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配伍镇痛药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有长 王恒 谢学鸥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643-1644,共2页
目的 研究丙泊酚配伍用芬太尼、曲马多在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应用 ,以探讨出一组优良的配伍用药———麻醉效果好 ,恢复质量高 ,不良反应少。方法 自愿要求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术而无绝对禁忌证的早期孕妇 30 0例 ,年龄 16~ 4 7岁 ,随... 目的 研究丙泊酚配伍用芬太尼、曲马多在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应用 ,以探讨出一组优良的配伍用药———麻醉效果好 ,恢复质量高 ,不良反应少。方法 自愿要求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术而无绝对禁忌证的早期孕妇 30 0例 ,年龄 16~ 4 7岁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 0例 ,即丙泊酚 15 0mg+5 %GS10ml组 (P G组 ) ;丙泊酚 12 0mg+芬太尼 0 .0 5mg组 (P F组 ) ;丙泊酚 12 0mg +曲马多 10 0mg组 (P T组 )。每组手术过程中若出现肢动或手术延长 ,追加丙泊酚 0 .5~ 1mg/kg ,术中连续监测BP、HR、SPO2 、术后VAS疼痛评分 ,和头昏发生率 ,恶心、呕吐发生率的统计 ,术后 2 4h随访等对比评价。结果 丙泊酚 +曲马多组 (P T组 ) ,麻醉效果完善 ,SPO2 <90 % ,HR <6 0次 /min ,术后头昏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其它组 ,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手术出血量也少于P G组 ,有显著意义 (P <0 .0 1) ,即P T组是较佳配伍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曲马多 芬太尼 人工流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加少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麻醉20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有长 《中国药业》 CAS 2000年第9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异丙酚 氯胺酮 静脉麻醉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伍用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腹腔镜检查术麻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有长 刘朝文 陈虎 《华中医学杂志》 2001年第6期303-304,共2页
目的 研究丙泊酚伍用芬太尼或氯胺酮在不孕妇女腹腔镜检查术中的麻醉作用。方法 ASAⅠ~Ⅱ级不孕妇女行腹腔镜检查术 15 0例 ,行静脉全麻 10 6例 ,随机分为 :丙泊酚芬太尼混合液 +局麻 (Ⅰ组 ) ,丙泊酚氯胺酮混合液 +局麻(Ⅱ组 ) ,单... 目的 研究丙泊酚伍用芬太尼或氯胺酮在不孕妇女腹腔镜检查术中的麻醉作用。方法 ASAⅠ~Ⅱ级不孕妇女行腹腔镜检查术 15 0例 ,行静脉全麻 10 6例 ,随机分为 :丙泊酚芬太尼混合液 +局麻 (Ⅰ组 ) ,丙泊酚氯胺酮混合液 +局麻(Ⅱ组 ) ,单纯局麻 (Ⅲ组 )。观察手术时间、用药量、Bp、HR、SpO2 、副作用、恢复时间、术后满意度及Ⅲ组VAS的评分。结果 Ⅰ、Ⅱ两组手术时间比Ⅲ组短 (P <0 .0 5 ) ,平均动脉压下降 >2 0 % ,心率减慢 >2 0 % ,Ⅲ组分别为 17例 (38.6 % )、2 1例(47.7% ) ,Ⅰ、Ⅱ组分别为 4例 (3.8% )与 2例 (1.9% ) ,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Ⅲ组心悸 4 2例 (95 .4 % ) ,面色苍白、四肢发冷 4 0例 (90 .9% ) ,不自主运动 4 4例 (10 0 .0 % ) ,与Ⅰ、Ⅱ组对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Ⅰ、Ⅱ组术后恶心呕吐 2例 (1.9% ) ,Ⅲ组VAS评分 (8.1± 1.6 ) ,恶心呕吐 19例 (43.1% )。Ⅱ组头低位时流涎 2 3例 (46 .0 % ) ,与Ⅰ、Ⅲ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丙泊酚伍用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腹腔镜检查术麻醉作用可靠 ,并能减少检查术中的不良反应。丙泊酚伍用芬太尼 (1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氯胺酮 腹腔镜检查术 麻醉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联合穿刺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
4
作者 李有长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妇产科外科手术 椎管内麻醉 SA EA C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日间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5
作者 颜娅 向波 +3 位作者 顾燕 戴珩 黄雪竹 李有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3-1004,共2页
日间手术在国际上已形成较成熟的管理模式,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大力推进日间手术的发展。日间手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医疗成本,有效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Breb... 日间手术在国际上已形成较成熟的管理模式,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大力推进日间手术的发展。日间手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医疗成本,有效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Brebbia等认为面对日趋增加的医疗费用,结合日间手术,更能体现现代医疗发展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静脉麻醉 宫腔镜诊治术 宫腔镜手术 就医流程 医疗成本 呼吸抑制 临床观察 PACU 术中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颜娅 何才 +2 位作者 戴珩 罗密 李有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95-1598,共4页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适宜的配制剂量。方法选择2017年7-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术后自愿要求行经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患者...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适宜的配制剂量。方法选择2017年7-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术后自愿要求行经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40):纳布啡40 mg组(N_1组)、纳布啡60 mg组(N_2组)、纳布啡80 mg组(N_3组)、曲马多1 000 mg组(Q组),分别与芬太尼0.2 mg、昂丹司琼8 mg、地塞米松10 mg及生理盐水配制为100 m L镇痛泵液。比较4组患者术后6、24、48 h VAS评分、Ramsay评分、补救镇痛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补救镇痛率N_1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而N_2、N_3、Q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_3组最高Ramsay评分及嗜睡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Q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60 mg纳布啡联合0.2 mg芬太尼PCIA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术后镇痛 不良反应 腹腔镜 子宫肌瘤挖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尼卡地平预防垂体后叶素诱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朝文 梅杨 +5 位作者 李有长 赵娜 向波 徐茜 蔡孟 戴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尼卡地平预防垂体后叶素诱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四组:5、10、15μg/kg尼卡地平组(N1、N2、N3组)和...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尼卡地平预防垂体后叶素诱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四组:5、10、15μg/kg尼卡地平组(N1、N2、N3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在子宫肌瘤切除前,经穿刺针于腹腔镜监视下刺入肌瘤瘤体周围肌层,回抽无血后注射垂体后叶素6U和生理盐水混合液10ml。