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作为行为保全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前景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昌超 王晓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4-110,共7页
不作为行为保全在防止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提供临时救济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独研究不作为行为保全不仅有利于行为保全制度功能的深化,也为行为的执行提供有益的借鉴。行为保全在民诉法中仍混同于财产保全... 不作为行为保全在防止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害,提供临时救济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独研究不作为行为保全不仅有利于行为保全制度功能的深化,也为行为的执行提供有益的借鉴。行为保全在民诉法中仍混同于财产保全,在理论上对行为保全进行类型化建设,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不作为行为保全,采取不同的行为保全措施,统一实体法与程序法对行为保全制度的规定不一的状况;在具体程序上,加强对适用条件的实质性审查,区分诉前与诉讼不作为行为保全,采取混合式审理模式,在行为保全制度的类型化与体系化的基础上完善执行与救济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作为行为保全 行为保全 禁令制度 假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施行中的问题及解决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昌超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5,共8页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属于惩罚性规范,基于其惩罚性功能,在适用该制度时首先要明确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标准。同时,为便于发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作用,也有必要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相对合理的分类,对不同失信类型或程度的失信行...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属于惩罚性规范,基于其惩罚性功能,在适用该制度时首先要明确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标准。同时,为便于发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作用,也有必要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相对合理的分类,对不同失信类型或程度的失信行为采用不同的惩戒力度。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建立对被错误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员的救济与补偿措施。此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所涉案件的相关信息的范围还值得商榷,主要围绕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展开,既要强调公布信息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减少社会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隐私权保护 纠错程序 监督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恶意调解之防范及规制——以现象成因分析为基础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昌超 陈磊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8-161,共4页
恶意调解背离了法院调解制度的原义,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干扰正常的审判秩序。实践中,多数虚假诉讼通过恶意调解结案。"注重调解的司法政策"、"当事人对调解中合意机制的利用"、"社会诚信的缺... 恶意调解背离了法院调解制度的原义,严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干扰正常的审判秩序。实践中,多数虚假诉讼通过恶意调解结案。"注重调解的司法政策"、"当事人对调解中合意机制的利用"、"社会诚信的缺失"是恶意调解产生的重要原因。现行诉讼法对恶意调解及其引发的恶意诉讼惩罚机制的缺位,也使恶意调解者、诉讼者有恃无恐。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对恶意调解加以规制。事前规制主要是通过完善相应立法,以加大对恶意调解当事人的处罚力度,使当事人对恶意调解的后果有明确的预测与判断,对其起到足够的遏制作用。事中规制主要是要增强法官在诉讼中发现当事人恶意调解的能力,以正当的程序设计实现当事人与法官间调解权力的平衡。事后规制则重点是赋予人民检察院对恶意调解提出抗诉的权力,加大对恶意调解的刑事惩处力度,设立相对完备的恶意调解诉讼侵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调解 恶意串通 调解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比例原则在强制执行中适用之困境及消解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昌超 齐路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40-47,共8页
