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dua预测评分在AECOPD住院患者VTE风险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星晶 沈芳 王鹏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3期453-456,共4页
目的应用Padua预测评分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VTE的危险因素,探讨对VTE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呼吸科198例次AECOPD住院患者,均做过VTE的影像学检查。选取其中合并VTE的患者65例作为VTE组,133例不存在VTE... 目的应用Padua预测评分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VTE的危险因素,探讨对VTE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呼吸科198例次AECOPD住院患者,均做过VTE的影像学检查。选取其中合并VTE的患者65例作为VTE组,133例不存在VTE的住院患者为无VTE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研究,统计相关危险因素,进行Padua预测评分,分析高危、低危(Padua评分≥4分、<4分)与实际发生VTE的相关性。结果 Padua预测评分≥4分的患者有130例(65.6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Padua得分的相关因素有6个,包括活动度降低≥3天、活动性肿瘤、激素治疗、高龄(≥70岁)、心/呼吸衰竭、急性感染,与性别无关;VTE组和无VTE组进行OR值(95%CI)分析提示高危级发生VTE的风险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较高的VTE风险,应用Padua评分可以有效地进行VTE危险评估,评估方法量化、方便,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adua预测评分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益理肺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鹏 胡丽珍 +3 位作者 李星晶 沈芳 何牡丹 白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补益理肺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沙... 目的探讨补益理肺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益理肺汤治疗,以7d为1个用药疗程。用药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记录哮鸣音、湿罗音、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肺功能指标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第1秒时间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出一氧化氮(FENO)变化,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8、IL-33)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P <0.05);观察组哮鸣音、湿罗音、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FENO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6、IL-8、IL-33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益理肺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哮喘急性发作可降低气道炎性水平,明显改善肺功能,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老年 雾化吸入 补益理肺汤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鹏 李星晶 王丽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87-1288,共2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75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75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痰热清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并检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7%)(P<0.05)。治疗后2组p(O2)、p(CO2)和p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2组hs-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疗效好,这可能与痰热清能明显减少hs-CRP和IL-6的分泌,减轻COPD的炎症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热清注射液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鹏 李星晶 +1 位作者 杨文林 沈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作用。方法:78例经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术后41例采用GP化疗(对照组),37例采用中药方剂+GP化疗(研究组),21 d为1周期,化疗2个周期。比...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辅助化疗的作用。方法:78例经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术后41例采用GP化疗(对照组),37例采用中药方剂+GP化疗(研究组),21 d为1周期,化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1、2、3年生存率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化疗前后T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改变,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49%(32/37)、64.86%(24/37)和48.65%(18/37),对照组为78.05%(32/41)、53.66%(22/41)和26.83%(11/41),两组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除胸痛外,气短、乏力、咳嗽和纳差改善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化疗后CD3、CD4、CD8、CD4/CD8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CD3、CD4、CD8和CD4/CD8均有显著改变(P〈0.05),并且化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提高21例、降低5例、稳定11例,对照组提高6例、降低19例、稳定16例,两组经非参数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13.51%vs 29.27%)、血小板减少(16.22%vs 36.59%)和胃肠道反应(13.51%vs 21.95%)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方剂配合GP方案用于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防止免疫功能降低,并能降低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率 辅助化疗 扶正祛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氧化亚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鹏 王丽华 李星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0期17-18,22,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氧化亚氮(NO)、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是否愿意高...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氧化亚氮(NO)、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根据是否愿意高压氧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一般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Fugl-Meyer运动功能(FAM)评分及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血清NO、NSE和ET-1水平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而对照组为35.5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FAM评分、MBI评分和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P〈0.01);而两组NSE和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可能与机体的NO水平、NSE和ET-1水平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压氧 氧化亚氮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与认知功能、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玉兰 李星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573-3576,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对认知功能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入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老年科的患者1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问卷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调查,分析营养状况与认知...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对认知功能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入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老年科的患者1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问卷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调查,分析营养状况与认知功能、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29例受试者入组完成MNA-SF问卷调查,113例受试者完成MoCA评估。