于注射完毕后2min时,N1、N2、N3组分别注射尼卡地平5、10、15μ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术中维持BIS值45~55。记录入室时(T0)、注射垂体后叶素即刻(T1)、注射后1min(T2)、2min(T3)、3min(T4)、5min(T5)、10min(T6)、20min(T7)、30min(T8)的MAP、HR;记录手术时间、子宫肌瘤瘤体数量及出血量。结果与T0时比较,T2时四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增快(P〈0.05),T5~T8时N3组MAP明显降低,C组MAP明显升高;T2~T6时N3组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T5~T8时N2、N3组MAP明显降低,T4~T7时N2、N3组HR明显增快(P〈0.05)。与N2组比较,T4~T7时N1组HR明显减慢,T4~T6时N3组HR明显增快(P〈0.05)。四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卡地平可预防垂体后叶素(6U)诱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其适宜剂量为1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拮抗剂 垂体后叶素 腹腔镜检查 平滑肌瘤 妇科手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赵娜 李有长 +1 位作者 程波 刘朝文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965-4967,4971,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良性肿瘤妇科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纳入该院因非恶性肿瘤疾病拟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110例,其中,腹腔镜组57例,开腹手术组53例。两组患者...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良性肿瘤妇科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纳入该院因非恶性肿瘤疾病拟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110例,其中,腹腔镜组57例,开腹手术组53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并在术后24、48和72h行双下肢超声检查明确有无DVT形成。结果两组患者术毕PT低于其余各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APTT低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血浆FIB水平高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两组间PT、APTT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D-D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腹腔镜组术后24hD-D水平高于开腹手术组,术后48hD-D水平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72h内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14.04%(8/57)、5.66%(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均明显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并不降低子宫切术后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在分娩镇痛及会阴保护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9
作者 颜娅 何才 +3 位作者 梅杨 杨立伟 张萍 李有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会阴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组与盲探组),每组各40例。评价超声下阴部神经解剖结构清晰度,比较两组产妇第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会阴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组与盲探组),每组各40例。评价超声下阴部神经解剖结构清晰度,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三产程的镇痛效果、会阴保护情况、器械助产率及阴部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超声组产妇的阴部神经解剖结构清晰度优良率达95%,两组产妇阴部神经阻滞后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P<0.05);超声组产妇的第二、三产程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组产妇会阴撕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及局部血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盲探组(P<0.05);两组产妇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应用超声引导行阴部神经阻滞能够发挥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及会阴保护作用,降低局部血肿的发生率,有利于产妇的分娩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阴部神经阻滞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舒芬太尼分别与丙泊酚联合在宫腔镜手术静脉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40
10
作者 戴珩 颜娅 李有长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9期59-61,共3页
目的比较曲马多、舒芬太尼分别与丙泊酚联合在宫腔镜手术静脉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宫腔镜日间手术的5 7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诱导用药分为采用曲马多联合丙泊酚的A组2 781例和采用舒... 目的比较曲马多、舒芬太尼分别与丙泊酚联合在宫腔镜手术静脉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宫腔镜日间手术的5 7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诱导用药分为采用曲马多联合丙泊酚的A组2 781例和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B组3 001例。(1)比较两组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给药后1 min、给药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分压(Sp O2)。(3)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术中体动的发生情况。(4)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离院时间。结果 (1)A组丙泊酚总用量大于B组(P<0.05)。(2)与给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给药后1、5 min的MAP、HR、RR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B组给药后1 min的MAP、HR、RR低于A组(P均<0.05)。(3)A组术中体动发生率高于B组(P<0.05),呼吸抑制及低血压发生率均低于B组(P均<0.05)。(4)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B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高于B组(P均<0.05),术后呕吐发生率两组相比P>0.05。其余指标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优于曲马多联合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曲马多 丙泊酚 宫腔镜 日间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隙注射舒芬太尼优化剖宫产术后PCIA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娜 安民 +2 位作者 李有长 金菊英 刘朝文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足月剖宫产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毕时经硬膜外导管给予0.10μg/kg舒芬太尼,再拔管行PCIA镇痛;对照组术毕后...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足月剖宫产的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毕时经硬膜外导管给予0.10μg/kg舒芬太尼,再拔管行PCIA镇痛;对照组术毕后即拔出硬膜外导管行PCIA镇痛。