讨论比例原则在强制执行中的适用是为了充分地保护强制执行中的债务人的合法利益,更是对执行中的各方利益进行权衡,以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和谐统一。实践中,存在比例原则在强制执行中的适用极易被忽视,法律地位不明确,运用标准难... 讨论比例原则在强制执行中的适用是为了充分地保护强制执行中的债务人的合法利益,更是对执行中的各方利益进行权衡,以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和谐统一。实践中,存在比例原则在强制执行中的适用极易被忽视,法律地位不明确,运用标准难以把握等现实困境。应从强制执行权具有行政权属性和强化强制执行中的人权保障意识出发,在比例原则和强制执行之间建立理论上的联系,进而确立比例原则为我国强制执行的基本原则,借鉴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和发挥案例的指导作用以解决实践中比例原则的运用标准难以把握的问题,从而消解该原则适用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强制执行 人权保障 运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昌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7,143,共4页
由于自身的高度专业性和高度风险性,医疗行业中的医疗纠纷事件层出不穷。而随着公民维权意识的加强,而相关的制度建设的滞后,医疗纠纷呈现出增长速度快、处理难度大、赔偿金额高、冲突程度剧烈、伤医弑医事件频发等问题,传统的医疗纠纷... 由于自身的高度专业性和高度风险性,医疗行业中的医疗纠纷事件层出不穷。而随着公民维权意识的加强,而相关的制度建设的滞后,医疗纠纷呈现出增长速度快、处理难度大、赔偿金额高、冲突程度剧烈、伤医弑医事件频发等问题,传统的医疗纠纷解决模式存在缺乏中立性、成本高、周期长等不足,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医疗纠纷处理要求,而第三方调解具有中立性强、专业性高、调解成本低等方优点,我国的一些省市开始在一些医疗机构内实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试点,并逐步形成了医疗纠纷调解的北京模式、天津模式、上海模式、南京模式、宁波模式等较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这些创新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同时也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中立性仍受质疑、赔付标准不一、缺乏有效的保险机制配套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患冲突 第三方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临时仲裁制度之建构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昌超 陈磊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现行机构仲裁浓重的行政色彩偏离仲裁机构本身之属性,其设立和管理上的行政色彩不利于我国仲裁事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而作为另一种仲裁形式的临时仲裁被现行法排斥,这种立法模式使得我国与外国在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时不对等。基于改善投... 现行机构仲裁浓重的行政色彩偏离仲裁机构本身之属性,其设立和管理上的行政色彩不利于我国仲裁事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而作为另一种仲裁形式的临时仲裁被现行法排斥,这种立法模式使得我国与外国在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时不对等。基于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完善仲裁制度、保护当事人利益、解决仲裁形式单一化的需要,我国亟需建构临时仲裁制度。建构临时仲裁制度应该在思想观念上转变且体现仲裁的非国内化;重新定义仲裁协议规范;确立临时仲裁员制度并适时建立仲裁协会;承认现有社会团体组织之临时仲裁权。以上尝试可在仲裁机构必要协助下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仲裁 机构仲裁 仲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裁协议合意不当及其救济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昌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1,共6页
作为商事仲裁之基石的仲裁协议,其任何瑕疵的存在都可能被不愿仲裁的当事人或者吹毛求疵的国家法院用作为终结仲裁程序的致命缺陷。而实践中,当事人签署异化的仲裁协议的概率要略大于签订正常仲裁协议的概率。仲裁协议的无效对当事人而... 作为商事仲裁之基石的仲裁协议,其任何瑕疵的存在都可能被不愿仲裁的当事人或者吹毛求疵的国家法院用作为终结仲裁程序的致命缺陷。而实践中,当事人签署异化的仲裁协议的概率要略大于签订正常仲裁协议的概率。仲裁协议的无效对当事人而言不仅是对其真实意愿的根本违背,且显然增加了他们之间的成本。对仲裁协议约定不当的具体情形进行分析,即"可仲裁性合意不当"、"两可条款"、"仲裁地约定不当"、"规则约定不当"并探求其救济对策,可为商业中人提供前车之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协议不当 可仲裁性 两可条款 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上诉要件检视及其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昌超 左婷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119,共6页
