
在加工石油套管外螺纹时,涨套式内支撑在使用过程中,当管子内径的椭圆度在公差范围内时,弹簧涨套能比较均匀地涨到管子内壁上,在加工外螺纹时起支撑和吸振作用。而当管子内径的椭圆度超出公差范围时,容易造成加工出来的螺纹径向跳动超... 在加工石油套管外螺纹时,涨套式内支撑在使用过程中,当管子内径的椭圆度在公差范围内时,弹簧涨套能比较均匀地涨到管子内壁上,在加工外螺纹时起支撑和吸振作用。而当管子内径的椭圆度超出公差范围时,容易造成加工出来的螺纹径向跳动超出公差范围,使产品不合格。为此,需要将涨套式内支撑结构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螺纹 支撑设计 石油套管 公差范围 内支撑 椭圆度 吸振 径向跳动 支撑结构 不合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EPIDEMIOLOGY AND MOLECULAR GENETIC STUDY ON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10
作者 贾卫华 王继先 +1 位作者 李本孝 李征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1-237,共7页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susceptibility for breast cancer of Chinese, a hospital-based case-control study, pedigree survey and molecular genetic study were conducted. Methods.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susceptibility for breast cancer of Chinese, a hospital-based case-control study, pedigree survey and molecular genetic study were conducted. Methods.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and stratification methods were used in the risk factors analysis. Li-Mantel-Gart and Falconer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egregation ratio and heritabilit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and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were used to detect AI, G-band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hromosome aberr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 Results. 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 is related to enhanced breast cancer risk significantly, OR is 3905(95%CI=1079~1413), and it widely interacts with other risk factors. Accumulativ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n first degree relatives is 999%, which is larger than that in second, third degree and non-blood relatives. Segregation ratio is 0021, heritability among first degree relatives is 356±58%. Frequencies of LOH at BRCA1 and BRCA2 loci in sporadic breast cancer are 612% and 577% respectively. In the sibs, both of them show LOH at D13S173 locus, and high frequencies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s. Genetic susceptibility contributes to breast cancer occurrence of Chinese, and its racial variation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large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genetic susceptibility case-control stud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盐浴炉,提高生产效率
11
作者 丁显珂 李本孝 《金重科技》 1990年第2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盐浴炉 生产效率 调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恶性肿瘤危险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继先 李本孝 +4 位作者 赵永成 高智伟 徐钧 张景源 青山乔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4-238,共5页
目的提供职业照射诱发人类恶性肿瘤的证据和评价其危害.方法用O/E程序分析了我国24省、直辖市、自治区1950~1980年间在职的27 011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和25 782名其他科医务工作人员1950~1995年间的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结果 X射线工作... 目的提供职业照射诱发人类恶性肿瘤的证据和评价其危害.方法用O/E程序分析了我国24省、直辖市、自治区1950~1980年间在职的27 011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和25 782名其他科医务工作人员1950~1995年间的恶性肿瘤发病资料.结果 X射线工作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医务人员,相对危险(RR)为1.2,95%可信限(CI)为1.1~1.3.发病率明显增加的肿瘤是白血病、皮肤癌、女性乳腺癌、肺癌、肝癌、膀胱癌和食管癌;RR分别为:2.2、4.1、1.3、1.2、1.2、1.8和2.7.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见增高RR=1.6,95%(CI)为0.9~2.6.结论 X射线工作者白血病、皮肤癌、女性乳腺癌,可能还有甲状腺癌相对危险的增高与职业X射线的照射有关,当累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时,这些肿瘤的相对危险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1995年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恶性肿瘤 辐射致癌 电离辐射
