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O_2-C-N_2-O_2系统合成SiC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池 王晓刚 郭晓滨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实验室使用工业原料石英砂和无烟煤 ,于 135 0 ,14 5 0 ,15 5 0℃合成了 β-SiC。通过X射线衍射法并结合热力学理论计算 ,研究温度在 160 0℃以下SiO2 -C -N2 -O2 系统的主要化学反应过程。认为该系统合成SiC的反应机理是 :反应过程... 在实验室使用工业原料石英砂和无烟煤 ,于 135 0 ,14 5 0 ,15 5 0℃合成了 β-SiC。通过X射线衍射法并结合热力学理论计算 ,研究温度在 160 0℃以下SiO2 -C -N2 -O2 系统的主要化学反应过程。认为该系统合成SiC的反应机理是 :反应过程主要分 3个阶段 ,反应初期以气相反应为主 ,主要反应式为SiO +2C =SiC +CO ;反应中、后期以固相反应为主 ,主要反应式为SiO2 +3C =SiC +2CO ,其反应中间过程为 :Si2 N2 O +O2 =SiO2 +SiO +N2 和 3SiO +3C +2N2 =Si3N4+3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02-C-N2-02系统 合成 SIC 反应机理 研究 碳化硅 中间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阳离子聚合电解质对蒙脱石粘土(膨润土)泥浆稀释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晓池 熊传溪 +1 位作者 李凝芳 王国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18,共8页
本文利用三种有机聚合电解质、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等添加剂对蒙脱石粘土(膨润土)泥浆进行了稀释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聚合电解质1#(NCMC)有很好的稀释效果。通过红外光谱、X-衍射和电子显微镜对有机聚合电解质、蒙脱石粘... 本文利用三种有机聚合电解质、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等添加剂对蒙脱石粘土(膨润土)泥浆进行了稀释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聚合电解质1#(NCMC)有很好的稀释效果。通过红外光谱、X-衍射和电子显微镜对有机聚合电解质、蒙脱石粘土泥浆以及加有聚合电解质的蒙脱石粘土泥浆进行分析,得出了NCMC的化学结构式,并确定它为有机阳离子聚合电解质。从而提出了这种阳离子聚合电解质对蒙脱石粘土泥浆的稀释机理和作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泥浆 稀释 有机阳离子 聚合 电解质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锂锆乳浊釉的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池 王涛 王晓刚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5,共4页
采用锂辉石代替部分长石,显著降低了釉的高温粘度,提高了锆乳浊釉的釉面光洁度和耐磨性能。同时用CaO、MgO、ZnO、BaO等完全取代了普通釉料中的K2O,Na2O,在保留了碱金属氧化物的强助熔作用的同时,提高了釉面硬度、增加了釉面耐磨性和化... 采用锂辉石代替部分长石,显著降低了釉的高温粘度,提高了锆乳浊釉的釉面光洁度和耐磨性能。同时用CaO、MgO、ZnO、BaO等完全取代了普通釉料中的K2O,Na2O,在保留了碱金属氧化物的强助熔作用的同时,提高了釉面硬度、增加了釉面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在配方设计中通过优化配比,制备了可在1180℃~1200℃烧成的光泽度良好的耐磨锆乳浊釉。并采用XRD,SEM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实验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含Li2O、CaO、MgO、ZnO、BaO锆乳浊的耐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乳浊釉 性能研究 含锂 碱金属氧化物 化学稳定性 高温粘度 耐磨性能 优化配比 配方设计 测试手段 LI2O 耐磨机理 CaO ZnO BaO 锂辉石 光洁度 釉面 光泽度 XRD SEM MgO 釉料 烧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光釉产生金黄色金属光泽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晓池 樊子民 王晓刚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3-195,共3页
在实验室通过多次试验找出了金光釉的最佳配方,并制备出了金光釉。采用XRD,XRFS,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釉中的物质组成、晶相、表面形貌,提出了仿金金属光泽釉产生金黄色光泽是釉中含有Ti黄色剂及金红石晶格内吸附有发金黄色光泽的发色离... 在实验室通过多次试验找出了金光釉的最佳配方,并制备出了金光釉。采用XRD,XRFS,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釉中的物质组成、晶相、表面形貌,提出了仿金金属光泽釉产生金黄色光泽是釉中含有Ti黄色剂及金红石晶格内吸附有发金黄色光泽的发色离子(Fe2+,Cu2+,Zn2+)。揭示了产生金属光泽是由于金红石周围发生钛酸盐重结晶富集于表面,并整齐规则地定向排列,对光线产生镜面反射而出现金属光泽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光釉 金属光泽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电热元件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晓池 刘明刚 朱海马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0-734,共5页
