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性脑炎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效兰 陈岩 +1 位作者 张辰昊 崔世民 《疑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72-374,共3页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影像学诊断 查体 诊断手段 颅内感染 脑脊液 病史 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效兰 张辰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56-757,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 患者和脑供血不足患者D-二聚体(D-Dimer) 和血小板聚集(PAG) 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血自动分析仪和血小板聚集仪对两组患者进行D-Dimer、PAG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D-Dimer、PAG功能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 患者和脑供血不足患者D-二聚体(D-Dimer) 和血小板聚集(PAG) 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血自动分析仪和血小板聚集仪对两组患者进行D-Dimer、PAG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D-Dimer、PAG功能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ACI中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的上述两项指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ACI中非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PAG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ACI时血液呈高凝状态, D-Dimer水平增高和PAG功能增强与ACI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患者 功能检测 D-DIMER 脑卒中患者 血小板聚集仪 脑供血不足 自动分析仪 PAG ACI 显著性 高凝状态 对照组 进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脑缺血发作对脑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效兰 陈岩 杨博雅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短暂脑缺血发作 脑保护作用 临床观察 脑缺血损伤 动物试验 全脑缺血 缺血耐受 患者情况 耐受力 永久性 神经元 梗死前 T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检测高血压及并发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效兰 陈蕾 +2 位作者 张莹 刘杰 饶玲玲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9期548-549,共2页
利用经颅多普勒(TCD)对41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54例脑梗死患者及5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_m。)及脉动指数(PI)的测定。结果显示:高血压病人因血管痉挛而致V_m增快,脑梗死病人因血管变性狭窄而致V_m。明显减慢,PI升高,... 利用经颅多普勒(TCD)对41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54例脑梗死患者及5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_m。)及脉动指数(PI)的测定。结果显示:高血压病人因血管痉挛而致V_m增快,脑梗死病人因血管变性狭窄而致V_m。明显减慢,PI升高,差别都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梗死 经颅多普勒 颅内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P_(300)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效兰 刘萍 《天津医药》 CAS 1997年第1期40-41,共2页
脑梗塞为老年期和老年前期常见疾病,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造成生活、工作能力下降。近年来利用诱发电位P_(300)潜伏期测定来判断病人认知功能水平的报道已不少见。本文结合38例脑梗塞患者的测定结果,对P_(300)的临床价值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 脑梗塞 P300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高征致脑出血及视网膜脱离一例分析
6
作者 李效兰 《天津医药》 CAS 1992年第5期315-315,共1页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合并脑出血和视网膜脱离者较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女,26岁,初产妇,既往体健。主因孕36周突然头痛入院。血压22.67/14.67kPa(130/100mmHg),尿蛋白(+++),四肢中度可凹性浮肿。诊断:1妊高征;2先兆子痫。
关键词 妊高征 脑出血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RP水平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萍 王世民 李效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性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颈动脉斑块的特点。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腔隙性梗死组和非腔隙性梗死组、进展性卒中和非进展性卒中组、吸烟组和非吸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 目的:探讨急性脑性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颈动脉斑块的特点。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腔隙性梗死组和非腔隙性梗死组、进展性卒中和非进展性卒中组、吸烟组和非吸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并应用颈动脉超声对斑块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进展型卒中组、非腔隙性梗死组、吸烟组与青年组、稳定型卒中组、腔隙性梗死组和非吸烟组相比,前者hsCRP值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颈动脉超声显示有斑块患者73例(65.18%),共检出斑块230块,斑块绝大部分(79.56%)位于颈总动脉。随着年龄的增加,超声检出的斑块数相应增多。斑块以中回声斑块为主,青年组以中低回声斑块为主,老年组以混合回声斑块为主,其余各组斑块回声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青年组在颈内动脉起始部发现斑块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时,年龄、梗死面积愈大,病情愈不稳定,hsCRP水平愈高。颈动脉超声通过描述斑块的声学特征,间接反映了斑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C反应蛋白质 颈动脉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继续出血10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6
8