根据MNA-SF评定结果,129例受试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23.25%,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42.63%。营养不良风险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检测值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均P<0.05),在营养不良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检测值明显低于营养不良风险组(均P<0.05);总蛋白、前白蛋白在营养不良组检测值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均P<0.05),营养不良风险组与营养不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胆固醇在营养不良组检测值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营养不良风险组与营养不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MoCA评估结果,113例患者中,营养不良风险组的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及MoCA总分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均P<0.05);营养不良组除定向外其余指标均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均P<0.05);营养不良组仅执行功能、注意及MoCA总分明显低于营养不良风险组(均P<0.05)。营养不良风险组、营养不良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延长(均P<0.05),营养不良风险组与营养不良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的比例较高,该患者群的认知功能明显降低,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与不良临床结局呈正相关,应重视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评估 认知功能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9
7
作者 沈芳 李星晶 王鹏 《陕西中医》 2017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息...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变化,并对两组的T细胞亚群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0%。治疗后两组咳嗽、咳痰及喘息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8^+、CD_4^+/CD_8^+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观察组IgA、IgG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E及呼出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鹏 杨文林 +1 位作者 李星晶 王丽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免疫球蛋白E(Ig E)和呼出一氧化氮(Fe 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免疫球蛋白E(Ig E)和呼出一氧化氮(Fe 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穴位敷贴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EOS、Ig E和Fe NO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治疗后两组的VC、FVC和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作用更为明显(P<0.05或<0.01);而两组的EOS、Ig E和Fe 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作用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确切,可降低机体免疫反应,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急性病 穴位敷贴 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球蛋白E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丽华 李星晶 何牡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4期112-113,共2页
背景与目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未能及时就诊或未能接受正确治疗,从而延误病情。社区干预可提高OSAHS患者的治疗依存性及治疗效果。本研... 背景与目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未能及时就诊或未能接受正确治疗,从而延误病情。社区干预可提高OSAHS患者的治疗依存性及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经社区干预后的疗效。方法比较初始已经接受nCPAP治疗180d以上的患者(>180d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以及社区干预接受nCPAP治疗30d患者(30d治疗组)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并且比较两组间nCPAP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 >180d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困倦嗜睡、打鼾、呼吸暂停、憋醒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30d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打鼾、呼吸暂停、憋醒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180d治疗组较30d治疗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长期nCPAP治疗疗效更显著,社区干预可以提高nCPAP依存性和治疗效果,进而减轻病情发展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睡眠分期相关OSAHS的睡眠结构紊乱程度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鹏 李星晶 沈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8年第1期63-65,62,共4页
目的前瞻性分析不同睡眠分期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睡眠结构紊乱程度。方法本次研究选取11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并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为OSAS,根据睡眠分期... 目的前瞻性分析不同睡眠分期相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睡眠结构紊乱程度。方法本次研究选取11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收治并经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确诊为OSAS,根据睡眠分期及AHI值将患者进行分组,包括与NREM期相关OSAS组(NO组)41例,与REM期相关OSAS组(RO组)37例,与睡眠分期无关OSAS组(O组)34例。比较同不同睡眠分期相关OSAS患者睡眠结构的紊乱程度。结果不同睡眠分期OSAS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AHI-总、Sa02、最长呼吸暂停持续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N1期、N3期与REM期睡眠占比、睡眠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2期睡眠占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患者AHI-总、AHI-REM、AHI-NREM最高,呼吸暂停持续时间最长,N1期睡眠占比最长、N3期与REM期睡眠占比最短,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持续时间更长,提示与睡眠分期无关的OSAS患者病情更为严重,睡眠结构更为紊乱。结论与睡眠分期相关OSAS患者相比,睡眠分期无关的OSAS组患者缺氧的程度及持续的时间、睡眠结构紊乱程度更为严重,临床诊治时应以睡眠分期相关性作为判断OSAS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分期 睡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和抑郁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玉兰 李星晶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通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日间过度嗜睡(EDS)、抑郁情绪等调查量表,研究OSAHS患者与上述量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组71例,其中41例OSAHS患者为患者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使用健... 目的通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日间过度嗜睡(EDS)、抑郁情绪等调查量表,研究OSAHS患者与上述量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入组71例,其中41例OSAHS患者为患者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使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ED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情绪。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其ESS评分明显升高(14.68±6.25)分vs(5.96±2.38)分(P<0.01)。其SF-36评分中有4个维度评分不同程度下降,以SF最为明显VT(59.15±22.82)分vs(80.33±11.66)分(P<0.01);SF(80.85±14.66)分vs(90.86±6.67)分(P<0.01);RE(76.59±15.67)分vs(92.50±6.12)分(P<0.01)。OSAHS患者组中ESS评分与SF-36评分中3个维度呈负相关(PF:r=-0.407,P<0.01;RP:r=-0.523,P<0.01;VT:r=-0.417,P<0.01),其SDS评分与SF-36评分中1个维度呈负相关(SF:r=-0.381,P<0.05)。结论 OSAHS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下降,并且与日间过度嗜睡、抑郁情绪明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多道睡眠描记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气化瘀消鼾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48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鹏 李星晶 +2 位作者 王欢 沈芳 何牡丹 《河南中医》 2019年第8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理气化瘀消鼾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生活指导,... 