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电热元件,SiC具有极佳的力、热、电特性。通过对SiC电热元件制备工艺的研究,找出了最佳素烧温度和最佳烧结温度制度。通过测试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品的密度、强度、电阻率,并利用XRD,SEM测试其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分析... 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电热元件,SiC具有极佳的力、热、电特性。通过对SiC电热元件制备工艺的研究,找出了最佳素烧温度和最佳烧结温度制度。通过测试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品的密度、强度、电阻率,并利用XRD,SEM测试其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分析了影响碳化硅电热元件电阻率和力学性能的工艺因素。结果表明:素烧温度在1000℃,保温30min,烧成温度在1980~2060℃时的试样强度最高,电阻率值也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电热元件 制备工艺 电阻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助剂对重结晶SiC电热元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晓池 刘明刚 朱海马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7-221,共5页
以不同粒度的α-SiC为原料,添加A12O3,Fe2O3,H3BO3作为烧结助剂,通过配比实验、素坯成型、制品烧结,研究了不同助剂及其含量对SiC电热元件的密度、抗折强度、电阻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对其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烧结助剂Al2O3对电热元... 以不同粒度的α-SiC为原料,添加A12O3,Fe2O3,H3BO3作为烧结助剂,通过配比实验、素坯成型、制品烧结,研究了不同助剂及其含量对SiC电热元件的密度、抗折强度、电阻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对其性能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烧结助剂Al2O3对电热元件密度影响最大,在质量分数wB为0.3%时,密度为2.314 g/cm3;Fe2O3对其电阻率影响最大,在质量分数wB为0.5%时,最优的电阻率为0.634Ω.cm.此外,H3BO3的加入对密度的提高不明显,加入过多反而降低了电热元件的密度,对电阻率起着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助剂 SiC电热元件 活化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还原法制备铜红釉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晓池 郭晓滨 王晓刚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介绍了自还原法制备低温无铅铜红釉的工艺方法、工艺参数以及影响铜红釉呈色效果的因素。用XRD、SEM、CCM等现代测试技术 ,研究了自还原法生产的铜红釉的呈色机理。
关键词 自还原法 制备 铜红釉 工艺方法 呈色机理 工艺参数 陶瓷釉 烧成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8
作者 李晓池 Burc.,SE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36-243,共8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最近5~8年中已普遍应用,它是在计算机上储存、编组和分析空间信息的系统。GIS研究项目利用PCARC/INFO软件处理地质和地理信息。自1960年以来,从南非海岸收集了大量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信...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最近5~8年中已普遍应用,它是在计算机上储存、编组和分析空间信息的系统。GIS研究项目利用PCARC/INFO软件处理地质和地理信息。自1960年以来,从南非海岸收集了大量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信息,包括地震资料、声纳扫描、测深、磁法和重力记录,以及大量海底沉积物和岩石标本。这些资料对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未来科学研究很有价值。目前这些信息难以利用,因为分析结果尚未能以一种方式储存可以直接相容。我们正在建立数据库,使用“dBASEⅣ”和“PCARC/INFO”以科学的、系统的方式连接各类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从而提供利用这些信息的简单方便的方法。本文展示了南非西南海岸海洋沉积物分析的初步结果。扩大和改进数据库的研究正在进行。