原文传递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非肿瘤死亡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贾卫华 王继先 +2 位作者 李本孝 赵永成 张景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 研究职业X射线照射对人类非肿瘤性疾病的影响及其规律。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放射组 )及非放射科室医务工作者 (对照组 )的非肿瘤死因进行了随访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 放射组非肿瘤死亡危险明显... 目的 研究职业X射线照射对人类非肿瘤性疾病的影响及其规律。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放射组 )及非放射科室医务工作者 (对照组 )的非肿瘤死因进行了随访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 放射组非肿瘤死亡危险明显高于对照组 ,RR =1 18,P <0 0 1。危险显著增高的非肿瘤死因有 :冠心病 ,RR =1 39(P <0 0 1) ;脑血管病 ,RR =1 36 (P <0 0 1) ;再生障碍性贫血 ,RR =10 35 (P <0 0 1) ;神经系统疾病 ,RR =2 0 6 (P <0 0 1) ;及皮肤、皮下组织疾病 ,RR =3 2 3(P <0 0 5 )。结论 受到长期职业照射的X射线工作者非肿瘤病因死亡危险显著增高 ,其中冠心病、脑血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1995年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非肿瘤死因 危险因素 疾病调查
原文传递
中国人主要脏器重量参考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继先 李本孝 +10 位作者 陈如松 赵永昌 徐钧 高智伟 卢正福 郭丰莉 张英珊 罗殿中 李坤雄 李志尚 李佩娟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8-254,共7页
本文作者收集了我国建国以来各主要医学院校解剖教研室和病理教研室、法医研究所及医院病理科的尸解记录,根据参考值应取自正常健康人的原则,提出资料的选择标准,按标准从中选择了8273例发育正常的急死者的正常脏器,按男、女分... 本文作者收集了我国建国以来各主要医学院校解剖教研室和病理教研室、法医研究所及医院病理科的尸解记录,根据参考值应取自正常健康人的原则,提出资料的选择标准,按标准从中选择了8273例发育正常的急死者的正常脏器,按男、女分16个年龄组对其12个脏器(脑、心、肾、肝、肺、胰、脾、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脑垂体、睾丸)的重量进行了统计分析。为了解国人脏器重量的长期增长趋势,将1970年前和1970年后的尸解脏器重量作了统计对比。在此基础上根据国人脏器重量增长的年龄阶段性,性别差异,长期增长趋势,和使用方便等原则,用内插三次样条近似函数曲线方法推荐了中国男、女各代表年龄组(0,1,5,10,15,20~50)的12个脏器重量的参考值。同时用脏器重量与体重的回归方程计算了成人参考体重下各脏器重量的预期值。比较表明预期值与参考值非常接近,证明所推荐的脏器重量参考值的合理性。最后对推荐的中国人脏器重量参考值与现行ICRP和日本参考人值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 重量 参考值 中国人
原文传递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肿瘤死亡危险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永成 王继先 +3 位作者 张卫 李本孝 樊体强 张景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研究职业X射线照射所致人类恶性肿瘤的死亡危险及其规律.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调查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及非射线医务工作者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并用O/E程序对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间肿瘤死亡危险进行分析.结果医用诊断X射线... 目的研究职业X射线照射所致人类恶性肿瘤的死亡危险及其规律.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调查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及非射线医务工作者的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并用O/E程序对X射线工作者1950~1995年间肿瘤死亡危险进行分析.结果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与非射线工作者比恶性肿瘤死亡相对危险(RR)显著增高,特别是在早期队列,全部癌的RR=1.26,95%可信限(CI):1.14~1.38,其中白血病RR=2.48,95%CI:1.68~3.51,食管癌RR=3.18,95%CI:2.02~4.77,肝癌RR=1.54,95%CI:1.27~1.86和骨癌RR=2.48,95%CI:1.00~5.40;近期队列中只有食管癌RR=4.19,95%CI:1.80~8.25和肺癌RR=1.60,95%CI:1.10~2.25的死亡危险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当职业照射的累积剂量达到一定水平,可导致恶性肿瘤死亡危险的显著性增加;白血病和部分实体癌RR显著增高与职业X射线照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1995年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恶性肿瘤 死亡 放射卫生
原文传递
中国医用X射线工作者白血病危险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继先 李本孝 +1 位作者 赵永成 张景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44-347,共4页
目的 研究小剂量电离辐射慢性照射的致白血病作用并评价其危害。方法 用O/E程序分析了我国 2 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195 0~ 1980年在职的 2 70 11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和 2 5 782名医院其他科室医务工作者 195 0~ 1995年白血病的... 目的 研究小剂量电离辐射慢性照射的致白血病作用并评价其危害。方法 用O/E程序分析了我国 2 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195 0~ 1980年在职的 2 70 11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和 2 5 782名医院其他科室医务工作者 195 0~ 1995年白血病的发病资料。结果 X射线工作者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 ,相对危险度 (RR)为 2 .17,95 %可信限 (CI) 1.5 8~ 2 .91。白血病的RR以 196 0年前开始从事放射工作和开始从事放射工作时年龄小于 2 0岁者最高 ,且其发病年龄也明显提前。结论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患白血病的危险与职业X射线照射有关。当X射线照射剂量累积到一定水平时 ,可导致患白血病的危险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X射线工作者 白血病 危险性评估
原文传递
我国女性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乳腺癌危险及其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继先 贾卫华 +3 位作者 李本孝 高智伟 徐钧 张景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25-327,共3页