目的:观察自拟理气化瘀消鼾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OSAH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生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理气化瘀消鼾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嗜睡量表(ESS)评分、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评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MAI)、呼吸紊乱时最低氧饱和度(LSa O2)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ESS、NOSE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后ESS、NO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AHI、MAI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LSa O2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后AHI、MAI、LSa 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自拟理气化瘀消鼾方可显著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嗜睡及鼻塞症状,改善患者的通气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理气化瘀消鼾方 嗜睡量表评分 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评分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微觉醒指数 呼吸紊乱时最低氧饱和度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质量指数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生存状况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芳 张景熙 +1 位作者 刘锦铭 李星晶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9期2787-278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MI)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生存状况。方法选取96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BMI将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8kg/m^2)、超重组(24kg/m^2≤BMI<28kg/m^2)和正常组(18kg/m^2≤BMI<24kg/m^2),分别为27、33、36...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MI)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生存状况。方法选取96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BMI将患者分为肥胖组(BMI≥28kg/m^2)、超重组(24kg/m^2≤BMI<28kg/m^2)和正常组(18kg/m^2≤BMI<24kg/m^2),分别为27、33、36例,比较3组患者各种临床表现发生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以及1年后生存率,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MI与各临床表现的发生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以及1年后生存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肥胖组、超重组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肥胖组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超重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肥胖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1年后的生存率分别为69.23%、75.76%、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各种临床表现发生率,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以及1年后生存率呈显著相关(r=0.344、0.551、0.468、-0.613)。结论BMI越高,肺栓塞患者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的发生率越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水平越高,生存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肺栓塞 临床表现 生存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PCT、HMGB-1、ICAM-1水平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施巍 李星晶 +1 位作者 何牡丹 王鹏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检测创伤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CT)、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并探讨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创伤性肺损伤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创伤未并发肺损伤患者5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急性生理与... 目的检测创伤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CT)、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并探讨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创伤性肺损伤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创伤未并发肺损伤患者5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肺损伤评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差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PCT、HMGB-1和ICAM-1水平,分析其与APACHEⅡ、肺损伤评分的相关性;以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PCT、HMGB-1和ICAM-1水平变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肺损伤评分、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和外周血PCT、HMGB-1、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PCT、HMGB-1和ICAM-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肺损伤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预后不良组外周血PCT、HMGB-1和ICAM-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PCT、HMGB-1、ICAM-1及其联合预测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695~0.907)、0.736(0.618~0.855)、0.821(0.707~0.936)和0.938(0.885~0.991),敏感度分别为0.810、0.762、0.667和0.905,特异度分别为0.719、0.632、0.860和0.842。结论创伤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PCT、HMGB-1、ICAM-水平升高,联合检测对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HMGB1蛋白质 胞间黏附分子1 急性肺损伤 预后 降钙素原 创伤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Lac、hs-CRP/Alb比值联合HIF-1α水平对AECOPD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鹏 白冲 +2 位作者 李星晶 沈芳 何牡丹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探究血乳酸(La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比值联合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水平,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评估上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16例AECOPD患者、98例稳... 目的探究血乳酸(La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比值联合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水平,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评估上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16例AECOPD患者、98例稳定期COPD患者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80例健康者,分别作为AECOPD组、稳定期COPD组以及对照组。三组均测定血Lac、血清hs-CRP、Alb、HIF-1α水平,分析三指标水平在患者病情以及预后评估上的价值。结果Lac、hs-CRP/Alb比值、HIF-1α水平:AECOPD组>稳定期COPD组>对照组(P<0.05);随着AECOPD患者GOLD分级增加,患者血Lac、hs-CRP/Alb比值、HIF-1α水平逐渐增加(P<0.05);血Lac、hs-CRP/Alb比值、HIF-1α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25、0.419、0.687,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Lac、hs-CRP/Alb比值、HIF-1α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佳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Lac、hs-CRP/Alb比值分别联合HIF-1α、血Lac联合hs-CRP/Alb比值、三指标联合用于评估患者预后AUC值分别为0.980、0.947、0.993、0.997。结论血Lac、hs-CRP/Alb比值、HIF-1α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其中三指标联合用于评估患者预后价值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Lac hs-CRP/Alb比值 HIF-1Α AECOPD 预后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严重度指数和CURB-65评分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星晶 王鹏 +1 位作者 沈芳 何牡丹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4年第2期133-134,共2页