符合民事上诉要件不仅是二审程序的启动枢纽,而且是当事人正当行使上诉权的体现。从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出台至今,有关民事上诉条件的规定丝毫没有变动,当事人在法定期间提交上诉状即可启动上诉审程序。在实践中,当事人提起的上... 符合民事上诉要件不仅是二审程序的启动枢纽,而且是当事人正当行使上诉权的体现。从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出台至今,有关民事上诉条件的规定丝毫没有变动,当事人在法定期间提交上诉状即可启动上诉审程序。在实践中,当事人提起的上诉多数缺乏正当性和必要性,进而二审案件经过审理的结果多数也是"维持原裁判,驳回上诉",徒增程序耗费与当事人诉累。其原因主要是审判权与上诉权关系失衡及民事上诉要件的设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应对之策应从增设上诉利益要件,确立附带上诉制度,制裁滥用上诉权行为,优化民事上诉要件的审查程序等方面着手,以期实现制度功能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上诉要件 上诉利益 附带上诉 滥用上诉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案例指导制度之困局及其破解——以最高法院公布的11个行政指导性案例为分析样本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昌超 詹亮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114,共7页
行政指导性案例制度作为我国行政司法理念与制度变革相结合的特色产物,其以"指导功能"为主的多元价值业已得到彰显与实践证成。然行政指导性案例制度面临诸如案件数量供不应求、案件功能界定偏离、案件参照效力模糊、案件监... 行政指导性案例制度作为我国行政司法理念与制度变革相结合的特色产物,其以"指导功能"为主的多元价值业已得到彰显与实践证成。然行政指导性案例制度面临诸如案件数量供不应求、案件功能界定偏离、案件参照效力模糊、案件监督渠道限制等困境或认识误区。为挖掘行政指导性案例制度的"潜能"并实现最大程度的释放,通过增加绝对数量、矫正功能定位、厘清效力边界、拓展监督渠道等措施对行政指导性案例制度重构应成为"理性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指导性案例 案例指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体系探赜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昌超 霍柯言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3,共5页
仲裁裁决效力的扩张、仲裁制度的自治性与秘密性使得仲裁案外人的权利救济困难重重。域外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可分为案外人取消裁决之诉制度和执行程序中的第三人异议之诉制度。我国仲裁实践中,通过仲裁途径实现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 仲裁裁决效力的扩张、仲裁制度的自治性与秘密性使得仲裁案外人的权利救济困难重重。域外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可分为案外人取消裁决之诉制度和执行程序中的第三人异议之诉制度。我国仲裁实践中,通过仲裁途径实现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因仲裁"一裁终局"的性质而缺乏法律支撑,撤销仲裁裁决及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两种制度因主体不适格而无法启动司法审查程序保护案外人权益。因此,应当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构建三级权利救济阶梯体系,以保障案外人的合法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案外人 权利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环境纠纷替代性解决机制引论——基于制度发展历程的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昌超 陈磊 《西部法学评论》 2014年第1期124-132,共9页
以"调解、仲裁、微型审理、中间人制度"为主要形式的环境纠纷替代性解决机制在美国环境纠纷解决中运行效果显著,其成长历程是一个"社会需求——个案推动——司法回应——立法支持——普及发展——影响社会"的良性... 以"调解、仲裁、微型审理、中间人制度"为主要形式的环境纠纷替代性解决机制在美国环境纠纷解决中运行效果显著,其成长历程是一个"社会需求——个案推动——司法回应——立法支持——普及发展——影响社会"的良性循环过程。民间组织在环境纠纷替代性解决机制的发生、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深厚的历史沉淀、成熟的民众基础、广泛的适用范围、成功的示范案例、公信力高的中间组织是环境纠纷替代性解决机制成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民间组织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昌超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3年第6期129-134,共6页