作者 刘萍 李效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 进一步了解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09例脑出血后继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继续出血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区93例(85.32%);发病2小时内行头颅CT检查继续出血的检出率高达86.24%,继续出血时间主要... 目的 进一步了解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09例脑出血后继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继续出血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区93例(85.32%);发病2小时内行头颅CT检查继续出血的检出率高达86.24%,继续出血时间主要在发病后6小时内(44.95%),老年组晚于青年组;出血量多在10~30 ml(66.06%),血肿扩大基底节区大于脑叶,青年组高于老年组;继续出血与收缩压升高有关,而与舒张压升高无关;血肿扩大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恶化与死亡率有显著差异。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充分认识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特点,尽量采取积极的措施,但有效的方法尚须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继续出血 临床分析 持续时间 预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浓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莹 王世民 李效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6-1057,共2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浓度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33例脑梗死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尿酸浓度,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浓度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33例脑梗死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尿酸浓度,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尿酸浓度均明显增高(P<0.05)。中重型脑梗死组与轻型脑梗死组比较,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明显升高,尿酸降低(P<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清胆红素浓度均高于亚急性组和对照组(P<0.05);亚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胆红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组血尿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急性与亚急性脑梗死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升高为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机体的应激反应,血清尿酸浓度升高能反映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死 胆红素 尿酸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萍 王育新 +2 位作者 陈岩 陆卉 李效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90-91,共2页
脑静脉窦血栓为临床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其中以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SSST)最为常见,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则可危及生命。笔者对我院2001年1月-2007... 脑静脉窦血栓为临床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其中以上矢状窦血栓形成(superior sagittal sinus thrombosis,SSST)最为常见,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则可危及生命。笔者对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0月诊断明确的22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矢状窦血栓形成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颅神经病变患者92例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岳伟 相蕾 +1 位作者 张雅静 李效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157-3158,共2页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DM)主要并发症之一,DM患者中神经病变患病率高达15%~54%,常见于50岁以上DM患者。DM并发颅神经病变(DCN)比较少见,仅占0.7%~1.0%〔1〕。患者常无其他神经症状而突然出现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损害等状况,偶尔见展神...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DM)主要并发症之一,DM患者中神经病变患病率高达15%~54%,常见于50岁以上DM患者。DM并发颅神经病变(DCN)比较少见,仅占0.7%~1.0%〔1〕。患者常无其他神经症状而突然出现动眼神经、滑车神经损害等状况,偶尔见展神经和面神经受累。本文拟回顾分析DCN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分析其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颅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莹 王世民 李效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血清胆红素水平 脑梗死患者 血清胆红素浓度 病理生理作用 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 心血管系统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抗凝血酶-Ⅲ和D-二聚体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萍 李效兰 杨萍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率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萍 王世民 +1 位作者 张雪青 李效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变化特点及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皮质-皮质下、基底节-丘脑及脑桥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当天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MESSS)评分,并根...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变化特点及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3组:皮质-皮质下、基底节-丘脑及脑桥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当天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MESSS)评分,并根据瘫痪程度进行分级。于入院3d内行SSR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脑梗死SSR异常率为40.4%,异常率以基底节-丘脑组最高、皮质-皮质下组次之,脑桥组最低;(2)SSR异常率高及波形缺失者,患者肢体瘫痪、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日常生活能力低。SSR异常及波形缺失与瘫痪程度、MESSS评分呈正相关,与BI评分呈负相关。而潜伏期延长、波幅低与瘫痪程度、MESSS及BI评分无关。结论(1)急性脑梗死后可出现交感神经反射活动的抑制。SSR检测技术可以定量评价急性脑梗死后交感神经的功能状态。