为研究低剂量长期职业照射能否诱发妇女乳腺癌及癌发生的影响因素,作者对全国女性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乳腺癌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作了队列研究及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X线工作者乳腺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危险增高主要见... 为研究低剂量长期职业照射能否诱发妇女乳腺癌及癌发生的影响因素,作者对全国女性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乳腺癌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作了队列研究及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X线工作者乳腺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危险增高主要见于1960年前开始放射工作者、从事放射工作25年以上者及30岁以前开始放射工作者,发病年龄未见明显提前。因素分析表明与乳腺癌发生有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累积剂量、乳腺癌家族史及肥胖,肥胖和未授乳这两个因素可能与职业X线照射有交互作用,它们的存在加强了辐射致乳腺癌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诊断 X线工作者 乳腺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GPA基因突变频率与累积受照剂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继先 于文儒 +5 位作者 李本孝 樊体强 李征 高智伟 陈振军 赵永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 探讨GPA基因突变频率检测作为累积受照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用改进的GPA基因位点突变检测技术 ,分析了 5 5名不同时期开始X射线工作者和 5 0名非放射科医务工作者外周血红细胞GPA基因突变变异体频率与开始工作时期、工龄和... 目的 探讨GPA基因突变频率检测作为累积受照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用改进的GPA基因位点突变检测技术 ,分析了 5 5名不同时期开始X射线工作者和 5 0名非放射科医务工作者外周血红细胞GPA基因突变变异体频率与开始工作时期、工龄和累积受照剂量间的关系。结果 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GPA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高于对照 ;突变率明显增高是发生在 1970年前开始X射线工作者 ,这与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所见恶性肿瘤危险明显增高发生在 1970年前开始X射线工作者相一致 ;X射线工作者的GPA基因突变频率随累积剂量而增高 ,剂量 效应关系N突变优于NN突变。结论 用GPA基因突变检测作为生物剂量计 ,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如 :个体差异、特异性及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GPA基因突变 生物剂量计
原文传递
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卫 王继先 +2 位作者 赵永成 李本孝 樊体强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 研究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中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探讨长期职业受照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 2 88对 1∶2配比的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患者及相应对照 ,问卷调查各种... 目的 研究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中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探讨长期职业受照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 2 88对 1∶2配比的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患者及相应对照 ,问卷调查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 ,归一化工作量法估算累积受照剂量 ,SAS软件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超重 (OR =3 0 87,P =0 0 0 1)、高血压家族史 (OR =3 14 0 ,P =0 0 0 1)、担心从事放射工作有害健康 (OR =1 798,P =0 0 10 )是我国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 3个主要危险因素 ;将性别、参加工作年代分层后 ,男性、早期参加放射工作者中较大剂量受照同高血压呈正相关 (OR =5 6 72 ,P =0 0 2 2 )。结论家族史、超重是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 ,职业紧张在X射线工作者高血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 高血压 电离辐射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我国医用 X 线诊断工作者 1950~1990 年间白血病危险分析
20
作者 王继先 李本孝 +2 位作者 高智伟 徐钧 张景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验证接受小剂量X线照射与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分析我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50~1980年间在岗的27011名放射诊断工作者和25782名其他科室医务工作者1950~1990年间白血病发病资料。结果:... 目的:验证接受小剂量X线照射与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分析我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50~1980年间在岗的27011名放射诊断工作者和25782名其他科室医务工作者1950~1990年间白血病发病资料。结果:放射诊断工作者白血病的发病率为对照组的2.25倍(95%可信限为1.59~3.09,P<0.001)。放射诊断工作者的白血病平均发病年龄比对照组小10.4岁。白血病的发病高峰在从事放射工作后的10~14年。白血病的相对危险以1965年前开始放射工作和开始放射工作时年龄小于20岁者最高。结论:X线工作者白血病危险的增加是真实的,且与早期所受到的较大剂量职业X线照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X线诊断人员 放射病 风险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