文中探讨了利用GIS处理一般地质信息的可能性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地质数据 数据库 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瓦斯催化氧化净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池 郭晓滨 王晓刚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9-182,共4页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瓦斯爆炸的危害,在实验室自行设计研制了一种煤矿瓦斯催化净化装置,并成功地进行了实验室小试。可在较低温度下将CH4浓度为1%~5%的瓦斯气体,以30l/min左右的流量通过负压转移系统送入瓦斯催化净化装置,并对残余气体进...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瓦斯爆炸的危害,在实验室自行设计研制了一种煤矿瓦斯催化净化装置,并成功地进行了实验室小试。可在较低温度下将CH4浓度为1%~5%的瓦斯气体,以30l/min左右的流量通过负压转移系统送入瓦斯催化净化装置,并对残余气体进行二次处理,使瓦斯气体中的CH4催化氧化成无毒、无爆炸危险的CO2和H2O,为解决煤矿瓦斯爆炸提出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瓦斯爆炸 催化氧化 净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条件对BaTiO_3纳米粉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池 王涛 聂丽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18,共4页
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钛酸钡纳米粉体在不同的条件下煅烧,然后对粉体进行激光粒度分布、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ay)、扫描电镜(SEM)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在800℃左右的温度下煅烧2 h,并在空气中冷却,可得... 将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钛酸钡纳米粉体在不同的条件下煅烧,然后对粉体进行激光粒度分布、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ay)、扫描电镜(SEM)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在800℃左右的温度下煅烧2 h,并在空气中冷却,可得到粒径分布窄、颗粒均匀、纯度高的钛酸钡纳米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条件 钛酸钡 粒径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钠质瓷砂研制无釉玻化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池 王晓刚 牟国栋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38-342,共5页
以湖北省钟祥县境内开采的高钠质瓷砂为主要原料,试制出了适合低温快烧的玻化砖配方,经1 170 ℃的最高温度焙烧,可制得无釉玻化砖。其瓷化完全,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可作外墙或地面装饰用。
关键词 瓷砂 玻化砖 配方 性能 高钠质瓷砂 无釉玻化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钟祥瓷砂矿的地质特征及其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晓池 李凝芳 张士林 《陶瓷》 CAS 1998年第2期43-44,共2页
本文介绍了湖北省钟祥瓷砂的化学成分和矿相分析、产状与地质特征,陶瓷工艺性能及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陶瓷 瓷砂矿 地质特征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蒙脱石瓷砂泥浆稀释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池 王小刚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3-17,共5页
利用6种不同类型的稀释剂对含蒙脱石的瓷砂泥浆进行了稀释试验,选出了对含蒙脱石瓷砂泥浆有很好稀释效果的稀释剂。本文还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探讨了有机、无机稀释剂对含蒙脱石瓷砂泥浆的稀释机理。
关键词 瓷砂 泥浆 稀释 稀释机理 蒙脱石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工业的增氧烧成技术
14
作者 李晓池 杨中民 李凝芳 《佛山陶瓷》 1998年第1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陶瓷 增氧烧成 氧化速率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的纳米结构及其对合成SiC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晓刚 牟国栋 +2 位作者 李晓池 陈维 陈寿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5-719,共5页