(2)SSR异常及波形缺失反映了运动功能受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检测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萍 王世民 +1 位作者 张雪青 李效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特点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94例脑梗死患者于入院当天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BI)评分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MESSS)评分,根据瘫痪程度进行分级,且于入院3 d内行SEP检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特点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94例脑梗死患者于入院当天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BI)评分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MESSS)评分,根据瘫痪程度进行分级,且于入院3 d内行SEP检查。结果异常SEP全部位于患侧,异常率为28.7%,5.3%异常SEP同时位于健侧;SEP异常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中枢传导时间延长与瘫痪程度、MESSS评分及BI评分间无相关性。N20波形缺失或显示不清与肢体瘫痪程度、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BI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SEP反映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感觉及运动的功能状态。N20波形缺失或显示不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麻痹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骨电极脑电图对不同类型癫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伟 李效兰 张雅静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8期2793-2795,共3页
目的:探讨蝶骨电极脑电图对不同类型的癫痫的诊断及定位价值。方法:对278例癫痫患者行常规电极及蝶骨电极脑电图检查,对比不同部位电极脑电图对全面性癫痫、部分性癫痫;颞叶内侧癫痫及非颞叶内侧癫痫的诊出率,评估蝶骨电极的对癫痫的定... 目的:探讨蝶骨电极脑电图对不同类型的癫痫的诊断及定位价值。方法:对278例癫痫患者行常规电极及蝶骨电极脑电图检查,对比不同部位电极脑电图对全面性癫痫、部分性癫痫;颞叶内侧癫痫及非颞叶内侧癫痫的诊出率,评估蝶骨电极的对癫痫的定位诊断价值。结果:常规电极联合蝶骨电极脑电图对颞叶内侧癫痫检出率高于单用蝶骨电极及常规电极,常规电极联合蝶骨电极脑电图对非颞叶内侧癫痫的痫性放电检出率同常规电极脑电图无显著差异;对部分性癫痫联合电极脑电图检出率高于常规电极脑电图,全面性癫痫联合电极脑电图检出率同常规电极脑电图无差异。结论:蝶骨电极脑电图对颞叶内侧癫痫痫性放电检出具有诊断优势,联合常规电极能够提高颞叶内侧癫痫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蝶骨电极 脑电图 痫性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与预后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育新 李效兰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5期2325-2327,共3页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由感染或疫苗接种触发,T细胞介导的针对髓鞘碱性蛋白的自身免疫反应。某些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疗法用于该病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是有益的,减少长期的致残率。本文就近几年来该病的治疗、预后及是否发展成多发性硬...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由感染或疫苗接种触发,T细胞介导的针对髓鞘碱性蛋白的自身免疫反应。某些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疗法用于该病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是有益的,减少长期的致残率。本文就近几年来该病的治疗、预后及是否发展成多发性硬化的预测性因子的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运动诱发电位检测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萍 王世民 +1 位作者 张雪青 李效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运动诱发电位变化特点与临床相关性。方法94例患者均于入院当天行日常生活能力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MESSS)评分,并根据瘫痪程度进行分级,于入院3d内行MEP检查。结果(1)病变部位不同,MEP的异常率不同。(2)MEP异常与病...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运动诱发电位变化特点与临床相关性。方法94例患者均于入院当天行日常生活能力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MESSS)评分,并根据瘫痪程度进行分级,于入院3d内行MEP检查。结果(1)病变部位不同,MEP的异常率不同。(2)MEP异常与病理征间无相关性。(3)MEP异常和MEP波形缺失与瘫痪程度、MESSS评分间具有正相关性,与B I评分具有负相关性,而皮质潜伏期和CMCT延长并不意味着患者病情严重。结论MEP检查对判断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运动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我国引渡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效兰 刘兴旺 《统计与管理》 2015年第6期91-92,共2页
引渡是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国际法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反腐工作,作为追缉外逃腐败分子的引渡制度便成为中国反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重视并完善我国的引渡制度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 引渡是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国际法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反腐工作,作为追缉外逃腐败分子的引渡制度便成为中国反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重视并完善我国的引渡制度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试图就现代引渡制度的基本内容、现状以及引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考察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完善的法律建议,以期解决我国引渡制度中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渡制度 司法协助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一例
20
作者 王育新 张佩兰 +2 位作者 陈岩 张莹 李效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81-682,共2页
患者男性,54 岁.主诉间断性头痛20 个月、视力减退12 个月,于2008 年5 月17 日入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治疗.患者于入院前20 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头部剧烈胀痛,不伴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无肢体抽搐 口服氨咖甘片(脑宁片)症状可缓... 患者男性,54 岁.主诉间断性头痛20 个月、视力减退12 个月,于2008 年5 月17 日入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治疗.患者于入院前20 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头部剧烈胀痛,不伴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无肢体抽搐 口服氨咖甘片(脑宁片)症状可缓解,就诊多家医院未能明确诊断.入院前12 个月出现双眼视力减退,尤以左眼显著,外院行头部MRI 检查双侧额颞顶枕叶硬脑膜呈弥漫性增厚并强化,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收入我院.患者2 年前因工伤致右侧肋骨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