随着民商事主体之间争议牵连性的加强及仲裁欺诈等现象的日益凸显,仲裁案外人权益严重受损。然而我国现行立法并未为其提供可行的权利救济渠道,因此,探究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的理论基础,通过考察借鉴域外立法例分析我国的实践需要和... 随着民商事主体之间争议牵连性的加强及仲裁欺诈等现象的日益凸显,仲裁案外人权益严重受损。然而我国现行立法并未为其提供可行的权利救济渠道,因此,探究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的理论基础,通过考察借鉴域外立法例分析我国的实践需要和立法缺失,寻求我国仲裁案外人权利救济制度改革与完善的路径,对于我国仲裁制度的完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案外人 取消仲裁裁决之诉 第三人异议之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调解制度的理论证成及制度实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昌超 詹亮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87,112,共7页
强制调解作为民事调解的特殊形式,与强迫调解、先行调解及调解前置具有本质的区别,其要求特定类型的案件必须先进行调解,在调解宣告失败后,才能进入诉讼审判程序。当前,强制调解在域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中得到规制,虽然表现形态各异... 强制调解作为民事调解的特殊形式,与强迫调解、先行调解及调解前置具有本质的区别,其要求特定类型的案件必须先进行调解,在调解宣告失败后,才能进入诉讼审判程序。当前,强制调解在域外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中得到规制,虽然表现形态各异,但却呈现强制性、法定性、前置性及效力性等通识特质。实践中,强制调解通过案件分流、权利移转及斡旋调停三重维度对其存在的本土基础作出佐证。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可从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强制调解制度进行合理且具体的程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调解 强迫调解 先行调解 调解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事诉讼特别程序之现状审视及制度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昌超 詹亮 《学术探索》 2018年第9期51-56,共6页
家事审判改革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诸如裁判理念、诉讼程序、审判机构、管理考评等,而诉讼程序的改革应当系此次改革最为核心之内容。当前,试点法院围绕家事诉讼特别程序的构建进行了系列探索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综合以观,其对家事诉... 家事审判改革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诸如裁判理念、诉讼程序、审判机构、管理考评等,而诉讼程序的改革应当系此次改革最为核心之内容。当前,试点法院围绕家事诉讼特别程序的构建进行了系列探索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综合以观,其对家事诉讼程序的具体设计仍缺乏系统性,且实际操作差异较大。基于此,本文从立法规制和司法实践两个层面对家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现状进行审视,并借以"现实运行、程序保障、诉讼模式及域外借鉴"等四重维度对家事诉讼特别程序构建之必要性做出论证,以此为基准,在明确构建家事诉讼程序基本规则之同时对该项程序进行具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事纠纷 特别程序 实践样态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医疗纠纷替代性解决机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昌超 徐德臣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74-78,共5页
美国医疗纠纷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卓有成效,其不仅包含作为传统非讼手段的调解、仲裁、和解。还创设出监察员制度、事实调查、建立共识、混合式ADR、聘雇退休法官程序、微型审理、简易陪审团审判、诉前审查庭等多种方式。因受到司法机关... 美国医疗纠纷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卓有成效,其不仅包含作为传统非讼手段的调解、仲裁、和解。还创设出监察员制度、事实调查、建立共识、混合式ADR、聘雇退休法官程序、微型审理、简易陪审团审判、诉前审查庭等多种方式。因受到司法机关与行政单位的重视和民间团体的大力支持,美国ADR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与民事诉讼制度双轨并行、相互补充的重要纠纷解决机制。当前,针对我国医患纠纷事件频发,伤医事件愈演愈烈的情况,将ADR机制导引入国内医疗纠纷领域,不失为一条妥善解决医疗纠纷的有效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纠纷替代解决机制 双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司法中“专家专用”模式之证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昌超 詹亮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1,共5页