通过AFM研究,发现硅质煤矸石的两种主要组成SiO2和C具有纳米粒状结构和纳米层状结构.SiO2纳米颗粒的尺度为3~20nm,C质纳米颗粒的尺度为10~20nm.纳米层厚为5~80nm.矸石中的SiO2和C呈密接触状... 通过AFM研究,发现硅质煤矸石的两种主要组成SiO2和C具有纳米粒状结构和纳米层状结构.SiO2纳米颗粒的尺度为3~20nm,C质纳米颗粒的尺度为10~20nm.纳米层厚为5~80nm.矸石中的SiO2和C呈密接触状态.用这种结构的煤矸石为原料,在1300℃时就可合成β-SiC,其合成温度明显低于人工混合物料同等条件下的合成温度,而且产率也可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煤矸石 纳米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合成 Β-SIC 碳化硅 原料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新型气化技术与多联产理论 被引量:9
16
作者 强军锋 田欣伟 +4 位作者 王晓刚 田玉仙 李晓池 邵水源 王爱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93-96,共4页
介绍以煤炭、石英矿资源和电力资源,采用电热还原法生产高纯CO(煤)气并伴生四高SiC栽能新材料的煤的新型气化技术.阐述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研发并实施以煤、电为基础资源实现煤的新型气化生产大气量高纯CO-醋酸-四高SiC栽能新材料产... 介绍以煤炭、石英矿资源和电力资源,采用电热还原法生产高纯CO(煤)气并伴生四高SiC栽能新材料的煤的新型气化技术.阐述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研发并实施以煤、电为基础资源实现煤的新型气化生产大气量高纯CO-醋酸-四高SiC栽能新材料产品的多联产理论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的新型气化 多联产 新材料 CO 醋酸 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的纳米结构研究及用其烧制结晶釉的试验 被引量:12
17
作者 牟国栋 马喆生 +2 位作者 施倪承 王小刚 李晓池 《矿物岩石》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5-98,共4页
研究了硅质煤矸石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 ,揭示了其纳米结构的特点。用硅质煤矸石配料烧成了硅酸锌结晶釉 ,并发现其烧成温度较传统配料烧成者低。煤矸石中所含的少量铁质对烧成及制品性能无不利影响。
关键词 硅质煤矸石 纳米结构 结晶釉 烧成 煤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与准噶尔盆地J煤系有机相及生气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建业 任德贻 +3 位作者 代世峰 张卫彪 牟国栋 李晓池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72,共6页
详细划分了吐哈与准噶尔盆地 J煤系有机相 ,将本区泥岩有机相和煤相分别划出 4类 .对这些有机相样品进行了 Py- GC生气性实验 ,首次提出了 Co1,Co2 ,Cg1,Cg2 ,D11,D2 2 等反映烃源岩生气能力的重要参数 .结合荧光有机组分指数 ,将研究... 详细划分了吐哈与准噶尔盆地 J煤系有机相 ,将本区泥岩有机相和煤相分别划出 4类 .对这些有机相样品进行了 Py- GC生气性实验 ,首次提出了 Co1,Co2 ,Cg1,Cg2 ,D11,D2 2 等反映烃源岩生气能力的重要参数 .结合荧光有机组分指数 ,将研究区各类泥质烃源岩和煤烃源岩分为 3类气源岩 ,改进和完善了气源岩有机岩石学 -有机地化评价体系 .通过对每一个有机相现阶段 (低熟阶段 )和远景 (成熟、过成熟阶段 )生气能力逐一评述 ,划出了本区有利生气相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源岩 生气相带 气聚集带 煤系有机相 煤成气 Py-GC生气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热源工业合成SiC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晓刚 李晓池 +1 位作者 郭晓滨 刘永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01-104,共4页
介绍了自行发明的多热源炉合成SiC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炉内温度场的叠加特点和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对比了单热源炉、二热源炉和三热源炉的实验室合成效果。工业应用表明:三热源炉比传统单热源炉可节能。10%~15%;一级品率提高30%... 介绍了自行发明的多热源炉合成SiC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炉内温度场的叠加特点和温度梯度的变化规律。对比了单热源炉、二热源炉和三热源炉的实验室合成效果。工业应用表明:三热源炉比传统单热源炉可节能。10%~15%;一级品率提高30%;单炉产量可提高约50%,特级品SiC含量由传统技术的98%提高到99.5%以上。多热源工业合成SiC新技术具有节能、高质、高产和生产安全等特点,而且极便于炉体的大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热源 工业合成 碳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灰对卫生瓷锆乳浊釉工艺性能的影响及其乳浊机理研究
20
作者 李晓池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21-224,共4页
介绍了卫生瓷锆乳浊釉的主要原料组成、配方设计及工艺参数。利用XRD、TEM、高温显微镜等测试手段 ,初步研究了骨灰对卫生瓷乳浊釉工艺性能的影响以及骨灰乳浊釉的乳浊机理。
关键词 骨灰 浮浊机理 白度 卫生瓷 锆乳浊釉 工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