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6、12、24、48h静息及运动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初次泌乳时间,以及术后48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术后各时间点静息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观察组术后6、12、24h运动状态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平均初次泌乳时间较对照组早(P<0.01);两组产妇术后48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单次注射舒芬太尼与PCIA联用,可改善PCIA术后镇痛效果,并促进产妇早期泌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静脉自控镇痛 注射 硬膜外 舒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朝文 邓莉 +2 位作者 王恒 刘春 李有长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22-523,共2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分为异丙酚手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控输注组(M组)和异丙酚靶控输注组(T组),每组患者静脉给予芬太尼1/μg/kg,M组手控给予异丙酚...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I)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分为异丙酚手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控输注组(M组)和异丙酚靶控输注组(T组),每组患者静脉给予芬太尼1/μg/kg,M组手控给予异丙酚2.0mg/kg,扩张宫颈管时再追加异丙酚20~30mg,术中根据患者的反应每次酌情追加异丙酚20~30mg左右至手术结束时停止给药,T组采用Diprifuor TCI系统给药,初始靶浓度设为2μg/mL,扩张宫颈管时靶浓度增加到4.5~5.0μg/mL,而后以3.0~3.5μg/mL的靶浓度维持至手术结束。结果T组异丙酚用量〉M组异丙酚用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T组,而苏醒时间及自动坐起时间明显长于T组。M组MAP、HR和SpO2与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肢体不自主扭动M组与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TCI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较异丙酚MCI有苏醒快、恢复质量好、麻醉效能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靶控输注 手控输注 宫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预防寒颤及牵拉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8
13
作者 徐茜 李有长 胡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4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6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单纯足月妊娠并行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共80例,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按麻醉用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6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单纯足月妊娠并行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共80例,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按麻醉用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麻醉用药蛛网膜下腔内给予0.75%布比卡因(2.0 mL)和5%葡萄糖(1.0 mL)混合液2.3 mL,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蛛网膜下腔内加用舒芬太尼(5μg,0.1 mL)。①比较两组产妇术前、注药后1、3、5、1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情况;②比较两组产妇注药后1、5、10 min时最大感觉平面,踝关节的运动恢复时间及手术持续时间;③比较新生儿出生后1、5 min时的Apgar评分情况及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产妇术前、注药后1、3、5、1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产妇在注药后1、5、10 min时最大感觉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1、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无痛比例高于对照组,轻度及中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产妇未出现寒战(0级)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发生寒战(1~3级)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进行蛛网膜下腔注射可以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手术产妇麻醉后的寒战发生率,并降低牵拉痛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麻醉 剖宫产术 寒战 牵拉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妇科开腹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娜 安民 李有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妇科开腹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择期行妇科良性疾病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Ass...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妇科开腹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择期行妇科良性疾病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每组30例。TAP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C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30 min(T4)时的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血清肾上腺素(adrenaline,A)、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水平。随访记录患者术后2、4、8、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补救例数及术后不良事件(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和尿潴留等)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与T0时刻[(122.8±7.0)mm Hg]相比,C组MAP值在T1[(111.7±9.4)mm Hg],T2[(102.2±8.0)mm Hg],T3[(101.1±11.9)mm Hg],T4[(105.0±5.3)mm Hg]时刻均有所下降;TAP组MAP值在T1[(113.3±10.9)mm Hg],T2[(110.1±9.4)mm Hg],T3[(109.1±11.2)mm Hg],T4[(116.5±7.2)mm Hg]有所降低(P<0.05),但是TAP组在T2~T4血压较C组平稳(两组比较P<0.05);T2、T3和T4时点TAP组血清肾上腺素[T2:(192.3±22.6)pg/m L,T3:(221.7±16.5)pg/m L,T4:(166.4±14.1)pg/m L]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T2:(140.4±17.0)pg/m L,T3:(149.6±14.4)pg/m L,T4:(116.7±21.1)pg/m L]明显降低(P<0.05);术后2~12 h VAS评分TAP组(2 h:2.40±0.50,4 h:2.27±0.45,8 h:2.06±0.71,12 h:2.03±0.61)低于C组(P<0.05),且TAP组镇痛泵按压次数[(15.3±4.1)次]及舒芬太尼补救例数(3例)均低于C组[分别为(36.5±6.9)次,12例]。2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经校正后,2组间不同时间的MAP、HR、A、NA、VAS均不同(P<0.05),且HR、A、NA、VAS在时间因素和组别之间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降低老年妇科开腹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且术后镇痛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 术中应激 术后镇痛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朝文 刘春 +2 位作者 赵娜 邓莉 李有长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067-3069,共3页
