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明抄本《辨音纂要》初探 |
李无未
崔剑昆
|
《文献》
|
2003 |
4
|
|
2
|
高本汉“二手材料”构拟《广韵》之检讨 |
李无未
秦曰龙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3
|
清末民初北京官话语气词例释——以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为依据 |
李无未
杨杏红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4
|
《醒世姻缘传》“挺”字与今东北方言[tiη°]音 |
李无未
禹平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8 |
4
|
|
5
|
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最初构建——日本《现代中国语学》(1908)的意义 |
李无未
李逊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6
|
《九经直音》反切的来源及其相关问题 |
李无未
王晓坤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
1995 |
5
|
|
7
|
日本学者对“声明”与汉字音声调关系的考订 |
李无未
陈珊珊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8
|
从德国甲柏连孜《汉文经纬》(1881)到清末中日《汉文典》——近代东西方汉语语法学史“映射”之镜像 |
李无未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9
|
《满洲土语研究》与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方言 |
李无未
冯炜
|
《东疆学刊》
CSSCI
|
2010 |
4
|
|
10
|
汉语史研究基本理论范畴问题 |
李无未
邸宏香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1
|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语音课本和工具书 |
李无未
邸宏香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2
|
《五音通韵》的音系拟订问题 |
李无未
秦曰龙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3
|
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 |
李无未
|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4
|
对外汉语教学课本中的“变调”符号问题 |
李无未
岳辉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5
|
《晋书音义》的“协韵音” |
李无未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
1993 |
4
|
|
16
|
日本学者的《韵镜》研究 |
李无未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7
|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研究的基本问题 |
李无未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10
|
|
18
|
南宋《示儿编》音注的浊音清化问题 |
李无未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9
|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会话”词典的学术意义——以《日华会话辞典》为例 |
李无未
孟广洁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20
|
《马氏文通》与日本广池《中国文法》——清末中日汉语文言语法理论体系的建立 |
李无未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