环保司法作为新领域研究课题,因其极具专业性从而呈现过程的复杂性和结果的争议性。环保专家,即以“咨询专家”“陪审专家”“专家证人”角色呈现,因其具备化解环保司法困境或尴尬态势的潜在内质,而成为亮剑环保司法的理智之选。然... 环保司法作为新领域研究课题,因其极具专业性从而呈现过程的复杂性和结果的争议性。环保专家,即以“咨询专家”“陪审专家”“专家证人”角色呈现,因其具备化解环保司法困境或尴尬态势的潜在内质,而成为亮剑环保司法的理智之选。然则当前新生态下的环保“专家专用”模式并未得以形成或系统运作。应立足“环保专家”缺漏下的司法尴尬态势,分析“环保专家”亮剑司法的两性,即必要性和重要性,继而总结提炼破除环保司法尴尬的应然路径,即构建“专家专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司法 咨询员 陪审员 专家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医疗纠纷非讼解决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昌超 《岭南学刊》 2013年第2期79-84,共6页
美国医疗纠纷非讼纠纷解决机制卓有成效,不仅包含调解、仲裁、和解等传统ADR,还创设出监察员制度、事实调查、建立共识、混合式ADR、聘雇退休法官程序、微型审理、简易陪审团审判、诉前审查庭等多种方式。美国ADR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与民... 美国医疗纠纷非讼纠纷解决机制卓有成效,不仅包含调解、仲裁、和解等传统ADR,还创设出监察员制度、事实调查、建立共识、混合式ADR、聘雇退休法官程序、微型审理、简易陪审团审判、诉前审查庭等多种方式。美国ADR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与民事诉讼制度双轨并行、相互补充的重要纠纷解决机制。将ADR机制导引入国内医疗纠纷领域,不失为缓和医患关系、促进医患沟通、妥善解决医疗纠纷的有效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纠纷非讼解决机制 双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议庭评议制度的理性反思与制度建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昌超 詹亮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5-120,166,共7页
合议庭评议功能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案件审判质量与效果,事关人民群众能否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实践中,虽然人民法院四个五年改革纲要对合议庭独立审判地位予以补强,但是合议庭评议却因遭受诸如"评议对象模糊导致评议内容错漏、... 合议庭评议功能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案件审判质量与效果,事关人民群众能否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实践中,虽然人民法院四个五年改革纲要对合议庭独立审判地位予以补强,但是合议庭评议却因遭受诸如"评议对象模糊导致评议内容错漏、评议信息失衡导致评议过程扭曲、评议规则粗糙导致评议效果失实、评议考评失范导致评议权力旁落"等内部民主危机而陷入"形合实独"的运行困境继而造成"评议功能"严重缺位。基于此,矫正合议庭评议制度的价值趋向独立与民主融合,并对民主评议规则予以"厘清合议庭评议事项的范围"、"平衡合议庭成员所掌握决策信息"、"细化合议庭评议具体规则"、"规范合议庭评议案件考评机制"等具体设置应成为复归"评议功能"的理性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审判 民主评议 合议庭 评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检察机关在国有资产流失案件中的定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昌超 刘琳 胡应梅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我国检察机关针对国有资产流失公益案件提起民事诉讼已有若干尝试,试图以西方检察机关为参照系,将我国检察机关的民事审判监督延伸至提起或参与公益诉讼的体系和逻辑之中。然而,我国检察机关身兼法律监督与公益代表两种角色在民事诉讼... 我国检察机关针对国有资产流失公益案件提起民事诉讼已有若干尝试,试图以西方检察机关为参照系,将我国检察机关的民事审判监督延伸至提起或参与公益诉讼的体系和逻辑之中。然而,我国检察机关身兼法律监督与公益代表两种角色在民事诉讼这一特定领域呈现出矛盾状态。这种矛盾深入我国司法体系,也有违相关司法程序的原则。检察机关应从督促起诉、支持起诉方面完成在国有资产流失案件中的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监督 追诉权 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法官监督评查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昌超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52-57,共6页
美国法官监督评查制度的适用对象广泛包括了司法体系内的执行司法工作者。行为范围涵盖了不当法庭指挥行为、影响司法的不当行为、法官滥用"禁止藐视法庭"权力、干涉律师与当事人的行为、违反法庭行政规则等。程序方面,任何... 美国法官监督评查制度的适用对象广泛包括了司法体系内的执行司法工作者。行为范围涵盖了不当法庭指挥行为、影响司法的不当行为、法官滥用"禁止藐视法庭"权力、干涉律师与当事人的行为、违反法庭行政规则等。程序方面,任何个人或团体可以书面形式向司法惩戒委员会投诉特定法官的不当行为,经不公开的初步审查及听证会后,依过失程度予以公开处分或不公开处分。我国法官考评制度在考评组织,考评个案启动方式,考评个案启动原因,考评结果处理方式可对美国法官监督评查制度予以借鉴,在未明文规定或处理过程有疑虑时,可参考公务员考绩法的部分内容与原理原则,以保持法官职务监督制度"督促法官依法迅速执行职务"功能的发挥与保障受评定法官"审判独立"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评查 适用对象 行为范围 评查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