目的观察单次静脉注射国产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在短小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药效学的差异。方法ASAⅠ~Ⅱ级择期短小(手术时间小于60min)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顺式阿曲库铵组(A组,n=30)和维库溴铵组(V组,n=30)。采用T... 目的观察单次静脉注射国产顺式阿曲库铵、维库溴铵在短小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药效学的差异。方法ASAⅠ~Ⅱ级择期短小(手术时间小于60min)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顺式阿曲库铵组(A组,n=30)和维库溴铵组(V组,n=30)。采用TOF-Guard加速度仪对尺神经行连续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反应;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3.0μg/kg,异丙酚2.5mg/kg,以及A、V组分别静脉注射0.1mg/kg(2倍ED95)国产顺式阿曲库铵和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靶控输注(TCI)异丙酚3.O~3.5μg/mL和瑞芬太尼4.0~5.0ng/mL维持麻醉;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监测麻醉诱导期间血液动力学,记录手术时间,起效时间(肌松药注毕至T。达最大抑制的时间),无反应期(T1消失到T1再出现的时间),T1从最大抑制程度恢复至25%、75%、95%的时间,恢复指数(T1恢复从25%至75%的时间),TOF比值(T4/T1)(TOFR)恢复至70%的时间,以及残余肌松枯抗情况;观察不良反应。结果A、V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条件评级、血液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V组起效时间较短,无反应期长,T1从最大抑制程度恢复至25%、75%、95%的时间较长,以及残余肌松需拮抗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恢复指数、TOF比值(T4/T1)(TO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V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单次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与维库溴铵用于短小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者临床肌松作用更短,术毕患者苏醒快、拔管旱,更有利于手术麻醉转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维库溴铵 全凭静脉麻醉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娜 刘朝文 +1 位作者 雷丽 李有长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2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的足月初产妇行分娩镇痛为观察组;另选6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分娩镇痛为对照组。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的足月初产妇行分娩镇痛为观察组;另选6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分娩镇痛为对照组。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几乎没有差别;观察组活跃期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第2产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产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及母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自控镇痛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50
17
作者 胡佳 李有长 徐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联合...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全身麻醉。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子宫松弛程度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建立气腹后、手术结束时、气管插管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优者44例(81.5%),良8例(14.8%),差2例(3.7%),对照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优者33例(61.1%),良9例(16.7%),差12例(22.2%)。观察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子宫松弛程度为差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9.81±10.37)min,麻醉苏醒时间为(6.07±2.29)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0.47±15.56)min,麻醉苏醒时间为(10.14±4.41)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要远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可作为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 妇科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外同时妊娠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雪竹 安民 +2 位作者 聂春莲 赵娜 李有长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303-4305,共3页
子宫内外同时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指同时存在宫腔内妊娠与异位妊娠的现象,该病较为罕见。第1例报道于1708年在尸检中发现[1]。HP在自然妊娠妇女中的发生率约1/30 000。然而随着不孕不育发病率增高,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 子宫内外同时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指同时存在宫腔内妊娠与异位妊娠的现象,该病较为罕见。第1例报道于1708年在尸检中发现[1]。HP在自然妊娠妇女中的发生率约1/30 000。然而随着不孕不育发病率增高,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应用随之增多,HP发生率也显著增加,在接受ART治疗的妇女中其发生率为0.09%-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妊娠 宫外妊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6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的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春 冉启奎 李有长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2-753,共2页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复合 短效静脉麻醉药 手术时间 应激反应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比较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春 陈虎 李有长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21期91-92,共2页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宫腔镜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为30例。两组先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宫腔镜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为30例。两组先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或泵注瑞芬太尼1μg/kg,均静脉滴注丙泊酚2 mg/kg后开始手术。B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μg/(kg.mim),患者有体动时追加丙泊酚0.4~1 mg/kg。观察并记录患者给药前、给药后2 min、手术开始后15 min以及手术后5 min时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和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给药后2 min均有一定程度下降(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静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能更好地用于宫腔镜电切术,更加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 宫腔镜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