以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和CURB-65评分两种方法,评估21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两种评估方法的比较.按PSI评分标准,Ⅱ-Ⅴ级分别有20、82、105和11例,病死率分别为0.0%、1.2%、12.4%和5/11;按CURB-65评分标准,1-5分... 以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和CURB-65评分两种方法,评估21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两种评估方法的比较.按PSI评分标准,Ⅱ-Ⅴ级分别有20、82、105和11例,病死率分别为0.0%、1.2%、12.4%和5/11;按CURB-65评分标准,1-5分各有157、48、11、1和1例,病死率分别为1.3%、14.6%、8/11、1/1、1/1.两种方法均能有效预测预后,前者能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但操作比较繁琐,而后者评估相对简单,但对老年患者病情易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评估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两种初筛诊断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星晶 张玉兰 +2 位作者 王鹏 沈芳 王海峰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年第7期499-500,共2页
利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量表(SA—SDQ)、睡眠评价量表(ESS)对25例鼾症和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计算SA-SDQ评分和嗜睡评分(EP)。然后将患者的多导睡眠仪(PSG)检查结果与评分和患... 利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量表(SA—SDQ)、睡眠评价量表(ESS)对25例鼾症和1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计算SA-SDQ评分和嗜睡评分(EP)。然后将患者的多导睡眠仪(PSG)检查结果与评分和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鼾症与各组OSAHS患者之间SA—SDQ评分、EP评分、夜间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1),SA—SDQ评分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亦呈正相关(r=0.66,P〈0.01),即病情越重,EP、SA—SDQ评分越高。即睡眠评价量表可以用于临床OSAHS的初筛,SA—SDQ评分的诊断符合率低,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量表
原文传递
社区获得性肺炎两种病情评估方法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星晶 张玉兰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7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心医院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收治的现状,以2006年中华医学会制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病情评估标准来评价住院患者病情严重度,为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的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06...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心医院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收治的现状,以2006年中华医学会制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病情评估标准来评价住院患者病情严重度,为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的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06年9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3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指南中病情评估标准与肺炎严重度指数(PSI)分类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比较按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标准所分3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静脉使用时间、危险因素数目、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标准与 PSI 分类有很好的相关性(r=0.577,P<0.01);按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标准,不符合住院标准组与符合住院标准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符合住院标准组与重症肺炎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危险因素数目、病死率方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符合住院标准组与重症肺炎组在住院费用、危险因素数目、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讣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标准评估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严重度,应推广实施。PSI 分级同样适用于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原文传递
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鹏 李星晶 +2 位作者 王丽华 杨文林 王海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4期710-712,693,共4页
目的:观察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呼吸科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 目的:观察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呼吸科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BiPAP呼吸机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气分析,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钠肽(BNP)。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aO2和p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的升高,而PaCO2,BNP,hs-CRP和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或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BiPAP呼吸机行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显著,而检测患者血清中BNP,hs-CRP和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可用于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D-二聚体 高敏C反应蛋白 脑钠肽
原文传递
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干扰素-γ和内皮素1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鹏 李星晶 王丽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90-192,2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干扰素-γ(IFN-γ)和内皮素1(ET-1)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哮喘发作期83例、缓解期37例,另选3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并将83例哮喘发作期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轻...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干扰素-γ(IFN-γ)和内皮素1(ET-1)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哮喘发作期83例、缓解期37例,另选3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并将83例哮喘发作期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度(20例)、中度(47例)和重度(16例)。应用ELISA法对发作期、缓解期哮喘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eotaxin、INF-γ和ET-1水平测定。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中eotaxin和ET-1高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P<0.01),缓解期血清eotaxin和ET-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水平INF-γ在发作期组低于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哮喘严重程度增加,哮喘患者的血清中eotaxin和ET-1浓度升高,INF-γ水平出现明显降低。重度哮喘与中、轻度哮喘比较,eotaxin、ET-1和INF-γ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otaxin、IFN-γ和ET-1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 干扰素-Γ 内皮素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